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己制作PCB板需哪些工具
最好是用热转印法,简单方便。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热转印自制线路板的方法:
热转印法是小批量快速制作印刷电路板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激光打印机墨粉的防腐蚀特性,具有制板快速(20分钟),精度较高(线宽15mil,间距10mil),成本低廉等特点,但由于涂阻焊剂和过孔金属化等工艺的限制,这种方法还不能方便的制作任意布线双面板,只能制作单面板和所谓的“准双面板”。
这种方法的实现,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原材料:一台电脑一台激光打印机,打印机的墨粉用廉价的兼容墨粉即可;热转印纸,也可以用不干胶纸的背面光面纸代替,不过要自己裁;金属壳电熨斗一把,用所谓的“热转印机(用塑封机改装的)”也可以,个人觉得效果不如电熨斗,而且很贵;敷铜电路板,有电木基材和玻纤环氧树脂基材的,后者的性能要好一些;腐蚀的容器和药品,容器用塑料盒即可,药品可以用盐酸和双氧水;钻孔用的钻机和钻头,钻头一般要用到0.8mm,0.6mm和1.0mm的;当然还有锯板,磨边等一系列机械工具。
由于热转印制版的特点,在布线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线宽不小于15mil,线间距不小于10mil。为确保安全,线宽要在25~30mil,大电流线按照一般布线原则加宽。为布通线路,局部可以到20mil。15mil要谨慎使用。导线间距要大于10mil,焊盘间距最好大于15mil。
2)尽量布成单面板,无法布通时可以考虑跳接线。仍然无法布通时可以考虑使用双面板,但考虑到焊接时要焊两面的焊盘,并排双列或多列封装的元件在toplayer不要设置焊盘。布线时要合理布局,甚至可以考虑调换多单元器件(比如6非门)的单元顺序,以有利于布通。尽量使用手工布线,自动布线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3)有0.8mm孔的焊盘要在70mil以上,推荐80mil。否则会由于打孔精度不高使焊盘损坏。
4)孔的直径可以全部设成10~15mil,不必是实际大小,以利于钻孔时钻头对准。
5) bottomlayer的字要翻转过来写,Toplayer的正着写。
器具清单 :
一台电脑一台激光打印机(没有激打可以到外面去打);
热转印纸
电熨斗一把
敷铜电路板
腐蚀的容器和药品
钻孔用的钻机和钻头
锯板砂纸等
这里有自制线路板非常详细的视频介绍,非常赞,不得已我都佩服!你一看便知:
http://v.youku.com/v_show/id_co00XMTI2ODQwMDQ=.html
‘贰’ 麻花钻头磨法图解
麻花钻头的磨法 麻花钻头磨法图解

1.“刃口摆平轮面靠。”
这是钻头与砂轮相对位置的第一步,往往有学生还没有把刃口摆平就靠在砂轮上开始刃磨了。这样肯定是磨不好的。这里的“刃口”是主切削刃,“摆平”是指被刃磨部分的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轮面”是指砂轮的表面。“靠”是慢慢靠拢的意思。此时钻头还不能接触砂轮。
2.“钻轴斜放出锋角。”
这里是指钻头轴心线与砂轮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锋角”即顶角118°±2o的一半,约为60°这个位置很重要,直接影响钻头顶角大小及主切削刃形状和横刃斜角。要提示学生记忆常用的一块30°、60°、90°三角板中60°的角度,学生便于掌握。口诀一和口诀二都是指钻头刃磨前的相对位置,二者要统筹兼顾,不要为了摆平刃口而忽略了摆好斜角,或为了摆好斜放轴线而忽略了摆平刃口。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会出这些错误。此时钻头在位置正确的情况下准备接触砂轮。
3.“由刃向背磨后面。”
