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学生复杂计算方法

学生复杂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15 03:14:44

‘壹’ 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做计算题时,往往有的学生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不好的习惯造成错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很重要。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认真演算,仔细抄写,自觉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的提高计算准确性。
三、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如算理不明白、法则不懂、性质不清、定律不熟、公式没掌握等等),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基础工作。
总之,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一步步训练成的,不要觉得计算简单、无趣,养成喜欢计算、善于计算、验算计算的良好习惯。

‘贰’ 提高初中生计算能力的措施

一、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判定法则等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工程,教师应尽量在活动的课堂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于很多的应用总是不够灵活,关键是他们没用用心去记忆,没把握基本的概念记牢固,那么在应用时就不会灵活运用。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方法:把概念生活化,把生活中不动的文字描绘成形象的、生动的情景进行记忆,让他们从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培养他们的兴趣的形象思维。在理解和掌握教学概念的同时,也要重视几何有关判定的理解。

二、指导一些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一定的方法,只要是有了适合的方法,一般都是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复习阶段计算教学也是这样的,尤其是对于数学这样的理科,如果我们能够重视复习的方法,就相当于提高了数学复习的质量了。每次考完试后,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同学说:这次考试我又粗心了。这实际上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求快心理造成的数学运算技能的不过关。要知道数学题的每一步都是符合一定的法则来完成的,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忽视了某一步,那么就会发生这一步的法则没有正确的运用,进而产生错解。因此,运算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说是要弄懂“算理”,不仅知道怎样算,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算,从而把握运算的方向、途径和程序,一步一步仔细完成,形成准确快捷的运算能力。初中生既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系统地,高效地复习计算问题时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把在以前没弄懂的算理和错误认识纠正过来。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补缺补差及答疑辅导,并分清情况,矫正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三、注重计算过程中的趣味性、多变性

单调的数学计算容易引起学生学习上的疲劳,也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反感,从而造成厌学的情绪,而学生对复杂的计算更是异常的头疼因此怎样提升学生对计算题的兴趣,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创设丰富有趣的问题情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更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做一个有心人,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有机结会,时时处处去研究、总结,也需要我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认识到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保证。

‘叁’ 小学生数学快速计算的几个方法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十几+另一数的个位,尾X尾,相加的和加上相乘的积,个位与十位对齐,注意要进位
如:15X16=240
用口诀计算:15+6=21,5X6=30,210+30=240
13X14=182用口诀计算:13+4=17,3X4=12,170+12=182
大家可以试着计算
11X13,12X16,16X17
2、个位与十位互换的两位数相加
口诀:(个位+十位)X11
如:67+76=143用口诀计算:(6+7)X11=143
93+39=132用口诀计算:(9+3)X11=132
大家可以试着计算
34+43,56+65,78+87
3、个位与十位的两位数相减
口诀:(被减数十位-被减数个位)X9
如:43-34=9用口诀计算:(4-3)X9=9
95-59=36用口诀计算:(9-5)X9=36
大家可以试着计算76-67,53-35,42-24

