1. 膝关节磨损不可逆转,想保护你的膝关节,每天做哪几个动作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只能通过狭窄的接触面支撑我们整个身体的重量。作为身体的“劳动模范”,膝关节的磨损是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转的,过度劳累下的膝关节更有可能因受伤而提前“报废”。下面介绍每天坚持一个动作,就能让你的膝盖年轻十年。
一个滋养膝关节的动作,在工作日,还需要锻炼腿部力量来保持膝关节的力量。蹲是增强大腿肌肉的好方法。背靠墙,脚与肩同宽,向前伸展,与身体保持40~50厘米的距离,腿垂直于地面,大腿与腿之间的角度不应小于90度。保持这种姿势,直到你抓不住为止,然后休息,每天练习3~5次。骨骼和关节是人类活动的枢纽。只有骨骼和关节得到很好的保护,才能拥有一个灵活舒适的身体。应该选择一条健康的道路,给骨头最好的保护。
2. 不想老来膝盖“报废”,平时要做好哪三件事
对于很多的老人来说,到一定的年龄之后,很多的老人都会出现膝盖疼痛的情况,甚至是不能正常的行走,只能够靠着轮椅生活着,所以大家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注重保护好自己的膝盖,这样当你老年的时候,才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因此,我认为在平时的时候,应该做以下三件好事:
1、注意保暖
对于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其实是很爱风度的,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看重他们的裤脚露出一些肉,就感觉到特别的寒冷,而且这样长期下去之后,很有可能出现肢体酸痛的情况,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保暖,并且根据天气的变化而选择增添衣物。
以上这几点,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对你们大家有所帮助。同时,我也希望大家在平时的时候,还可以给自己买一条护膝,让自己的膝盖不要受凉,这样也是预防的一种方式。
3. 膝盖受伤后的恢复训练方法
我上次也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当时很疼,没在意然后接着打球,就变得就更严重了,老觉得有根筋松了,偏了,自己按一下还能按回去,但是它自己还能出来。。一开始受伤可以用冰块冰敷一下,毕竟是刚受伤,等两天可以去按摩一下,或者理疗,什么云南白药和治跌打损伤的根本不管用,我喷过几瓶云南白药没什么效果。。多休息,伤筋动骨一百天,不能运动尤其是带有对抗性的那一类。这个还是让它自己恢复比较好。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不能运动。
4. 膝盖受伤后有哪些适合的恢复性锻炼
膝盖受伤后推荐运动:
抬腿练习: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轮换着用力抬高,反复100次,可加强膝盖软组织的耐磨性。注意,不能双腿同时抬起。
膝关节受伤后,静养最重要,应至少保证4个月,只能进行日常的行走活动,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恢复性运动,避免膝关节僵硬,以关节不觉得疼痛为宜。
膝关节是人体最易受伤的部位,并且还会牵连小腿肌肉、韧带受伤。膝关节最多见的损伤主要有三种。
1、第一,软骨损伤。多数人在初期适当休息就会使疼痛消失,不及时休息,反复运动,会加重疼痛,甚至影响运动功能。
2、第二,半月板损伤。一般无法自愈,甚至有明显疼痛、肿胀等,损伤一旦超过3个月,半月板会出现明显退变。
3、第三,韧带损伤。以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损伤最多见。前者单独损伤时,用直夹板固定3~4周可自愈。后者损伤后会明显影响运动功能,甚至容易再次扭伤,可能会造成软骨和半月板损伤,最终导致骨关节炎。
5. 怎样训练能更好的保护膝盖
一、了解膝盖:
