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什么是疾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什么是疾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4 08:45:55

❶ 病理医生的病理为医学之本

1843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1821~1902)用显微镜观察病变部位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发表了着名的细胞病理学论断:“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从而开创了细胞病理学时代。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科学。病理学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三点: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尸体解剖学。迄今为止,在医疗工作中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疾病最可靠的方法;细胞学检查在发现早期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不幸去世的病人进行尸体剖验能对其死因做出最权威的终极回答,也是提高临床诊断和医疗水平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虽然医学实验室、内窥镜、影像学等诊断技术突飞猛进,但很多疾病的最后结论,还有赖于病理诊断。另外,在科学研究中,病理学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和领域,例如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研究,无一不涉及病理学内容。总之,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美国着名医生和医学史专家 William Osler称“病理学为医学之本”。 当前病理检查对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都非常陌生。那么病理诊断究竟是什么?大多数病理研究室就像黑匣子一样不为大家所知!在这个研究室里接收到的只是来自患者身体的一些组织或细胞,病理医生基本上不直接面对患者,更谈不上与患者交流了;另外,在需要做活组织检查或病理诊断时,很少有人提到病理医生的工作,他们甚至认为病理诊断如同用机器分析血液中的细胞成分一样,把组织块放入机器中,诊断结果就出来了。事实上,当患者的组织或细胞送到病理研究室进行检查时,病理诊断医生甚或资深病理专家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脑力劳动方可认识清楚该标本的病理变化及疾病本质。所以,与其说病人在等待一个检查结果,不如说在等待病理医生做出最终诊断。那么病理医生是如何在显微镜下作出诊断的?他们首先需要观察标本的大体形态,大体形态常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例如胃的恶性溃疡与良性溃疡肉眼形态就截然不同。取材后的标本经过固定、脱水等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后,用切片机将其制成薄的组织片(大约4微米厚度)放在载玻片上,再经过染色等过程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了病变的组织切片了。病理医生首先要在低倍镜下(40倍)观察组织切片,对病变的组织来源及其基本病变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在高倍镜下(100-1000倍)更清晰的判别可疑目标,以证实最初的印象或获取另外一些诊断信息;随后根据病变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结合其他各种辅助手段如电镜、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DNA倍体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做出精确的病理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病理学是诊断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疾病治疗的依据,因此病理学也属于临床医学。基于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说,临床医生做出经验性诊断,但最终的诊断经常是要病理医生做出的。当前几乎所有医学结论都是基于实验室、影像学和病理结果做出的,其中又以病理诊断最具权威性。根据这些检查结果,病人的主管医生将决定其具体的治疗方案。病理诊断需用非常专业的术语描述,这就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严格培训才能完成,所以病理医生是经过多年良好教育、高素质、谨慎、负责的专业人才。
病理医生不仅需要完全了解他自己的领域,而且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医学背景。他需要理解临床医生的要求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对于外科病理医生来说,仅仅说出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是不够的。他必须能够告诉外科医生有关疾病的范围、恶性肿瘤的分级、切除是否充分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信息。当作出一个非常罕见的诊断时,病理医生经常需要给出一些治疗方面的建议。所以,病理医生被医学同行称为“医生的医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病理医生既是医生也是人,与其他专业医生一样,他们也会出现错误,也会受主观臆断的影响。医学难题错综复杂,透过现象看本质并非易事;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交流不充分也可能造成诊断困难或不可能做出诊断;由于现阶段医学的发展的限制,总是有一定比例不能诊断的疾病。一些人认为只要把一小块病人的组织交给病理医生,病理医生就有能力在其报告末尾做出绝对正确的诊断,这是一种严重错误的观点。如果一个病理医生也持有这样的观点,那将造成很大的危险。
近百余年来许多新仪器如投射电镜、扫描电镜、图像分析仪及流式细胞仪等的应用,使病理学得到迅速的发展,病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趋复杂,必然导致病理学领域内出现专业的分化。这就要求病理医生在扎实的病理基础上要有学科专长。病理医生虽不直接接触病人,但他必须面对临床医生。在临床医生诊治病人的过程中,病理医生应是临床医生最好的咨询者和合作者。作为病理医生,我们将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加强与临床医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病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和谐发展,以更高的技术水平服务于人民群众。 病理医生的诊断虽然是是金标准,但病理的变化是千变万化,有些复杂的病理可能给不出一个明确的诊断。有好多病变属于病理诊断的灰色区域,又叫交界性病变,就是良性恶性之间的病变。是不是癌,有时很难定夺,这是世界性难题。所以,不要把病理医生看成是神。
做病理医生难,做一个好的病理医生更难。医学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的认识可能明天就被否定。十年以前的诊断在十年后的今天看可能就是错误的,所以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诊断正确与否,不光是学术界来认可,还有病人的存活期和病情本身来验证。正因为如此,病理医生不管多大岁数,不管干了多少年,永远都是一个小大夫,需要不断的学习。

