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越野爬山训练方法

越野爬山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15 21:42:48

㈠ 怎样爬山更轻松

热身运动往往被爬山的人忽略,人们常常是到达山下后就开始上山,不做任何准备活动,这样做对关节和肌肉不利,尤其是乘车到山下的人,没有充分活动开,如果立即上山,很容易对关节,肌肉,韧带造成损伤。
所以在上山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夏天要做5分钟左右的准备活动,冬天要做约10分钟的准备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全身各主要关节,韧带,肌肉的大范围活动,伸拉,放松,使心脏,关节,肌肉等进入运动状态。
上山运动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心率等状态,阶段性地逐渐加快上山的速度,放慢速度,再加快,再放慢,使心率控制在有效心率范围内,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体力,决定爬山的高度,不一定非要爬到山顶。
如:想增加耐力,可采用小步幅,中频率上行,配合深呼吸;想增长腿部力量,可采取中大幅,中等速度,间歇性上行,走一段,稍许休整,再走一段,加强速度素质(尤其是年轻人),可采用中步幅,高频率,间歇跑;即跑一段,走一段后调整,再跑一段,再走一段,在一些平缓地段或有台阶的扶手的地段,可做倒向下山的练习,这样做会对人的平衡能力,协调性等素质有较明显的锻炼作用但是这个动作也较危险,最好有旁人扶助,尤其不要在地势较陡的地段做此项练习。
下山后,不要着急马上乘车回家,要在平缓的地方做一些放松运动,使快速跳动的心脏逐渐地恢复正常,使身上的汗渐渐退掉,将紧张的关节肌肉,韧带适当伸拉,放松,使其恢复到平常状态,同时还要注意保暖,以防着凉。
人们爬山时,容易兴奋,超体力向山上行进,这样爬山易造成心动过速,对身体赞成损害,有心肝离血管疾病的人,甚至可能出现危险。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在爬山时,要密切注意自己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注意做深呼吸放松,使心跳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何登山锻炼