这里是指从钻头的刃口开始沿着整个后刀面缓慢刃磨。这样便于散热和刃磨。在稳定巩固口诀一、二的基础上,此时钻头可轻轻接触砂轮,进行较少量的刃磨,刃磨时要观察火花的均匀性,要及时调整压力大小,并注意钻头的冷却。当冷却后重新开始刃磨时,要继续摆好口诀一、二的位置,这一点往往在初学时不易掌握,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改变其位置的正确性。
4.“上下摆动尾别翘。”
这个动作在钻头刃磨过程中也很重要,往往有学生在刃磨时把“上下摆动”变成了“上下转动”,使钻头的另一主刀刃被破坏。同时钻头的尾部不能高翘于砂轮水平中心线以上,否则会使刃口磨钝,无法切削。
麻花钻缺点:
麻花钻的几何形状虽比扁钻合理,但尚存在着以下缺点:
(1)标准麻花钻主切削刃上各点处的前角数值内外相差太大。钻头外缘处主切削刃的前角约为+30°;而接近钻心处,前角约为-30°,近钻心处前角过小,造成切屑变形大,切削阻力大;而近外缘处前角过大,在加工硬材料时,切削刃强度常嫌不足。
(2)横刃嫌长,横刃的前角是很大的负值,达-5 4°~-6 0°,从而将产生很大的轴向力。
(3)与其他类型的切削刀具相比,标准麻花钻的主切削刃很长,不利于分屑与断屑。
(4)刃带处副切削刃的副后角为零值,造成副后刀面与孔壁间的摩擦加大,切削温度上升,钻头外缘转角处磨损较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恶化。 以上缺陷常使麻花钻磨损快,严重影响着钻孔效率与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提高
‘叁’ 手工钻头怎么做
中间立柱,一根拉杆,两头栓上绳的逆向螺旋缠绕,拉杆反向放,
‘肆’ 如何手工磨钻头
手工磨标准麻花钻头.......
一、平整的砂轮一台。
二、从刃口往后磨,防止钻头退火,逐渐压低钻尾,呈旋转的手法。
三、后角不可过大
四、钻头顶角118度,两刃要对称。
没有图,不好说清楚,后角过大,钻头的横刃肯定长,不利于切削。而且横刃长,和新钻头比较,一定不顺眼。没有后角就不能钻进。钻头磨的水平,主要就反映在后角上。
标准麻花钻还有很多改进磨法,如”倪志福钻头“。
直径在5-6毫米以上的钻头用手工磨,还比较好掌握。如果钻头太小就只有用工具磨床磨钻头,0.2毫米的钻头,一般是见不着,手工也磨不了,只能是使用工具磨床了。
‘伍’ 磨钻头视频
第一:手工刃磨钻头完全靠练习,在练习中慢慢体会。准备一小缸水,磨时不要过分用力,热了侵在水中降温。
第二:从钻头后面(钻头切削部分分为横刃,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前刀面,后刀面)开始逐渐向主切削刃磨。
第三:注意观察,横刃不要太长,否则轴向力增大。两主切削刃要对称,长度相等。否则孔径变大。俩主刃之间夹角标准118度(刀尖角)大于小于它切削刃都不是一条直线,会是圆弧。
第四:自定心钻头的刃磨最好有工具磨完成,如也许手工,难度很大。现将砂轮裁出棱角,将钻头横刃两侧磨成切削刃向中间靠拢交与一点。慢慢练习会掌握很多的,可根据不同加工材料适当改变刀具角度。

‘陆’ 50毫米大的钻头如何手工磨制。。。。
刃磨大钻头,与磨小钻头的基本方法是相同的,不过,由于砂轮的厚度比钻头的切削刃的长度小,因此不能像在磨小钻头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下摆动钻头。在磨大钻头时,需要不断的平行移动钻头,使整个切削刃都能磨上。除此之外,其它的刃磨钻头的要领与磨小钻头相同。手的姿势,角度等要保持不变形。另外,在刃磨时,要多反复把钻头举起,对着明亮处观察两个切削刃的角度、长度、对称度。如果对所钻孔的直径要求比较严的话,可以在刃磨后,先试钻一下,把先吃屑的那个切削刃再磨去一些,直到两侧同时吃屑为止。最后,由于大钻头的钻心部位比较厚,需要把横刃修磨窄一些,这样可以减小钻进的轴向力。
‘柒’ 磨钻头的方法
第一:手工刃磨钻头完全靠练习,在练习中慢慢体会。准备一小缸水,磨时不要过分用力,热了侵在水中降温。
第二:从钻头后面(钻头切削部分分为横刃,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前刀面,后刀面)开始逐渐向主切削刃磨。