❷ 确定某种疾病是否是遗传病最可靠的方法

首先,要考虑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应该咨询遗传咨询师或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后者凭经验或通过查阅相关疾病的文献资料,明确主要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的遗传病要考虑外显率和发病年龄等。什么是外显率呢?是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其预期表型的比率,它是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有些遗传病外显率低,使得部分真正患病的个体不会表现出疾病的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人。

其次,要对致病基因做一个全面评估,不同遗传病可能有同一致病基因、同一遗传病也可能有不同的致病基因,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遗传模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母系遗传)和外显率,即使对于同一个基因来说,如果突变类型或位置不同,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外显率和遗传方式等。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例如普通大众、患者家庭等。夫妻双方的家族中都没有患者,但是如果夫妻双方都携带隐性遗传的致病基因,他们的后代就有可能患病,很多遗传病都有流行病学研究,可得知人群发病率,对隐性遗传的疾病也可推算出人群携带率。人的DNA序列有突变的可能性,如果这个突变恰好发生在基因序列的重要位置,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但是有发生的可能。对于患者家庭来说,首先要做到对患者疾病的确诊,即查明病因,明确其遗传模式,由专业人员(如遗传咨询师)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家庭其他成员的患病风险和携带风险。

总之,对疾病遗传风险的评估需要临床医生、遗传咨询师、基因检测机构和受检者本人的共同努力。

❸ 简述建立诊断的方法和原则

内科是各临床科的基础科,与各临床科和基础医学有密切的联系。内科诊断技术的发展又能促进其他临床科和基础医学的发展,疾病诊断是否准确和迅速,最能反映内科工作的质量。内科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变化多端。同一种疾病可有多种不同的临床病象,某一临床病象又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疾病。另外,不少其他科的疾病也往往首先就诊于内科,经内科医生鉴定之后才转送各有关临床科处理。因此,一个内科医生就要熟练掌握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以充实和提高,冀能及时和准确地作出疾病的诊断,提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依据,从而使病人能早日恢复健康。
疾病的诊断过程一般有三个环节:①调查研究,收集完整和确实的诊断资料;②综合和分析资料,建立初步诊断;③有需要时作其他有关的检查,动态临床观察,然后验证和修正诊断。疾病诊断须有广博而精深的医学知识,否则对一些疾病必然茫无所知;此外也要不断地积累临床经验,使处理问题时心中有数,但仍须避免对处理问题时有先入之见。疾病诊断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一、疾病诊断资料的搜集
临床医生从检查病人所采得的第一手诊断资料是最宝贵的资料。在对疾病进行调查研究时,掌握的材料必须全面和合于实际,这是取得正确诊断的主要关键之一。片面的或错误的材料是造成误诊的常见原因。临床材料来自下述三方面:
1.完整的病史 病人叙述的病史可能显得零乱和片段,如果医生采取病史时又带有主观性,则所收集到的病史就难免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片面的和不准确的病史会造成诊断上的严重错误,必须注意避免。例如,一个患右下肺大叶性肺炎的病人,以右上腹疼痛、黄疸、发冷、发热为主要症状,但咳嗽轻微,因而就诊时只诉右上腹疼痛、发冷、发热、而未提咳嗽;如果医生思想上主观片面,就可能把注意力错误地放到“急性胆囊炎”上去,而忽视了大叶性肺炎。病史中的一般项目,例如年龄、性别、婚姻,嗜好、月经、职业、发病地区和季节等,与疾病也可有密切关系,也应正视。例如,一个宫外妊娠破裂的女病人,如果忽视了婚姻史和月经史,医生就容易漏诊。为了采取完整的病史,还要耐心听取病人本人、病人家属、了解病情者和以往经治医生的病情介绍,甚至到病人发病现场调查,全面了解疾病的全过程,才能获得完整的和可靠的病史。