25岁、30岁、35岁爬山的速度大不同
爬山的速度、山的高度、坡度,都会影响运动强度,从而收到不同的运动效果。那么,以怎样的频率爬山才能达到健身目的呢?怎样的频率才适合你?
保持“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是健身登山最适宜的强度。
持续20分钟以上的爬山才算有氧运动。而有氧运动的强度可以参照心率估算。首先,要掌握如何计算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20-年龄
接下来请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颈部喉管的任意一侧,默数10秒钟内的心跳次数,然后乘以6就是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既正常心率。健康人的“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是最大心律的65~85%之间。
如果觉得测脉搏量心率麻烦,建议尝试简单有效的“谈话试验法”:爬山时如果能正常交谈,表示没有超负荷,如果不能,就需要调整速度或强度了。
了解运动强度不足的方法:“自觉用力平分法”。爬山后感觉疲劳,但休息一夜后就恢复了,这表示运动强度合适。如果一点不累,则表示运动强度不足。
检测心率,有助于调整爬山的节奏、速度,实现运动目标。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年龄的人,则需要按照适合的方案去爬山。
25岁爬山
年轻就是资本,资本是你强壮的身体。为保持或提高身体素质,你要在运动中向自己发出挑战。
大步幅、快速向上挺进,对你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你要证实自己的实力,赢得别人钦佩的目光,也要在高强度运动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25岁的你,“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是最大心律的70%~85%(140~165)。在此强度下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耐力,燃烧更多体脂。
30岁爬山
需要一个相对平稳的过程,不要急停,也没必要急进,甚至冲刺,均匀较快的速度最适合你。
30岁的你,“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是最大心律的60%~70%(160~135之间)。在此强度下运动,有助于健康,对心血管颇有益处,同时比低强度运动燃烧更多热量(包括脂肪)。建议你在这个强度下运动很长时间。
35岁爬山
小步幅、匀速地爬山,可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35岁的你,“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该保持在最大心律的60%左右。长时间运动,可以降低体脂、血脂。你会感觉很轻松,身体微微出汗,但不必在乎,只要在承受范围内,时间长一点也没关系。爬山的同时欣赏山间秀丽的风景,也许从一草一木中,会得到更多生活启示。
身体就像一部机器,加速运转需要过程。开始时,先以缓慢的速度爬5~10分钟,再根据身体情况逐渐加速。但在过程中请尽量保持匀速,身体能够承受即可。下山时同样,最好保持加速——匀速——减速的运动状态。
因为目的是健身,所以请不要盲目地和其他人攀比速度。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都是有惰性的,并非你不具备某种能力,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体能得以充分发挥。有人一开始就猛爬,结果气喘吁吁,头晕目眩,甚至以后再也不敢爬山了。其实刚开始登山,落后一些,慢一点,并不表明体质差,经过锻炼,你一定会赶上或超过别人。
该多久爬一次山?
爬山的过程中,腿部和臀部肌肉发力,可以消耗大量脂肪,使腿部肌肉纤维,变细变长,防止臀部下垂。既然好处这么多,是否可以天天爬?最好不要。因为爬山需要消耗大量体力,肌肉的恢复也需要时间。
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人来说,至少要间隔两三天,体质稍差的需要一周才可以恢复。你们的运动频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
运动训练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超量恢复”,是说人体机能(如力量、心肺功能)若要得到提高,必须经过锻炼(增加负荷)。但休息一段后又会逐步退化到之前的水平。如果能在尚未退步之前坚持锻炼,身体机能还可以提高,攀升到更高的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
所以,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锻炼不能间断,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间隔时间在二三天左右为宜。如果你没有条件每周登山,至少每隔二三天都要进行其他有氧项目的锻炼。
健身房中的台阶训练器、爬山机,可以锻炼到大腿和臀部,增加耐力,起着与爬山相同的锻炼作用。或者在家练习蹲起、扎马步,每天5~10分钟,感觉累了就休息1分钟。最简单的练习就是爬楼梯,坚持锻炼,再去登山时你会感觉双腿分外有力。
也许爬山不适合你
爬山是一项大众体育运动,因为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多数人都能参与。但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身体缘故并不适合爬山,比如:
·腿部有疾病的人
比如关节炎和骨质疏松。上山时,膝关节要屈曲成130~150°,这是髌骨负担最重、容易引起膝关节疼痛的角度,下山时,下身骨骼和关节要承受很大冲击力,这些刺激会加重病情。所以患有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人最好不要爬山。
·冠心病患者
爬山时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身体负担加重,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癫痫病患者
不宜爬山,一旦癫痫发作,有生命危险。
·如果你有眩晕症·如果你特别想爬山
不要单独行动,最好与人同行,缓慢前进,不可太急,途中多休息几次,并做好预防措施。你必须明白,即使你的手机电量充足,信号良好,120火速奔来,也需要您漫长的等待。

㈢ 爬山有什么技巧 爬山要注意什么

上山前:
一、体能训练:
体能的要求并非是为了到山上玩乐用的,而是为了突发状况时,能有自救及救人的基本能力!
二、出发前准备:
1、粮草要备足,可多试几种,找出适合自己体力及口味的。
2、背包装填:
(1)原则上越晚用到及越少用到的放最下面。
(2)所有背包外面的绳子或外挂的物品要收好绳头,以免行进时绊到自己!
(3)背包装填时要注意不要让背包凹凹凸凸的(尤其是背部的地方),这样重心很不稳,背起来会很累!
(4)背包打好后要记住自己背了什么东西并记住每种东西摆放的位置,不要等到要拿东西时又得把背包整个倒出来!
(5)背包打好时背上背包走一走晃一晃,看看重心稳不稳,或是背上有没有突出物,即背起来舒不舒服!如不行,就重新打包吧!:)
二、在山上时:
1.准时在出发时间、地点集合!
2.背背包时要把肩带等调整好,可请有经验者帮忙调整。
3.关于行进方式:
上坡时不要走几步就停下来喘气,最好以等速度,不疾不徐地一直慢慢走,切忌经常休息,这样会耗掉更多体力。休息时间原则上不要久到让身体冷下来(大部分的说法是一个小时休息10分钟),否则容易着凉,且易使体力透支,尤其冬天时容易会抽筋!
休息时要面朝来处,记忆当地景物,并作好判图工作,确定是不是在预定的路线上,也可避免迷途时找不到退路!
下坡时,要慢而沉稳,切忌蹦蹦跳跳,不然膝盖软骨会受伤,造成永久性运动伤害!(下坡时可带护膝保护之)
行进间最好能保持前后在可见距离,以应付突发状况,避免个人迷途!
4.如何保持体力:
避免上山前熬夜(不要太兴奋睡不着觉)。
避免停停走走。
衡量自身体力,不要逞能背多(但也不可故意装作背不动!)
晚上尽早睡觉,并要有高品质的睡眠!
5.注意保暖:
不论是在行进间休息,或是到营地后,保暖工作都是第一个要做的,干爽的衣服会是你不可或缺的帮手!休息时务必选择避风的地方,营地亦同,不要选在风口处!
根据季节不同,视具体情况带御寒衣物及替换的毛袜,这样在营地的晚上就不会受冻!(山上的气温要比城市低很多)。
6.到营地后:
穿上衣服,保持体温,并搭好帐篷!
将当日及隔晨会用到的公装拿出来(如锅具、炉子、食物等),集中放好。
领队会分配人员取水、炊事等等工作,尽量多动手帮忙去做,不要站着发呆----除非身体不舒服;如不舒服,立刻告知领队或向导!
公事弄好后再开始整理私装、帐篷内务、准备好碗筷。
长程纵走几天后通常行动会较呆滞,但仍要把握越早弄完越早休息的原则,争取休息及睡眠的时间!
用餐完毕,如水源充足,可直接取水洗涤碗筷(也可用汤洗干净即可),废水不要任意倾倒;如水源不够,则用卫生纸擦干净即可-----不可用人工清洁剂!

