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叶绿素计算方法

叶绿素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3 05:09:34

㈠ 叶绿素分离纸层析法计算Rf

Rf值就是比移值,计算方法是用你样品点的中心处与点样处的距离除以展开剂前沿与点样处的垂直距离。
因此,Rf值是大于0小于1的。
叶绿素分离的话,你跑出来应该不止一种物质,因此应不止一个点,每一个点(即每一种叶绿素)均能计算出一个Rf值。

如何计算叶绿素的化学式

如何计算叶绿素的化学式
①单质化学式书写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但像氢气、氧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要在其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2;
②化合物化学式书写时,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正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0;
③含有原子团的物质,可将原子团看成是一个原子来书写化学式,如氢氧化镁Mg(OH)2.
1.写化学式的最简单方法是:
十字交叉法: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2.例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 N2+2X = 2CO2+4H2O+3N2,生成的2个CO2分子、4个H2O分子和3个N2分子中共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8、8、6,而反应前1个C2H8 N2分子中所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0、8、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判断2个X分子中共含有4个N原子和8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04;

㈢ 怎样测叶绿素a 以及怎样进行蓝藻计数

欲知封闭水域会否出现藻类疯长,如蓝藻爆发等现象,应监测水域中的藻类数量以及水质,由于对藻类等浮游植物采用计数的方法测定误差较大,耗时费力,对检测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相对较高,一般可测定水中的叶绿素a含量代替藻类测定。当水中的叶绿素a含量突然增高,而且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加上阳光照射强烈,气候炎热等因素,该水域极有可能发生藻类疯长,可通知各有关部门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因为藻类是一类含叶绿素的、光合自养的、无胚的原植体植物,在浮游藻类里叶绿素a的含量大约占有机物比重的1~2%,是估算藻类生物量的较好指标。可预先测定藻类计数和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关系,以叶绿素a的含量来推算藻类的数量,即通过测定水中的叶绿素来快速了解藻类的大致数量。

测定叶绿素a的仪器和方法有许多种,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是一简便易行的测定方法,水样经离心或过滤浓缩、研磨、丙酮提取后,定容,取上清液分别测量750nm、645nm、663nm、652nm等几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值,根据经验公式可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与测定其他物质稍有不同,如:测磷只需测定单一波长的吸光度值,再以该吸光度值代入由标准溶液测得的校准曲线计算含磷量。而叶绿素a无法使用校准曲线,需用几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值,根据经验公式来分别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含量。因为叶绿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等物质组成,试液是多组分的混合溶液,在试液中分离这几类物质的难度较大,且无必要。叶绿素a在645nm和663nm 处均有吸收,在645nm处吸光系数较小,为16.75,在663nm 处较大,为82.04;叶绿素b 在645nm和663nm 处亦都有吸收,但在645nm处吸光系数较大,为45.60,在663nm 处较小,为9.27。由此可知:叶绿素a的吸收峰值出现在663nm 处,该吸收曲线延伸到645nm处,在此波长处的吸收系数不如在663 nm 处大,因此在计算公式中求算叶绿素a的含量时,需扣除叶绿素b在663nm和645nm 处的吸光度值,再进行计算。

标准分析方法要求,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不可浑浊,在710nm或75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其值应小于叶绿素a吸收峰的吸光度值的5%,否则应重新过滤。假定样品在663nm处的吸光度值为0.03,则在750nm处的吸光度值不得大于0.0015,对试液的清澈程度要求很高,测量710nm或750nm的目的是避免悬浮物质的干扰,一般测量水中的浑浊度所采用的波长为680nm,为避免在680nm处仍有叶绿素a产生的吸收值,故将测量浑浊度的波长选在710nm以上。在计算公式中,凡参与计算的各吸光度值都应减去710nm处的吸光度值,以扣除悬浮物质的干扰。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对测量仪器分光光度计的波长精确度要求较高。如果波长与原吸收峰波长相差1nm,则叶绿素a的测定误差为2%,叶绿素b为19%,使用前必须对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进行校正。校正方法除按仪器说明书外,还应以纯的叶绿素a和b来校正。

㈣ 叶绿素计算方法

[Chla]=12.21*E663-2.81*E646
[Chlb]=20.13*E646-5.03*E663
[Chla+b]=7.18*E663+17.32*E646

㈤ 叶片中叶绿素a的含量是多少,假如有了吸光度应该如何计算

叶绿体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吸光光谱有差异

1.如果是80%的丙酮提取液,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663nm和645nm;
在663nm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溶液中的吸光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下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溶液中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
由加和性原则有
(1)A663=82.04×Ca+9.27×Cb; (2)A645=16.75×Ca+45.60×Cb
(A663和A645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3nm和645nm时的吸光度,Ca和Cb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单位:mg/L,以下同理类推)
解得上方程组知:
Ca=12.72×A663-2.59×A645; Cb=22.88×A645-4.67×A663
(注意:还有修正的式子波长646nm下Ca=12.21×A663-2.81×A646)

2.如果是95%乙醇提取液,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分别为665nm和649nm; 同理可以得到一下关系式 :
Ca=13.95×A665-6.88×A649; Cb=24.96×A649-7.32×A665

注(知识点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学奎 主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第二版)

㈥ 如何根据海水中叶绿素的含量计算初级生产力

根据叶绿素的含量可以计算出氧气的产量,扣除进入大气的氧气得到水的含氧量,进而可以估算鱼群的总量.这种算法误差很大的,受气温的变化影响很大,最好多留些保险系数.

