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地方病的研究方法

地方病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6 04:58:37

⑴ 异常查证

异常查证是在异常室内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重要异常,部署野外调查、采样分析等实物工作,以进一步确认异常真实性、异常元素成因来源、异常元素存在形态及生态环境效应。

在收集研究地理地貌、地质、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与监测、人/畜疾病与健康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踏勘,以必要、经济、有效为原则部署野外调查工作,采集分析岩、土、水、生物/农产品、气体、尘埃甚至人/畜(发、指甲、尿、血等)样品,是剖析异常成因、推断污染源、研究异常元素迁移转化、评价或预测生物效应的基本方法和必要过程,异常研究成果为区域地球化学评价和应用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1.异常筛选

(1)异常筛选的一般性原则

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测定元素全量指标52项、有效态指标10多项以及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PCBs残留量,圈定了一大批地球化学异常。由于时间、经费、人力资源限制,异常调查须分主次轻重,优先考虑具有比较明确或重要的地质、环境、生态意义地球化学异常,如重金属、As、Se、F、I、有机污染物和植物营养元素有效量等异常(即异常具有重要的地质、环境、农业、生态内涵和应用意义),从而为区域种植养殖规划、污染评价、潜在油气或地热田勘查、地方病研究服务;其次,优先考虑异常特征(面积、强度、分布、元素组合)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重要异常开展调查和研究。

系统分析、整理区域地球化学资料,深入挖掘异常元素组合、空间分布特征,对区域内主要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取得初步认识之后,结合野外调查及污染源、环境监测资料的分析,选择典型代表性异常(如分别代表地质高背景异常、矿产资源异常、工业污染异常、城市生活污染、农药化肥及集约化养殖业异常、植物营养元素异常低缺区)或生态危害性严重的异常,部署野外调查工作。异常筛选的基本原则为:

1)异常特征具有代表性,即区域内具有相当规模、一定强度、典型元素组合的异常;

2)异常成因类型具有代表性,即在地质背景、矿产资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城镇污染、交通污染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异常;

3)异常生态意义的重要性与代表性,即对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畜健康具有较大影响、比较典型的异常。

面积大、强度高的典型污染异常是重要的调查对象。深入解剖异常结构、查清异常特征,追踪异常元素来源、迁移分布规律,评价异常生态效应是异常调查和研究的重要任务。

(2)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中查证异常的筛选

为突出服务于农业、环境研究的目的,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的异常查证研究工作侧重于农业、环境类异常,兼顾其他类型地球化学异常。

环境类异常查证分2种类型进行筛选。其一,以人类生活环境地球化学评价为目的的异常查证主要选择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大、中城市的有毒有害元素异常区(多元素组合)或与某些地方疾病高发区相关的异常;其二,以农业地质环境地球化学评价为目的的查证异常,主要选择大宗农作物或名优特农产品的分布区,对农业生产或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有重要影响的有毒有害元素(主要是重金属元素)异常和有机污染物高残留异常。查证异常选取原则:

1)区域性,重点选取具有一定分布面积的区域性异常;

2)典型性,主要选取含量高、特征明显的典型异常;

3)社会关注性,选择与城镇生活和工业“三废”排放污染有关的、社会普遍关注的异常;

4)应用性,选择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环境问题突出或地方病高发区的异常进行查证,其成果可直接应用服务于社会。

对农业营养及有益元素丰缺异常仅做一般性研究,通过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初步评价异常产生原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矿产资源类地球化学异常,主要研究山前浅覆盖区和丘陵区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元素及指示元素异常,通过异常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和前人资料的收集、综合分析,初步评价异常的找矿潜力。

2.工作部署及样品采集

(1)工作部署

深入研究已有地理地貌、地质、水文、土壤、农业生产、环境污染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深刻认识异常特征,对异常成因、污染源以及可能危害影响范围取得初步认识之后,有目的地部署异常调查工作。

在开展异常野外查证之前,必须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异常及周边地区的地质背景、农业生产、环境监测与污染源、地方病和其他前人工作资料。

(2)样品采集与分析

方法一:提取并分析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单点样,以确认异常的存在,进一步圈定异常范围、异常浓集中心,解剖异常特征和结构。对一些规模较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的异常,可酌情加密采样分析,以准确掌握异常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方法二:根据异常形态展布、地形地貌、地质背景、水系流域、污染源(点、线、面)分布、气候(风向)等条件,合理布设面型(加密采样)、长剖面、垂向土壤剖面调查工作,采集岩、土、水、植物、农产品、大气、尘埃甚至必要的水产品、禽畜、人体(发、尿、血等)样品。

对于呈面型分布的城镇复杂污染源异常,在单点样分析或加密采样的同时,可根据城镇功能区布局、常年风向等要素布设剖面调查。如穿切不同城市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交通枢纽、主要厂矿区)直至城镇周围背景区的长剖面,采集分析土壤、降尘土、植物等样品,查明冶金加工、燃煤、汽车尾气、居民生活等污染排放与城镇污染异常的关系。

为调查主干公路、灌溉系统的污染情况,应考虑常年主风向,布设垂直于公路、灌溉水系剖面,采集大气、土壤、植物、灌溉水、汽车尾气等样品。

为调查污水排放对湖泊、水库、河流的影响,对于湖泊、水库等面型静水体可由排放口呈放射状部署调查剖面,对于河流则沿着水系走向部署调查点,采集水、沉积物、水生植物、鱼类等样品。

