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教育研究方法题目怎么确定

教育研究方法题目怎么确定

发布时间:2025-09-19 08:21:24

Ⅰ 课题研究是怎么做的,包括那些步骤啊

(一)选题
1.课题来自哪里
2.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学性:要有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预期结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确严谨。
可行性
创新性
3.选题的一般过程
(1)明确方向——发现问题
(2)浓缩范围——经验分析
(3)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4.选题的注意事项
(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实际。选题要有新意。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二)申报课题
申报课题,也就是设计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体化的中心环节;是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有利于协作研究。一般上级部门开展的课题研究都附有课题申报表。

1.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组成:

(1)课题的表述与界定:课题的名称或题目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要体现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初一政治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研究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包括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外在目标(目的)、内在目标目的——学生发展)。

研究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围: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4)研究内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项: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写详细些;不能滥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

实验研究:

个案研究: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6)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7)研究程序(步骤):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8)预期成果的形式:①论文、研究报告、着作等;②学生变化

(9)研究成员(及负责人、分工)

(10)经费预算及其他所需条件

2.填课题申报表(立项论证)

3.填写课题申报表的注意事项

(1)认识填写申报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应付。

(2)一式几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电脑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义、研究步骤、研究内容方法。

4.我的课题申报表

(三)开题论证

1.开题论证的含义、意义

2.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3.与立项论证(申报课题)区别

4.召开开题论证会

(四)实施研究

1.重视理论学习和理论的指导作用

2.重视选择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的特征:

⒈ 为行动而研究

为行动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所处的情境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

⒉ 在行动中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即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⒊ 由行动者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3.重视资料的积累

(1)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后测的统计资料要收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研究动态的资料要收集;自身学习和研究的过程资料要记录和收集;对材料进行分类归档;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收集资料。

(2)经常撰写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论文

(3)收集与整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一定数量的典型教例;学生发展变化的典型材料。

(4)及时收集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凭证:学生变化发展的材料;教师教学水平变化材料。

(5)要有一本研究过程的大事记。

4.重视利用电脑和网络工具;

5.我的研究过程

(五)总结和推广阶段

1.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报告或论文;

怎样撰写结题报告

①题目:清楚、准确地呈现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时可加副标题。

②前言(有时用“问题的提出”):表明研究的目的;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价值与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现状、问题、趋势;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理论框架。字数不宜多、表述要具体、清楚。

③方法:对方法进行说明,主要考虑:对课题进行界定;研究目标;研究程序、步骤;所使用的方法及其说明(实验法还需要解释假说)。

④具体操作:

⑤结果

说明:学生日记、作业、自己观察记录、体会感受、家长教师学生反馈等来说明和获得结果。

呈现方式:用文字或图表、数据、案例来分析;用逻辑或统计的方式来呈现结果。

注意事项:结果一定是自身或成员获取的;要定量与定性结合;资料翔实、文字简明。

⑥讨论:

结果是否与目标一致?为什么一致或不一致?

对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

找出优劣、得失,进行讨论;

提出有待深入的问题进行讨论。

⑦参考文献及附录。

我的结题报告

怎样撰写论文

我的研究论文

2.鉴定(使研究成果得到认可)

3.应用和推广阶段
拓展资料:
课题研究基本程序
课题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开题、实施课题研究和课题总结。下面主要介绍怎样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怎样实施课题研究。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
(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
1.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
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
(二)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等。
3.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
一是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按阶段研究任务确定方法。
二是以研究对象的性质为标准,按研究对象确定方法
三是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
四是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将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变为能通过观察来计量的变数思考时预测的研究结果(也称“半成品”)。
1.积极开展理性思维。
2.掌握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研究假设应有4条标准:一是能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二是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理由;三是假设应是可检验的;四是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
3.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是:⑴提炼问题;⑵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⑶推演出理论性陈述,使假设结构化;⑷形成基本观点;⑸对基本观点再提炼,形成假设的核心。
4.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⑴要以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为基础;⑵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做出合乎逻辑的某种命题;⑶研究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
5.明确研究假设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设的表述应该是有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举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能够操作,能够观察和验证。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
(四)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
1.应用性研究课题的设计。
这类课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
课题特点:应用性、时代性、效益性和灵活性。
课题设计:要突出“应用”。
2.经验研究性课题的设计。
经验研究性总结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
课题特点: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预先提出的、十分明确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与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识地运用教育科研的有关方法;依据科研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搜集的资料全面、完整等等。
课题设计:要突出通过经验总结得出理性认识和揭示规律的主题。
3.实验性课题设计。
实验性课题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或假设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变量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活动。
课题要求:研究者必须有一个关于解决该问题的设想或初步的特征理论;用比较严密的研究程序组织研究,便于重复验证;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对测量的事物规定操作定义。
课题设计:要突出“实验”的特点,充分体现实验要求。

