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化学中非常见物质的化合价怎么判断,马上高考了,比如VB2硼化钒中,还有其他例子的也请一并举出,
硼化钒是VB,VB2是二硼化钒。
实际上化合价这个东西只是为了方便而来的,大学中多数用氧化数。配平方程式也可以把反应物中V、B都设成0,生成物中是正常的化合价,就可以配平了,尤其是有机化学的一些方程式。
例如在考试中问某题问化合价为多少,一般问的都是常见的化合价,或者两种元素中有一种是常见的。像VB2几乎没有考过。
化合价的概念
就由此而来,那么元素的核外电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就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就是为了方便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而设置的。学习化合价时你应该了解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定。
另外,规定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不论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其组成的正、负离子的化合价的代数和均为零。离子化合物,例:NaOH(钠化合价是正1价,氢氧根离子化合价是负1价,相互抵消为零价这样的化合物写法就成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化合价
2. 化学有机物化合价判断
有机物种c的化合价不是通过自身体现的,而是要通过周围基团表现的化合价来计算的,在有机物中,h表现为正一价,比如ch4这里的c就是负四价。另外像羧基是负一价,羟基也是负一价,氧是负二价等等,你要把平时常用的记下来。
有机物判断碳的化合价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把有机物中氢为+1价,氧为—2价,然后再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算出碳的化合价。这种方法算出的只是该有机物中所有的碳的平均化合价,无法算出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化学键的偏向来算。举个例子,在甲醛中,碳的四个键有两个和氢相连,有两个和碳相连。对于碳而言,由于碳的碱金属性比氢强,所以两个键使碳为—2价,和氧相连的两个共价键,氧的非金属性比碳强,呈+2价,所以碳的化合价为-2+2=0。再以乙醇为例,乙醇中有一个碳有三个共价键和氢相连,有一个和碳相连。和氢相连的为—1价,和碳相连的为0价。所法储瘁肥诓堵搭瑟但鸡以该碳原子的化合价为:-1×3+0=-3。乙醇中和另一个碳原子,有两个键和氢相连,有一个和碳相连,有一个和氧相连,还是利用上面的方法判断,该碳原子的化合价为:-1×2+1+0=-1。乙醇中碳的平均化合价为:[-3+(-1)]÷2=-2。
这两种方法中,比较常用的还是第一种,因为第一种比较方便。第二种方法是我自己想出的方法,很少用。
最后,有机物一般不考化合价的,若考就按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参考资料:www.tesoon.com/ask/htm/14/65810.htm
3. 有机物中的化合价怎么判断
有机物种C的化合价不是通过自身体现的,而是要通过周围基团表现的化合价来计算的,在有机物中,H表现为正一价,比如CH4这里的C就是负四价。另外像羧基是负一价,羟基也是负一价,氧是负二价等等,你要把平时常用的记下来。
有机物判断碳的化合价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把有机物中氢为+1价,氧为-2价,然后再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算出碳的化合价。这种方法算出的只是该有机物中所有的碳的平均化合价,无法算出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化学键的偏向来算。举个例子,在甲醛中,碳的四个键有两个和氢相连,有两个和碳相连。对于碳而言,由于碳的碱金属性比氢强,所以两个键使碳为-2价,和氧相连的两个共价键,氧的非金属性比碳强,呈+2价,所以碳的化合价为-2+2=0。再以乙醇为例,乙醇中有一个碳有三个共价键和氢相连,有一个和碳相连。和氢相连的为-1价,和碳相连的为0价。所以该碳原子的化合价为:-1×3+0=-3。乙醇中和另一个碳原子,有两个键和氢相连,有一个和碳相连,有一个和氧相连,还是利用上面的方法判断,该碳原子的化合价为:-1×2+1+0=-1。乙醇中碳的平均化合价为:[-3+(-1)]÷2=-2。
这两种方法中,比较常用的还是第一种,因为第一种比较方便。第二种方法是我自己想出的方法,很少用。
最后,有机物一般不考化合价的,若考就按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4. 不考虑离子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子示意图判断化合价吗如果可以,方法是什么
质子比电子多,就是正价:如+12 2 8 就是+2价;
电子比质子多,就是负价:如+9 2 8 就是-1价.
