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资料搜集方法包括实验法、度量法、调查法、观察法和档案法;
资料分析方法包括心理统计学和逻辑思维方法。
其他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个案研究、发展研究和模拟法等
② 谈问题情境创设的几个方法
谈问题情境创设的几个方法
摘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方法,又是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引入新课型、过渡型、操作型、迷惑型、联想型、实践型等方法来介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教学;创设
不同的数学内容在不同的探究阶段,甚至不同的教学设计下,为了达到最合适的教学效果,设计的问题情境也可能不同,其根本就是情境所需要承载的功能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方法:
一、设置引入新课型的问题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引入学习目标为主要目的情境即为引入情境。也就是在新课开始的时候,通过设置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它多是一些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事物或事件,它必须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密切相关,还要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密切相关,又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才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或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面对原有的知识不能直接给出回答的情境时,才能够有效地产生学习欲望。由于引入情境既与原有基础知识相关又与新的学习内容相关,因此,一般在原有知识更新的基础上向新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延伸,学生仅用现有的知识便不能直接解决,从而产生想弄清楚的欲望。或者引入情境与原有知识基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需要达到一致后才能解决,这种矛盾也容易引起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欲望。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识别》(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课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等腰三角形》,已经知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所以在上课时,笔者拿着一个硬纸片的等腰△ABC(如图1),同学们很快地说出它的性质,接着笔者用剪刀剪去I,剩下II(如图2),问他们能否把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恢复呢?怎么做?接着再剪去I(如图3),还能把II恢复吗?同学们都答方法如上,再剪去I(如图4),你能在II的基础上画出原来的等腰三角形吗?怎么做?于是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动手操作,并且用理论说明自己的作法为什么是正确的。就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的课堂气氛就营造起来了。
二、设置过渡型的.问题情境
过渡情境既与上一步程序有关,又与下一步程序相关,这种情境过渡必须是自然的,符合认知特点。过渡情境是在课堂学习的不同环节、不同程序或不同阶段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当前一阶段的学习完成,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时,需要设置递进型的情境来过渡;当接下来的学习与前一段的学习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时,需要设置“搭桥”型的情境来过渡;当学习了某一个方面的内容,转入另一个方面的学习时,需要设置一个转折型情境来过渡;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打断或偏离了学习预定的轨道时,需要设置调整型情境来过渡到正常轨道。
例如:在讲《四种命题的关系》这一节课时,当时讲完命题的真假,以及四种命题关系后,突然雷鸣闪电,外面下起了大雨,随着一阵风,里面又下起了小雨,旁边的同学起来关窗,里面的同学兴奋地指指点点,窗内外一片热闹,他们哪里是在上课,而是在欣赏雨景。这时笔者大声地说:“现在正在下雨,对吗?”马上有人答:对。你认为这句话是命题吗?是真命题吗?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马上反驳:不对,它不是命题。为什么?答:它是疑问句!不可能是命题。于是笔者借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如何辨别一句话是否是命题。如果不是,这句话怎样改它就变成命题呢?它的等价命题是什么?它的否命题、逆命题又是什么呢?你还能举例吗?同学们环顾四周,马上有人说:我们的国旗是红色的。同学们一听,对呀,连平时基础较差的同学一听,挺简单呀,我也会,于是你一言我一句,说了起来,这时,风声,雨声,书声,真是声声入耳呀。
这样的情境打开了他们的思维之门,因为这个问题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要教师辅以恰当启发、点拨,学生一反“笨态”变敏捷,发言踊跃,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不仅巩固当节的内容,还伸展与扩散了思维活动。
三、设置操作型的问题情境
动手操作实践是我们认识某些新事物的起点,它为我们认识新生事物积累了感性经验,为最终形成理性认识奠定了基础。数学学习也是如此,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对某些生活经验的数学化,或是对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数学化的过程。这就是说,新的数学知识总是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发生、发展的,它是对现有知识的经验的再度抽象和概括的结果。学生动手操作活动的直接目的是现场积累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经验,或是对学生已具有的相对模糊的经验进行强化,增强体验,使之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反思活动提供对象或素材。
例如: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时,作这样的设计:有五根木条长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0.5厘米、8厘米,你认为哪些木条能够围成三角形呢?放手给学生实验,通过实验后,学生得出结论。接着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以3厘米、4厘米、0.5厘米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讨论后,得出结论是:0.5厘米太短。再接着提出:同样以3厘米、4厘米、8厘米为什么也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得到结论是:8厘米太长了。如果给你3厘米、4厘米的木条,第三根木条太长或太短都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取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它的取值与所给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如果给出两边的长a、b,那么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组织学生充分地动手试验、观察、思考,现场积累这样的经验,最终才能真正地理解这一数学知识,才能使学生对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深信不疑。
四、设置迷惑型的问题情境
③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心理学是一门严谨的专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相信大家对于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没有太大的了解,本文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掌握好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才可能顺利的完成相关研究。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依据研究目的或大纲,用感官和外部的辅助工具去直接面对面地观察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获取的是第一手资料,真实性较强;获得的资料更为生动、具体,不会失真。缺点是会受到时间、观察对象以及观察者本身的限制,耗费的时间也较长。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为了弄清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控制一定的条件和创设相关情景而进行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又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优点是可重复检验、实验中的各个指标都准确数量化,得出的结论科学可靠。缺点是被试的主观能动性可能会影响实验的客观性。
三、测试法。
测试法是以信度和效度为指标,利用科学的测验量表或仪器来测试被试心理品质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点是实验迅速、科学且公平,缺点是结果可能会被滥用和曲解。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利用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点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与分析。缺点是被试的回答可能不客观。