3.分析测试指标

根据异常组分及调查研究的目的,选择相关测试指标。可选测试指标包括:无机元素;残留期长、致癌致畸毒性大的有机污染物(如DDT、六六六等有机氯类,有机磷农药等);环境物化特性指标(pH、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等);油气地球化学指标(Br、I等元素,烃类、ΔC、荧光等);植物营养元素有效态(N、P、K、Ca、Mg、S、Fe、Mn、Cu、Zn、Mo、B等有效量);循序提取不同相态金属元素含量(如水提取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Mn 结合态、有机态、残留态);有机结合态金属元素含量(有机锡、甲基汞等)。

为追踪、判别异常物质来源,确定异常成因,评价其生态环境效应,有时还需要进行物相分析(如颗粒矿物组成、形态特征)、测定元素同位素组成(如Pb),试验研究元素及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物相(气、固、水、生物)中的分配、迁移、集散规律。

4.资料整理

(1)查证异常的确认

在异常特征与环境分析研究基础上,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扫面时所保存的单点副样或野外加密取样进行分析,验证异常的重现性,确定异常的真实存在,并对异常进一步追踪圈定,缩小追索异常源范围。

(2)异常特征描述

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多元分析、成图对比,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异常形态和分布、异常强度、浓集中心与递减规律,为异常研究提供依据;判断异常成因、污染来源;综合多介质资料、有效态或相态资料,评价异常生态效应,结合农产品安全调查、人/畜健康现状资料验证异常危害效应。

(3)异常研究及其效应分析

生态环境效应是异常研究的重要方面。研究方法包括:

1)土壤元素赋存形态研究——异常区土壤元素相态、有效态的提取分析,评价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预测土壤环境变化(如酸化)对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量的影响;

2)结合水化学调查成果资料,或采集测定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评价重金属元素现时供给量;

3)采集分析植物或农产品样品,对比异常区植物/农产品对重金属的累积量,评价农产品中元素含量是否已超出安全标准。研究中应注意采集背景区植物或农产品样品,以便对比研究。

对调查资料和分析测试数据的全面整理和综合分析,阐明异常成因和异常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农业环境生态效应,开展异常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农产品安全评价,为异常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⑵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生态地球化学的调查与评价

生态地球化学是从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应用实践中产生的科学理论,是一项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生态地球化学评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和生态地球化学修复为主体的系统工程(奚小环,2008)。

21世纪勘查地球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与环境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应用于生态环境与农业地质研究方面的文献近10年来呈明显上升之势。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在国际上的全面开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为配合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IGCP259)的实施,俄罗斯、瑞典、加拿大、德国、捷克、南非和新西兰等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性的地球化学填图,并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开展环境、农牧业和地方病等多目标应用研究(王徽,2001;施俊法,2003)。生态地球化学填图综合考虑了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地球化学状况,为勘查地球化学解决人为污染问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并在生态地球化学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界审时度势,将工作重点由单一的找矿勘探扩展至以资源与环境并重,立足于为国家社会经济宏观发展战略服务,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服务的综合调查与评价。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一项综合基础地质工作。它以区域土壤和水体地球化学调查为依托,以第四纪地质体为研究对象,以土地质量评估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普查等多领域为目标。该项工作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总体综合研究4个层次(杨忠芳,2004)。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农业地质调查)项目自2002年实施以来,已完成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面积近135×104 km2,涉及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和湖北等31个省(区、市),采集测试分析了54个指标值(2008)。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在很大程度上查明了我国土壤中包括有益与有害成分在内的各种元素指标的组成、类型、含量和强度及其分布地区、范围和面积等,填补了国家长期以来包括土壤污染在内各项元素指标的空白,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果。调查表明,国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总体状况是好的,符合种植无公害农作物的土地质量标准的土地面积占调查面积的92%,符合种植绿色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占87%,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一、二类标准的占87%。同时土地污染状况不容忽视,占调查面积13%的土壤存在污染(李敏,2009)。中国存在的主要地球化学现象和问题有:①长江流域 Cd 等重金属异常呈带状分布;②黄河流域高As、高F、低I和高I等地方病问题突出;③城市及周边地区Hg、Pb等异常普遍存在;④全国各大湖泊呈现有害元素汇集的趋势;⑤西南碳酸盐岩区Cd、As等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普遍较高;⑥土壤酸化问题较为严重;⑦各种肥力元素与有益元素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⑧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不均。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等地球化学指标在土壤圈的分布与分配规律、异常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针对性地测定元素形态或价态,研究元素成因来源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行为,即在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作用途径和机理,预测可能发生的地球化学问题(奚小环,2004)。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又进一步分为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针对流域或区带(面积范围为106~102 km2)内元素和化合物分布特征,通过对元素及化合物的来源示踪及迁移途径研究,评价它们对生态系统及各组成要素的影响,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以面积小于数百平方千米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局部地球化学异常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化学方法技术,追踪异常物质来源,查明异常成因,研究地球化学环境与生态现象或问题的关系,预测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变化趋势,提出兴利避害的对策措施。

