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心理行为训练方法

心理行为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4 10:50:47

Ⅰ 心理行为训练的心理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1、认知心理行为训练法
认知心理行为训练法是指改变人的认知结构及其认知态度的训练方法。心理潜能的增长、释放和人的心理状态、心向紧密相连,特别是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支撑。而人的心向的调整和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又以人队客观事物的认知态度为前提。军人作业环境和面临要完成的任务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工作,因此改变军人的认知结构及其态度是极为重要的。也由此决定了心理潜能认知训练方法的科学性。
2、极限心理行为训练法
极限心理行为训练法是指通过一定手段提升人的生理、心理极限的训练方法。人的心理以生理为物质基础,心理的极限状态时通过生理的极限引发出的。人的心理潜能具有有限和无限的相对性和统一性。具体到每一个个体,从现有水平看,它是有限的,但是用发展的眼光和他具备的潜在能力看,它又是无限的。这种有限性和无限性具有辩证的动态发展性。而这种动态发展性只有当个人的生理、心理极限升值最大阈值,并受到一定冲击时,功能才能得以延伸和增长。所以,极限训练法不失为开发心理潜能的最基本训练方法。同时,这也是军人战场上要面临的恶劣环境的需要所决定的。
3、暗示心理行为训练法
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顾名思义,自我暗示心理行为训练法是指自己学会对自己采取暗示的方式来调整心理和行为,以凝聚心理潜能,增强应激能力。
人的心理潜能,可以说集聚在两个层面里,一是意识,二是潜意识。明示可以直接调动意识层次中的能量。暗示不仅能调动意识层次的能量,还可以调动潜意识层次中的能量。人的潜意识能量在某种情况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所以自我暗示法在开发军人心理潜能的行为训练中还是特别需要的。
4、情境心理行为训练法
情境心理行为训练法是指创设能引起人的某种主观体验的环境和情况,借以提高行为能力的训练方法。从根本上说,心理训练是由客观环境的刺激引起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提高的。要提高人的某一方面的应对能力,就必须创设足以能引起需要这方面能力的主观体验的相应情境,尤其是紧张和恐惧的情境。应该说,这是开发军人潜能、进行心理行为训练的有效途径。所以,情境训练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Ⅱ 心理技能训练的程序是怎样的

心理技能训练程序是什么

目标设置训练。目标设置训练是根据有效推动行为的原则设置合理目标的过程。目标设置训练又分为长期目标设置和短期目标设置。长期目标设置是对练习者练习过程的总体规划。许多人只知道设置长期目标,而不知道设置短期目标。在目标设置过程中,应将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尤其应当重视短期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一般说来,短期目标最有效,对人的行动最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推动作用。但必须有长期目标的引导,行动才能更加自觉、坚持不懈。

放松训练。放松是一种通过暗示语使身体各部位直接放松,最后达到全身放松的方法。

表象训练。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过程。表象训练有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有助于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加深动作记忆;赛前进行成功的动作表象将起到动员作用,使运动员充满必胜的信心,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惊醒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的过程,目的是适应各种比赛条件,保证技术战术在变化的情景中也能得到正常发挥。核心思想是适应,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运动员临场的适应能力,在头脑中建立起稳固的动力定型,使技战术在千变万化的特殊情况下也能正常发挥。

暗示训练。暗示训练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通过语言,人能接受暗示和进行自我暗示,通过代表外部环境和体内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言语来调节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

注意训练。通过练习集中注意力和提升记忆力。

Ⅲ 心理辅导方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现在人们已经不只是身体会患上某些疾病了,在心理方面也有着很多异常情况,所以说大家对于心理健康也是越来越重视了,必须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有良好的沟通与交际,也会给自己更大的信心,以及在生活中的种种障碍会克服,那么心理辅导的内容有哪些呢?