膝盖不属于身体中最常受伤的部位,但却可以是最薄弱的。谈到膝部问题要有个概念,首先是结构,大腿骨或叫股骨与小腿的胫骨和
腓骨,上面还有膝盖骨也是大家知道的叫髌骨构成了膝关节。在股骨和胫骨之间有两个大的软骨盘,分别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
板。股骨前下端有槽合适安放髌骨,能非常满意供髌骨在糟内上下移动,这些关节表面的软骨能吸收震动,承受压力,直到它们出现
毛病。软骨,特别是半月板,在运动时,是人体最易受伤的部分。
二、膝伤症状及疗法
症状:
膑尖部开始有酸胀不舒,以后出现持续性钝疼。其规律为,开始活动时疼痛加重,活动开后疼痛减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上下
楼梯、下蹲起立、负重行走、用力踢球等),凡是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时,都会出现膑尖部的疼痛。病情较重的患者,在平常步行时
也出现膑尖处的疼痛。患者感到膝发软无力,走路容易疲劳,致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不能背负重物行走。在膑尖处有明显的压
疼。触摸时,可感到膑腱附着处有肿胀、钝厚的改变。有些患者可以摸到增生的骨刺尖。作伸膝抗阻试验、半蹲试验时,膑尖处出现
疼痛。无论慢性或急性腘肌损伤,主要表现是蹲下或起来时,或在上楼、爬坡时,腘窝部出现疼痛,其性质可以是间断性或持续性的
,大部分慢性损伤者表现为钝疼,急性损伤者则是剧烈或较剧烈的撕样疼或牵扯样疼。
检验方法:
平躺于床上,(如果只有自己就双腿伸直坐在床上,双腿一定要伸直,否则没有感觉),用手的虎口对准膝盖上延,拤住,保证膝盖
不能前后移动,然后大腿用力,如果感觉到明显疼痛就是膝盖内软组织损伤了,如果疼痛剧烈,就是软组织老化了
形成原因:
由于人体骨骼的结构特点,当腿步弯曲时膝盖内的软组织密实接触,润滑液体不能很好的保护膝盖,长时间负重登山,造成膝盖内硬
性摩擦,导致软组织老化。登山、骑自行车、爬楼等等,长时间膝盖弯曲的动作都会导致软组织老化。
治疗:
1.服用阿司匹林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2.如果X照片反映有半月板撕裂,那需要外科治疗,即关节镜外科处理,那包括插入不锈钢管子,用吸引器吸出撕裂的软骨片。这种
流行的新手术方法可让人手术后一周内恢复运动能力。
3.理疗之外还可以用中药外敷、按摩
4.恢复措施:双腿伸直平坐于床上,腿部保证平直的情况下,用力抬高,反复一百次。注意!不能双腿同时,要分开进行。此方法
的原因及作用:当双腿伸直时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距离最大,软组织之间就能产生一定的空间。腿伸直用力上抬,实质是肌肉用力
,就可以把润滑液压入膝盖软组织之间的空隙,给软组织补充营养,长时间如此可加强软组织的耐磨性能。
三、锻炼,爬山和膝盖伤的关系:
很多zn型强人,身体素质一般[我就是这种:]],但是*着坚强的意志,所谓坚强的意志,一直超强度的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建议他们
锻炼,有的女孩子怕腿长粗,要不就推说没有时间,要不就振振有词的说,体力和爬山不是一回事,我跑步不行,你看我爬山不是一
样快?其结果是明显的,就是落下一身的关节伤。所以我现在比较注重平时的锻炼,尤其是大腿正面肌肉耐力和力量的锻炼,用处在
什么地方?用处不在于让你爬更远的山,而是在于让你就算是在下山的时候也能保持旺盛的体力。很多损伤都是发生在体力不济的时
候,我看过很多人爬山,上山的时候一个个生龙活虎,下山的时候却一个个拖着腿下(以前我也是这样子)。当大腿劳累的时候,你
走路时便会不自觉的锁关节,锁关节的意思就是把腿部伸的笔直,这样可以减轻大腿肌肉的负担,暂时放松自己的肌肉,但是却很容
易造成膝劳损,膝冲击伤,脚踝劳损,脚踝扭伤,以及腰肌劳损。
膝盖是麻烦地区
膝盖大概是要求最高的关节,原因是它们经常承受的人的整个重量,而且由于活动范围大,其结构使它们比髋关节和踝关节更在冲击
下更脆弱。问题更大的是膝盖受伤都是因为软骨、半月板之类不容易再生的组织受伤或损坏,这些组织不象肌肉可以很快地长出来,
要想帮软骨长包括吃很多Glucosamine(氨基葡萄盐类的盐,不是钙),而且吃很多也只有很有限效果。这些组织在几年甚至更长时
