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丸是什么方法制作的
一中药水丸的传统制作方法水丸亦称水泛丸,系将药物细粉用冷开水、药汁或其他液体为粘合(润湿)剂制成的小球形丸剂。水丸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开始由处方中一部分药物的煎汁与另一部分药物的细粉以滴水成丸 的方法作成煎服丸剂,而后逐渐演变,以各种水溶性液体为粘合剂,用泛制法将方中全部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小丸。丸径一般在φ2.5~φ10之间。
泛制法是我国传统的水丸制作方法,也是我国独有的中药制作方法。最初是手工泛丸,它的工艺过程可分为:原料粉的准备及起模、成型、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量检查等。起模是泛丸成型的基础,是制备水丸的关键环节,模子的形状直影响着成品的圆整度,模子的粒度差和数目,也影响加大过程中筛选的次数和丸粒的规格及药物含量的均匀度。现在由于手工泛丸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污染严重,基本已经被机械泛制所代替。机械泛丸与手工泛丸的原理相同,唯采用设备不同,其操作方法和步骤与手工泛丸大体一致,只不过机械泛丸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生产时间和减少了污染的机会等。二新型的水丸生产设备目前,80%以上的中药厂仍沿用泛制工艺来制备水丸,这是水丸制作的传统方法,也是对人工要求比较高的方法。泛丸的关键的一步——起模仍然要依赖于操作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来控制,而且反复操作限制了产量的提高,污染机率仍然居高不下,同时圆度也不易控制。
我公司为满足中成药丸剂尤其是水丸剂的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最新研制开发了ZWS型全自动中药水丸机。该设备利用塑制法原理,将原来的起模、成型、盖面等工艺过程集中在一台机器上,由混合、炼制好的可塑性坨块,直接制出符合要求的药丸。从而实现了水丸制作的一次成形,避免了多次重复工作而增加的污染机会,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说是水丸制作的一次革命性创新。
该产品科学的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凡与药物直接接触的零部件均选用不锈钢、聚四氟乙烯等无毒、耐腐蚀材料制造, 全面符合GMP规范要求。ZWS型水丸机在制作水丸的基础上还可以制作水蜜丸、糊丸等。
该机工作原理:利用一对相对滚动的制丸滚模,将由挤条口挤出的药条,滚成球丸。在整个的制丸过程中,它对药条的柔韧性要求不高,只要药物能够顺利挤成药条,就可以进行制丸。而且在整个的制丸过程中,工人的操作过程完全可以说 “傻瓜式”操作,因在整个的工作过程中仅需工人添加物料、更换接料盘等而无需为断药条而忙碌,从根本上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成为制备水丸的首选设备。三水丸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过程:
1.机架,2.出丸口,3.中间减速箱体,4.料斗,5.切条刀毛刷,6.挤条泵头,
7.切条刀,8.拉条皮带,9.拨条泡管,10.拨条轴。11.拉条带托架。12.滚模防护罩。水丸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机架、中间减速箱体、挤条泵、送条装置、拨条装置、滚模、电气控制部分。
水丸机的工作过程:将炼制好的中药坨放入料斗4中,挤条泵的料腔中有两个相对转动的压料翻板,电动机的动力经中间减速箱体减速后分别传到压料翻板及挤条泵的螺杆,压料翻板将中药坨压入螺杆的槽中,螺杆便推着物料向前运动,从挤条泵头6的出条口中挤出(左右各一条),药条由拉条皮带8接住并向外传送,达到一定长度后,切条刀7便将药条切断,此时拨条轴10转动一周,轴上的拨条泡管9刚好将药条拨到拉条带托架上,药条便经过拉条带托架滑到拨轮中,然后进入滚动的两滚模中,在两滚模的相对滚动下,将药条滚制成合格的药丸并由出丸口2处进入到容器中。在整个的加工过程中,开始的调整步骤是很重要的,它决定着一批药的成丸质量。在开始调整好以后,也就是说出条口的大小与滚模的间隙相匹配时,做出的药丸最为圆整。此后,只要及时向料腔中加入炼制好的药坨,就可维持正常的生产,而不必经常调整和担心药条是否会断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厂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一名熟练工人可以操作两、三台机器正常生产,这也相应提高了工人的生产效率。该机型一经投入市场,便引起许多中药厂的关注。四ZWS型水丸机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扩大和加强中草药市场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中草药的认识越来越深,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同时,中药作为我国的瑰宝,正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所以在中药制剂方面,ZWS型水丸机将以其优越的机械性能,发挥其独有的功能。