现在人们已经不只是身体会患上某些疾病了,在心理方面也有着很多异常情况,所以说大家对于心理健康也是越来越重视了,必须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有良好的沟通与交际,也会给自己更大的信心,以及在生活中的种种障碍会克服,那么心理辅导的内容有哪些呢?
心理辅导的内容有哪些
心理辅导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如对于被辅导者的倾诉一定要耐心的倾听,给予相应的鼓励以及安慰,还要进行有必要的一些心理测查,当然被辅导者的理论学习也是需要进行一定辅导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活动,被辅导者也是不例外的,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要做好督促,另外可做现场演练,从而使被辅导者的生活技能以及情感真实的体验水平有所提高。还要帮助被辅导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解除。

心理辅导的分类有哪些
对于心理辅导是有很多种的,如果是按照 学科划分的话,分为了教育学模式、医学或者是生理模式以及心理学模式,而如果是按照服务对象与目标不同来分的话,又分为了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以及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模式。学校里面的心理辅导包括了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以及职业辅导等,在辅导的时候会根据大家不同的症状表现给予不同的辅导建设。
心理辅导的内容有哪些呢?大家对于心理辅导相信多多少少有一定的了解,近些年的时间里面需要做心理辅导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不同的情况需要做出不同的辅导内容,关于心理辅导内容的相关内容,在以上有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

Ⅳ 心理训练方法有哪些

心理训练方法有哪些,心理训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自助式的心理教育方式。

从广义上讲,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对人们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从狭义上讲,心理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人们形成良好心理状态的过程。

在具体的实践中,心理训练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心理水平(如:生物反馈训练、放松训练、气功和瑜伽的身心调整等);基本心理机能层次(如:观察力和记忆力训练、思维训练等);高级心理机能层次(如:学习能力、智力、创造力、交往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的训练等);修养或人格层次,着重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如:人格教育与训练);社会群体心理层次,着重于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教育与训练(如:大众心理训练)。

Ⅳ 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有哪些

近几十年,正念(mindfulness)训练在国外逐渐兴起。这种来源于东方佛教思想、结合了西方心理疗法的新的运动心理训练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在应用上也得到了有效验证。

美国着名职业篮球教练杰克逊,绰号“禅师”,曾11次带领球队获得NBA总冠军,被认为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练之一。他对东方哲学特别是禅宗兴趣浓厚,不仅个人进行正念禅修,还让他的运动员和教练组成员也进行冥想练习。他认为,冥想训练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心理技能训练不同,正念训练主张:当面临逆境时,接受逆境的存在,并与之共存,不去对其加以判断,而是高度关注当前的任务。这种具有东方思想背景的心理训练思路或许可更好地为中国的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与训练服务。

正念的定义

正念指的是当下能够清楚地觉知目标,而不纯粹只是回忆过去。目前,普遍公认的是卡巴特-津恩(Kabat-Zinn)给出的定义:“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On Purpose)、活在当下(In the Present Moment)及不做判断(Nonjudgementally)” 。正念定义中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概念:将注意力维持在当下, 意识到当下正在发生什么并采取一种接纳但不做评判的态度。

正念训练的来源及发展过程

正念源于东方的佛教,一般是通过各种正式的冥想练习(即正念禅修)来完成。大约30年前,卡巴特-津恩创立了正念减压疗法(MBSR),并首次将正念训练正式应用到体育领域。他们为大学生运动员和奥运会赛艇运动员提供了正念冥想训练。其中,大学生运动员的表现超出了教练员的预期,在奥运会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则指出正念冥想帮他们实现了最大的潜能。

随后,西格尔(Segal)等研究人员将正念减压疗法改进后引入正念认知疗法(MBCT)。2000年之后,加德纳(Gardner)和穆尔(Moore)在综合以接受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认知疗法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一个以正念接受为基础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即正念接受承诺干预计划(MAC)。自从首次提出正念接受承诺干预计划到现在,它已经被一系列的个案研究和公开实验证明在提高运动表现水平和个人身心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在运动心理学领域,还有正念成绩改善计划(MSPE)。

正念的作用机制

正念能够通过下述几个方面对运动员产生作用,包括:(1)帮助运动员有效地控制注意力,保持对当前运动比赛任务的专注, 并在注意力分散的时候让注意力重新回到当前任务上;(2)提升身体觉知能力,帮助运动员更加清楚身体对比赛时可能出现的压力的反应, 这会帮助运动员有效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梗塞(Choking,指当运动员在比赛中面对巨大压力,心态发生改变,思维出现紊乱,进而影响比赛成绩,发挥失常)的 情 况 ;(3) 面对逆境和挫折或情绪起伏的时候,运动员能够不去对这些刺激进行评判和反应,从而能够解决之前固有的情绪反应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4)运动员能够不以自我为中心来觉知当下的训练和比赛,从“无我”的角度来客观地觉知持续变化的事物,借此帮助运动员从比赛时胜负的概念中解脱出来。

