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局部阻力因数的经验公式是怎么得到的
hf=-Δp/ρ.局部阻力表示为动能u^2的倍数,hf'=ξu^2/2
也可表示为管件的当量长度hf'=λlu^2/2d.λ可根据雷诺数Re求得,层流λ=64/Re,另外还有一些公式雷诺数在3000~1×10^5,λ=0.3164/Re^0.25.对于雷诺数在3000~3×10^6,λ=0.0056+0.5/Re^0.32,还有其他的可以通过查表λ与Re ε/d可得,
⑵ 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有
局部阻力都有一般线性关系!用硫酸铜来解析
⑶ 管道阻力怎么计算
分为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是由管道附件(弯头,三通,阀等)形成的,它和局阻系数,动压成正比。局阻系数可以根据附件种类,开度大小通过查手册得出,动压和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沿程阻力是比摩阻乘以管道长度,比摩阻由管道的管径,内壁粗糙度,流体流速确定。
具体数值计算请查阅工程手册。
⑷ 计算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
公式:动压= 局部阻力系数*ρ*V*V*1/2,局部阻力系数是流体流经设备及管道附件所产生的局部阻力与相应动压的比值,其值为无量纲数。
液体在直管中流动时的压力损失是由液体流动时的摩擦引起的,称之为沿程压力损失,它主要取决于管路的长度、内径、液体的流速和粘度等。液体的流态不同,沿程压力损失也不同。
液体在圆管中层流流动在液压传动中最为常见,因此,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常希望管道中的液流保持层流流动的状态。
(4)局部阻力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当分流比一定时,阻力系数1、2均随管径比的增大而减小。管径比越大,阻力系数1、2的降幅越小,当管径比大于0.8后,对二者的影响不再显着。分流比越小,管径比的影响越小。当管径比为0.38时,斜支管水流速比较高,三通内水流速分布很不均匀。
管径比越大,直支管、斜支管、主管的管径越趋于一致,流速分布越趋于均匀,主管上部的低速回流区也有所缩小。
⑸ 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公式是什么
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局部阻力系数与当量长度
通常采用以下近似方法。
(1)近似地认为局部阻力损失服从平方定律:
⑹ 化工原理 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
局部阻力损失当然与流体的性质有关!
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因为阻力系数都是试验结果,流体的黏度其实是包含在阻力系数之中了。因此,并非不同流体都采用相同的阻力系数。
⑺ 测定局部阻力损失有哪两种方法
局部阻力损失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
流体流过某管件或阀门时,因局部阻力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流体流过与其具有相当管径长度的直管阻力损失,这个直管长度称为当量长度,用符号le表示。这样,就可以用直管阻力的公式来计算局部阻力损失,而且在管路计算时.可将管路中的直管长度与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合并在一起计算。
在管路中流动的阻力分为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
矿井通风局部阻力
在风流流动过程中,由于边壁条件的变化,使均匀流动在局部地区受到阻碍物的影响而破坏,从而引起风流的流速大小和方向,或分布的变化或产生涡流等,造成风流的能量损失。
流体的局部阻力
流体的边界在局部地区发生急剧变化时,迫使主流脱离边壁而形成漩涡,流体质点间产生剧烈的碰撞,所形成的阻力称为局部阻力。
⑻ 局部阻力系数是什么
局部阻力系数与流体方向和速度变化有关的系数,具体功能是用于计算流体受局部阻力作用时的能量损失。
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公式:动压=局部阻力系数*ρ*V*V*1/2。局部阻力系数是流体流经设备及管道附件所产生的局部阻力与相应动压的比值,其值为无量纲数。局部阻力有阻力系数法和当量长度法两种计算方法。当量长度法的基本原理是指将管段的局部损失转变为沿程损失来计算。
简介介绍
局部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如下,局部阻力系数瘦雷诺数的制约影响非常的大,通常的来说,在标准大气压下,局部阻力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变化而下降。局部阻力系数在流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受制于雷诺数的变化。
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称“阻力”。在一段平直的铁路上行驶的火车,受到机车的牵引力,同时受到空气和铁轨对它的阻力。牵引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牵引力使火车速度增大,而阻力使火车的速度减小。
⑼ 风管阻力如何让计算
1.