2.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必须系统和全面,并取得病人合作,以防止重要的遗漏。例如,一个急性腹痛病人,医生反复在胸部,腹部和腰背部进行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致得出了一个错误的诊断;以后经过全身细致检查,才发现是腹股沟嵌顿性疝。延误诊断的原因是体检不全面,遗漏了急性腹痛疾病的必要检查所致。由于体检疏忽而误诊,在临床上并非仅仅是个别的例子。
3.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 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要结合临床表现有目的地进行。首先应选用有效而又简便的检查方法。在安排某项检查时,应考虑以下几点:①这项检查的特异性如何?②这项检查的敏感性如何?③检查和标本采集的时机是否合适?能否按规定的要求进行?④标本的输送。检验过程有无误差?⑤病人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起伏,诊疗的处理等对检查结果有无影响?⑥对于可能造成病人负担的检查,例如支气管造影检查和一些负荷试验,还应权衡其利弊并考虑病人能否接受。
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的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情况来考虑,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要防止片面依靠实验室检查或器械检查下诊断的错误做法。因而医生就要注意到检查结果有无特异性的问题,以及检查结果的假阳性与假阴性问题。例如,血清甲胎蛋白测定阳性对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有高度的特异性,但仍有少数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直至临终仍为阴性(假阴性);另方面,一些非肝癌的疾病却可出现血清甲胎蛋白阳性(假阳性)。实际上,实验室与器械检查的阴性结果,只表明此项检查方法并无阳性发现,而非等同于该被检物的绝对不存在或否定相应疾病的不存在。又因检查时机或技术上的原因,一、二次实验室或器械检查的阴性结果,往往不足以排除疾病的存在。例如,肾炎的蛋白尿、糖尿病的血糖增高,疟疾的血片中疟原虫等,可以间歇出现;咽拭物白喉杆菌,痰结核杆菌检查的阴性结果,更不容易据以否定有关的疾病。另方面,粪便培养发现伤寒杆菌或痢疾杆菌,也可见于健康带菌者;肥达氏试验在一些急性发热性疾病时,其滴度也可以增高。其他如X线检查发现的肺部阴影,超声检查发现的肝区异常波形,均须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有关检查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现代诊断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给予临床医生极大的帮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内镜的发明与改进:各种纤维内镜如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纤维结肠镜、纤维支气管镜,新型制品口径小、可屈度高,操作安全便利,还可配合附件,作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2)快速超微量生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荧光测定法(immunofluorescense assay;IFA)等方法。特异比单克隆抗体诊断技术也已应用于临床。
(3)影象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如B型超声扫描、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象(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均已应用于临床。CT与MRI对颅内,纵隔和腹腔深部病变的诊断,尤有可喜的突破。MRI对脑血管病变及后颅凹的病变显示有卓着的诊断效果。
上述各项新型诊断技术的应用,大大地丰富了诊断学的内容,解决了许多临床上的问题。此外,为了使临床医生了解实验室检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笔者新增了《实验室主要检查的鉴别诊断意义》一章,以冀临床医生正确运用实验室检查方法时有所参考。
器械检查可区分为非侵入性(非损伤性)和侵入性(损伤性)两类。原则上应首先采用非侵入性检查。只当非侵入性检查仍未能明确疾病诊断时,在有明确指征和无禁忌证之下,才选用侵入性检查。