为指导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5年底正式发布了《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规定了河流、农田、城市、湖泊湿地和浅海等生态系统的评价技术路线。目前各个省份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已经全面进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农业和环境等方面得到普遍应用,产生了广泛影响。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土壤Hg污染区面积占11.57%,主要分布于广州—佛山一带,属人为污染。蔬菜类农产品超过食品卫生标准Hg限量的比例为3.12%,已影响蔬菜的品质,但对蔬菜质量安全构成的威胁并不大。土壤Hg绝大部分以硫化物存在,活泼相态Hg含量极低(林杰潘,2007)。冀东平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富集污染,其中以Hg、Cd污染富集较为严重,综合污染级别以轻—中污染为主,重金属富集污染成因与当地地质背景有关,同时当地强烈的工农业等人为活动加剧了污染与富集(栾文楼,2009)。浙江省依据杭嘉湖平原区土壤中Hg、As、Sb、Pb、Zn、Cd、S、Cu、Mo、Sn等元素的污染分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朱立新等,1996)。杭嘉湖平原大部分地区属清洁区、基本清洁区,但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污染,在杭州市、绍兴市和嘉兴市等地区的土壤出现了从初始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现象,特别是杭州市和绍兴市周围存在较大范围的重度污染区。

生态地球化学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研究人类能够感知的和正在进行的地球化学过程。要解决重大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所有研究工作须跨越学科的界线,将生态学、环境科学、地学、农学和医学,甚至政治和经济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通过各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才能了解生态系统复杂性的真谛。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深入挖掘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所蕴含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仍是摆在生态地球化学领域的一个现实课题(廖启林等,2005)。生态地球化学的发展要立足地质、地球化学,充分考虑岩石—水—土—大气—生物等层圈的相互作用,评价地球化学因子在不同生态子系统中的生态服务功能、区域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壤污染研究

土壤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是生态环境基本构成要素,农业生产的基础(赖启宏,2005)。土壤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一方面受各圈层影响,同时也对各圈层的生态地球化学过程具有较大影响。近年来,由于现代化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土壤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土壤污染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性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土壤污染的种类繁多,有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甚至复合交叉污染,其中以化学污染最普遍、最严重,也最难以治理。土壤污染物质,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其后果极为严重。长期以来人们只考虑土壤具有的交换、吸附、淋滤和降解自净作用,将土壤作为废弃物处置场所。然而,在长期污染影响下累积于土壤的化学物质,经植物吸收和动物摄取或溶入水体,可影响农作物产量、农产品质量以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气候环境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时,短时期内土壤污染物有可能大量活化进入水、植物和农产品,危害动植物和人体健康,导致延缓而突然爆发的有害效应,即所谓的“化学定时炸弹”(stigliani W et al.,1991;谢学锦,1993)。在早期工业化国家都曾发生过因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环境公害事件,如20世纪50年代日本公布的两起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富士地区高含量镉米导致的慢性中毒的“骨痛病”和熊本地区汞污染导致的“水俣病”,都造成了大量人员致病和死亡,均因土壤和水体长时期的污染导致农产品和养殖水产品污染所引发的。因此日本是世界上土壤污染发现最早,也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冲击程度以及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控制并修复土壤污染,诸多国家都陆续开展了不同层面上的土壤污染研究,包括众多的污染现状调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价及其宏观决策管理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关于土壤污染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土壤污染物迁移和转化规律的研究。不同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持留和释放规律,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研究(Kinniburgh D G,1986),并形成了反映污染物质持留和释放规律的平衡模型与动力学模型。这些模型对于预测土壤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吸附、释放和运移等行为有积极意义。Pagotto等的研究发现,在公路附近土壤中有Pb、Zn、Cd的积累,且随着距离的增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一些土壤样品有少量Ni、Cr(Pagotto,2001)。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公路两侧1500 m的范围内,500 m以内对土壤影响最显着,超出此范围,土壤中的Pb含量达到背景值水平。有学者认为: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实质上受到重金属随土壤水分的迁移,在土壤中的扩散,与土壤颗粒之间和重金属及其他溶质不同组分之间的化学反应变化,以及被植物吸收等多因素制约和影响(隋红建,2006)。

二是土壤污染物的生态效应研究。土壤中污染物会对土壤生物类型、生物数量、生物活性、土壤酶系统及土壤呼吸和代谢等作用产生较大影响,危及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功能与平衡。研究发现,施用的农药有20%~70%长期残留在土壤中(Calderbank,1994)。残留农药对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根瘤菌和根际微生物影响较大。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土壤环境重金属分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李森照(1979)讨论了环境中Cr与人的健康关系,指出Cr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是关于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土壤污染会直接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围绕土壤环境质量问题,目前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与污染土壤的退化和土壤中重金属的行为与环境质量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行为与环境质量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壤环境质量及其指标体系做了较多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土壤质量评价的内容,国外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生态系统多样性、土壤质量演变过程及机理等土壤环境的问题。关于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和评价虽然还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但已有许多学者发表过有价值的资料,所采用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也越来越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其中包括有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等。

四是关于土壤污染的防治研究。例如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世界各国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潜在性、不可逆性、长期性和后果严重性等特点。因此污染的治理应立足于“防重于治”的基本方针。有学者利用生物措施进行土壤修复,如陈同斌等发现As的超累积植物娱蛤草,在工程中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在湖南郴州市建立了亚洲的第一个植物修复基地。此外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换土、翻土和去表土等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污染物和多种条件。汪雅谷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客土处理,使镉等重金属残留量平均下降50%~80%。

