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也称个案调查。对某一特定个体、单位、现象或主题的研究。这类研究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详细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内在与外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对有关问题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结论。
个案研究的单位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事件或者某一类问题,由此而产生人员研究个案,各生活单位或社会团体个案、传播媒介个案,以及各种社会问题个案等 。
个案研究的应用
1、法律研究
把个人、家庭、组织等社会单位看作案例,对其现象、特征、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解决办法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最初是法律研究的一种方法。
在法律研究中,个案是包含法律行为的一项事件或一组事件,研究者从这种研究中了解有关该案的法律原理和实践。
2、社会学
在社会学研究中,个案研究主要采取参与观察法和访问法进行,辅之以文字资料的利用和研究。个案研究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允许对一种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透彻的分析说明。数据收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集中在用数量难以表示的变量上。
由于概括时有许多困难,个案研究后有时可能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3、心理学
在心理学方面,对一个或几个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的研究的方法。在研究中要注意全面地调查被研究者的社会条件,教育与家庭的影响,活动、工作情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的心理活动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变化,从而找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其研究对象可以是儿童、正常的成人,也可以是病人。可以在正常条件下,也可以在实验的条件下进行
② 选择题个案调查是一种什么研究方法
个案调查是对某一具体社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方法。
③ 个案研究属于()A历史研究B比较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选择哪一个
个案研究属于调查研究。
个案研究也称个案调查,对某一特定个体、单位、现象或主题的研究。这类研究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详细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内在与外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对有关问题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结论。
(3)个案调查是一种什么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适用个案研究的条件是:
1、用小样本去说明总体;在对一个事物有了研究后,用个案来说明个体;
2、有的事物并不普遍、不具有代表性、但值得关注,也可以成为个案;
3、在对某种理论、方法的运用中,采用个案加以反馈,在实践中验证;
4、也是不断积累材料的需要,以个案为素材为今后研究打下基础。
为了选取具有能完成研究任务的特性及功能的样本,个案研究往往采用有目的抽样,即当我们想要了解与选取样本有关的事物时,不需要概括所有相类似个案。
常用的个案抽样一般可以有:代表性个案抽样,关键个案抽样,极端型个案抽样,证实和证伪个案抽样,综合抽样等。不管是哪种抽样,都要体现“目的性”原则。
④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方法是一种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的意义
就教育领域而言.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
二.个案研究的目的
透过相关资料之搜集与分析.深入了解案主问题.找出全方位的问题解决模式.
邀集相关人员透过沟通与协调.取得共识.并就份内工作适度调整并配合.
透过召开个案研讨会.教师相互分享经验.以增进辅导知能.
三.个案研究的步骤
(一)确定个案:指确定研究及辅导的对象.个案来源可从几方面得到:
教师发现:包括导师或科任教师.
训导单位转介:如学生违反校规或偏差行为导致记过等.
家长提出:由家长发现学生行为异常须辅导者.
学生自认有困扰.想获得帮助以解决问题者.
从心理测验结果筛选而得.
(二)确定个案的主要问题:是指透过导师.家长.训育人员或案主个人的描述.
以了解案主主要问题之行为特征.以便搜集相关资料.问题的描述重在具体
.清晰.明确.以事实的呈现为主.而非观察者的个人意见.
(三)收集资料:指收集与主要问题相关的资料.
1.资料内容:
案主的家庭背景:如家庭结构.父母亲的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手足人数.排行.
案主个人的资料:如性别.年龄.年级.身高.体重.健康状况.外型特征.人格特性.案主的重要生长史.
问题发展史:如首次发生的时间.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当时家庭与学校的背景事件.问题的处理及效果.
其他层面的影响:如食欲.睡眠.情绪.行为.
家庭适应:如亲子关系.手足关系.父母管教态度与技巧.
学校适应:如师生关系.同侪关系.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
社会适应:如社区生活.休闲等.
2.资料收集的方法
观察法:指透过教师教学的过程.父母亲平时的相处.或在晤谈中谘商员的观察.通常可了解案主的情绪稳定情形.思考状态.认知能力等.方法虽较主观.但多为资料收集的首要步骤.
测验法:指运用各类心理与教育测验来了解案主的各种能力与心理状态.常见的有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性向测验.成就测验或态度测验等.
晤谈法:指透过与案主的谈话以获得所需的资料.此法所获得的资料通常较缺乏组织与结构.但因是融入晤谈过程中自然而得.故案主合作意愿也较高.
文件分析:指透过收集案主的日记.周记.作文或照片等文件来了解案主的情形.
游戏技术:尤其适用于儿童.通常利用游戏或玩具等相关媒材来了解儿童的想法.如娃娃家.布偶等.
投射技术:指利用绘画或相关投射测验来了解儿童.
生理检查:如怀疑案主的行为症状与生理有关.则应先就诊.以排除生理因素的影响.
(四)分析与诊断:资料收集完成后.分析架构常分几个方面来看.包括学校方面.
家庭方面.社区环境方面.及个人因素方面.并根据所搜集的资料提出假设.
严重的偏差行为亦可以依照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所编订之“心理疾病诊断及统计
手册”(DSM-IV)所订之分类架构.来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此外.再介绍二种
常用模式以兹参考:
1.行为取向的诊断模式:
重点在了解儿童或青少年个案行为出现之前.当时及之后的环境刺激.及案主的行为-认知-情绪等层面的行为序列之间的关系.以找出个案行为的成因并发展出有效辅导策略.该模式又称ABC模式.共包含三个层面:
先行事件(antecedants):指在个案行为出现之前或同时出现的环境刺激.
行为序列(behavior sequene)指案主面对困难情境时.其认知.情绪及行为三个层面的行为依序出现互相影响的过程.