由于尖端诊断技术目前尚未能普及,而大多数的常见病的诊断又不需要复杂的技术进行,因而,临床上我们还须重视诊断疾病时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格检查的基本功,以及结合常规化验和简单的器械检查来进行诊断大多数疾病。
二、建立诊断和验证诊断
(一)整理资料,建立诊断
1.努力寻找主要诊断根据
从调查所得的资料,临床医生须加以筛选、整理、衡量,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并将可疑的材料认真复查、核实,然后将核实的主要材料加以综台分析,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推测病变可能存在的部位(系统或脏器),性质和病因,为建立正确的诊断打好基础。
有些疾病可出现相当独特的“特殊病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蝶形红斑,恙虫病的焦痂、白塞氏病的口眼外生殖器三联征、麻疹的麻疹粘膜斑、肢端肥大症和柯兴氏综合征的特别面容等。这些“特殊病征”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又当某些疾病的典型病象巳充分显露,出现多个反映该病本质的一组病征时,也有重要诊断价值。如某一病人有阶梯状上升热型、相对性缓脉、蔷薇疹,脾肿大,血象白细胞减少伴相对性淋巴细胞增多与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则常可作出伤寒的临床诊断,并进一步作相应的检查加以证实。又如一年轻女性病人,具有不规则发热、多关节痛、肝肾功能损害、血象中等度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与血小饭减少、血沉加快,则可作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拟诊,并进一步作狼疮细胞检查及抗核抗体测定以证实之。
疾病的表现各式各样,在不少情况下出现“同病异症”或“异病同症”。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多数表现为典型的心前区疼痛,但也可以表现为类似胆石症的上腹部绞痛,甚至可以毫无疼痛,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这就是“同病异症”。又如结核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白塞氏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网状细胞病等,可能有多种不同临床表现,模仿多种不同的疾病,如不注意可致误诊或漏诊。这些也是“同病异症”的例子。另方面,如肝肿大可见于某些寄生虫或细菌,病毒感染的疾病,也可见于肝硬化、肝癌或其他肝病,这就是“异病同症”。例如,阿米巴肝脓肿误诊为肝癌,化脓性心包炎误诊为肝脓肿。轻型地中海贫血误珍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比较突出的例子。临床上这样的情况是有时遇见的,医生要辨别它,就必须进行疾病的鉴别诊断。
在疾病的早期,复杂的或不典型的病例,当找不到可以确定诊断的“特殊病征”时,就 要采用下述方法:根据一个主要病征(例如高血压、水肿,血尿等),或先将几个重要的病征组成一个综合征(例如阻塞性黄疸、溶血性贫血等),然后提出一组可能的待鉴别的疾病,进行相互鉴别。在提出一组待鉴别的疾病时,应尽可能将全部有可能性的疾病都考虑在内,以防止严重遗漏而导致诊断错误,这就要求医生要全面考虑问题。但是全面性并不等于漫无边际,而是从实际临床材料出发,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一组与临床表现相近似的疾病,而且随着分析的深入,相互比较,逐一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直至留下一个或几个可能性最大的疾病。这就是临床上习称的“排除诊断法”。
对一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时,必然要对组内各个疾病加以肯定或否定。其方法是根据某一疾病本身的特殊点,将其他不相符的近似疾病区别开来,从而达到正确认识疾病。某一疾病的特殊点,我们一般用“诊断根据”的形式加以概括。“诊断根据”一方面包括仅见于该病而不见于其他病的‘特殊病征”;另方面也包括一些并非仅见于该病的病征,但当这些病征与“特殊病征”同时存在时,则能加强‘诊断根据”的可靠性。“诊断根据”是从实践中总结得来的,一般来说是能反映疾病的本质的,但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不一定与“诊断根据”完全相符。因此,在运用“诊断根据”时,要紧密联系实际,反对把它作为条条框框,生搬硬套。要将全面的检查材抖,参照“诊断根据”,恰当地对病情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急性穿孔的“诊断根据”之一是出现隔下游离气影的X线征。