间内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我的一个朋友年轻时踢球时和后来爬山都不注意,最后基本把膝盖软骨快磨没了。才三十多岁,喜欢的
运动都作不了,只能指望换膝手术来彻底解决问题。所以对膝盖一定要小心,如果你希望长期从事用膝盖运动的话。可惜很多人意识
到这点时已经太晚了。
你说的针对性的肌肉锻炼的确有帮助,但效果也只是“帮助”,就是练得正确其结果也远到不了*防止*。其实喜欢背大背包自虐的人
可以很容在几天内突破自己精心保养的膝盖的承受能力,落下多年都好不了的病根。
膝盖能出的毛病很多,从各种听到读到的案例看差别很大。你的问题我不能具体回答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我只能泛泛建议找更好的
医生(现在的医生让我觉得他们只是坐在那里让我买他们想卖的药);量力而行--背超过体重1/4的包下山就要从保护膝盖的角度控
制节奏了,超过1/3就要好好考虑怎么减少冲击,考虑使用登山杖。松软的土地、碎石坡、雪地都对膝盖很友好;
其实什么时候上下山,登山杖对保护膝盖都有好处,尤其是负重时和膝盖有问题时;
减少锻炼时对膝盖的损耗。正经出去玩时对膝盖损耗有时是没办法,但锻炼时也损耗就太亏了;进行有助于保护膝盖的锻炼,有的是
培养肌肉力量和对称,有的是某些伸展运动。
四、如何护膝
再谈谈负重拉练的几项原则:
1、因人而异:要达到训练的目的,并不是绝对的负重越大、行程越苦就效果越好。理论上,关于平时负重训练有负重量不超过个人
体重1/3的说法,但也要根据个人的状况予以调整,最好找到合适自身的重量。
2 、循序渐进:避免突然的加大负荷,人体的自适应机制是逐步完成的,切忌头几次就达到满负荷。
3、区别对待:不同的线路安排、天气状况,负重量要有所调整。一般在极为酷热的季节,或特别艰难的路线,要相对减轻重量。
4、科学训练:要达到有效的训练效果,可以通过对身体某些生理数据测量,来了解拉练前后的变化,并加以对比分析,从而科学地
提高个人能力。
5、装备技巧:负荷较大时,要选择背负系统比较好的背囊,以免肩、腰、背等部位不必要的损伤。学会装包的技巧,比如上山时重
心要稍高、下山时重心可偏低。需要以特别姿势通过的路段,注意重心的平稳移动。等等。
最重要的是预防:[首先记得平时要补钙]
1.训练前热身活动一定要充分,不要直接上大运动量,损伤的发生最常见于疲劳或精力不足的时候。
2.跑步时注意跑步姿势,不要只用某只脚的一侧着地;
3.注意运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盖受到来自脚下的直接冲击;
4.出现膝盖不适症状时,适当减小运动量和运动频率,避免进行剧烈的跑、跳和负重运动;
5.平时注意膝部保暖,特别在夏天,不要贪凉;
6.运动后对腿部肌肉热敷;
7.负重拉练时,特别是下坡时,避免膝盖受到冲击;
8.肌肉的发达可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时多做腿部肌肉锻炼,尽量减少对膝盖的
承受力。有意识地加强对股四头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韧带的锻炼,增强股四头肌内侧及大腿肌肉力量(比方说负重深蹲),结合采
用肌肉伸展拉长,步行,马步或贴墙练习等方法,为髌骨在股骨端糟内平稳运动铺好道路。这次去玉珠我就觉得比较轻松了。
9.登山前要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润滑夜对膝盖的保护;
10. 伸展拉长的腿筋及髌股关节,有利减少膝损伤的机会
建议把爬山当回事的人,还是多注重注重脚下,在不去爬山的日子里,多运动锻炼。抛开作为训练的负重拉练,许多强人都体会过那
种极端疲惫时的某种快乐。而且还容易上瘾。
就此,俺只有简单的一句——简单的快乐,再增加一点点自我维护,就象一部好的吉普车,别开了几里地就坏了,保养好,可以一直
开到天边。犀牛们再出去撒野的时候不必要盲目追求负重量和速度,保养好自已的膝盖,那是继续玩下去的本钱。有两样东东一定不
要忘了哈:护膝!登山杖!
山野可给予人的还有太多太多,放开眼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人生前面的风景还多着呢!