风管内空气流动的阻力有两种:
(1)是由于空气本身的粘滞性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而产生的沿程能量损失,称为摩擦阻力或沿程阻力;
(2)另一种是空气流经风管中的管件及设备时,由于流速的大小和方向变化以及产生涡流造成比较集中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
2.
计算方法:
(1)
摩擦阻力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空气在横断面形状不变的管道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按
下式计算:
ΔPm=λν2ρl/8Rs
对于圆形风管,摩擦阻力计算公式可改写为:
ΔPm=λν2ρl/2D
Rs=λν2ρ/2D
以上各式中
λ————摩擦阻力系数;;
ν————风管内空气的平均流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3;
l
————风管长度,m;
Rs————风管的水力半径,m;
Rs=f/P
f————管道中充满流体部分的横断面积,m2;
P————湿周,在通风、空调系统中既为风管的周长,m;
D————圆形风管直径,m。
矩形风管的摩擦阻力计算
我们日常用的风阻线图是根据圆形风管得出的,为利用该
图进行矩形风管计算,需先把矩形风管断面尺寸折算成相当的圆形风管直径,即折算
成当量直径。再由此求得矩形风管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当量直径有流速当量直径和
流量当量直径两种;
流速当量直径:Dv=2ab/(a+b)
流量当量直径:DL=1.3(ab)0.625/(a+b)0.25
在利用风阻线图计算是,应注意其对应关系:采用流速当量直径时,必须用矩形
中的空气流速去查出阻力;采用流量当量直径时,必须用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量去查出阻力。
(2)
局部阻力
当空气流动断面变化的管件(如各种变径管、风管进出口、阀门)、流向变化的管件(弯头)流量变化的管件(如三通、四通、风管的侧面送、排风口)都会产生局部阻力。
1.
局部阻力按下式计算:
Z=ξν2ρ/2
ξ————局部阻力系数。
1.
局部阻力在通风、空调系统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设计时应加以注意,为了减小局部阻力,通常采用以下措施:
a.
弯头
布置管道时,应尽量取直线,减少弯头。圆形风管弯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应大于圆形
(1~2)倍管径;矩形风管弯头断面的长宽比愈大,阻力愈小;矩形直角弯头,应在其中设
导流片。
b.三通
三通内流速不同的两股气流汇合时的碰撞,以及气流速度改变时形成的涡流是造成局部
阻力的原因。为了减小三通的局部阻力,应注意支管和干管的连接,减小其夹角;还应尽
量使支管和干管内的流速保持相等。.