但有些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例,X线检查不一定能查出膈下游离气影。另方面,在肠气囊肿症时,腹部X线摄片也可见到膈下游离气影,加以此症往往并发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时可误诊为溃疡病急性穿孔,因此,对急性腹痛病人不能因无发现嗝下气影,而认为不完全满足“诊断根据”的要求,便草率排除溃疡病穿孔的可能性,或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仅因发现膈下气影,而草率作出溃疡病穿孔的诊断。临床医生应综合全面检查材料加以细致的衡量,有时还需经密切的动态观察才能作出最后的结论。
2.怎样否定某一疾病?
如拟诊的某一疾病不能解释病人的全部主要临床表现,或缺乏预期必定出现的‘特殊病征”,则该病可能性很小或可以被否定。前一种情况,例如,一个病人有血尿,膀胱刺激征,尿培养结核菌阳性,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虫蛀样缺损的X线征,可排除出血性肾盂肾炎,因为用出血性肾盂肾炎不能解释后两种病征,而用肾结核则可全部解释。后一种情况,例如,一个有心前区疼痛的病人,疑有急性心肌梗塞,但于三数天内反复检查心电图始终正常,血沉加快及谷-草转氨酶增高也缺如,则可否定急性心肌梗塞的存在。但要注意,有些疾病并无‘特殊病征”,或该‘特殊病征”只见于疾病的某一阶段,当医生诊治时可能尚未出现或已经消失,后者例如干性心包炎时的心包摩擦音。
3.怎样肯定某一疾病?
如拟诊的疾病能解释病人的全部主要临床表现,并巳找到顶期应见于该病的“特殊病征”,例如,拟诊为伤寒的病人血培养发现伤寒杆菌或血清伤寒杆菌凝集试验强阳性,或拟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血中找到狼疮细胞或有高滴度的血清抗核抗体,则可确定各该疾病的诊断。另方面,当遇到缺乏“特殊病征”的疾病时,一组具有确诊意义的临床综合征也可以起到类似“特殊病征”的作用,但其可靠程度则不及“特殊病征”。例如,根据发热,多关节痛、急性心脏炎、血沉加快和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等所组成的综合征,大致可诊断为风湿热,但有时仍可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相混淆。
在鉴别诊断过程中,经过筛选剩下来几个可能性较大的疾病,要求医生最后肯定一个可能性最大的疾病。这时须注意下述几点:
(1)在几个可能的疾病中进行选择时,一般应先考虑常见病,当地的多发病,或当时的流行病。至于罕见病,也应考虑到,但只有用上述疾病不能满意解释病人的临床表现时,才予以考虑。
(2)对病人所患的疾病,在未有充分的诊断根据时不要轻易作出神经官能症的诊断。
(3)对病人所患的疾病,应尽先多考虑可冶之病,其次才考虑不治或难治之病。
(4)当用某种“特殊病征”不能解释某一疾病的全部重要临床现象时,须考虑病人同时存在着两种或多种疾病,或有并发症的存在。
(二)临床观察,验证诊断
疾病是一个或快或慢地运动着的病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临床表现产生了,另一些可能消失了,也可能一个疾病痊愈了,另一个发生了,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诊断。医生每一次的诊查,都只能看到病人疾病全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一个横断面,往往要综合多个横断面,才能了解疾病较完整的面貌。这种动态的观察,有助明确一时未能排除或肯定的疾病的诊断。例如,带状庖疹和麻疹,非侯至见疹不易确诊;疑患急性心肌梗塞而当时检查心电图未见特异性改变的病人,连续观察几天,并作其他有关的检查,往往即可分晓;热型的动态观察,对于诊断疟疾、回归热等病,有相当大的帮助。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经反复的实践才能达到。临床医生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建立诊断之后,工作可告一段落。但工作至此还未结束,更重要的一步是根据诊断进行合理的治疗,治疗效果又反过来验证诊断。如果根据诊断而进行治疗,收到预期的疗效时,那么,一般说来这一诊断工作算是完成了。另方面,在实践中也不同程度地受着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地成全部地修改原有的诊断是常见的。一些疑难病例往往需要经过深入的动态观察,反复检查,甚至进行诊断性治疗,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必须强调指出,为了能及时指导防治工作,特别对于急重病例,在临床材料未足以建立确定的诊断之前,也要找出可能性最大的疾病,作为临时诊断,迅速采取治疗措施,同时再进行深入的检查,而不应仅仅纠缠在诊断问题上,以致贻误治疗时机。