土壤圈是个开放系统,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迁移、扩散和生物代谢等途径进入生物和水等环境中,并产生污染。要科学研究评价土壤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效应,必须把大气、水、土壤、生物作为有机整体,研究污染物在不同环境界面上的迁移和转化规律,重点研究土壤-作物耦合系统污染动力学方面的机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综合防治地下水和大气污染及研究土壤环境容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方病与地质背景的关系研究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状况。20世纪60年代,英国地球化学家哈密尔顿研究发现,人体组织中的元素含量曲线与地壳中元素丰度曲线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地质环境中的微量元素通过土壤—水—植物—食物—人体这个食物链进入人体,如果维持人体正常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供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生长及代谢。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有关院校及国土资源部的部分研究机构就地方病的地质环境和地球化学成因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美国、英国和印度等国家也在不同地方开展了地方性疾病与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的关系研究。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主要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IDD)、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它们在时空上的分布和地质环境中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和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青海省碘缺乏病、慢性氟中毒病和大骨节病区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黄河干支流第三纪(古近-新近纪)河谷盆地内。在水平方向上,病区具有沿不同河段分布的特点;在垂直方向上,病区具有与地形地貌垂直分带相一致的分布规律(陈梅芬,1994)。

地质构造控制着山崖岩石的分布,由于各地山崖岩石的不同,其危害性矿物对各地区人的身体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引起了地方疾病呈区域性或地区性分布,如地氟病病带范围与氟异常等值线区基本吻合。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云贵高原经向构造带与燕山和祁连山秦岭两个东西向构造带交切形成的十字交叉状部位(罗卫等,2004)。

我国地球化学工作者在生态环境领域最早进行探索的就是地方病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利用第二代区域化探资料,进行了农牧业、环境和地方病等领域的研究。如贵州邓峰林(1980)、湖北童霆(1982)和福建蔡以评(1988)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资料进行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所孙天蔚等(1989)研究了冀东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元素分布与农作物产量和地方病等之间的关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立新等(1993)在浙江杭嘉湖平原区1×104 km2 的范围内,系统地开展了农业和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计划的实施,突出地展示了现代地球化学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的功能和效用。通过对平原、河谷及盆地地区的系统调查和专题评价,存在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及生态优势潜力得以查明,城乡土、水、气状况及地方病等问题都得到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⑶ 陕西省地方病防治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治疗和控制地方病,消除其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方病包括: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及布鲁氏菌病和鼠疫。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本地方病病种,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予以公布。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第四条地方病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病治病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方针。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综合防治的原则。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地方病防治目标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地方病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财政、农业(畜牧)、水利、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以及扶贫机构、盐务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自承担的地方病防治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地方病防治措施,组织群众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第六条地方病病区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地方病防治和科研工作做出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防治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展防治地方病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查清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病病种、病(疫)区范围、病(疫)情和危害程度,组织力量,采取措施,控制病(疫)情。第九条碘缺乏病的防治采取食用碘盐为主的措施。
实施食盐加碘防治措施困难的地区,实行碘盐配售制,具体办法由县级人民政府制定。
添加食用盐的食品和副食品必须使用合格碘盐。
禁止销售非碘盐、散碘盐和不合格碘盐。第十条大骨节病、克山病的防治采取食用碘硒盐、改换水源、改善饮食结构和卫生条件等综合措施。
食用碘盐加入药用亚硒酸钠的比例和碘硒盐的供应范围,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禁止在前款确定的供应范围内销售非碘硒盐和不合格碘硒盐。第十一条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治采取改换水源降氟的措施,煤烟型氟中毒的防治采取控制高氟石煤生活燃用和防止煤烟对空气、粮食污染的改灶措施。第十二条布鲁氏菌病的防治采取人群免疫和畜群检疫、免疫、病畜处杀及污染场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病(疫)区免疫覆盖率应达到规定的标准。
禁止和转移病畜。第十三条鼠疫的防治采取疫区灭鼠、灭蚤、疫情监测和重点人群免疫等措施。
禁止贩运、加工、贮存、销售旱獭及其制品。第十四条鼠疫、布鲁氏菌病暴发、流行时,疫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封锁疫区等紧急措施,控制疫情。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不宜群生存的地方病重病区,应当有计划地采取移民措施。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医疗保健和防疫机构,对地方病重病区实行巡回义诊。有条件的地方病重病区医疗机构,可以设立专科门诊,加强对地方病现症病人的治疗。第三章管理与监督第十七条省、设区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和地方病重病区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成立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地方病防治工作。
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地方病防治的日常工作。第十八条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有关地方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拟订本行政区域地方病防治规划,确定年度防治计划,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地方病重大病(疫)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
(三)组织、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履行地方病防治职责;
(四)组织有关部门对地方病病因和防治药品、防治方法、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五)宣传、普及地方病防治科学知识,组织开展地方病防治的合作与交流;
(六)完成同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地方病防治的其他工作。第十九条地方病防治工作实行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地方病防治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调查病(疫)情,提供病(疫)情资料,提出防治措施和防治方案,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组织监测病(疫)情,对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负责疫情报告和统计报表,组织开展地方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机构、科研机构,培训防治人员、科研人员;负责鼠疫疫区农户灭鼠、灭蚤工作。
(二)水行政部门负责制订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改水工程计划,并组织实施;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与大骨节病、克山病病区改水相结合,统筹实施;负责已建成改水工程的维护管理。
(三)盐务管理单位负责向病区供应合格的碘盐、碘硒盐,会同工商、技术监督、公安、交通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盐业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四)农业(畜牧)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家畜布鲁氏菌病疫情,提出防治科研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家畜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免疫、检疫、病畜处理及污染场所的消毒;配合工商部门搞好家畜交易市场和畜产品市场的管理;负责鼠疫疫区农田和草原灭鼠、煤烟型氟中毒病区的改灶降氟工作。
(五)民政部门负责对因地方病致残、致贫的特困户,给予救济和帮助。
(六)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病(疫)区学校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将有关知识列入中小学授课的内容;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生的地方病防治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分工,履行地方病防治职责。