正念训练与传统心理技能训练的区别

之前,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一直采用传统的心理技能训练来帮助运动员达到一种理想的竞技心理状态。传统心理技能训练的理论假设是,负面情绪和身体状态的减轻以及正面认知和自信水平的提升,与运动员的“理想竞技状态”直接相关。而这种理想的竞赛心理状态又被认为可以导致理想竞技表现,即在这些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运动员才会出现理想竞技表现。具体方法有目标设定、表象训练、注意力训练、自我谈话以及几种方法的交叉组合等。

强调自我控制,从而达到最佳心理状态的传统心理技能训练在帮助解决实践中所遇到问题时,不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际操作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对思维压抑和控制的努力,也可能会导致那些不想要的情绪更高频率的出现;如何操作才能使每个个体达到最佳状态等等。

相对于传统心理技能训练,以活在当下的、不加评判的接受为基础的正念心理训练在帮助运动员合理地处理认知、 情感和知觉的问题上可能会更加有效。定期的正念练习可以帮助运动员提升自我的调节能力,或是说对当下注意力的自我调节能力。

正念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时刻保持一种警觉性,这种技术强调通过正念练习发展对当下事实的不加判断的注意能力,这些当下事实包括外部刺激和内部心理经验,也就是说意识到内外部事件进入意识之中但是不对其进行任何评价判断(好、坏、对、错、有用、无用等),个体只是被告知观察和描述这些经验,并且接受它们的存在,但是不对其进行判断和控制。

对不同项目的适用性

由于禅修自身的特性,即通过不加判断的关注当下的各种体验,并接受那些消极的令人不舒服的各种感觉,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因此正念训练可能更适合那些闭合性的自我表现类的运动项目,如射击、射箭、体操、跳水、高尔夫等。这些项目的特点都是技能闭合性的,以自我表现为主,自我感觉极易影响到行为表现,行为表现过程中要求排除外界干扰、内心平静、对任务线索高度注意等。而对于那些直接对抗类的项目如拳击、足球等则适用性可能会低些。因为这些项目是互动的,不仅是自我的思想与行为影响到表现的结果,对方的思想与行为也是表现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正念训练在国外的应用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韩国19岁的小将金蔷薇(Kim Jang-Mi)战胜了我国选手、前奥运冠军陈颖,夺得女子25米手 枪的冠军。她在资格赛中就创造了奥运纪录。决赛中,她在落后0.8环的情况下,最后一组五次射击打出了51.8环,包括一枪10.9环的高分,最终成功逆转。在采访中,金蔷薇透露,是正念训练帮她拿到了奥运金牌。由于手 枪的枪管长度较短,所以对身体的控制尤其重要,因此冥想对成绩可以产生很大的帮助。

英国自行车队在2012年奥运会上收获8金2银2铜,成为该项目最大的赢家,同时为英国位列奖牌榜第三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明星选手霍伊、威金斯和彭德尔顿在取得佳绩后,都很感谢与英国自行车队合作超过十年的心理学家彼得斯(Steve Peters)。他建立了一套创新性的心理管理模型,帮助运动员管理情绪,其中涉及到很多与正念相关的技巧。此外,他还曾帮助斯诺克名将奥沙利文进行情绪管理,结果奥沙利文在2012年及2013年蝉联世锦赛冠军。

美国奥委会的高级运动心理学家哈伯(Peter Haberl)曾与多个成绩卓越的国家队进行过合作,他对正念干预和认知行为疗法很感兴趣。他认为,正念冥想对意识和注意力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正念冥想既是一系列的技巧,也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正念训练可培养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维持注意力和重拾注意力的能力。在哈伯看来,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在哪里,并能把注意力指向需要的地方,是高水平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所需具备的重要能力。

真正能帮助运动员成长的心理咨询与训练,一定只有在契合本社会文化条件情况下才能完成。对中国运动员而言,正念的思想有可能更契合本土文化背景,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或许更加适合作为一种心理训练的手段来应用。