负重提踵(踮脚尖)主要是练小腿的比目鱼鱼肌,不是为了练膝盖,膝盖是练不了的。在提踵放下的时候大腿肌肉收紧,对大腿肌肉
也是有练的,使大腿肌肉伸展拉长。每个登山训练计划里都有这项的。
在训练时如何预防
1.每次训练前须热身,15分钟走和拉伸都是很好的热身方法
2.选择慢跑的,须选择一双好的跑步鞋,高强度训练者2-3个月换一双,中等强度训练者半年换一双鞋。必免在水泥地等硬地上跑步
,跑步机应调整出一些坡度。脚部着地时应先由脚跟着地,依次由脚底、脚尖着地,让整个脚平稳地滚过地面,并避免跳跃。
3.自行车运动很少损伤膝盖,但竞速和山地的会增加损伤。
4.负重登山,要"量力而行--背超过体重1/4的包下山就要从保护膝盖的角度控制节奏了,超过1/3就要好好考虑怎么减少冲击,考虑
使用登山杖。"最好是用两根。
5.肌肉训练,发达的腿肌对保护膝盖有帮助,特别是股四头肌。在训练时也应量力面行,弯屈度不要超过90度,并应由健身教练指导
。
6.减肥,减轻自重是肥胖者保护膝盖的首选任务,过重的体重时时刻刻的伤害着膝盖。
在徒步爬山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膝盖脊椎受伤
爬山到现在很久了,发现周围的人都出现了膝盖疼痛的问题,包括有一段时间自己有点微微的感觉。
我个人解决之道是
第一个能尽量背轻的就背轻的重量
第二个利用双杖的完全缓冲
登山杖的支撑作用
一支不带避振用来作为背包的硬支撑(好比背山工用的支撑杖,他们在背背篓、担子或重物时,从来没有弯腰支撑,而是利用手上的
支撑杖,往高走停下休息时,下退一步担子就撑在杖上了,背篓相反,撑低不撑高,背包就同样原理,太重的背包背上放下是个浪费
体力和伤害腰椎的危险积累)
支撑和缓冲
一支避振用来下山时主要的缓冲支撑,下山的冲击积累很大,脚踝,膝盖,腰椎,所以我习惯将杖放长,下山时先用杖支撑前面的路
,好比四条腿走路,两个手延长变成两条腿,关键是力量用到位,这样震动的力可以分担在手腕和手臂上,减轻了下肢的冲击,所以
带避振的登山杖又可以减轻手腕和手臂的疲劳。
走路的技巧
可以发现各个地区的山民走路的时候就好比草上飞,其实可以发现,他们走路时脚底平贴地面滑行,脚抬的不高,膝盖弯曲不大,依
*的是大腿和身体的前倾,这样的在重心快速移动的时候,平稳和轻快的行进得以保证,而且震动非常小。
6. 40岁后,若不想膝盖提早报废,哪种运动不能再做哪种适合做
膝盖是人体最复杂的部位之一,连接大腿和小腿,其主要内部结构是半月板和四条韧带。它是人体承受重量最重要的关节,所以膝盖在支撑人体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膝盖的特殊位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在日常运动和锻炼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膝盖,即使是普通的行走也会对膝盖造成一定的伤害。有些人在膝盖使用不当后受伤,于是放弃了所有的运动和体育锻炼,认为这样可以保护膝盖,使膝关节恢复正常。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人体的肌肉长时间不活动,就会造成肌肉萎缩,甚至加速关节的退化。
最后可以进行太极拳、瑜伽等舒缓的有氧运动,对膝关节损伤小。强烈不鼓励爬山、爬楼梯和竞技球类运动。这些运动对膝关节有明显的损伤。
7. 膝盖受伤后怎样进行恢复性训练
第一、膝盖损伤的自我诊断
平躺于床上,双腿要伸直,用手的虎口对准膝盖上沿,拤住,保证膝盖不能前后移动,然后大腿用力,如果感觉到明显疼痛就是膝盖内软组织损伤;如果疼痛剧烈,就是软组织老化了。
第二、膝盖受伤时该不该运动?