⑷ 简述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步骤

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是提出问题,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基本程序包括:主题选择,项目设计,实验观察或调查,研究数据和数据处理的处理和处理,总结分析,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及其应用。

1,主题选择: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选择和描述要研究的项目。必须首先确定主题,否则将没有集中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2,主题设计:项目设计是指一系列研究项目,如项目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具体内容指标,方法步骤,时间表,人员分工和预算。

3,观察,实验和调查:在制定和批准项目设计方案后,有必要实施。这是计划设计计划付诸实施的阶段,也是利用科学方法收集感应材料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工作中最长和最难的部分。如果前两个阶段主要是项目负责人和一些主要研究人员的参与,那么这个阶段需要团队一起行动。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和调查方法是收集和获取第一手客观事实材料的基本手段。

4,是处理数据处理和数据处理:经过观察,实验和调查活动,对获得的研究资料进行处理,分类和处理。通过科学处理,去真实性和统计分析,揭示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准备最终的总结分析,归纳推理,抽象总结和研究结论的介绍。这个过程是为了消除事故并发现不可避免的事情;通过这一现象,找到法律的重要步骤。

5,总结分析,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在这个阶段,采用分析,综合,归纳和抽象概括等理性知识方法将感性材料提升为理性概念,并从中得出科学结论。达尔文说:“科学就是组织事物,以便从中得出一般规则和结论。”

(4)地方病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总结和分析是利用实验,调查或观察到的敏感材料的辩证观点,分析在设计中建立哪种理论,并在实验中得到证实;哪些想法未在实验中得到确认或完全确认,需要进行修改。因此,围绕假设的中心思想,根据材料,表格,图片等,区分群体,全面提取材料可以解释的观点,澄清每组材料获得的结果,以及结论理论上从结果中获得。

研究报告是所有类型研究课题的最基本的研究形式。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无论是动物实验,临床观察或现场测试,流行病学调查,无论是药物,制剂,医疗器械开发还是医疗计算机软件等,都必须在完成项目。研究报告用于完成完成,验收,识别和归档程序以及未来申请奖励的主要技术资料。

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工作报告,另一个是技术报告。前者是一份总结工作性质的报告,主要介绍项目的项目现状,研究背景,计划实施,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后者是结果的核心材料,反映了研究的全部技术内容。

⑸ 病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是尸体剖检。

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尸检)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体剖检(autopsy)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疾病的病理改变,从而明确对疾病的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帮助临床探讨、验证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恰当,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

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还可通过大量尸检积累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为研究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

显然,尸检是研究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体病理材料则是研究疾病的最为宝贵的材料。

(5)地方病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病理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明显地在对疾病的研究和诊断上。临床医学除运用各种临床诊察、检验、治疗等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治外,往往还必须借助于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活体组织检查、尸体剖检以及动物实验等来对疾病进行观察研究,提高临床工作的水平。

病理学则除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病理学)外,也必须密切联系临床,直接从患病机体去研究疾病,否则也不利于病理学本身的发展。