❹ 中医诊断的方式方法是什么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

1、诊法

是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的方法。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这就是说,外部的疾病表现可以反映内在疾病的本质。

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以表知里……以诊则不失矣”,认为外在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病变。

《灵枢·外揣篇》则提得更为明确:“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应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认为体表的变化会正确地反映出内在的病变。这种“以表知里”的诊法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巨大作用。

2、诊病

亦称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出的概括与抽象。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应学习的主要内容。

3、辨证

辨证是中医学的精华,为了弄清辨证的含义,首先要掌握症、证、病、辨证等概念。

4、病案

又称病历,古称诊籍,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病案是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病案书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要求将患者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都如实地记录下来。

(4)什么是疾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扩展阅读:

中医诊断学原理介绍: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于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是以直观的方法从总体方面看待其关系,构成了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点。

中医学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因果联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产生全身性的病理反应,全身的病理变化又可反映于局部。

因此,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局部的表现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审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种疾病现象,在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思考,便可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就是说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外测内,观察事物表现的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改变看出反常的所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便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基本原理。

❺ 把脉能诊断哪些病

把脉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手法,是我们中华医学的瑰宝。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把脉是万能的,可以诊断所有的疾病。中医专家指出,这种认识是绝对错误的,把脉虽然是非常有效、非常可靠的诊断方式,但绝对也不是万能的,有些疾病必须依靠西医的检测才能确诊。 首先,把脉一是会受医生的经验水平的影响,二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古时候也不能完全做到百分之一百的确诊,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的进步,也有更多的病无法在单一的脉上体现出来了。 其次,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一样的诊断模式。西医诊断的是确定具体哪种物质的多少,而中医诊断,是判断你的身体与自然的平衡差距,以及自身的平衡差距。为什么中医讲证为主,讲病为辅。因为证才能体现平衡。但是,同样的平衡缺失,有时候却不能完美得判断严重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举个例子,比如你的脉象也许像感冒一样,但其实你患的是癌症,因为有可能你这个感冒跟某一个癌症的脉象是一样的。这就是中医诊断不足之处。大家可能会受那些神奇故事的影响,觉得中医搭脉什么病都能知道。也许,水平非常高超的中医生,确实能靠搭脉判断大多数的疾病,但是,绝对不如直接的检查来的快和准确。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点所讲的,搭脉,关键是找出证,找出你的身体哪里不平衡了。所以,用西医检验来确定病,然后用搭脉确定你身体不平衡的地方,再用西药治你的病,用中药来纠正你的平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西医结合,而且是一种有效结合。现在有一些中西医结合的医生,说是搞中西医结合,但其实他开的中药也是根据病来开。比如是癌症,他给你开了治癌症的西药,又给你开一些所谓提高免疫力的中药,而不管你的证如何,这种就属于假的中西医结合,只是一个纯粹的西医而已。 传说中,自古以来有很多神医,我也希望这些神医能真正存在,把中医真正的本领传授出来。但是,现在一些所谓的神医,胡乱吹嘘中医的神奇,夸大其词,这些人,是在败坏中医的声誉,对中医的发展极其不利。所以,也请大家在看病时,能了解中医中药,了解搭脉,正确对待你的病症。也相信我们的老专家,他提出的方案总有他的道理。

