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幼儿园体育教学方法论

幼儿园体育教学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5-09-19 03:54:55

什么是体育教学方法中的直观法

它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借助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等感觉器官感知动作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常速示范

直接直观法—动作示范直观法 慢速示范

分类 间接直观法—教具模式直观法

电影、录像直观法

阻力、助力直观法

定向直观法 条件诱导

领先直观法

(一)、动作示范

1、概念——示范是教师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技术结构、要领的一种方法。

2、运用要求:

(1)、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所谓目的明确,就是要求教师在每次示范前要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问题,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A、 示范什么?——据任务而定:

新授课— 完整示范(常速)使学生了解完整的动作结构,有一整体概念。

跳远 完整示范(慢速)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动作的各个环节。分解示范:技术关键或本次课所要解决的环节

复习课—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示范,如助跑起跳的节奏不好,最后三步快不起来,则示范节奏。

B、 怎么示范?——是采用正面?侧面?背面?还是镜面?是完整示范?还是分解示范?是常速示范?还是慢速示范?

C、 示范时要求学生观察什么?
挺身式跳远 一次示范—看跳远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二次示范—着重看起跳时手脚配合动作,单

脚起跳

三次示范—看空中挺身动作,

四次示范—看收腹着地动作

五次示范—助跑的节奏。

这样,学生每次都有观看的重点,目的明确,很快就会学会动作。但示范的过程中,由于示范的目的不同,示范的侧重点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示范:

l 使学生知道学什么的动作示范

l 使学生清晰了解怎么学的动作示范

l 纠正动作错误的动作示范。(参看P74)

(2)、示范要正确、熟练。

l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实质上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作为条件反射建立的刺激物——动作示范,如果是错误的,不规格的,就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号刺激,学生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也是错误的,或不符合规格的,如果再通过练习反复的强化,学生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到那时再想将错误纠正过来,就太困难了。因此,示范时要求教师的动作要符合规格,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动作有一个正确的印象。

l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优美、熟练、正确的示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的兴趣,产生跃跃欲试之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如果教师的示范失败,也会给学生造成一种畏惧心理,对学生学习起一种消极影响,如,手倒立,教师要是示范失败,大门板式的倒地,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对这个动作望而生畏,不敢做。因此,教师在示范时一定要成功。

(3)、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A、 示范的位置应根据学生的队形、动作的性质、技术结构、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以及安全的要求等因素来决定。原则上,示范的位置要照顾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楚示范的动作。

三列横队—与前排排面成等边三角形顶点。

队形 纵队—在队伍的左侧或右侧的前方。

园形队伍—园心上或园的边上

注:有人认为在园心上学生观看的示范面不同,有的看着正面,有的看着侧面,有的背面。

双杠前摆下——学生在杠侧稍后的位置便于全体学生能观看推手的动作关键。

性质 双杠后摆下——学生在杠前稍前位置便于全体学

生观看推手的关键动作。

移动动作的示范——离学生稍远一些。

投掷动作的示范——应使投掷物的落地点避开学生。

B、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以及要求学生观察的动作部位而定。因此,示范时要讲究各种示范的面。

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镜面四种。

正面: 面对学生的示范为正面示范,正面示范在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时采用,(如侧滑步)。

背面示范:背对学生的示范为背面示范,一些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身体练习,可采用背面示范。

侧面示范:身体侧对学生的示范为侧面示范,为显示身体的前后距离或部位时采用。

镜面示范:面对学生,教师动作方向与学生相反的示范为镜面示范。在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较简单,学生易于模仿时采用。

强化提问:下列身体练习的示范应采用什么示范面:

l 简单的广播体操)——镜面

l 跳远——侧面

l 武术(复杂)的套路——背面

l 单双杠——侧面

l 篮球的侧滑步——正面

另外,示范位置和方向的选择,不要使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尽量避开繁华场面和有特殊物的方向,以便集中学生注意力。

(4)、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目的是运用多种感官使学生更快的感知教材,学会教材。见P110,形式有三种。

②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 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喜悦或愤怒等情感。 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容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在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不搞花架子。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需要作启发讲解、点拨总结,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和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3.活动操作法 活动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 4.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 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注意 暗示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暗示手段。 创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无需强记的无意识活动。 暗示的内容必须具体,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能产生教师预期的效果。 把握好暗示的时机,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向有意识心理活动转化。 重视教学中教师行为、观念、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对幼儿可能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发挥其积极影响,消除不利影响。 5.发现法 发现法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给他们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体育教学方法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8x15x35的简便方法 浏览:243
深度研究增长方法 浏览:26
简单手工花盆制作方法 浏览:746
连身裤的裁剪方法视频 浏览:7
如何玩微博赚钱方法大全 浏览:635
幼儿园体育教学方法论 浏览:850
细菌有哪些培养方法 浏览:999
6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解决问题方法 浏览:400
超简单的旅行原木重置方法 浏览:62
丙二醇的鉴别采用那种方法 浏览:848
99x9的简单计算方法 浏览:612
分析重要度的方法 浏览:577
衣柜木板连接方法 浏览:504
脚踢子安装方法 浏览:478
卖老果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881
孕妇阿胶的食用方法 浏览:394
鹅的肝炎治疗方法 浏览:484
老人上肢肌肉锻炼方法 浏览:137
语文教学方法研究建模 浏览:503
中学普通玻璃黑板安装方法 浏览: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