实施课题研究
实施课题研究,主要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概括结果。
(一)搜集资料。
1.认真搜集资料。怎样搜集资料?一是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进行资料收集;二是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三是采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广泛搜集资料;四是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基础材料和原始数据;五是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2.制订调查计划。通过调查手段搜集资料,必须搞好调查计划设计。设计调查计划内容包括明确调查题目、阐明调查目的、选定调查单位、规定调查规模、研究调查对象、说明调查方法、编写调查提纲、拟定调查顺序和时间安排等等。

Ⅱ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行动研究法、资料收集法、学生带动法、教育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1、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2、资料收集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对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3、学生带动法:通过一小部分学生先学、先走,在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也来学习。

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Ⅲ 2018教育学考研之“教育研究方法”考情分析

2018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
为帮助备考2018教育学考研的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教育研究方法”,猎考考研心理学教研室的老师准备了“2018教育学考研之“教育研究方法”考情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前言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进行科学研究,就要有正确的、科学的、现代的教育研究方法。近几年来,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对人才研究的重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广泛深入的发展,从而也引起了方法论上的深刻变革。教育研究方法变革的中心是使方法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教育研究方法章节分析
研究生之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就是学会如何去做研究,如何科学地做研究,因此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考研学生必学科目,对于已经步入教育学研究生的学生衣已经深刻体会到掌握好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程总桐迟中体难度为中等,在311教育考研综合中分数为60,占20%,但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学好这门功课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与精力。本门功课共有9个章节,首先在宏观层面,从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始讲述,逐渐过渡到中观层面理论性较强的研究过程、研究原则的介绍,最终落脚于微观层面研究方法的介绍、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及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实践性较强的实用性知识的讲解。其章节结构图如下:

除第一章节教育研究概述从宏观和中观论述外,其余八个章节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其学习方法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和运用。
三、教育研究方法考情分析
经过对08-17年教育学统考题目总题量的分析及总结,其中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为重点章节。其中第二章为考题比重占17%,第五章所占比重为16%,在题量上属于重点考察章节。然而在分数比例上则有所不同,第五章和第六章为重点章节,而且多以论述题的形式出题,所以所占分数比例较高,第一章、第三章、第八章、第九章多以选择题或是辨析题的形式出题,其题量虽然多但分值相对不高,但是经过这07-17年的可以看出,教育行动研究由加重考查的趋势,去年和今年在论述题中都涉及到了教育行动研究,所以希望同学们对这一章节要有高度的重视。
第一章节中所包含的重要知识点有教育研究方法的原则(其中客观性原则和伦理性原则为考察重点)、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教育研究的类型(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义为考察重点),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题,偶尔也会有简答题的出现,如2011年全国教育专业知识综合就以简答题的形式考察了教育研究的伦理性原则(教育研究为什么要遵守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简述该原则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节为重点考察章节,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有研究假设(研究假设的分类和基本要求为重点)、抽样方法,(多以应用题和理解题出现)、选题的基本要求、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等。其题型比较复杂,历年来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都曾经出现过,(列举教育研究假设的三种分类方式,并简述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内容相对简单,其中知识点主要有教育文献的三种等级、文献检索的方法及分布,且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为重点考察章节,知识点主要有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观察记录的方法、教育研究观察的实施程序、观察研究的类型及研究方法的判断。其考察形式有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简答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包括哪几个方面)。
第五章节为重点考察章节,其中知识点有问卷中答案的格式、问卷中问题的设计要求、问卷指导语、问卷的优缺点访谈调查的优缺点、访谈法的判断、访旦扮谈提纲的编订测量调查的类型、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等,其考察形式多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其次为选择题和简答题。
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是最重点考察的章节,其知识点主要是实验设计、实验内外的效度、准实验与真实验的区别等,主要以论述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察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
第七章教育行动研究相对简单,知识点主要包括行动研究的特点、教育行动研究的代表人物、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及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其考察频率不是太高且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
第八章节教育演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为重点考察章节,考点主要有定量分析中数据描述的三种量数、标准分数的局山计算方法、相关系数、标准差和方差、归纳分析的方法、中位数,其考差形式多以选择题出现。
第九章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内容相对简单,其考察形式以客观题为主。
对于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程,更侧重与知识运用的考察,所猎考考研以建议考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应用,这为以后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第一篇 择校择专业
注意啦!这3类院校毕业薪酬水涨船高
不敢报考985、211?这些院校实力一样强劲
2018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汇总
研究生毕业薪酬高的10所综合性大学汇总
2018考研10个冷门高薪专业推荐
这些牛逼院校,每年都有很多专业招不满
2018年推免率低又好考的985院校盘点
2018年考研热门专业研招院校排行榜
第二篇 备考安排
2018考研需要知道的20个时间节点
2018年考研基础阶段备考方案---走进考研
2018年考研基础阶段备考方案---择校择专业
2018年考研基础阶段备考方案--基础资料准备
2018年考研基础阶段备考方案--基础阶段备考规划
以上是猎考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8教育学考研之“教育研究方法”考情分析的相关内容。另外,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2018考研,猎考考研推出了全年集训营、OL乐学、名校推免培训班、精品网课,以及考研直播课堂,针对每一科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指导,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本文为猎考考研教育学教研室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2018年考研基础备考专题
2018年考研择校择专业专题