第三:注意观察,横刃不要太长,否则轴向力增大。两主切削刃要对称,长度相等。否则孔径变大。俩主刃之间夹角标准118度(刀尖角)大于小于它切削刃都不是一条直线,会是圆弧。
第四:自定心钻头的刃磨最好有工具磨完成,如也许手工,难度很大。现将砂轮裁出棱角,将钻头横刃两侧磨成切削刃向中间靠拢交与一点。慢慢练习会掌握很多的,可根据不同加工材料适当改变刀具角度。
‘捌’ 两刃麻花钻头的手工刃磨方法
麻花钻对于机械加工来说,它是一种常用的钻孔工具。结构虽然简单,但要把它真正刃磨好,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关键在于掌握好刃磨的方法和技巧,方法掌握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这里介绍一下对麻花钻的手工刃磨技巧。
麻花钻的顶角一般是118°,也可把它当作120°来看待。刃磨钻头主要掌握几个技巧:1、刃口要与砂轮面摆平。
磨钻头前,先要将钻头的主切削刃与砂轮面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也就是说,保证刃口接触砂轮面时,整个刃都要磨到。这是钻头与砂轮相对位置的第一步,位置摆好再慢慢往砂轮面上靠。2、钻头轴线要与砂轮面斜出60°的角度。
这个角度就是钻头的锋角,此时的角度不对,将直接影响钻头顶角的大小及主切削刃的形状和横刃斜角。这里是指钻头轴心线与砂轮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取60°就行,这个角度一般比较能看得准。这里要注意钻头刃磨前相对的水平位置和角度位置,二者要统筹兼顾,不要为了摆平刃口而忽略了摆好度角,或为了摆好角度而忽略了摆平刃口。3、由刃口往后磨后面。
刃口接触砂轮后,要从主切削刃往后面磨,也就是从钻头的刃口先开始接触砂轮,而后沿着整个后刀面缓慢往下磨。钻头切入时可轻轻接触砂轮,先进行较少量的刃磨,并注意观察火花的均匀性,及时调整手上压力大小,还要注意钻头的冷却,不能让其磨过火,造成刃口变色,而至刃口退火。发现刃口温度高时,要及时将钻头冷却。4、钻头的刃口要上下摆动,钻头尾部不能起翘。
这是一个标准的钻头磨削动作,主切削刃在砂轮上要上下摆动,也就是握钻头前部的手要均匀地将钻头在砂轮面上上下摆动。而握柄部的手却不能摆动,还要防止后柄往上翘,即钻头的尾部不能高翘于砂轮水平中心线以上,否则会使刃口磨钝,无法切削。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钻头磨得好与坏,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在磨得差不多时,要从刃口开始,往后角再轻轻蹭一下,让刃后面更光洁一些。5、保证刃尖对轴线,两边对称慢慢修。
一边刃口磨好后,再磨另一边刃口,必须保证刃口在钻头轴线的中间,两边刃口要对称。有经验的师傅会对着亮光察看钻尖的对称性,慢慢进行修磨。钻头切削刃的后角一般为10°-14°,后角大了,切削刃太薄,钻削时振动厉害,孔口呈三边或五边形,切屑呈针状;后角小了,钻削时轴向力很大,不易切入,切削力增加,温升大,钻头发热严重,甚至无法钻削。后角角度磨的适合,锋尖对中,两刃对称,钻削时,钻头排屑轻快,无振动,孔径也不会扩大。6、两刃磨好后,对直径大一些的钻头还要注意磨一下钻头锋尖。
钻头两刃磨好后,两刃锋尖处会有一个平面,影响钻头的中心定位,需要在刃后面倒一下角,把刃尖部的平面尽量磨小。方法是将钻头竖起,对准砂轮的角,在刃后面的根部,对着刃尖倒一个小槽。这也是钻头定中心和切削轻快的重要一点。注意在修磨刃尖倒角时,千万不能磨到主切削刃上,这样会使主切削刃的前角偏大,直接影响钻孔。
当然,磨钻头没有一定的定式,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通过比较、观察、反复试验,定会把钻头磨得更好。
www.gm199.com
传奇开服一条龙