‘肆’ 浅谈小学计算方法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可以说小学数学的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段的计算学习,对于小学生今后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重要部分之一.
一、重视计算学习的基础
随着现在教育在社会上的热度越来越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把自己孩子的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上学前,教孩子几个汉字或是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的家长不在少数. 所以,大部分一年级的孩子来上学时并非一无所知,他们通过自己家长的教育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经验,对计算已经不再陌生,甚至已经有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一年级主要是让孩子掌握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笔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等,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一开始是认数、分与合、比较大小、计算等穿插进行,而分与合的学习对10以内口算的学习起到了奠基和启蒙的作用,因此,分与合成了一年级学生一开始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曾遇到一个这样的学生,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并不好,但是10以内的加减法却计算得很好,速度快,正确率高. 笔者也曾从学生的父母处了解到,是在上学前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对计算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家长也很疑惑,为什么孩子计算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分与合这样的知识却总是掌握不了. 我想家长对孩子进行的计算教育一定是题海式练习,熟能生巧,学生自然会对计算有一定的掌握能力,但是并未进行系统学习,学生找不到知识间的联系,所以即使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也不代表就能掌握与之联系甚密的分与合. 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其他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不断地提高,而这名同学并没有太大的起色,所以,这看似简单的计算教学也是需要层层递进地系统学习的,把握好基础才能后来居上.
二、计算教学不断渗透进平时教学活动中
计算并不是一个章节式的知识点,也不是一个专题性的知识点,从低年级20以内整数加减法、乘法口诀、口诀试商,到中年级的两位整数乘除法,再到高年级小数、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纯粹的计算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教材. 另外,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三大领域,都与计算密不可分. 所以计算的教学必须渗透进每天的教学活动中.
笔者利用每节课的前3~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计算练习,而这些计算的练习又并不是呆板枯燥的. 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学生练习的题型也在不断变化. 如:一年级学习到一题四式后,学生在每天的练习中就会遇到已知一道算式,写出与之相关的另外三道算式,即给出算式3 + 5 = ?,学生写出5 + 3 = 8,8 - 3 = 5以及8 - 5 = 3;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法及口诀求商后,学生就会在每天的练习中遇到根据一句口诀,写出用它来计算的乘法和除法算式,即教师报出口诀三四十二,学生写出算式3 × 4 = 12,4 × 3 = 12,12 ÷ 3 = 4及12 ÷ 4 = 3;如果学生对于某一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也可利用这3~5分钟进行强化,如强化题型“5 + □ > 13,□里最小填几”等. 这每天的3~5分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培养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也能够对不断学习新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即使一开始有欠缺的同学,也可以利用这3~5分钟不断地补上.
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估算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估算的意义和重要性,为高年级的计算教学奠定基础,低年级就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可以在具体的题目中渗透,如19 + 9,19可以看作20,9可以看作10,20 + 10 = 30,所以估计19 + 9的得数不会超过30;又如二年级经常遇到的问题“每条船最多可坐5人,33人6条船够坐吗?”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去尾法”和“进一法”. 有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三年级遇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需要试商”的内容时,相信学生便能得心应手地解决了.
四、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计算
恩格斯曾说:“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数学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最后还会应用于生活. 所以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计算的原型.
在低年级时,学生经常不能理解加减法或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而对于数量关系式,有些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式地学习. 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比如买东西时产生的几个量:商品价钱、付的钱、找回的钱,如果没有生活中真切地实践过,多次感受了这个过程,相信课堂上练得再多也无法弥补.
高斯曾说:“数学,科学的皇后;算术,数学的皇后. ”可见计算对于数学的重要意义. 从低年级开始,巩固学生的计算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意识,并在生活中感悟计算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灵活运用,是不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部分.

‘伍’ 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计算能力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 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在教学中我却发现,我们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主要体现在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的准确率低两个方面。造成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四点:1.运算法则不熟练。法则不熟练又可以分两种情况:背得不熟:背得很熟却不会运用。2.没掌握巧妙的算法。3.“懒”。懒得动笔,懒得用脑。有的学生一看到数字就头疼,干脆选用省时又省脑的计算器、电脑等工具,一旦让他们抛开这些工具,他们便不知从哪开始算,如何计算。4.马虎。主要体现在:抄题抄错的,计算过程中丢符号的,算错数的。学生的计算能力亟待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可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解决:
一、牢记法则,熟练运用
要想让学生把计算题做对,理解记忆法则是基础。一个不会背法则的学生是绝对做不对相应的计算题的,而只会死记硬背,不理解意思的学生同样也做不对。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在讲有理数加法的时候,在计算“-13-9”这个简单的有理数加法时,学生能做出-22,22,-4,4等好几个结果。根据一些成绩优秀学生的经验,要想准确、快速地进行数学计算,除了牢记法则之外,就是多做相对应知识点的题,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捷径可走。
二、创设情境,计算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让抽象的数字“活”起来
抽象枯燥的数字再与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这些符号混合到一起,使平时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是反感,一看一串式子就不想做了,计算的速度与准确率更无从谈起了。但如果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比如,在学勾股定理,我让学生量教室门的高与宽,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多少米以内的木棒能通过门口;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有一个女儿,我今年40岁,我现在的年龄比我女儿年龄的5倍还大5岁,你们猜猜她今年多大了?”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让抽象的数字“活”起来,数字变得有感情了,计算也就不那么难了。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计算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抓住这个有利条件,适时联系实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良好的计算习惯。每次的作业或测验后的试卷分析中,我要求学生做下面两件事: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和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让学生发现哪些计算题是由于马虎,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们介绍学习经验,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触动,从而产生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2.认真对待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分析完错题之后,我要求学生把每次作业或测试中做错的题目和考试或课外练习中遇到的一些自己不会做的题目都记在错题本上。做错的题目不仅记录错误的解题过程,而且在旁边写出出错的原因及今后改正的措施,并加以订正,目的是使学生对错误加深印象,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不会做的计算题,肯定是法则掌握不牢,教师或同学给讲会了,弄明白了,也要记在错题本上,在平时复习时重点看曾经出错的题和不会做的题,针对解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进行认真分析,弄清原因,脑海里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能避免出现做题一错再错的现象。实践证明,对于积极上进的学生是非常实用的。
四、教给学生巧妙的计算方法。
巧妙的计算方法能减少计算量,使计算变得简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率。巧算包括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专家或同行在平时的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其他的巧妙的算法。
1.加一法――头相同,个位相加之和等于10。
公式:一个头加“1”后,头×头;尾×尾,连起来。
例:62×68=4216
解:(6+1)×6=42 2×8=16 连起来得4216。
2.加尾数法――尾相同,十位相加等于10。
公式:头×头加一个尾;尾×尾,连起来。
例:26×86=2236
解:2×8+6=22 6×6=36 连起来得2236。
五、引入竞争机制,训练学生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
人都有好斗的天性,即使是尚未长大成人的初中生也不例外。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在竞争中取胜而自豪,同时也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而奋力拼搏,竞争能激励上进。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组织抢答竞赛,如“数与式”的运算,“一元二次方程、根式方程、不等式方程的解法”等内容都可以组织竞赛。或者运用电脑计时器,看谁能在教师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两种方法使课堂气氛时而紧张时而活跃,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训练学生准确迅速的计算能力。
有一点需要说明,这种活动的环节不宜太长,更不能贯穿整节课,我认为15分钟左右足够了。因为我们每节课都要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活动太长,一方面不利于下面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使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直跟不上,对计算失去兴趣。适度的放松既给计算慢的学生一个调整、完善的机会,也能使计算快的学生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这时,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计算能力差的学生,他们在计算中永远都难以取胜,此时可引导学生与自己竞争,当学生看到自己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对的题越来越多时,会更有信心地进行数学计算,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数学教师引导学生随时随处、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抛开现代化的计算工具,勤动手、勤动脑,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计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相信,学生的计算能力定会有显着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陆’ 如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方法初探