Ⅵ 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有哪些

心理辅导并不是一个规范的词,从专业角度来讲是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他们也是同一类概念,做的专业工作、专业内容本质上一样。
从真正大的类别来讲,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有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方法、认知和行为疗法、认知和行为相结合的疗法、人本主义中心类疗法等。掌握这些疗法和概念,没有哪个疗法绝对比哪个疗法好,关键是所对的人是属于哪种状况,也要看心理咨询s接受过的训练,制定的方案适合不适合所对的人的情况,采取针对其本人个体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其本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不要去过分在意名称,不要从名词来判断心理治疗的方法。
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又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强化法
某一个行为发生后,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从而增强该行为出现的频率。例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从而增强这个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
2.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例如:某少年行为不良,抽烟、酗酒、对于学习方面也不够积极,利用行为塑造法,我们可以先去改变少年抽烟的行为,当少年戒掉抽烟的习惯时,给予奖励;再去改变少年酗酒的行为,当酗酒的行为改变后,再次给予奖励;最后改变儿童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整个过程是对一个复杂行为的塑造。
3.示范法
通过呈现学习榜样,促使学生向榜样学习。如通过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进而向榜样学习,做出良好的行为。
以上就是我对问题的具体分析,满意请采纳。

Ⅶ 如何训练和加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怎样提高心理素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6)学会思考,爱动脑筋,学会全面分析复杂问题,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7)要积极参加劳动,在劳动吸取教训,接受艰苦的磨炼。
(8)学生首先从尊敬长辈、尊敬杨师做起,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爱护财物,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

心理素质有表面上的提高,和实质性的真高。如果不是真的自信根本不会产生好的心理素质。所谓唱歌跳舞。只是增加自己的脸皮厚度。古之文人多有骨气,心理素质极高,想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道臣是酒中仙。多高的心理素质啊,换了别人早就诚惶诚恐了。靠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的才华。自认为皇上很多,但是诗仙就一个的大自信。!所以我个人认为还是默默的增加自己的实力好。这样心理素质会不自觉的增加。当然适当的锻炼是应该的。 就像泰戈尔说的一样,多做自己不敢做的事。

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七大方面,教育内容的选择也从七个方面入手,具体包

括自我意识训练、智力训练、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

指导七个方面。

自我意识训练

1.自我意识及其意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

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

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

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由于个体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自我意识的

成熟被认为是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个

体的社会化。

由于自我意识在人发展过程中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和自我调控三种心理成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心理素质

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采

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我们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整自我,促使

我们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2.自我意识训练内容。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

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

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

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

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

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

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

方面:第一,让我们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

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

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

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你

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你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

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由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核心成

份,它直接制约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所以,对我们进行自我意识训练,核心

应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

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

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

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对我们进

行自我体验训练,就是让你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

满,随着年龄增长让我们懂得做错事感到内疚,做坏事感到羞耻。

(3)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

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

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

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

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为提高我们自我监控能力,重点应放在促使一个转变上,即由外控制向内控

制转变。我们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常常在外界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

,比如只有教师要求做完作业后检查,你才会进行检查。针对这种现象,你应学

会如何借助于外部压力,发展自我监控能力。
心理素质,是靠长期比赛一点一点地提高的。它应该是和比赛的经验成正比
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异,也许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也许有些

人心理关
总是过不了。但是,心理素质始终还是可以靠后天的锻炼的。
有句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如果说自己的技术水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

么心里
面自然就会比较踏实稳定。反之如果要用自己不足的实力去向强手挑战,就需要

在一定的
比赛经验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还
是应该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素质的资本。在实力并没有到达一定程

度的时候
谈心理素质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说双方实力相近,那么往往看谁可以发挥得好

一些,这
个时候就靠自己的状态的调整了。
先说几个影响发挥导致失败的原因。
1 求胜心过重。心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这就是很多业余的爱好者遇

弱不强,
遇强却不弱的原因(心理放松,没压力,技术能充分发挥)。
2 练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点、打控制的,这样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证,在未练

球(包括
练球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大失水准。
3 打法相克。业余爱好者往往忽视这一点,其实以己之短,遇彼之长是非常常见

的事,这
就取决于个人的调整和适应能力了,而这一点往往是业余爱好者最欠缺的。
4 不合适的器材。业余爱好者也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

么拍子都
差不了很多,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除非对不会打球(没有丝毫手感可言)的人来

说什么拍
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细腻的人,对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坏决定了一

个人水平
的高低。
5 思想包袱。这一点和第一条有些类似,往往生在领先,眼看就要胜利的时候,

最容易出
现心理的变化。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无论业余或者专业)。金泽洙也一样在

20:16的
时候把握不住自己,丢掉了几乎到手的胜利,何况我们业余爱好者。
所以自身状态调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的胜利。调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比

赛一
开始就全力以赴,认认真真地对付每一个球;赢了一个球就握紧拳头叫喊一下,

振奋一下
,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个球,让自己冷静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赛。这些都

