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流程的分析方法是:
1、展开预备调查
当问题明确,调查对象已经决定时,要先展开预备调查,必须得知以下项目。
·制品的生产量。
·制品的内容,品质的标准。
·检查的标准 (中间检查、出货检查的做法)。
·设备的配置 (摆设)。
·工程的流动 (分歧、合流的状况)。
·原料 (原料类型)。
2、制作“流动工程图”
随着制品的流动,员工在制作精益生产“流动工程图”时,必须考虑作业的目的,将制品分为加工、搬运、检查及停滞类型。若为停滞类型,则要考虑其是计划性事件还是偶发事件;之后,再将其区分为储藏及滞留。检查也可分为数量检查和品质检查。
3、测定必须项目
流动工程图制成后,将测定的各工程的必要项目计入。项目测定工作需直接到现场进行,如此,测得的数据才更具准确性。
4、整理分析的结果
将计入工程图的各种测定结果整理成一张表。表中可以明确体现加工给制品增加的所有价值,以及各种问题。
5、制定改善方案
改善人员可依据制品工程分析表中的调查项目、平面流向图及整理表找出问题点,再由此引出新的改善构想,进而完善改善方案。
6、实施与评价改善方案
改善方案确定后,就应试着实施。但在实施时,考虑到新的作业方法可能会让员工不适应,因此,精益生产现场管理者必须施以员工充分的训练,让他们熟悉作业后,再开始测定及评价。改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现场管理者必须积极地予以修正,直到作业畅通无阻为止。
7、使改善方案标准化
改善方案达到预期目的后,应将其予以标准化,以防现场活动再恢复到以前的状况。
Ⅱ 精益管理是如何对现场进行分析的
现场精益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现场状况的分析,来改进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对现场状况的分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流程分析
分析哪些工艺流程不合理,哪些地方出现了倒流,哪些工序可以简化和取消。例如,有一个企业设置了一个车间,把仓库放中间,第一台设备加工完的零件要送到仓库里,然后再取出来,由第二台设备进行生产加工。这个安排是不合理的,因为它走了很多重复的路线,如果把第一台设备加工完的零件直接连到第二台设备继续加工,就能提高劳动效率。
2、生产改进
分析生产、工作环境是否能够满足生产、工作需要和人的生理需要,提出改进意见。有些企业的环境只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而不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如存在噪声、灰尘、有害气体、易燃易爆品、安全隐患等,所有这些不利于人的生理、心理和情绪的因素都应该进行改善。
3、合理布局
分析现场作业的平面布置和设备、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有无重复和过长的路线。
4、确定合理方法
研究工作者的动作和工作效率,分析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消除多余的动作,确定合理的操作或工作方法。
5、落实补充办法
分析现场还缺少什么物品和媒介物,落实补充办法。现场除了设备和产品以外,还需要有工位器具,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现场也会混乱不堪。如何设计工位器具是一门学问,要发动员工人人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