‘玖’ 钻头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钻头的成形国内普遍采用轧制工艺。该工艺的最大优点是生产效率高,能充分利用原材料;加工出的钻头坯体内部组织具有纤维连续性,且晶粒细化,碳化物分布均匀,红硬性高。但轧制工艺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即钻头坯体极易轧裂。在通常情况下,钻头的轧裂率为5%~10%,有时高达20%~40%,每年仅因钻头轧裂就使企业损失数十万元。尤其在当前高速钢材料价格较昂贵的情况下,解决钻头轧裂问题,降低轧裂率,将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 轧沟磨背工艺的提出
导致钻头轧裂的因素很多,针对不同轧裂原因,可采取不同的方法降低轧裂率。但已有的方法效果均不理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轧裂问题。通过观察发现,98%以上轧裂钻头的裂纹均出现在刃带与刃沟的交汇处。由此看来,裂纹的产生与刃带的形成直接相关。普通的轧制工艺是在四辊轧机上同时轧出钻头的刃沟、刃背和刃带,即轧沟与轧背同步。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提出刃沟和刃带分别成形的工艺方案,即先在四辊轧机上轧出钻头的刃沟,然后在专用磨床上磨出钻头的刃背外圆(刃带也同时形成)。这就是本文拟介绍的轧沟磨背工艺,其主要工艺路线为:轧沟→通磨外圆→ 切尖倒棱→热处理→通磨外圆→精磨外圆→磨背→磨钻尖。
2 轧沟磨背工艺原理
采用轧沟磨背工艺轧沟时,可仍采用原有四辊轧机,只是两个刃背扇形板的截形有所变化,即没有刃带槽。此时,两个刃背扇形板的作用只是固定钻头截形,调整刃背充起量。两种轧制工艺的四辊轧机孔型示意如下图。由图可见,采用轧沟磨背工艺时,由于刃背扇形板不存在刃带槽,钻头截形简单,因此避免了刃带处裂纹的产生。
引起裂纹的原因如下:轧沟轧背时,由于不同规格的钻头刃带尺寸各不相同,因此刃背扇形板上刃带槽的宽度和深度也不同,通常宽度为0.45~0.95mm,深度为0.55~1.15mm。进行热轧时,钻头坯件在扇形板的滚压作用下,加热到临近熔化状态沿轧机孔型流动、延伸,流入刃带槽内的金属便形成钻头刃带。但狭窄的刃带槽使金属不易顺利流动,因而容易产生刃带缺陷。特别是当坯体冷却时,窄而高的刃带处于钻头坯体的边缘,冷却速度最快,易产生应力集中。由于受材料、加热温度、时间和速度、扇形板加工精度等的影响,极易在刃带处产生裂纹。而采用轧沟磨背工艺轧沟时,轧机孔型简单, 结构合理,符合金属流动特性,因此可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刃带单独成形,也极大地降低了四辊轧机的调整难度,提高了钻芯对称度(麻花钻重要检查项目之一)的精度。
规格(mm) f3 f4.2 f5 f6 f6.8 f8.5 f9 f10
加工方法 轧裂率(%)
轧沟轧背 9 30 12 20 15 27 18 40
轧沟磨背 0 2 0 1 0 2 0 3
采用新工艺轧沟后的钻头坯体经热处理、精磨外圆等工序,然后在专用磨床上磨出刃背。这一工艺过程也可提高钻头工作部分的径向圆跳动精度(也是麻花钻重要检查项目之一)。
3 轧沟磨背工艺的应用效果
是否采用新工艺应视生产中的实际情况而定,如试轧后轧裂率低于5%,而且生产批量较大时,仍可采用轧沟轧背工艺加工直柄麻花钻。但当轧裂率高于5%时,则应采用轧沟磨背工艺。下表所示为我厂部分规格钻头用两种不同工艺方案加工时轧裂率的对比。由表可知,轧沟磨背工艺对降低钻头轧裂率效果非常明显。采用此项工艺后,我厂钻头钻芯对称度合格率由75%提高到80%,径向圆跳动合格率由 85%提高到90%。
望采纳
‘拾’ 钻头怎么做
钻头最常用的是麻花钻,麻花钻的螺旋槽是怎么做出来的。
通常有二种工艺方法:
1.热轧工艺
将钻胚加热后进入专用轧机,轧制螺旋槽。再然后进入相应的热处理工序、磨工序等等。
2.全磨制工艺
经热处理淬硬的棒料直接在专用磨床上磨出螺旋槽,柄部和切削刃。硬质合金钻头、小直径钻头通常是采用全磨制工艺方法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