ZWS型水丸机不仅能够做各种中药丸剂,而且在化工、陶瓷、食品、土壤肥料等各个领域都已经开始得到应用。我们也在各个客户的不同要求下,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不久的将来,ZWS型水丸机将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制作球形产品的各行各业中
㈡ 怎样制做药丸子
药丸大致分为蜜丸、水丸、水蜜丸和浓缩丸(胶丸、滴丸除外),主要是粘合剂不同,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首先是要对原材料进行处理,一般都是将原料药粉碎成细分,大蜜丸对细粉的要求一般是能通过手工筛80目即可,水丸、水蜜丸一般是能通过手工筛100目,有些品种根据不同的工艺,原料药需要进行提取等其他方法,但最终都是以细粉的形式进行加工。其次,蜜丸和水蜜丸需要进行炼蜜,炼蜜的老嫩需要根据原料药的药性来决定,一般根茎类的药材和粘性比较大的药材细粉需要用嫩蜜,而药材粘性差的药需要用比较老的蜜,如矿物类、动物类等,然后蜜丸的加工就是合坨(细粉与炼蜜混合)、醒坨(如同发面醒面)、制丸(机制、手工制、一般分为1.5、3、6、9、12g几个规格)、包装。水丸与水蜜丸的制作过程相似,分为塑制法与范制法,传统的方法为范制法,即药粉在粘合剂的作用下层层包裹紧实后干燥,用水范制为水丸,用蜜水混合液范制为水蜜丸,用浓缩膏范制为浓缩丸。药丸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制作方法也有很多很多。
㈢ 如何制作药丸
把全部药粉碎,再把蜂蜜调匀,放进粉碎过的药中搅拌好,团成9g的药丸即可.你要是做水蜜丸需要有16孔以上的筛子.
水丸;先准备一个表面光滑器皿.象做元宵用的器皿,将一侧刷一点水.撒一点药粉.转动器皿.使药成小球,然后边喷水边加药.边旋转器皿.一直达到你所需要的丸的大小为止.然后晒干.
蜜丸;把炼制的蜂蜜和药粉按1比1或1,5比1和在一起.最后就像蒸馒头的面.然后搓条.切段.手揉球.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㈣ 蜜丸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1、中药细火焙干
㈤ 如何制作水蜜丸
蜜丸制作方法:
1、蜂蜜用量:一般药粉与炼蜜的比例是10:3,炼蜜与水的比例为1:3。药粉的粘性的大小不同改变蜜水浓度与用蜜量。
2、制作步骤:
(1)起模:
•使药粉粘合成为0.5—1mm大小的丸,并在基础上层层增大而成丸。起模应该选择粘性适中的药粉,粘性过大,容易粘结,粘性过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药物细粉加蜜起模 •湿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药粉量是总量的2—5%
(2)成型:
将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药粉中,摇动泛制成丸。(即将小模放入大量药粉中,像滚雪球那样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蜜、加药量均匀,经常分档,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调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药粉可以泛入中层
(3)盖面:
•指将已经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剂,选用适当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剂的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
•常用方法 •干粉盖面 •清水盖面 •清浆盖面
㈥ 做中药水密丸
制作中药蜜丸的炼蜜方法
制作中药蜜丸所用蜂蜜须经炼制后方能使用。其目的是除去其中的杂质,蒸发部分水分,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增强粘合力。
炼蜜前应选取无浮沫、死蜂等杂质的优质蜂蜜,若蜂蜜中含有这类杂质,就须将蜂蜜置锅内,加少量清水(蜜水总量不超过锅的1/3,以防加热时外溢)加热煮沸,再用4号筛滤过,除去浮沫、死蜂等杂质,再入锅内加热,炼至需要的程度即可。优质蜂蜜就无需滤过这一环节。
手工制作中药蜜丸,主要工艺如下:
1、将配方的药物干燥后磨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
2、以药粉的重量按1∶1.5的比例备好蜂蜜,如1000g药粉,备1500g蜂蜜。药料中糖质、胶质、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即可。