五、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个体或群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调查的方法。优点是调查深入、具体,缺点为耗费时间较长。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学科。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 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又是发展心理学的主干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狭义概念就是指儿童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遵循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测验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 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 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 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三、调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 调查法又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四、测验法metric method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来确定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 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应用范围很广。 上述四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独自的优点,但同时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仅凭某一种方法,应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选用多种方法,使之互相补充。
④ 心理学的五个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五个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五个研究方法,很多人学习专业的时候都是会选择心理学的,心理学是一门严谨的专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下面看看心理学的五个研究方法及相关资料。
一、观察
在自然条件下对内心所感的外界活动开展有系统、有方案的观查,从这当中发觉心理状态造成和发展趋势的周期性。可用标准:
1、对所科学研究的目标控制不了。
2、控制标准对某类个人行为的出现可能造成影响。
3、因为社会公德规定,不可以对某类状况开展控制。
优势:应用领域广、实际操作简易;当然情况,结果真正。
缺陷:没法反复;没法表明逻辑关系;全过程控制不了;观测者非常容易你情我愿。
二、测量方法
用一套事先历经规范化的问题(评定量表)来精确测量某类意志品质的方式。
优势:定编严实,目地确立;便于量化分析结果。
缺陷:协调能力较弱;一些心理状态内容没法统一量化分析标准。
三、实验法
实验法包含自然实验和试验室试验。是在控制标准下对某类心理过程开展观查的方式。
优势:可表明逻辑关系;可反复、可检测;功效系数法指标值确立。
缺陷:造成主试效用和被试效用费时间;自然环境的人为因素性,外界效度低。
四、调查法
调查法包含调查问卷和晤谈。在具体步骤中,事先拟订问题,让受调查者随意表述其心态或建议。
优势:搜集信息内容快‘调研覆盖面广。
缺陷:不可以明确逻辑关系;受学术研究主观影响很大;被试反映会受社会发展赞誉性影响。
五、个例法
对某一被试开展深层次而详细的观查与科学研究,便于发觉影响某类个人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原因。
优势:区别个别差异。
缺陷:欠缺客观性,没法营销推广;学术研究易造成主观性影响;没法反复。
以上五个研究思路,是社会心理学普遍常出的五大种类。另外,做为一门涉及到直觉、认知能力、心态、人格特质、个人行为、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等众多行业的综合型课程,社会心理学的很多科学方法论都是以社会心理学之中效仿而成的。因而,学精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思路,针对一部分文科类的考研专业来讲也是十分有协助的。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掌握好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才可能顺利的完成相关研究。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依据研究目的或大纲,用感官和外部的辅助工具去直接面对面地观察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获取的是第一手资料,真实性较强;获得的资料更为生动、具体,不会失真。缺点是会受到时间、观察对象以及观察者本身的限制,耗费的时间也较长。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为了弄清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控制一定的条件和创设相关情景而进行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又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优点是可重复检验、实验中的各个指标都准确数量化,得出的结论科学可靠。缺点是被试的主观能动性可能会影响实验的客观性。
三、测试法。
测试法是以信度和效度为指标,利用科学的测验量表或仪器来测试被试心理品质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点是实验迅速、科学且公平,缺点是结果可能会被滥用和曲解。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利用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点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与分析。缺点是被试的回答可能不客观。
五、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个体或群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调查的方法。优点是调查深入、具体,缺点为耗费时间较长。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学科。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 比较)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又是发展心理学的主干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狭义概念就是指儿童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遵循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测验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
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 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
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
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三、调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 调查法又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四、测验法metric method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来确定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 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应用范围很广。
上述四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独自的优点,但同时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仅凭某一种方法,应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选用多种方法,使之互相补充。
⑤ 心理学的四种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
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
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
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三、调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
调查法又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四、测验法metric
method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来确定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
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应用范围很广。
上述四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独自的优点,但同时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仅凭某一种方法,应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选用多种方法,使之互相补充。
⑥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实践性、系统性、伦理性。
研究方法
1、活动产品分析法。对被试完成的产品进行心理学分析,来了解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特点的方法。活动产品的心理分析是观察的一种变式。
2、问卷法。一种通过书面回答问题来了解心理活动的方法。在研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性格特点等问题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大量被试中同时进行,以便广泛搜集材料。
3、测验法。不同于上述研究方法,它是用来考查被试完成某种活动的准备水平和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通过测验可以揭示被试是否具有某些能力和技能,查明对某种工作的准备程度。
(6)情境化研究四种方法扩展阅读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