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经纬仪如何测距离
1. 电子经纬仪使用视距法来测量距离,类似于光学水准仪通过视距法进行测距。
2. 操作时,将仪器对准目标点的水准尺,并在视场中读取上下丝的读数。
3. 通过计算(上丝读数 - 下丝读数)* 100,可以得到仪器与水准尺之间的距离。
4. 对于倒像经纬仪,需将读数方式调整为(下丝读数 - 上丝读数)* 100,以获得距离脊锋的距离。
5. 在现代,倒像经纬仪和测距仪出现之前,地籍测绘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碎部测量。
6. 然而,这种传统方法存在显着局限性,包括可观测距离短和测量精度低等问题。
7. 由于效率不高,这种方法目前已基本被淘汰,现代测量工作更多地依赖于电子测距技术。
⑵ 用电子经纬仪怎么放线测量
经纬仪可以采用视距法进行测距,就象光学水准仪的视距法测距一样。具体的方法是:照准待测点处的水准尺,在视场里读去上下丝的读数,(上丝-下丝)*100即为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如果采用的倒像经纬仪,距离为(下丝-上丝)*100。
在测距仪出现之前,地形图测量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做碎部测量。采用这种方法测量距离的局限性很大,能观测的距离很短,而且精度十分低,工作效率不高,所以目前已经基本淘汰。
经纬仪是一种的大地测量仪器,有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是测量方位角的主要仪器,可以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距离。
安臵仪器是将经纬仪安臵在测站点上,包括对中和整平两项内容。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臵,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臵。
(2)电子经纬仪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电子经纬仪型号众多,有相同的特点如下:
1、仪器横轴和竖轴采用相同的合金钢制造的密珠式轴系,轴与轴套之间是螺旋形排列的滚珠,采用轻压过盈配合。其间隙为零,它的误差仅仅是加工形状误差,因此这样轴系具有精度高,温度影响小,低温转动灵活,抗震性能好,不易卡死,寿命长等特点,从而保证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光栅条数少(水平盘的光栅条数仅 6480 条),因此降低结构的技术要求,从而增大仪器的稳定性,提高仪器抗振能力。
3、具有自动修正功能,能修正仪器指标差、视准轴误差值和横轴误差,从而提高仪器精度。
4、电路板小,采用信号自动平衡数字电路,实现电调自动化,增强仪器可靠性。
5、耗电小,工作电流低。
6、采用激光对中,对中醒目、清晰,使用方便。
7、有全站仪操作功能。
8、角度有三种表示形式:60 进制,400 进制,6000 制密位。特别是密位制可供部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