可以很好
的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排除杂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杂念之一:想

赢怕输。
比赛没人想输,但比赛时脑子里老想这个就影响你打好球。求胜心切,容易蛮干

,关键时
候手脚又放不开;怕输就更没戏了,先一个怕字你还能干什么?胜利是一分一分

赢得的,
不用多想结果,就想把每一个球都打成好球。杂念之二:环境影响。陌生的地方

陌生的人
,让你孤单无助;拉拉队(尤其是有很多ppmm)的喧闹,不习惯的场地条件,让

你头昏眼
花,心烦意乱。没关系,多出去见见世面,不要太在意观众,这会儿你是主角,

这是你的
舞台不是他们的,打好你的球要紧,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
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通过比赛来不断的获得,因

此多打
比赛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阵不同打法的对手来丰富自己的

阅历,提
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Ⅷ 行为疗法有那几种具体的方法

行为疗法包括:系统脱敏、冲击疗法、厌恶疗法

一、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普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二、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是暴露疗法的一种。暴露疗法就是把病人发生恐怖反应的某事物或某刺激在其面前再次呈现、猛烈刺激,从而使病人对此事物或刺激的恐怖反应逐渐消退。为了使病人更快地收到疗效,可以把某事物或某刺激整天暴露在病人面前,由于持续地猛烈刺激,使恐怖反应在短期内由高度紧张而渐趋消退,从而短期内使疾病治好,这就是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或情绪冲斥疗法。

三、厌恶疗法

此疗法多用引起躯体痛苦反应的非条件刺激与形成不良行为的条件刺激结合,使病人发生不良行为的同时感到躯体的痛苦反应,从而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而使其逐渐摆脱。

四、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形式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是操作条件作用法强化原则的有力应用之一。行为塑造法的应用不仅要求病人的积极参与,而且也需要所有有关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的接近或朝着最终目标的变化能得到及时而又适当的强化,并使病人的行为愈来愈逼近最终的目标。

Ⅸ 有哪些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焦点。心理素质直接参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的行为起着驱动与制约作用,并且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的行为和效率。人的素质能力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最终能力发挥多大作用取决于最薄弱的一项。
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且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和载体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对心理的理解,人的心理就其产生的过程来说,都是物质生理变化过程的产物,就其产生的内容源泉来讲,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与客观环境对人的心理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我们生活工作的环境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飞行员这个职业对于心理素质的要求非常严格,心理素质作为综合素质中的焦点,也是一名飞行员走向成熟的基础。以飞行员为例,进行自我心理素质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模拟机上可进行针对性训练,可在飞行包线允许条件下让学员充分了解飞机性能,掌握各种飞行条件下的飞行技能,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2)对于成熟的航空公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为大型机机长应循序渐进,具备多种机型机长阅历,为驾驶更高层次现代化客机积累经验,更能有效的积累和选拔人才,同时降低安全成本,更好地保证飞行安全。

(3)在实际飞行中,要注意学习,注重总结,有了总结才会有积累,有积累才会有进步。在学习中我们不仅从书本上、工作中、生活中得到知识,也要善于学会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

(4)自我肯定。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5)抛弃自卑。自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缺乏成功的体验;二是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自我评估偏颇。要抛弃自卑,首先要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评估。

(6)增强自信。作为一名飞行员,他从事的行业性质决定了他在多方面必须与众不同,具备多种常人所不具备的素质,他必须对每一个安全飞行充满自信,并且以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飞行中的任何挑战。

(7)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情绪,同样它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何在空中发挥其最佳效果,它对我们飞行安全影响的程度都是我们每一个飞行员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为飞行员首先要充分地认识自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注意自我培养和锻炼,在不同的飞行环境中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思维转换去适应各种条件下的飞行。

Ⅹ 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通常采用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有:仿真训练、意念训练﹙又称自我标暗示训练﹚、放松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

1.仿真训练。仿真训练是指训练接近于比赛实际,这种训练也可称为适应力训练力实战训练。它是战前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

通过仿真训练排除运动员参加比赛前产生良心理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对即将参加比赛的对手、场地、设备、照明、器材、观念、气候等条件掌握的十分清楚。才能进行仿真训练。

