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个新手如何看懂千分尺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用的千分尺,学名叫螺旋测微器,它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最常见的游标千分尺。
标准机械外径千分尺
各部位的名称以及主要部件
标准机械千分尺测量原理
心轴转一圈的距离p(p=0.5mm),被微分筒(刻度)分成50等分,从而得到1个刻度的读数为0.01mm。
标准机械千分尺的测量原理计
标准机械千分尺刻度的读法
当基线对正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基线的位置来确定尺寸最后一位。
数显外径千分尺
数显外径千分尺测量原理
分辨率为0.001mm,心轴转一圈的距离0.5mm 通过传感器(转子,定子)分割成500分,0.5mm÷500=0.001mm。
数显千分尺的测量原理
除以上两种常见的千分尺外,还有一种便是下面这种带计数器的外径千分尺。
千分尺的测力装置
千分尺的测力装置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合理的使用可以提高千分尺的寿命,提高测量精度。
千分尺产品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既然介绍了千分尺的基本构造和读数方法,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千分尺产品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千分尺的维护和保养了。
1. 仔细检查类型、测量范围、精度和其他规格,为您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型号。
2. 测量前,千分尺和工件放置在室温下足够长的时间,使其温度均衡。
3. 读取微分筒刻线时直视基准线。如果从某个角度看刻度线,由于视觉误差将不会读取线的正确位置。
4. 测量前调整起点(零),采用不起毛的纸去拭擦测砧和测微螺杆的测量面。
5. 作为日常保养的一部分,擦去环境周围和测量面上的任何灰尘、碎屑和其他碎片。此外,用干布仔细拭擦任何污渍和指纹。
6. 正确使用测力装置,以便在正确的测力下进行测量。
7. 当将千分尺安装到千分尺的台架时,台架应该固定夹紧在千分尺边框的中心。但不要夹得太紧。
8. 注意千分尺不要摔落或碰撞任何东西。不要过度用力旋转千分尺测微螺杆。如果感觉意外误操作
⑵ 钳工量具使用方法
钳工常用量具与工具带测深杆的游标卡尺;锉刀;可调节式锯弓;手锤;角尺;普通划规;台虎钳;划线盘;开口扳手(双头);开口扳手(单头);活动扳手;方形整体扳手;六方形整体扳手;内六角扳手;钢尺;卡规。刀具的切削定义锉齿的切削角度;锯齿的切削角度;刮刀头部形状和角度;平面刮刀;錾削切削角度;车削;铣削;钻削;刨削;外圆磨削;平面磨削。划线步聚实例平面划线;以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或线)为基准;以两条中心秒年2为基准;以一个平面和一条中心线为基准;划中心线与底面及顶面线;划底面加工线;划线样板。在v形架中划圆柱体中心线。锯、锉、錾基本条件不同加工表面用的锉刀(板锉、方锉、三角锉、圆锉、半圆锉、菱形锉、刀口锉);扁錾;尖錾;油槽錾;尖錾的应用(錾槽);尖錾的应用(分割曲线形板料);油槽錾的应用;锯割的应用;扁錾的应用(錾削平面)。钻、扩、锪、铰麻花钻;扩孔;锪圆柱埋头孔;锪圆柱埋头孔;锪孔口凸台平面;整体式圆柱铰刀(手用)整体式圆柱绞刀(机用);可调节手铰刀;成套锥铰刀(粗铰刀);成套锥铰刀(精铰刀);螺旋槽铰刀。攻丝、套丝与刮、研磨普通铰杠(固定式);普通铰杠(活络式);丁字铰杠(固定式);粗柄机用或手用丝锥;细柄机用或手用丝锥;短柄螺母丝锥;长柄螺母丝锥;圆板牙;圆板牙架;三角刮刀;柳叶刮刀;蛇头刮刀;校准平板;角度角尺;研磨环;固定式光滑研磨棒;固定式带槽研磨棒;可调节式研磨棒。矫正、弯曲与绕弹簧用扭转法矫直条料;用板手初步板直;螺旋压力工具矫直轴类零件;矫直角钢外翘方法;用抽条抽平薄板料;常见的几种弯形形式(弯整圆形、弯直角形、弯任意角度);弯多角形工件顺序;弯管工具;手工绕弹簧方法。铆接、焊接与粘接铆钉的种类;搭接连接(两块平板);搭接连接(一块板折边);对接连接(单盖板式);对接连接(双盖板式);角接连接(单角钢式);角接连接(双角钢式);胶接接头典型结构(板件接头、圆柱形接头、锥形及盲孔接头、角接头);焊接接头的基本类型(角接接头、对接接头、搭接接头、T形接头)。减速器装配方法减速器的结构;箱体与各有关零件配装;锥齿轮组件;减速器零件配键预装示意联轴器与离合器及轴承安装剖分式滑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游隙的调整;圆锥孔轴承的安装;推力球轴承的装配和调整;用压力法安装圆柱孔轴承;凸缘式联轴器的装配;滑块联轴器;牙嵌离合器;圆锥摩擦离合器。
⑶ 千分尺维修过还准吗
1) 千分尺固定套管轴向移动不便。
以0~25mm千分尺为例,常见的零位校准方法是将尺架上的固定砧座与测微螺杆触头分别擦拭干净并合拢,观察微分筒上的零位线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纵向刻线共线,同时微分筒的边缘还要与固定套管上的零位线重合,如有误差可使用专用扳手插入固定套管上的小孔中让固定套管作微量旋转调整,使微分筒上的零位线与固定套管上的纵向刻线共线,达到校准的目的。但笔者在平时的实习教学中发现,部分千分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固定套筒由于频繁的调整零位使固定套筒与尺架之间的簧片磨损或部分簧片弹性不足造成固定套筒做轴向移动,此时微分筒的边缘与固定套管上的零位线之间会有大小不等的间距,也就是说微分筒的边缘与固定套管上的零位线不重合,有时还会和纵向刻线下方的半毫米线重合。这个间距如果对于技术熟练同时又相对固定使用此量具的工人来说一般不会出现误读现象,但对于处在初学阶段、辨析能力不是很强、量具又不相对固定使用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会出现误读尺寸现象。我国的大部分量具制造厂在千分尺中配给的大多是如图1的b、c 所示的扳手,分析这两种扳手的结构特点,它只能使固定套管做单向的圆周运动,不能让固定套管做轴向移动以消除固定套管上的零位线之间的间距。如果要消除这个间距,需要把微分筒组件拆除,用钳子垫上布对固定套管进行微量轴向移动,并且移动量很不容易控制,操作不当还可能对固定套管产生伤害。
