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资的标准计算方法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1)工资的四种计算方法哪种最好扩展阅读:
国家劳动法并没有规定一天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所以一天的工资标准应该是月工资/21.75。
㈡ 工资的计算方式有哪些
一.计时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工作的时间来计算工钱的工资支付形式。包括:
1. 小时计时工资:根据劳动者每小时的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小时数来计算工资。
2. 日工资:根据劳动者的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天数来计算工资。
3. 月工资:根据规定的或约定的月工资标准来支付工资。
二.计件工资,根据劳动者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依据企业内部确定的计件工资单价来计算并支付工资。
三.奖金奖金是指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超额劳动和增收节支而给予的劳动报酬,从而来鼓励劳动者为单位作出更大的贡献。包括生产奖、节约奖、超额完成任务奖、机关事业单位奖励工资以及其他奖金。
四.加班加点工资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照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加班,是指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上班的时间,加点是指每天超过8小时之外的上班时间。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加班加点工资的支付标准为: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五.津贴和补贴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因一些特殊原因而支付给劳动者的津贴与补贴。如职务补贴、卫生补贴、房屋补贴、交通费补贴、书报费补贴等。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患病、工伤、婚丧假、事假、探亲假等情况下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㈢ 工资的三种计算方法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按照A方法:其工资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
按照B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
按照C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
(3)工资的四种计算方法哪种最好扩展阅读:
1、休假天数: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1-1/21.75×事假天数)。
2、新员工及休假天数大于出勤天数的员工: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21.75×出勤天数。
固定月薪属于计时工作制,奖金的作用是奖励与生产或工作直接相关的超额劳动,劳动者创造超出正常劳动定额的社会所需劳动成果时给予的物质补偿,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支出进行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
工资表的常见格式:
1、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通过编制《工资结算表》支付职工工资并办理工资结算。
2、工资单一式三份。一份由劳动工资部门保管,一份按第一名员工剪成“工资条”,随工资发放给员工;
3、表由各车间、各部门编制,只能反映各车间、各部门的工资结算和支付情况。
㈣ 工资的三种计算方法
根据法律规定,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有以下方式:
第一,年工作日:
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第二,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第三,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第四,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一般用人单位使用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计算工资。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8小时)。
供参考。
㈤ 计时工资怎么算
计时工资分为两种,计算分别如下:
一、小时工资制。小时工资标准按日工资标准除以日法定工作时数求得。
二、日工资制。日工资制就是根据劳动者的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日数来计算工资。日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按照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减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25.5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25.5,得出日工资标准。
(二)按照平均每月日历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4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30.4天,得出日工资标准。
(三)按照当月应出满勤天数计算。即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当月日历天数减当月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得出日工资标准。
适用范围
由于计时工资是直接以劳动时间计算报酬,简单易行,便于计算;同时,由于各种劳动均可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所以计时工资的适应性强,实行范围广泛,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和各类工种、岗位均可采用。其中,最适用于以下行业、企业、车间、工种、岗位:
1、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技术性强、操作复杂,产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多道操作才能完成,不易单独计算个人的劳动成果的行业和工种。
2、主要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和从事辅助工作,其劳动量不便于用产品产量准确计量的工人和服务人员。
3、劳动量不便于统计计量的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㈥ 员工的工资正确计算方法是什么
1、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2、反算法:工资=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3、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 + 法定节假日天数)
4、出勤天数比例= 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例:某员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 2175÷21.75×22×(21.75÷23)=2080.4元
反算法: 2175—2175÷21.75×1×(21.75÷23)=2080.4元
㈦ 在计算计时工资的几种方法中,你认为那种方法最合理为什么
摘要 每月按21天计算(全年365天扣除法定节假日7天及104个公休日,再用12个月平均),日工资率为全月标准工资除以21天,即:
㈧ 谁知道计算薪酬的公式要有科学根据的.
有很多种,比如: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一、计时工资的计算:
采用月薪制计算应付工资,有两种方法。
1、每月固定按30天计算,以月工资标准除以30日,计算出每月的日工资率。
2、每月固定按年日历日数365日减去104个双休日和7个法定节假日,再除以12个月算出的平均工作日数21.17日计算,以月工资标准除以21.17日算出每月的日工资率。
应付月工资一般有四种计算方法:1、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2、按30日计算日工作率,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3、按21.17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4、按21.17日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采用哪一种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确定以后,不应任意变动。
例如:假定某工业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210元,。10月份31日,病假3日,事假2日,星期休假9日,出勤17日。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的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按上述四种方法分别计算该工人10月份的标准工资如下:
1、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
日工资率=210/30=7元
应扣缺勤病假工资=7*3*(100-90)%=2.1元
应扣缺勤事假工资=7*2=14元
应付工资=210-2.1-14=193.9元
2、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
应付出勤工资=7*(17+9)=182元
应付病假工资=7*3*90%=18.9元
应付工资=182+18.9=200.9元
3、按21.17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
日工资率=210/21.17=9.9196976元
应扣缺勤病假工资=9.9196976*3*(100-90)%=2.98元
应付工资=210-2.98-19.84=187.13元
4、按21.17日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
应付出勤工资=9.9196976*17=168.63元
应付病假工资=9.9196976*3*90%=26.78元
应付工资=168.63+26.78=195.41元
二、计件工资的计算公式:
应付工资=∑月内每种产品的产量*该种产品的计件单价
例如:假定A、B两种产品都应由6级工人加工。A产品的工时定额为30分钟;B产品的工时定额为10分钟。6级工的小时工资率为0.4117647元。该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应计算如下:
A产品计件单价=0.4117647*30/60=0.2058823元
B产品计件单价=0.4117647*10/60=0.06862745元
假定某6级工共加工A产品300件,B产品700件。其按上列公式计算的计件工资为:
应付工资=300*0.2058823+700*0.06862745=109.8元
该工人完成的产品定额工时为:
A产品定额工时=300*30/60=150时
B产品定额工时=700*10/60=116.6667时
该工人完成的产品定额工时总数和小时工资率计算的计件工资为:
应付工资=266.6667*0.4117647=109.8元
*科学根据可以查一查(成本会计)之内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