㈦ 叶绿素a和 b的含量测定时,在一个波长不同浓度怎么计算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和意义
叶绿素a与叶绿素b是高等植物叶绿体色素的重要组分,约占到叶绿体色素总量的75%左右。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光能、传递光能的作用(少量的叶绿素a还具有光能转换的作用),因此叶绿素的含量与植物的光合速率密切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另外,叶绿素的含量是植物生长状态的一个反映,一些环境因素如干旱、盐渍、低温、大气污染、元素缺乏都可以影响叶绿素的含量与组成,并因之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因此叶绿素含量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对植物的光合生理与逆境生理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原理
叶绿素提取液中同时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二者的吸收光谱虽有不同,但又存在着明显的重叠,在不分离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情况下同时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可分别测定在663nm和645nm(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的光吸收,然后根据Lambert-Beer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
A663=82.04Ca+9.27Cb(1)
A645=16.75Ca+45.60Cb (2)

公式中Ca为叶绿素a的浓度,Cb为叶绿素b浓度(单位为g/L),82.04和9.27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663nm下的比吸收系数(浓度为1g/L,光路宽度为1cm时的吸光度值);16.75和45.60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645nm下的比吸收系数。即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光吸收等于各组分在此波长下的光吸收之和。

将上式整理,可以得到下式:
Ca=0.0127A663-0.00269A645(3)
Cb=0.0229A645-0.00468A663(4)
将叶绿素的浓度改为mg/L,则上式变为:
Ca=12.7A663-2.69A645(5)
Cb=22.9A645-4.68A663(6)
CT=Ca+Cb=8.02A663+20.21A645(7)
CT为叶绿素的总浓度

实验仪器及材料
实验材料:
菠菜或其它绿色植物
实验仪器及试剂:
UV-1700分光光度计;天平;剪刀;打孔器;研钵;移液管;漏斗;量筒;培养皿;滤纸;丙酮;石英砂;CaCO3;

实验步骤
提取叶绿素
选取有代表性的菠菜叶片数张,于天平上称取0.5g,(也可用打孔器打取一定数量的叶圆片,计算总的叶面积),剪碎后置于研体中,加入5ml 80%丙酮,少许CaCO3和石英砂。仔细研磨成匀浆,用滤斗过滤到10ml量筒中,注意在研钵中加入少量80%丙酮将研钵洗净,一并转入研钵中过滤到量筒内,并定容至10ml。将量筒内的提取液混匀,用移液管小心抽取5ml转入25ml量筒中,再加入80%丙酮定容至25ml(最终植物材料与提取液的比例为W:V=0.5:50=1:100,叶色深的植物材料比例要稀释到1:200)。

测量光吸收
利用722分光光度计或UV1700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645nm和663nm下的吸光度。

结果分析
将测得的数值代入到公式(5)(6)(7)中,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浓度。最后要计算出单位叶片鲜重中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a含量(mg/g鲜重)=Ca×50ml(总体积数)×1ml/1000ml/L ÷0.5g=0.1Ca
叶绿素b含量(mg/g鲜重)=0.1Cb
总叶绿素含量(mg/g鲜重)=0.1CT
讨论:
1. 叶绿素在兰光区的吸收峰高于红光区的吸收峰,为何不用兰光区的光吸收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2. 计算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 比较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以及比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㈧ 叶绿素测定公式里的叶绿素稀释倍数如何计算

叶绿素测定公式里的叶绿素稀释倍数如何计算
一、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3.研钵;4.棕色容量瓶;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8.擦境纸;9.滴管.
(三)试剂:96%乙醇(或80%丙酮);石英砂;碳酸钙粉.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2g,共3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2~3ml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5min.
3.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最后用乙醇定容至25ml,摇匀.5.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5nm、649nm下测定吸光度.
四、实验结果计算:将测定得到的吸光值代入下面的式子:Ca=13.95A665-6.88A649;Cb=24.96A649-7.32A665.据此即可得到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Ca、Cb:mg/L),二者之和为总叶绿素的浓度.最后根据下式可进一步求出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的含量(mg/g)=[叶绿素的浓度×提取液体积×稀释倍数]/样品鲜重(或干重).

㈨ 关于叶绿素含量的计算

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只稀释了4倍。把通过吸光值推算出的 叶绿素的量mg×4÷0.2即可。

阅读全文

与叶绿素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反渗透膜解决方法 浏览:485
扯面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浏览:494
文彦博树洞取球方法好在哪里 浏览:853
四川泡洋姜的正确泡水方法 浏览:497
黑檀手串的鉴别方法图解 浏览:816
延迟满足实验研究方法 浏览:159
种植业污染解决方法 浏览:893
论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浏览:124
孩子学习方法不对该如何 浏览:836
艾莱依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799
在家怎么制作果冻方法 浏览:50
关于氮和硫的化学计算方法 浏览:627
手环核酸检测方法 浏览:417
高层窗户封闭的安装方法 浏览:127
嫩肉粉煮牛肉的食用方法 浏览:124
关羽上王训练方法 浏览:905
旅行社如何引进客流的十种方法 浏览:211
秃顶快速治疗方法 浏览:628
华为清理手机垃圾方法 浏览:941
秒开手机壳的方法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