<br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yjs/

Ⅳ 教师最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这个题目出的有问题:观察、问卷调查都是从数据搜集处理角度界定的,是比较微观的“研究方法”,而行动法或称行动研究主要是一种宏观层面的研究范式——不同于一般的定量研究(包括观察、问卷)和定性研究(包括观察),它强调行动并通过行动解决问题(”重要的不是认识世界而是改造世界“,这是行动研究的逻辑),而且在行动研究中也会使用观察、问卷调查等微观方法。而d个案研究则是从样本角度来说的,采用单个或较少的研究样本称为个案,所以个案研究可能用观察、也可能用调查(主要是访谈调查),也可能在行动研究中用个案(如解决某个学困生的学习动机缺乏问题——既是个案又是行动)
但题目出了就要选一个答案,这就要猜测出题者的目的,显然这里题目是希望答题者知道行动研究是属于教师的研究(行动者的研究、为了行动的研究、教学行动中的研究..)所以答案是C;

Ⅳ 2015考研教育学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6)

【教育调查研究】
(一)教育调查研究概述–;–;1.含义: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2.类型:①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②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调查③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3.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①确定调查课题②选择调查对象③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④制定调查计划⑤实施调查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二)问卷调查–;–;1.优点:①调查过程的标准化②调查形式的匿名性③调查的范围广④适用于大样本,效率高⑤结果较少地受主、被试交互作用的影响;⑥结果较易量化;2.局限:①灵活性问题②主试无法直接观察每个被试,无法记录其答题时的反应;③问卷的效度问题也应予以关注;3.问卷的结构:①指导语②问题③结束语;4.问题的设计:(1)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①关于问题的内容与表述;②关于问题的数量(时间为20-30m);③关于题目的排列;(2)问题的形式:①结构型(封闭式问卷)②非结构型(开放式问卷)③综合型;(3)问题答案的格式:是否式;选择式(菜单式)、评判式(排列式、编序式)、等级式、等距式、划记式;
(三)访谈调查–;–;1.优点:①灵活性强②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③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④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⑤容易进行深入调查;2.缺点:①样本容量有限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②无法控制主试对被试的影响③干扰性因素、不可控因素较多④访谈结果不易量化;3.类型:①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②一次性和重复性访谈调查③个别和集体访谈调查;4.过程:①选择访谈对象②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③正式访谈(包括初步接触、进行提问、注意记录和结束访谈四个步骤)
(四)测量调查–;–;1.含义: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进行研究的方法;特点是根据一定的法则,以测试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并且进行量化分析;2.类型:①定名测量,数字仅代表事物,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量化和四则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次数和百分数;②定序测量,数字仅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四则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数等;③定距测量,无绝对零点,但有相对单位,能进行加减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等;④比率测量,最高级别的量表,有绝对零点和相对单位,可进行任何形式的运算;⑤学业成就测量,也称教育测量,最后以学习成绩来表现;⑥智力测量,也称一般能力测量;常用的有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量表、瑞文推理测验等;⑦能力倾向测量,测被试潜在的某种能力,以了解其发展的可能性,?个人能力发展倾向;⑧人格测量,也称个性测量,较为着名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等;3.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①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的度量,它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测量效度就是指测量的结果是否能真正反映测量的目标和意图;②信度,测量可靠性的度量,它是鉴定测量的结果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注意低信度的测试效度一定低,但低效度的测试信度不一定低;③难度,即受测团体中被试者在答案范围内回答题目的程度;④区分度,即题目对受测者作答反应的鉴别程度。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阅读全文

与教育研究方法题目怎么确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己揭手机膜的方法 浏览:958
呛奶海姆立克法急救方法视频 浏览:143
工频耐压仪使用方法 浏览:158
解决心态问题最好方法 浏览:333
手机导航最笨的方法 浏览:521
液压合页怎么安装方法 浏览:174
教育研究方法题目怎么确定 浏览:588
热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浏览:11
测量学常用测距方法 浏览:69
雨刮器开关测量方法 浏览:508
上纸的方法视频 浏览:565
欧普马桶水箱安装方法 浏览:659
快速止咳的土方法 浏览:917
8x15x35的简便方法 浏览:249
深度研究增长方法 浏览:32
简单手工花盆制作方法 浏览:752
连身裤的裁剪方法视频 浏览:12
如何玩微博赚钱方法大全 浏览:641
幼儿园体育教学方法论 浏览:853
细菌有哪些培养方法 浏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