仿真,有语言形象的仿真和实际的仿真训练两种。语言形象的仿真就是利用语言来描绘未来竞赛时的情形。对手的行动和自己的行动这种仿真尽量配合图表、照片等使之具体化。实际仿真就是创造在比赛实际相类似条件进行训练,培养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如条件许可应使运动员提前到达比赛地点和场地进行训练,或者到与比赛气候环境相类似的地方进行训练。和比赛同样要求的测验订定和执行与比赛地点时差相同的作息制度,都属于实际仿真。

2.意念训练。意念训练就是运动员以自己的信念对心施加影响。以便调整自己的意念、心智情绪,使兴奋或意志过程加强。采用自我暗示自我控制,造成好的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状态。

默念是一种很好自我控制的方法,再进行技术时默念能提升动作的成功率和克服困难,默念的内容包括动作要领、用力顺序、方法、时间,强化自己的意志等。默念事先要编好最简单的一组,在心里默念,这样可以使肌肉随之活动,已达到强化动作的正确概念,提高和改进技术的目的。在比赛中强制自己行动达到胜利的目的。进行默念时要做到:

1.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其它杂念,专心一致争取胜利。

2.默念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行动。

3.在做动作之前的默认,要使默念与肌肉感觉“完成”动作结合起来。在做动作时默念,要使肌肉活动在思想意识的支配控制下,经过思维去想,使思想进入训练与比赛中去。

除自我暗示外,别人的暗示也很重要。例如教练员的举止言行能对运动起到暗示作用,教练员的一言一行,既可以增强运动员的信心和力量,也可以使运动员丧失信心而招致失败。所以,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对运动员进行积极性的暗示。

自我控制对运动员也十分重要,训练与比赛中,神经系统不会是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如果在比赛之前,神经系统处于兴奋,运动员精神和体力消耗过多,高潮出现过早,在比赛时就要处于一个“兴奋状态”,就达不到比赛的预期目的。

3.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就是使运动员解除疲劳的训练,这里所谈的疲劳主要是指精神疲劳。这种疲劳对于提高训练水平和参加比赛影响较大。实验证明,型良好的放松训练,对有效减缓和消除精神疲劳有重要作用。

放松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掌握也困难,如可以利用吸气、平气类数的方法消除紧张,达到整个身体放松的目的。也可利用冥想自然景象的方法进行放松训练。

要想掌握放松训练,就必须发展自我调整的能力,如:

(1)控制骨骼肌肉的紧张度。案自己的愿望使之放松,或按需要使之紧张。

(2)按自己的意愿形成所需要的精神情绪状态,通过默念词语,肌肉放松和形成身心的安静状态。

(3)表现记忆中与过去体验过的情绪色彩的形象概念。

(4)把注意力控制到需要的方向。

4.注意力集中训练。注意力集中,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对于一些事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从生理机制说,当运动员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再大脑皮曾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按高级神经活动负诱导规律,当大脑皮层一定的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时,皮层其余区域就要获浅或深的处于控制状态。负诱导强,注意力就越集中。

造成运动员注意力分散有许多因素,疾病、疲劳、失眠等都会降低运动员的注意力:对场地不适应,器材不习惯,观念的制度等。都会妨碍专注意力集中,急躁、轻乱、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也会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善于注意力集中的人,能对所层式的事情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注意力集中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日常训练中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要求运动员在思想上把“训练当成比赛”那样真诚以待。

(2)要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情绪激动,冷静是控制急躁、发怒、害怕、示弱、慌张等情绪。

(3)介绍有关比赛的正确情报,消除运动员所谓的紧张与不安。

(4)教育运动员在比赛时不要考虑个人得失,集中精神参加比赛。

(5)在比赛中发生顺时紧急情况,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紧张情绪,使心理处于放松状态。

阅读全文

与心理行为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腰肌如何锻炼方法图片 浏览:489
临古贴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91
目前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 浏览:76
天麻科学种植方法 浏览:608
亚硝酸盐国标检测方法 浏览:615
交配系统的研究方法 浏览:413
高压消防水泵安装方法 浏览:467
捕兔子最佳方法 浏览:419
组合键电脑有什么记忆方法吗 浏览:366
治疗肩周炎的土方法 浏览:729
文胸正确的折叠方法 浏览:746
海姆立克法个人急救方法图片 浏览:419
appleid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38
sumifs的使用方法及实例 浏览:883
第三次复婚的最佳方法 浏览:144
明星怎么增肥方法 浏览:467
安卓home虚拟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81
烧伤痛痒用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985
碧缇福按摩仪使用方法 浏览:589
国家队排球线路专项训练方法 浏览: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