5. 我为什么老是不会化合价升降法的配平
基本原则编辑
一、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
二、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
三、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值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值相等。
2步骤方法编辑
基本步骤
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查守恒
一、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二、列变化: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值。
三、求总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四、配系数: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五、查守恒: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在配平时,是先考虑反应物,还是先考虑生成物,一般有如下规律:
⒈若氧化剂和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全部改变,配平宜从氧化剂、还原剂开始,即先考虑反应物。(正向配平)
⒉若氧化剂(或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只有部分改变,配平宜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开始,即先考虑生成物。(逆向配平)
⒊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宜从生成物开始配平。(逆向配平)
⒋同一反应物中有多种元素变价,可将该物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即求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值的代数和。
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化合价升降法、离子-电子法、待定系数法等;配平技巧有:零价配平法、平均标价法、化整为零法、整体分析法等等。
为使同学们快速灵活地运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本文介绍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①零价法
用法:先令无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价的物质中各元素均为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元素化合价升降值相等,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试配平 Fe3C + HNO3 - Fe(NO3)3 + NO2 + CO2 + H2O。
分析:复杂物质Fe3C按常规化合价分析无法确定其中Fe和C的具体化合价,此时可令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价,再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Fe3C → Fe(NO3)3 和 CO2 整体升高13价,HNO3 → NO2 下降1价(除了Fe、C以外,只有N变价)。易得 Fe3C + 22HNO3 = 3Fe(NO3)3 + 13NO2+ CO2 + 11H2O。
②平均标价法
用法: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且价态不同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即假定它们的化合价相同,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2倍。
试配平 NH4NO3-HNO3+N2+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NH4NO3 → HNO3:+1→+5升4×1价
NH4NO3 → N2:+1→0 降1×2价
易得 5NH4NO3 = 2HNO3 + 4N2 + 9H2O
③整体标价法
用法:当某一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多见于有机反应配平)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试配平 S+Ca(OH)2-CaSx+CaS2O3+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NH4中-3价,NO3中+5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NH4NO3→HNO3:+1→+5升4×1价
NH4NO3→N2:+1→0 降2×2价
易得 2(x+1)S + 3Ca(OH)2 = 2CaSx + CaS2O3 + 3H2O
3例题解析编辑
1.一般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例:
+1 -2 +5+2 +2+6
Cu2S+HNO3—Cu(NO3)2+NO↑+H2SO4+H2O
【分析】从化合价的变化可知,Cu2S为还原剂,HNO3为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不属于同一种物质,应正向配平,以正向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为准来表示价态变化。Cu2S中两个+1价的Cu变为两个+2价的Cu化合价升高了2,一个-2价的S变为一个+6价的S化合价升高了8,共升高了10;而在HNO3中,一个+5价的N变为+2价的N化合价降低了3。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则Cu2S的系数为3,HNO3的系数为10。这一过程可直观的表示为(“↑“表示化合价的升高,“↓“表示化合价的降低,对应“ד前的数值;“ד后的数值表示含变价元素物质的系数。下同)+1 +22Cu→2Cu ↑2-1 +6 ↑10×3
S→S ↑8
+5 +2
N→N ↓3×10
所以Cu2S的系数为3,HNO3的系数为10,进而确定氧化产物Cu(NO3)2、H2SO4的系数分别为6和10;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得(注:要把未变价的HNO3加上):
3Cu2S+22HNO3 =6Cu(NO3)2+10NO↑+3H2SO4+8H2O
2.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可先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含变价元素物质的系数,再根据电荷守恒、质量守恒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例:
+7+4 +6
MnO4-+SO32-+H+─Mn2++SO42-+H2O
【分析】从化合化变化可知:氧化剂、还原剂不属于同一种物质,应正向配平。则:
+7 +2
Mn→Mn↓5×2
+4 +6
S→S↑2×5
可确定的MnO4- SO32- Mn2+ SO42- 系数分别为2、5、2、5;进而根据电荷守恒确定H+的系数为6,最后根据质量守恒确定H2O的系数为3,即:
2MnO4-+5SO32-+6H+ ═2Mn2++ 5SO42-+3H2O
3.缺项方程式的配平
所谓缺项方程式,即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方程式中未写出,它们一般为水、酸、碱。配平方法是:先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含变价元素物质的系数,再通过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观察增减的原子或原子团来确定未知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进行配平。
例:
-1 +3 +6-2
H2O2+Cr2(SO4)3+__——K2SO4+K2CrO4+H2O
【分析】从化合价变化可知:氧化剂、还原剂不属于同一种物质,应正向配平。则:
-1 -2
2O→2O ↓2×3
+3 +6
2Cr →2Cr ↑6×1
初步配平可得:3H2O2+Cr2(SO4)3+□─3K2SO4+2K2CrO4+H2O
因为方程式右边有K+,所以左边反应物中必有K+;而K+在水、酸、碱三类物质中只可能在碱KOH中,故所缺物质为KOH;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得:3H2O2+Cr2(SO4)3+10KOH═3K2SO4+2K2CrO4+8H2O[1-2]
网络专家组为您解答,请按一下手机右上角的采纳!谢谢!
6. 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1、把最基本的的化合价背会,这是第一步,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比如以下两个化合价口诀:
氢钠钾银正一价,钙钡镁锌正二价,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硫二四碳,
三铝四硅三五磷,变价还有锰氯氮.
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锌钡正二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
铜正一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
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
化合价口诀背会了之后,你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2、先标出一些只有一种化合价的元素的化合价,再进一步标出某种元素最常用的化合价, 比如氧 , 它的化合物可以为负二价也可以为负一价(在过氧化物中氧呈负一价),
最后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注意:要带入角标计算), 确定未知元素或化合价较多的元素的化合价.