后果事件RR,(consequences):指案主在出现问题之后.环境或他人所给予的刺激而言(喜欢或厌恶).
应用此模式来诊断时.应先与当事人或重要他人进行晤谈.或进行实地观察.以仔细辨认问题行为出现过程的先行事件.行为序列或后果事件.以兹诊断.
2.RQC模式∣转介个案谘询模式:
是由Knott 和Batsche(一九九一)发展出来用以诊断转介过来的个案的理论架构和处理的流程.是一个适于衡鉴适应困难儿童的好模式.其架构包含四个部分:
儿童的家庭.邻居和社区的概况.
儿童的就学和学习环境概况.
儿童个人的特殊状况:包括身心发展.医药疾病历史.个性(气质).能力.态度.价值观念.期望.社交技巧.人际关系.语言表达.自我调适.自我管理能力等.
儿童的社会-情绪结果状况:包括其行为.情绪.人际关系之现况.适应环境的方式等.
(五)辅导与处理:通常依据案主问题的成因选用适当的策略.例如进行谘商.
游戏治疗.行为改变技术.进行家庭访问等.
(六)检讨辅导成效:辅导成效应作有系统的评量.从案主的反应.相关老师的意见
.家长的观察及辅导者的自我评鉴几方面来进行.
(七)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格式如下:
1.基本资料:姓名(或代号).性别.年龄.年级
2.个案来源:如教师转介.家长要求等
3.主要问题概述
4.背景资料:父母及家人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
(1)家庭结构
(2)家庭生活:包括父母亲管教态度与方式.亲子关系.兄弟姊妹关系.
(3)学校生活: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就.同侪关系等.
(4)社会生活:包括社区生活.休闲.人际关系与朋友交往情形等.
5.分析与诊断
6.辅导策略
7.辅导过程
8.辅导结果
9.追踪及检讨
⑤ 1. 什么是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有哪些特点
个案研究就是广泛搜集个例的资料,彻底了解个例现状及发展历程,对单一研究对象的典型特征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全面研究分析,确定问题症结,进而提出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通常也被称为个案法、案例研究法。
其特点有:
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1、个案的典型性与问题的普遍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与同类相比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教育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有特定的范围、独特的情景。虽然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孤立的,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问题的普遍性。
2、结果的描述性与过程的跟踪性
个案研究的研究结果是对研究对象丰富而极为详细的描述,通过讲述研究中的一个个故事和对研究过程中的“实物”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来引领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中的样本。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集中,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对有关该研究对象的尽可能多的变量及诸变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互动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因而个案研究往往具有跟踪性质。
3、情境的自然性与互动的灵活性
个案研究可不拘时地,即可随时对研究对象做深入研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自然的情境下展开探讨,不会去改变外在的因素,研究者着重在一旁观看或是参与其中发生的过程,不添加任何外在的影响,对研究对象控制程度很低,重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研究者参与到个案中,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上观察他们,探讨他们对事件的知觉过程,用他们的语言和概念与他们互动。
4、方法的多元性
个案研究资料的搜集方法相当多元,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教育实验、教育与心理测量、实物分析以及整理查阅文件、档案记录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各种研究手段。
5、注重分析的科学性
一项个案研究中包括了有关一个个例的大量资料的汇集,以此代表整个现象,其资料搜集范围甚广,包括过去的和目前的,资料显得很繁杂琐碎,因此必须精细分析,方能找到问题的真正所在,因此对资料的分析在个案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每一个个案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个案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因此,分析个案问题需考虑许多变项,不只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要探讨目前问题的来龙去脉。
⑥ 个案调查是一种什么研究方法
个案调查亦称个案调查法,是对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件事、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调查。
⑦ 名词解释: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case study)也称个案调查。对某一特定个体、单位、现象或主题的研究。这类研究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详细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内在与外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对有关问题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结论。
个案研究的单位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事件或者某一类问题,由此而产生人员研究个案,各生活单位或社会团体个案、传播媒介个案,以及各种社会问题个案等。
(7)个案调查是一种什么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做法是:搜集关于一定个人的家庭情况、生活条件、教育影响、智力表现、年龄特征、身体状况等有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探讨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个案研究是研究个性心理的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可以是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进行较系统较全面的研究,也可对一个人某一心理侧面的发展进行研究,或者对几个人同一心理侧面进行研究。
个案研究的优点是便于对被试者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考察, 缺点是代表性较小, 有时缺乏典型性。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个案研究
⑧ 个案调查是什么
一个社会单位的问题称为个案。如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团体、一个政党、一个社区、一个社会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视为个案。
在数学上,个案是进行个案研究(调查)的对象。这类研究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详细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内在与外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对有关问题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结论。
个案研究的单位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事件或者某一类问题,由此而产生人员研究个案,各生活单位或社会团体个案、传播媒介个案,以及各种社会问题个案等。
(8)个案调查是一种什么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研究流程:
1、确定个案
即根据调查的课题与目的以及调查者的需要与条件选择个案。
2、收集资料
个案调查要收集一切能反映个案所有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的零星资料,并且要掌握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诸如自传、回忆录、着作、日记、信函、报刊、会议记录、档案、地方志等。收集资料要深入细致,要使所得的资料证明调查问题,并相互印证。
3、分析个案
提出问题取得调查资料后,必须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针对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4、提出建议
这一步要求调研者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提出妥善解决的方案或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促其自我改变。个案调查可以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但个案调查代表性差,个案的特征可能是同类事物共有的,也可能是个案特有的。因此从个案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不能直接代表全体。
⑨ 个案研究法的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亦称个案历史法。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在现场收集数据的叫做“实地调查”。它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