在膝关节已经受伤的情况下,首先要注意静养保护。医生允许的话可以进行简易的恢复性运动,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但不适宜强烈活动,避免不合理的运动导致二次损伤。同时运动不够也容易造成膝关节的僵硬,但运动仍以关节不感到疼痛为度。
第三、膝伤恢复性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1、抬腿练习
双腿伸直平躺于床上,腿部保证平直的情况下,用力抬高,反复一百次。注意!不能双腿同时,要分开进行。 当双腿伸直时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距离最大,软组织之间就能产生一定的空间。腿部伸直用力上抬,实质是肌肉用力,就可以把润滑液压入膝盖软组织之间的空隙,给软组织补充营养,长时间如此可加强软组织的耐磨性能。
2、跪膝法
在一个不太软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着行走,气血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膝盖,膝盖由于新鲜血液的供养,而驱寒气,消积液,化肿痛。每天跪上20分钟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有人膝盖有伤痛,那就先在较软的床上跪着不动,逐渐缓缓运动,很快就会适应的,那时膝盖也就不痛了。
3、靠墙静蹲
不同于站桩,站桩更着重腰腹力量,靠墙静蹲因为可以靠墙,腰腹不需要用力,更着重在腿部肌肉的锻炼上,可以说靠墙蹲是站桩的分解动作,着重腿部练习。注意事项:膝盖不超过脚尖,这很关键,因为膝盖如果超过脚尖,半月板就会受力,反而适得其反。
8. 膝盖运动损伤,如何恢复
膝盖软组织损伤的恢复:
【1】坚持按摩或拍打膝部可加速膝部的血液循环,但力度要适当,这样才会促进膝盖软组织损伤的恢复。
【2】跳绳对膝盖的冲击力量只有跑步的1/7 至1/2,而且只要你能掌握跳绳的技巧,用脚底的前端着地,就能降低对身体的冲击,这样膝部既得到了锻炼又保证了安全,可以达到促进膝盖软组织损伤的恢复效果。
【3】直腿抬高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促进膝盖软组织损伤的恢复方法: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让大腿上的肌肉收紧、绷直,与床成45度夹角,每次维持1秒钟,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复50次。持续练习,对加强膝关节的抗负荷能力很有帮助。
【4】贴墙蹲起是另一种有效保护膝关节的方法。背靠墙而立,脚后跟离墙1只脚的距离,在两膝盖间放置一只球(可以是篮球、足球),夹紧球,身体沿墙壁缓慢下蹲,直到膝盖与小腿成90度直角,默数三秒,再慢慢直起身体。因为背部贴墙,支撑了一部分体重,膝盖受力相对比较少,因此较安全。坚持每星期运动2至3次,每次重复15次。
9. 怎么养膝盖
膝盖是最脆弱的,该如何养护,你知道几点?
人老先从腿老起。腿老又先从膝老起。
膝盖不是身体中最常受伤的部位,却是最薄弱、要求最高的关节,原因是它们经常承受的人的整个重量,而且由于活动范围大,其结构使它们比髋关节和踝关节更在冲击下更脆弱。
膝关节连接着大腿的股骨与小腿的胫骨和腓骨,上面还有膝盖骨(髌骨)。股骨前下端有槽合适安放髌骨,能非常满意供髌骨在糟内上下移动,这些关节表面的软骨能吸收震动,承受压力,直到它们出现毛病。
(3)要劳逸结合: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长时间处于某一体位,特别是小于90,不要久坐、久站。应适当活动关节,如多游泳,坚持多骑自行车,少走路,尤其是少上下台阶及走不平路。
(4)对肥胖人应节制饮食,减少体重,多摄取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食物。
(5)对有不良姿势的应尽量予以纠正,使用手杖,拐杖,减轻关节负重。
(6)合理使用支具:夹板,护膝带,弹性粘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7)加强关节周围按摩推拿:方法很多、推、拿、滚、旋髌、搓髌、滚髌。
(8)加强膝部力量锻炼:a:直腿抬高,b负重直腿抬高,c短弧负重直腿抬高膝下垫一枕,d长弧负重直腿抬高床边90。
(9)加强膝关节活动范围训练。A坐床边键肢下患肢,b卧床屈髋膝,如膝疼痛影响正常生活时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10. 膝盖如何锻炼
建议:
以下三种运动能有效保护膝关节,并减轻膝盖疼痛。选择其中的两种,坚持每星期运动2-3次,每次重复这些运动步骤15次,可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1.
腿筋弯曲练习
取一根弹力皮筋,绑在柱子或重型家具的腿上,一端绷在一只脚的脚踝处。面向柱子站立,让皮筋处于绷紧状态,缓慢地将腿向后抬起,直到大腿后部肌肉感觉轻微发热,再慢慢放下,如此反复。注意:在抬腿时,移动的应该是腿部,而不是臀部。
2.
直腿向上
此法锻炼四头肌和臀部屈肌。伸直腿部,面朝上平躺,慢慢将一条腿伸直地抬起,默数15-20秒,再慢慢放下。如果需要加大运动量,可以先在脚踝处加一个重量为1公斤的物件,以后依次增加,直到增至3.5公斤即可。
3.
墙壁蹲起
背靠墙而立,脚后跟离墙1只脚的长度,在两膝盖间放置一只球(可以是篮球、足球),夹紧球,身体沿墙壁缓慢下蹲,直到膝盖与小腿成90度直角。因为背部贴墙,支撑了一部分体重,膝盖受力相对比较少,因此运动强度人体感觉舒适,默数三秒,再慢慢直起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