2) 半圆形结构的调整扳手可以解决固定套管轴向移动问题。
在一次购买量具时发现成都量刃具厂出产的千分尺中配给的是如图1(a) 所示的扳手。分析其结构特点,扳手调整零位的一端呈半圆形,插入固定套管小孔的凸起部分位于扳手的中心位置,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它能使固定套管做双向的圆周运动,在做圆周运动时,操作者同时还可以让固定套管做微量的轴向移动( 如图2所示) 。这样扳手在不调整位置的情况下就可以根据千分尺误差情况,完成固定套管的双向圆周运动和轴向移动,较图1(b) 、(c) 的勾头设计调整范围更广且更加方便。为了让所有不同厂家的千分尺( 实际测量固定套管直径成量为、哈量为、桂量为) 都能够使用这种结构的扳手,可以用锉刀将扳手的半圆形开口增大。
⑷ 千分尺的使用视频
游标卡尺
http://v.ku6.com/show/lj3QRIWZSrC2sXtj.html
http://www.56.com/u90/v_NDY4NDk0MzE.html
⑸ 要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什么来量
刻度尺。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5)千分尺的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刻度尺使用前应该三看:
(1)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2)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3)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刻度尺的误差
(1)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3)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对偶然误差的减小有效)。
⑹ 千分尺和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游标卡尺verniercalliper
定义:带有测量卡爪并用游标读数的通用量尺。
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
L=对准前刻度+游标上第n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乘以)分度值
千分尺
首先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测量时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首先旋出测微螺杆,并使小砧和测微螺杆的面正好接触待测长度的两端,那么测微螺杆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所测的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则由可动刻度读出。可动刻度盘上每格0.01mm,千分位估读。
⑺ 螺漩测微器的使用方法
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量具,下面将对螺旋测微器的原理、结构以及使用方法等内容进行讲解。
什么是螺旋测微器?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micrometer)、螺旋测微仪、分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
螺旋测微器工作原理
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
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这0.5/50=0.01mm。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
我们经常帮客户用螺旋测微器连接我们的数据采集仪进行高效率的测量时,我们经常指导客户在做螺旋测微器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使用前应先检查零点:
缓缓转动微调旋钮D′,使测杆(F)和测砧(A)接触,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此时可动尺(活动套筒)上的零刻线应当和固定套筒上的基准线(长横线)对正,否则有零误差。
2)左手持尺架(C),右手转动粗调旋钮D使测杆F与测砧A间距稍大于被测物,放入被测物,转动保护旋钮D′到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固定旋钮G使测杆固定后读数。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1、先读固定刻度
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 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 0.0mm;
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 n×0.01mm;
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
由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结果精确到以mm为单位千分位,故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螺旋测微器的注意事项
•测量时,注意要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
⑻ 千分尺怎么读数,求详细教学。谢谢。
①测量前应首先检查砧台和测量轴的端面(卡口)在接触时的初读数值是正值、负值或是零。
②读取末读数。
③求实际读数L:实际长度L = 末读数- 初读数。
⑼ 内径千分卡如何使用
内径千分尺用于内尺寸精密测量(分单体式和接杆) 1 正确测量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