病理学长期以来被形象地喻为“桥梁学科”,这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理由主要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⑹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材料主要来自患病人体(人体病理材料)和实验动物以及其他实验材料如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实验病理材料)。
(一)尸体剖检
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尸检)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体剖检(autopsy)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疾病的病理改变,从而明确对疾病的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帮助临床探讨、验证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恰当,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还可通过大量尸检积累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为研究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显然,尸检是研究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体病理材料则是研究疾病的最为宝贵的材料。
一个国家尸检率的高低往往可以反映其文明进步的程度,世界上不少文明先进国家的尸检率达到90%以上,有的国家在法律中对尸检作了明文规定。中国的尸检率还很低,十分不利于中国病理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亟待提高。
(二)活体组织检查
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手术方法,由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称为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这是被广泛采用的检查诊断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组织新鲜,能基本保持病变的真像,有利于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及超微结构和组织培养等研究。对临床工作而言,这种检查方法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疾病作出诊断和进行疗效判断。特别是对于诸如性质不明的肿瘤等疾患,准确而及时的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动物实验
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以便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对之进行任何方式的观察研究,例如可以分阶段地进行连续取材检查,以了解该疾病或某一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经过等。此外,还可利用动物实验研究某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或其他因素对疾病的疗效和影响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弥补人体观察之受限和不足,但动物与人体之间毕竟存在种种差异,不能将动物实验的结果直接套用于人体,这是必须注意的。
(四)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
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加以培养,以观察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如肿瘤的生长、细胞的癌变、病毒的复制、染色体的变异等等。此外,也可以对其施加诸如射线、药物等外来因子,以观察其对细胞、组织的影响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较方便地在体外观察研究各种疾病或病变过程,研究加以影响的方法,而且周期短、见效快,可以节省研究时间,是很好的研究方法之一。但缺点是孤立的体外环境毕竟与各部分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体内的整体环境不同,故不能将研究结果与体内过程等同看待。
(五)病理学的观察方法
随着学科的发展,病理学的研究手段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经典的形态观察,而采用了许多新方法、新技术,从而使研究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但形态学方法(包括改进了的形态学方法)仍不失为基本的研究方法。兹将常用的方法简述如下:
大体观察主要运用肉眼或辅之以放大镜、量尺、各种衡器等辅助工具,对检材及其病变性状(大小、形态、色泽、重量、表面及切面状态、病灶特征及坚度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有经验的病理及临床工作者往往能借大体观察而确定或大致确定诊断或病变性质(如肿瘤的良恶性等)。
组织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厚约数微米的切片,经不同方法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其细微病变,从而千百倍地提高了肉眼观察的分辨能力,加深了对疾病和病变的认识,是最常用的观察、研究疾病的手段之一。同时,由于各种疾病和病变往往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形态特征,故常可借助组织学观察来诊断疾病,如上述的活检。
细胞学观察运用采集器采集病变部位脱落的细胞,或用空针穿刺吸取病变部位的组织、细胞,或由体腔积液中分离所含病变细胞,制成细胞学涂片,作显微镜检查,了解其病变特征。此法常用于某些肿瘤(如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等)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但限于取材的局限性和准确性,有时使诊断难免受到一定的限制。既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超微结构观察运用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组织、细胞及一些病原因子的内部和表面超微结构进行更细微的观察(电子显微镜较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高千倍以上),即从亚细胞(细胞器)或大分子水平上认识和了解细胞的病变。这是迄今最细致的形态学观察方法。在超微结构水平上,还常能将形态结构的改变与机能代谢的变化联系起来,大大有利于加深对疾病和病变的认识。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通过运用具有某种特异性的、能反映组织和细胞成分化学特性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方法,可以了解组织、细胞内各种蛋白质、酶类、核酸、糖原等等化学成分的状况,从而加深对形态结构改变的认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揭示普通形态学方法所不能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的变化,而且往往在尚未出现形态结构改变之前,就能查出其化学成分的变化。此外,随着免疫学技术的进步,还可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了解组织、细胞的免疫学性状,对于病理学研究和诊断都有很大帮助。
除上述常用方法外,近数十年来陆续建立的还有放射自显影技术、显微分光技术、形态测量(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电镜技术、流式细胞仪(FCM)技术、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以及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而使常规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发展到将形态结构改变与组织、细胞的的化学变化结合志来进行研究,而且将历来的定性的研究发展到对病理改变进行形态的和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从而获得了大量的更多更新的新信息,大大加深了疾病研究的深度。这是以往的研究所难以实现的。

⑺ 环境统计的环境地质学

环境科学与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系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内容包括:①由地质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等)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异常引起的地方病。②由人类活动(如化学污染、大型工程与资源开发、城市化等)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其研究方法有地球化学和矿物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地质制图方法等。环境地质学在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带有地学、生态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特色,但它仍然以地质学作为学科基础。

⑻ 异常研究

(一)研究内容

通过异常特征识别、异常查证和综合分析,确定异常成因,分析地球化学异常在基础地质、资源勘查以及农业、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应用意义,这是异常研究的基本目的。异常研究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①异常基本属性特征的描述,包括异常真实性,异常元素种类、含量、组合、分布形态、面积、浓集中心、分带、衬度,以及异常元素存在形态、活化迁移和聚积规律及其影响或控制因素,等等;②异常成因分析,确定异常为原生异常、地表次生异常还是人为污染异常,是异常研究的重要任务。异常成因分析主要根据异常基本特征,如异常产出位置、物质组成,异常与地质背景、地貌景观、环境污染源的空间关系等分析得于实现;③异常价值评价,地表环境中元素与化合物是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与“基因”组成,元素与化合物的分布特别是异常分布具有广泛的多学科研究及多目标应用意义,是金属矿产、油气、地热等矿产资源勘查,环境质量评价,农田施肥与合理种植及动植物与人体健康研究的基础依据。

通过异常解剖与分析,深入认识掌握区域景观环境条件下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特别是“岩-土-水、气-植物/农产品-人、畜”系统中的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积累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应用的方法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调查资料在种植或养殖业、农产品安全性、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地方病以及基础地质研究(沉积物源、沉积环境、表生景观/土壤地球化学、地质构造)等多目标全方位应用。

(二)研究步骤

(1)确定背景范围和异常限

采用前述的图解法或统计学方法,确定背景值、标准差,进而确定背景范围和异常限。

为更加密切地将地球化学异常研究与农业、环境、地质找矿等应用目标相结合,也可结合具体应用评价标准确定异常限。如:

环境类异常可参照相应的土壤、水体国家质量标准加以圈定,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圈出的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环境质量异常区,包含着特定的生态环境意义。例如,超出《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四类水标准的“异常”浅层地下水,就不能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

当土壤中N、P、K、有机质等营养元素或有益组分低于《中国土壤普查技术标准》(汤茶琴等,2003)中缺乏临界值时,对作物生长而言,这类“异常”意味着土壤养分的缺乏与不足。

通常采用《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和《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建议方案求取矿产资源类指标的异常下限,即以剔除离群值后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标准离差作为异常下限。从概率统计学角度来看,据此圈出的异常相对于背景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其他异常下限求取方法与矿产资源类指标的异常下限求取方法相同,即用剔除离群值后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标准离差作为异常下限。

(2)绘制异常图

根据异常限,以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依据,圈定异常范围。可进一步对异常进行浓度分带,确定其浓集中心。

结合地球化学异常在农业、环境、地质找矿等方面的应用目标,各类异常圈定时可考虑以下因素:

环境类异常研究区域以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为主,以环境严控指标(元素)作为研究重点。主要圈定具有一定规模(分布面积>20km2)、强度与特征明显、具有环境研究和指示意义的异常。对分布面积小、含量偏低(接近异常下限值)、异常点分布分散、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含量差别不显着、特征不明显、环境指示研究意义不大的异常不再圈定。对含量显着高于异常下限值,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产生环境污染明显的高含量样点作为孤高异常点处理。

农业营养及有益元素丰缺异常,以农业地质背景与土壤特征为基础,圈定分布面积较大(>50km2)的具有区域研究意义的地球化学异常。

矿产资源类地球化学异常圈定原则:①圈定区域为基岩区或浅覆盖区;②深层土壤同样有异常显示(有根);③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与潜力。采用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圈定这类异常。

(3)异常属性描述

描述各个异常的属性特征,包括异常元素种类、面积范围、地理位置、水平分布形态、垂向延伸、浓度分带、浓集中心、元素组合、异常衬度、极值、变异系数,以及产出地质背景、自然和人文环境等,并采用适当的分类方案进行异常排序、分类分级,按照一定的准则或程序进行异常编号,并按元素种类、异常面积与衬度、异常位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登记在册。

(三)异常研究

1.土壤异常的形成

异常圈定、编号登记之后,根据异常元素组合、异常空间分布、地质背景、景观环境、工农业生产、污染源分布,初步判断异常成因,评价异常的地质、生态、环境意义。由于土壤元素来源多样,累积富集或淋失贫化影响因素众多,分析异常成因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1)地质背景与成土母质

尽管,成壤过程中元素经历了活化、迁移、重分配的复杂过程,但地质背景条件、成土母质组成仍然是决定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成土母质来源不同、沉积类型及环境条件不同(冲积、洪积、湖沼相、海积等)对原始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元素含量以及理化特征有重要影响,由地质背景条件、成土母质类型所引起的土壤异常,可称为原生异常。

(2)表生地球化学作用

土壤是成土母质经历长期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元素经历了活化迁移、淋失贫化、次生富集等作用过程,在土壤垂直方面上产生重分配,在水平方向上则可能形成次生异常。例如,近地表土层的粘土化作用、有机质富集作用、植物根系的吸收与枝叶残落均有利于某些微量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积聚富集。土壤类型及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异,同样可导致次生元素异常的产生,如碱性土壤有利于元素淀积富集,红壤化酸性土壤则有利于多种微量元素的淋失贫化。

(3)环境污染的成因

当今人类社会各种活动所产生的污染影响复杂多样,包括金属矿产的开采、运输、冶炼、加工使地壳深部元素大量进入地表环境;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利用,工业“三废”,城镇垃圾与污水排放,汽车尾气等工业及交通运输污染;固体废弃物及城市垃圾农用、污水灌溉、大气干湿沉降以及化肥、农药、有机肥、污泥施用等农业生产污染。各种污染物经由大气、水等各种介质,逐渐累积富集于土壤、地表沉积物。

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交通运输等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构成了一系列的点状、线性、面型污染源,污染所引起的异常形态、强度等特征取决于污染程度、污染物迁移方式。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元素组合不同,工业活动排放的污染元素参见表1-1。危害性较大的污染元素包括Hg、Gd、Pb、Cu、Zu、Cr、Ni、As、F、Mn、Ag、Tl、Sn、N、P、Se等。

土壤元素来源复杂多样,实际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多种作用机制的影响,以系统、历史、动态的观点分析异常成因,预测土壤环境的变化趋势。

2.异常成因的判别方法

(1)异常空间分布

异常空间分布与异常物源有着必然的空间关系,分析异常元素组成、地理分布、浓集中心等基本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背景、土壤理化性质、环境污染源的空间关系,有助于剖析异常成因,追踪异常物质来源。

首先,原生异常在空间分布上与特定的地质背景、沉积环境条件具有空间相关关系,在物质组成上与原始沉积物组成比较接近。因此,综合分析异常分布及物质组成与基岩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土壤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的关系,是正确区分异常属性的基础。

其次,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文、气候、景观、植被等环境条件具有空间分异性,因而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也存在空间分异性,作用方式与强度不同的富集或贫化作用可能产生地球化学异常。显然,次生地球化学异常的判断需要充分考虑影响元素表生行为的诸多景观环境要素、土壤理化环境条件。

再者,人为污染引起的异常同样与污染源存在着特定的空间关联性。人为污染物类型包括气、液、固,排放方式包括点、线(如河流)、面(如大气扩散),因此,根据污染物迁移分散规律,就异常与污染源空间分布关系,可以初步推断异常成因。分析厂矿、企业、居民点的类型、规模、分布,及其污染排放类型(有机污染物或无机元素)、污染物形态类型(气、液、固)、排放量(年排放量)与异常物质组成、空间分布的关系,是异常成因分析的重要内容。

(2)异常元素组合特征

异常成因及其物质来源不同,决定了异常元素组合特征的不同。因此,研究异常元素组合特征、空间分布,及其与地质背景、环境条件、污染源(厂矿企业、城镇居民区、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如异常元素组合及其与土壤有机碳、pH值、宏量元素的关系,为异常成因及异常源的推断提供依据。