㈣ 如何爬山锻炼体能帮助大些

个人建议,上山的时候,匀速但是不要停。
下山的时候,要控制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停。
注意:山不要太高呀,泰山的话,还是要稍微休息的。呵呵。

锻炼完了,一定做好放松,否则腰酸背痛,就惨了。

想加强的话,可以适当加一个背包。但是一定要贴身背着。

㈤ 谁知道定向越野怎么练习

定向运动是一项处在发展和变化中的综合性体育运动,它的技能会因为这个变化而变化。在进行不同项目的定向运动时,由于使用的装备、器材以及组织比赛的方法不同,因而需要的技能也不尽相同。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典型的定向运动项目——定向越野的技能。

一名好的定向越野选手的技能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在野外能够迅速地 辨别方向 ;

2.能熟练地使用 地图 和 指北针 ;

3.善于进行长距离的 越野跑 ;

4.既果断又细心,能够迅速 选择最佳的行进路线 。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运动员的辩别方向和使用地图的能力始终都是最基本的。

㈥ 爬山前两个星期,如何增强体能

这是提高体能和健康的最有效的间断训练方式之一。这种训练方法能帮您在很短的时间内燃烧大量热量。
做法:
1、 热身15分钟;
2、 然后跑步或骑车3分钟,用您最大心率90%~95%的状态(主观感觉上应该是10分之8.5到9)。再用3分钟做积极恢复(您应该仍然在运动,只是在一个轻松的节奏下)。然后再将上述过程重复3到4次;
3、 结束后进行10分钟的整理活动。
锻炼方法的额外好处:此训练方法就像给心脏做举重锻炼一样,可以加强心肺系统,促进您的综合健康状况。

㈦ 怎样练习五公里越野

跑的时间随便选择,一般是上午或者下午,但最好是下午,跑完回来洗个澡,晚上可以适当的休息调节下。晚上看不清路,越野的话容易伤着脚,呵呵。

我以前当兵时也老跑越野,这里想问下,你练习5公里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是强身就没有什么要求,如果是比赛的话就要给自己加压。

部队里练习越野根本没什么特点,就是多跑,一群人一吼全部冲上去了,呵呵,跑的慢的还要挨罚,自然有练习效果了,如果是你自己个人练习的话就需要注意给自己加压。

单独一个人跑时也没有比较,不知道是算快还是算慢,跑5公里时一定要匀速,不能开始跑的快了,开始快了后面就没劲了,也就变成折磨了。

前3公里匀速,第4公里自己调节,第5公里开始冲刺!

基本是保持3步一呼吸的均率!

跑5公里最关键的是在于坚持,不能因为今天累了就不跑了,太懈怠的话永远提高不上去。有条件的话就每天跑1次,没条件的话2-3天跑一次也行。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令你满意。

阅读全文

与越野爬山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34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87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08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494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59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39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05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74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1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28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54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88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85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57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799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8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1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59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3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