❻ 病理学最传统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病理学最传统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尸体剖检。
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尸检)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体剖检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疾病的病理改变,从而明确对疾病的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帮助临床探讨、验证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恰当,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
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还可通过大量尸检积累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为研究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
显然,尸检是研究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体病理材料则是研究疾病的最为宝贵的材料。

❼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方法是什么

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的诊断方法,需要根据实验室的检查,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来进行有效的诊断。消化系统其主要的辅助检查可以包括胃镜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以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进行直接的观察。也可以在直视下,取活组织,做病理学检查,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 消化系统的疾病,还可以做肠镜的检查,可以对直肠、结肠等肠黏膜进行直接观察和取病理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另外还可以做x线的钡餐检查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

❽ 肺癌诊断的最准确方法是什么

肺癌的医治、完全康复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准确诊断,肺癌的种类繁多,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显而易见如何精确诊断就成了首要关注的问题。首先,肺癌诊断的最佳时期是早期,但是肺癌患者早期的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这就离不开常规的诊断检查,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咳嗽、血痰、胸痛、发热、气促等症状。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患者病变情况,同时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取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查癌细胞,另外采取科学的检查方法,如放射性核素检查、低剂量螺旋CT、X线检查、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这些都是肺癌早期的检查方法。肺癌早期的诊断对以后的治疗是最重要的。其次,肺癌由于在临床上表示种类繁多。很容易与其他病症混淆,比如肺结核病,肺结核球易与周围型肺癌混淆,少数病人肺癌可以与肺结核合并存在由于临床上无特殊表现,X线征象又易被忽视,此时就必需进一步作痰细胞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另外是支气管肺炎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比较明显的肺部炎症,应进一步深入检查。最后是其他肺部肿瘤,痰细胞学检查不易找到癌细胞,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病史和原发癌肿的症状和体征。总之对于与肺癌相关的肺部疾病一定要精确诊断。最后,特别是长期吸烟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对肺部做健康体检,不要等到疾病已到中晚期身体明显感觉不适才去就医。科研结果表示肺癌病例按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和病程早晚等不同情况,在临床上呈现的症状和x线征象也多种多样,极易与其它肺部疾病混淆。肺癌特别是早期病例的鉴别诊断,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身体的健康,肺癌的治愈主要依靠是否进行了科学的诊断方法,对于肺癌早期检查的忽视,以及诊断方法的错误选择都会对肺癌的治愈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为了身心健康,为了及早发现并治愈肺癌,一定要精确诊断。

❾ 检查心脏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心脏病的检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心电图
一般检查方便,价格低廉,但是很多时候,仅在病情发作时出现异常生理电位变化,所以准确率低。
2、心脏彩超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多普勒原理来检查心脏血流灌注的手段,准确率较高,价格较心电图要高很多,一般对于心脏瓣膜疾病和严重的冠脉血流受阻诊断准确。前提是对医生的检查经验较为严格。
3、平板实验
可以很好的了解心脏在运动中的供血问题以及平静时不易察觉的异常心电图,可以说是心电图检查的一种完善盒补充。
4、冠脉造影
目前是检查心血管的金标准,检查直观,并可以及时知道介入治疗,但是价格昂贵,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疾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腰肌如何锻炼方法图片 浏览:489
临古贴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91
目前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 浏览:76
天麻科学种植方法 浏览:608
亚硝酸盐国标检测方法 浏览:615
交配系统的研究方法 浏览:413
高压消防水泵安装方法 浏览:467
捕兔子最佳方法 浏览:419
组合键电脑有什么记忆方法吗 浏览:366
治疗肩周炎的土方法 浏览:729
文胸正确的折叠方法 浏览:746
海姆立克法个人急救方法图片 浏览:419
appleid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38
sumifs的使用方法及实例 浏览:883
第三次复婚的最佳方法 浏览:144
明星怎么增肥方法 浏览:467
安卓home虚拟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81
烧伤痛痒用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985
碧缇福按摩仪使用方法 浏览:589
国家队排球线路专项训练方法 浏览: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