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对判别污染源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例如,德国柏林市土壤调查表明(Manfred Birke et al.,2000),Al、K、Na、Rb、Zr、Nb、Ti的分布及其富集主要与自然地质作用或成壤作用有关,反映了下伏地层组成特征;工业区具有明显的Cu-Zn-Pb-Hg-Sn-Ni污染组合;与其地质背景相比,工业区和商业区显着富集Pb、Hg、Ca,电导率增强;城市区明显富集与人类活动有关的Cd、Ni、Cu、Hg、Pb、Sn、Th、Tl元素;居民区、大量施用化肥与污泥的农业区则富集Cd、Cr、V、P。

(3)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含量对比

表层与深层土壤受成壤改造作用的程度不同。深层土壤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原始沉积物的组成;而表层土壤元素组成与含量受表生作用的影响较大;同时,人类活动对深层和表层土壤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活动性较弱的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后往往首先淀积富集于表层土壤。因此,对比表层和深层土壤元素分布及含量变化,有助于断定异常成因。

在特定的地球化学景观区,尤其是地形开阔平缓、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比较均一、植被类型相近的第四系冲洪积平原区,对于某个特定的元素而言,成壤过程中淋滤贫化或淀积富集程度基本相同,即表层与深层土壤中元素含量比值(富集系数)趋近常数,一些元素的大范围表层弱富集很可能与表生作用有关。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一般较弱,特定层位的重金属富集,大多同该层位形成的时代相关。人类历史上采矿冶炼排放的重金属大多保存于相应时代的沉积层中;而近代大气沉降、污水灌溉、肥料农药施用所带入土壤的重金属则大多聚积于表层土壤。

因此,综合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含量比值、不同层位异常空间分布、土壤理化性质(如质地、有机质、pH值等)等信息,可以初步推断土壤异常的成因:属于地质高背景(与成土母质有关)的原生异常,还是次生富集作用所形成的表生异常,或是人为污染叠加引起的污染异常。当局部地段土壤元素富集系数超出正常波动范围,往往是人为污染的结果。同深层土壤异常相对比,可以排查成土母质或地质背景(矿化)对表层土壤异常的影响,判断异常是否“有根”,从而区分污染异常与原生异常。

对比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含量时,需要考虑元素表生行为(活动性大小)、土壤理化性质、污染作用的时间与强度等因素。如Swennen等对比利时和卢森堡河漫滩沉积物剖面研究发现,一些地区重金属富集与沉积母质富含粘土有关,个别地区元素富集于深层土壤是由于表层土为低有机质砂质土,土壤元素由表层向深部淋溶所致。

3.异常研究

土壤沉积物、水、植物等地表环境介质中的元素来源于自然地质背景、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以及人类活动污染等,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地球化学异常。根据元素的农业、环境、地热、医学及人体健康、找矿勘查、沉积环境指示意义,结合异常查证工作,可以开展农业、环境、地方病、矿勘资源潜力等各方面应用研究。

⑼ 李春芳的人物简介

李春芳,男,1927年2月生,黑龙江省黑河市人。1947年8月入北京中国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51年8月于山西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毕业。并于1958年9月到1959年9月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极谱分析。在1951年8月毕业时,由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统一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任助教、讲师、讲授分析化学,胶体物理化学等基础课。于1963年国家卫生部在哈迩滨医科大学设立克山病研究室时,调出化学教研室专职作克山病研究工作,以后作大骨节病专题研究。对这两种地方病研究,均以近代仪器分析方法,分析测定病区水土粮以及人体血尿发及组织中的常量及微量元素,为克山病及大骨节病病因研究提供分析数据,从而为地方病防治方法研究提供依据。在作地方病研究工作期间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员,并担任大骨节病研究室主任之职。在分析测定研究生物体中许多微量元素期间,对微量元素硒的测定方法及样品分析作了大量工作,为用硒盐在黑龙江省防治克山病及大骨节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为“七五”地方病攻关专题提供了可靠的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经过多年对大骨节病的调查,分析、研究,得到的认识;大骨节病与矿物盐(包括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虽然,目前尚未证明某一种元素是大骨节病的致病因子,但微量元素是大骨节病的重要条件因素,已得到充分的论据。从所发表的大骨节病20多篇论文中,可以证实大骨节病为矿物盐(特别微量元素)在体内代谢平衡失调为其主要致病原因,但其它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大骨节病是属于营养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学说的基本范畴。

⑽ 病理学最传统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病理学最传统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尸体剖检。
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尸检)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体剖检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疾病的病理改变,从而明确对疾病的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帮助临床探讨、验证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恰当,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
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还可通过大量尸检积累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为研究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
显然,尸检是研究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体病理材料则是研究疾病的最为宝贵的材料。

阅读全文

与地方病的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节约水能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508
晕车之后想吐怎么办最有效方法 浏览:452
监理工程师备考方法和技巧 浏览:660
起伏误差的计算方法 浏览:473
钢材内应力测量方法 浏览:796
吃什么去宫寒最快方法 浏览:56
实现医生这一目标的步骤及方法 浏览:66
如何完善食品检测方法 浏览:769
怎么做一个好孩子的教育方法 浏览:567
艾灸的治疗方法胃胀灸哪里 浏览:588
5公分肺癌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826
郭德纲男团锻炼方法 浏览:300
输卵管有积水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989
如何正确挂挡的操作方法 浏览:720
试验验证的常用方法 浏览:516
民法上的民事纠纷的解决方法 浏览:779
硕士论文研究方法作品分析法 浏览:745
魅族手机发长文不折叠的方法 浏览:82
钢件表面渗氮层硬度测量方法 浏览:476
联想台式新电脑卡顿严重解决方法 浏览: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