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张力的计算公式
如果是公式为F0=K'DDR0/1000
F0是最小破断拉力
K'是某绳的破断拉力系数
DD是直径的平方
RO是某绳的公称抗拉强度 单位MPA
② 张力怎么算
就是绳拉力啊 比如你用5牛的力拉绳 绳的张力就是 5牛啊
答案补充
看具体的题目~~ 绳子的承受的力是由范围的 通常是这么问 求绳的最大张力 通常 是通过拉力来 转换等价求出张力的 但是这只是从计算方面来这么看 实际上 绳的张力 概念并不是拉力 也就是概念问题 啦 其实也差不多
答案补充
没有公式 你给个 题吧
③ 溶液张力的计算
1、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2、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参透压正常值(280~-320m0sm/L,计算时
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
个数值。
3、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如0.99%N
aC1溶液参透压=(0.9×10×1000×2)/58.5=308 mo sm/L(794.2kPa)该渗透压
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4、又如59% N 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
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5、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
拓展内容:
己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
1、109%0(NaC1)11张(临床上可按10张计算)。
2、0.990(NaC1)1张。
3、5%( N a HCO3)4张。
4、10%(KC1)9张。
5、10%(GS)0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
1.力的角度描述,单一表面能力f=aL(是阿耳法不是a),这样a=f/L。
表面张力系数a等于作用在每单位长度截线上的表面张力,a与两物质种类及T有关。
2.能量的角度描述,缓慢拉动液膜外力F1做功(力平衡。F2代表内力)W=F1*x=F2*x=a*2L*x=a*S=E
等温条件下,外力的功因克服表面张力全部转化为液膜的表面能, W=E,a=f/L=E/S,表面张力系数a在数值上等于等温条件下液体表面增加单位面积时所增加的表面能。
被拉伸的弦、绳等柔性物体对拉伸它的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或被拉伸的柔性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
例如某绳AB可以看成是AC和CB两段组成,其中C为绳AB中的任一横截面,AC段和CB段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张力。在绳的截面上单位面积所受的张力称为张应力。
地壳运动产生压力和张力,压力常见于汇聚型板块,如:印度洋板块(前端带着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间的碰撞。张力常见于分离型板块,如海底扩张、红海裂谷、东非大裂谷等。在地壳运动中压力和张力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内陆很多断裂带的产生并不是分离型板块的张力所致,而恰恰是汇聚型板块,如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产生的压力使陆块隆起,而隆起必然使薄弱环节产生张裂。如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度带,地壳从平均35千米向65千米过度的龙门山断裂带。
⑤ 液体表面张力如何计算
液体表面张力公式为:
S= ds/de
de为悬滴的最大直径,ds为离顶点距离为de处悬滴截面的直径。
式中b 为液滴顶点O 处的曲率半径。此式最早是由Andreas, Hauser 和Tucker提出, 若相对应与悬滴的S 值得到的1/H 为已知, 即可求出表( 界) 面张力。
应用Bashforth-Adams 法, 即可算出作为S 的函数的1/H 值。因为可采用定期摄影或测量ds/de 数值随时间的变化, 悬滴法可方便地用于测定表( 界) 面张力。
(5)张力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分静力学法和动力学法。静力学法有毛细管上升法、 Noüy 环法、Wilhelmy 盘法、旋滴法、悬滴法、滴体积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动力学法有震荡射流法、毛细管波法。
其中毛细管上升法和最大气泡压力法不能用来测液- 液界面张力。Wilhelmy 盘法, 最大气泡压力法, 震荡射流法, 毛细管波法可以用来测定动态表面张力。
由于动力学法本身较复杂, 测试精度不高, 而先前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手段都不够先进, 致使此类测定方法成功应用的实例很少。因此, 迄今为止, 实际生产中多采用静力学测定方法。
⑥ 怎么计算表面张力
要求出表面张力的大小可在液体表面上画出一个任意的面积元。设此面积元每个边长都是l,表面其他部分垂直作用在每一边上的张力为F,于是表面张力σ为:
Σ=F/l0
表面张力垂直于此面积的周边,其大小以每厘米多少达因来表示(1达因/厘米=10^-3牛顿/米)因此,表面张力的量纲是MT^-2。
在室温(20℃左右)下,大部分液体的表面张力在20〜40达因/厘米范围以内,但也有大于此数的,如水的表面张力为72达因/厘米;水银表面张力为470达因/厘米。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都比较大,如1131℃液态铜的表面张力为1103达因/厘米。一些在常温下为气态的元素,在低温下处于液态时,表面张力却很小,如4.3开液氦的表面张力仅有0.098达因/厘米,90.2开液氢的表面张力为0.2达因/厘米,理论分析还指出,对于同一种液体,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⑦ 张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张力=含有电解质液体的份数/液体总份数,也就是张力=(盐+碱)/(盐+糖+碱)。
⑧ 表面张力的计算
要求出表面张力的大小可在液体表面上画出一个任意的面积元。设此面积元每个边长都是l,表面其他部分垂直作用在每一边上的张力为F,于是表面张力σ为:
Σ=F/l0
表面张力垂直于此面积的周边,其大小以每厘米多少达因来表示(1达因/厘米=10-3牛顿/米)因此,表面张力的量纲是M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