3、熬炼蜂蜜,先用武火,熬沸后改为文火缓熬。
4、按丸药药料的成分,分别熬为老密、中蜜、嫩蜜。即药料以草根、树皮为主,纤维多不易粘结的用老蜜(但绝对不是“滴水成珠”,那样己超过了老蜜的粘结度,制成的丸药干硬难服)。药料中以含糖或含胶质或含淀粉较多容易粘结的用嫩蜜。药料成分适中的用中蜜,制蜜丸大多用中蜜。而老蜜、中蜜、嫩蜜的判断,习称“看火色”,如何掌握,待明后天另文告之。但若掌握不好,做出的丸药就质量不高。
5、调药。将熬炼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盆装的药粉内,同时用粗竹筷在药粉内成园周搅动,就象平时做饺子前加水和面一样,边倒蜂蜜边调药粉,以基本上看不到干药粉时停止加蜜,但又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丸子不易成形。如开初蜂蜜的总量没掌握好,此时在调蜜时就可根据药粉的干湿度来补救。调好后,用消毒的双手在盆中和为一团。
6、搓条、和丸。(用消毒刀具、菜板)和丸时可用少许芝麻油点于掌心以使久药光亮。如按每粒丸药重10g计,一料共重3000g,就要做成300粒。可将和好的药团分为三坨,每坨再分为5小坨,每小坨搓条后,按菜板上已刻的刻度分切为20节,每节搓一丸。
7、包装。先备好无毒塑料薄膜(过去用皮纸或蜂腊),每张大约10X10cm大小。每和一丸就用薄膜包裹一丸,不必另作“阴干”。和完后再用消毒器具装存备用。
药丸制作流程流程:
处方-选(制)药(质优上 乘)-洗净-干燥-打粉(粗细二道)-混和 -灭菌-配密-捶打-搓条-成丸-凉干(可放置低温消毒柜减少染机会)-包装。
㈦ 水蜜丸怎样制作
1,煮取药液。将粗粉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将水煮至细粉重量的20%,也就是500g原料的细粉需要100ml药液。
(7)手工水蜜丸的制作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由多种中药组成,其中桔梗、柴胡、赤芍、甘草等为内蒙道地药材。主要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痛(心血管系统心绞痛等)、头痛(脑血管)、心悸失眠、急躁易怒等症状,不但能化瘀而且能通脉,号称中药“阿斯匹林”,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尚未发现有副作用的报道。
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丸重≥0.5g成为大蜜丸,小于0.5g为小蜜丸。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
㈧ 蜜丸的制作方法
蜜丸制作方法:
1、蜂蜜用量:一般药粉与炼蜜的比例是10:3,炼蜜与水的比例为1:3。药粉的粘性的大小不同改变蜜水浓度与用蜜量。
2、制作步骤:
(1)起模:
•使药粉粘合成为0.5—1mm大小的丸,并在基础上层层增大而成丸。起模应该选择粘性适中的药粉,粘性过大,容易粘结,粘性过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药物细粉加蜜起模 •湿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药粉量是总量的2—5%
(2)成型:
将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药粉中,摇动泛制成丸。(即将小模放入大量药粉中,像滚雪球那样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蜜、加药量均匀,经常分档,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调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药粉可以泛入中层
(3)盖面:
•指将已经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剂,选用适当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剂的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
•常用方法 •干粉盖面 •清水盖面 •清浆盖面
㈨ 蜜丸的手工制作流程
中药的蜜丸,分小密丸和大蜜丸。手工制作程序基本相同。简单来说,就是把要做的药烘干打细粉,然后用蜂蜜调和用手搓成丸状。
㈩ 水丸的制作方法
中药水丸是中药的传统异形。他多采用烦玩儿法和机制法制作。机制法在中药水晚安制作中。应用广泛,他的创作中需要用粘合剂。然后包衣籍着色然后打光,最后做成粘合剂,出用水做粘合剂外。更多的是采用处方或非处方中的药材加水等做。粘和剂具体是黄酒。一,想生姜汁加水药材提取业绩适量蜂蜜生姜提取。农浓缩液。中药水丸包衣着较多。不好意思,材料是处方或非处方成分。常用的有输沙粉。滑石粉,刚炒炭,地黄炭,生地炭,药用炭等拔光,多彩用水。我要粉打光,然后做成水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