举个例子:
亚硫酸氢钠的化合价标注:先确定钠和氢为正一价,氧一般为负二价, 硫元素的化合价较多, 我们可以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其化合价,设硫的化合价为X,则有1+1+X+3×(-2)=0,解得:X=4,即硫的化合价为正四价。
(6)不分析化合价的方法扩展阅读:
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需注意: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氧元素通常显-2价。
(3)氢元素通常显+1价。
(4)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一般来说正价写在前面,负价写后面)。
(5)一些元素在同种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6)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7)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并不是一定的,而是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比如,一个钠离子(化合价为+1,失去一个电子)一定是和一个氯离子(化合价为-1,得到一个电子)结合。而一个镁离子(化合价为+2,失去两个电子)一定是和2个氯离子结合。
如果形成的化合物的离子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化合价的概念就由此而来,那么元素的核外电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就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就是为了方便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而设置的。学习化合价时你应该了解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定。
另外,规定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不论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其组成的正、负离子的化合价的代数和均为零。离子化合物,例:NaOH(钠化合价是正1价,氢氧根离子化合价是负1价,相互抵消为零价这样的化合物写法就成立)
化合价——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能力。是形成稳定化合物中的彼此元素的化学性质。(即达成各元素形成稳定结构的一种能力性质)
注意: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就是说,当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时,即没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结合成化合物时,因此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比如铁等金属单质、碳等非金属单质、氦等稀有气体。
7. 化合价、不懂怎么办啊
1.
定义: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化合价。
⑴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⑵化合价的实质: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⑶因为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是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0。
2.
元素化合价的确定、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①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②元素的变价,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课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③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多种化合价。如,。
3.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读法和意义
①读法:
:+1价的钠元素
:氧元素为-2价
-2价的硫酸根:
②意义:
水中的氢元素显+1价:
:氯化钡中的钡元素显+2价
③原子团的化合价: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铵根:
二、化合价的应用
1.
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注意: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化学式。写法:正前负后,约减交叉。
2.
根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化合价
KClO3中Cl为+5价
KMnO4中Mn为+7价
K2MnO4中Mn为+6价
8. 怎样判断化合价的多少
1、求AmBn化合物中A元素化合价的公式:
(B元素的化合价×B的原子个数)/A的原子个数。
2、求多元化合物中未知化合价的元素的化合价公式:
(已知化合价诸元素价数的代数和)/未知化合价的元素的原子个数
3、根据正、负电荷数判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在根式中,正、负化合价总价数的代数和等于根式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8)不分析化合价的方法扩展阅读
给了化合式之后,若知道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可将其化合价与其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数相乘。因化合价的电性为零,将零减去上一个化合价与该元素原子数的积再除以分子中另一元素的原子数,即得到另一元素化合价。
给了两元素的化合价,求出化合价的绝对值之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合价绝对值即求出分子中原子数。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正负化合价用+1,+2,+3,-1,-2……0等要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需注意: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氧元素通常显-2价。
(3)氢元素通常显+1价。
(4)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一般来说正价写在前面,负价写后面)。
(5)一些元素在同种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9. 如何判断化学变化中的化合价``
要想真正学好化学 元素周期表是关键的关键 上边记录表示了所有元素的电子排布和规律
这里我不知道你是初中还是高中或者大学,我只能概括性的把我的经验告诉你
1.初中老师的都会以口诀的形式告诉你 那个口诀是初中大部分元素的 其中的每种元素化合价最多不会超过3种
只要不是要参加化学竞赛的同学应付考试足够了,如果有心在化学上有所深究的同学 可以在所做的难的习题中把某元素不常见的化学价记忆一下(前提是老师的化合价口诀很熟练了)
2.高中 那就要多看元素周期表了 只要求主族的每个元素在那个位置 在主族元素知道的位置的前提下
一般是 金属元素多认为没有变价(主族) 直接是他的主族数 非金属元素价态为8-N一N(N为主族数)
然后单独记忆 副族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变价 如:铁 铜 镍 钴。。。 有心参加化学竞赛的同学 将大学无机化学中电子轨道排布学会 只要求会 不要求熟练 并且多记忆副族元素的各种化合价(多看才能熟练)将周期表电子简化排布看懂 基本上高中化学在化合价上的问题 已经有较好基础
注:如果问题过多 比如遇到形式电荷,化学位,化合价的区别不是很清楚 不用深去研究 最多看哈形式电荷 他可以判断任意物质的电荷显示 其余不用理会 那是国际经典化学的问题
3。大学 这个就要看你学的什么化学了 但是肯定要学习无机化学 其中就有化合价与电子排布 化学性质的关系 主要已经不是化合价的问题了。
总结:化合价在最多的研究还是在高中 在更深的学习中 已经不会用化合价来分析问题了 最多利用单个化学元素的价态 一定要学会以形式电荷的分析方法来看物质 他可以表示无机和有机小分子所有电荷特征状态
10. 不会分析化合价的升降啊,求解救。
判断化合价一般根据氧和氢,氢氧一般化合价是固定的根据这个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初中学的一价钾钠氢银氯什么的算一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