在管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渐扩管和渐缩管中心角最好是在8~15o。
(2)三通的直管阻力与支管阻力要分别计算。
(3)尽量降低出风口的流速。
⑽ 风管阻力软件中局部阻力系数怎么确定
风管内空气流动的阻力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空气本身的粘滞性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而产生的沿程能量损失,称为摩擦阻力或沿程阻力;另一种是空气流经风管中的管件及设备时,由于流速的大小和方向变化以及产生涡流造成比较集中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
一、 摩擦阻力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空气在横断面形状不变的管道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按下式计算:
ΔPm=λν2ρl/8Rs
对于圆形风管,摩擦阻力计算公式可改写为:
ΔPm=λν2ρl/2D
圆形风管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比摩阻)为:
Rs=λν2ρ/2D
以上各式中
λ――――摩擦阻力系数
ν――――风管内空气的平均流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3;
l ――――风管长度,m
Rs――――风管的水力半径,m;
Rs=f/P f――――管道中充满流体部分的横断面积,m2;
P――――湿周,在通风、空调系统中既为风管的周长,m;
D――――圆形风管直径,m。
矩形风管的摩擦阻力计算
我们日常用的风阻线图是根据圆形风管得出的,为利用该图进行矩形风管计算,需先把矩形风管断面尺寸折算成相当的圆形风管直径,即折算成当量直径。再由此求得矩形风管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当量直径有流速当量直径和流量当量直径两种;
流速当量直径:Dv=2ab/(a+b)
流量当量直径:DL=1.3(ab)0.625/(a+b)0.25
在利用风阻线图计算是,应注意其对应关系:采用流速当量直径时,必须用矩形 中的空气流速去查出阻力;采用流量当量直径时,必须用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量去查出阻力。
二、 局部阻力
当空气流动断面变化的管件(如各种变径管、风管进出口、阀门)、流向变化的管件(弯头)流量变化的管件(如三通、四通、风管的侧面送、排风口)都会产生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按下式计算:
Z=ξν2ρ/2
ξ――――局部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在通风、空调系统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设计时应加以注意,为了减小局部阻力,通常采用以下措施:
1. 弯头 布置管道时,应尽量取直线,减少弯头。圆形风管弯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应大于(1~2)倍管径;矩形风管弯头断面的长宽比愈大,阻力愈小;矩形直角弯头,应在其中设导流片。
2. 三通 三通内流速不同的两股气流汇合时的碰撞,以及气流速度改变时形成的涡流是造成局部 阻力的原因。为了减小三通的局部阻力,应注意支管和干管的连接,减小其夹角;还应尽量使支管和干管内的流速保持相等。
在管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渐扩管和渐缩管中心角最好是在8~15o。
2. 三通的直管阻力与支管阻力要分别计算。
3. 尽量降低出风口的流速。
以下为常见管段的比摩阻 规 格(mm*mm) 流速(m/s) 当量直径(流速) (mm) 比摩阻 (Pa/m)
1600*400 15 640 3.4
1400*300 13 495 4.5
1200*300 12 480 4.8
1000*300 10 460 2.5
800*300 9 436 2
600*300 8 400 1.8
500*300 6 375 1.2
400*300 5 342 0.8
300*300 4 200 1.3
600*250 6 350 1.3
400*250 4 307 0.6
常见弯头的局部阻力:
分流三通:9~24 Pa
矩形送出三通:6~16Pa
渐缩管:6~12Pa
乙字弯:50~198Pa
例:有一表面光滑的砖砌风管(粗糙度K=3mm),断面尺寸为500*400mm,流量L=1m3/s(3600m3/h),求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解:矩形风管内空气流速:v=1/(0.5*0.4)=5m/s
矩形风管的流速当量直径:Dv=2ab/(a+b)=2*500*400/(500+400)=444mm
根据v=5m/s、Dv=444mm由附录6(通风管单位长度摩擦阻力线算图)查得Rmo=0.62Pa/m
粗糙度修正系数 Kr=(Kv)^0.25=(3*5)^0.25=1.96
则该风管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m=1.96*0.62=1.22Pa/m
问:静水压和动水压的定义具体是什么?它们是如何量化计算的(特别是动水压)?
答:静水压是指管道内水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压力,而动压力是指某处水流在外泄时该处的压力。动压力=静压力-该处的总水头损失。
问:技术措施里说对于比例式减压阀,其阀后的动水压宜按静水压的80%~90%计,那动水压岂不是很大?
答:在伯努力方程里边,某一位置,相对于某一基准的z称为位置压头, u2/2g是动压头,p/2g是静压头。全压=动压+静压。计算按公式算,动水压增大是因为静水压的转化,正常。水头损失是通过这个位置的压力损失/能量损失,也可以计算,他表示的是通过前后位置(断面)的损失,应该等于两个位置(断面)的位置压头+动压头+静压头之差值。当然,位置压头,动压头,静压头一可以实测。 总压=动压头+静压头+位置压头。
——法布瑞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