运算能力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对培养具有真正数学能 力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现在初 中学生对概念、法则、定理的理解不深,甚至不熟,从而造成学生 运算速度慢,准确性差,见题就做,盲目运算而不求合理性和灵活 性。因此,很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就是提高学生运算 能力谈谈我的做法: 一、重视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初中生的好奇心、好胜心非常强,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兴趣。同 时,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动力和效果都不稳定。因此,我们就要注 意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我们 在教学中也应采用合理的设问和启导。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和总 结规律,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 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转化 初中学生运算出现的错误多与概念、法则、公式的理解有关, 而他们往往受小学死记硬背的影响,但初中是重理解、应用。因 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尝试实践,逐步学会概括方法以及对比近邻概 念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变式和应用的技能,养成一些计算习惯。如 讲授了有理数的法则后,我们就应引导学生养成先确定每一步结 果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计算习惯,养成计算先观察题目、特点, 选择合适方法,以求运算简便迅速的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法则 加深理解,运用自如。同时,我们在教学时还应着力突出弱成分, 做好单层次思维向多层次思维的转化。如,在引入正负数后,我们 可让学生比较一下a 的大小,这里,许多学生会认为a>-a,主要原因是a 是一个字母,可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则是弱成分,这往往是学生考虑不周到的,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充分显示弱成分, 让学生弄清a 的取值,克服强成分的影响,使学生养成从多方面思 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层次思维,这对以后的平方根的 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要注意运算的层次性和阶段的训练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们必须控制练习的内容、分量和范围, 但如果在学生法则还不够熟的情况下,就进行强行练习,便会使学 生望而生畏,影响学生的信心。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训练时要有层 次和阶段性,每一个层次、阶段要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一个重点。 如有理数的运算,我们就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直接使 用法则以符号法则为主,单一运算为主、循环练习,使学生逐渐熟 练地掌握运算法则和性质符号的确定。第二个阶段,适当增大运 算量,即加大数的绝对值,增加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重点 是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第三个阶段是更为复杂的四则运 算。如在一些运算中增加绝对值、括号等符号,增加幂和相反数 的运算。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运算顺序,掌握一些运算技巧,逐步向 合理、灵活方向发展。 四、要重视运算方法选择的训练合理性的训练。 运算能力,不仅仅要准确,还要有一定的速度。要有速度、运 算应必须合理。而提高学生的运算的合理性,最根本是使学生克 服运算的盲目性。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在得到一种算法后, 自觉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缺点,探求可否改进和有没有更简便的 方法的习惯。因为一个公式、定理或一算法和应用范围越广,在 处理某个具体问题时,很有可能比较繁杂。而定理、公式或运算 方法越接近题目的特殊本质,相应的运算也往往越简捷。所以我 们就应通过有效的引导(如比较等),使学生养成选取合理的算法 的习惯,使运算简便。 五、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算的灵活性 我们要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多方面观察 思考问题,通过运算方法多选择的训练,使学生运算灵活,摆脱习 惯算法的束缚,自如地重建思维模式和运算系统,转换运算方法的 能力,例如,分解因式4x2-4xy-3y2-4x+10y-3。其解法有四种,解 的二次三项式,从而可利用十字相乘分解;解法二:视被分解式为Y 的二次三式,用配方法分解:解法三:用配 方法先分解4x2-4xy-3y2,使原式变为(2x+y)(2x-y) -4x+10y-3,再 用十字相乘法解;解法四可用待定系数法解。因此,我们就要引导 学生进行解,使学生掌握各类运算方法,灵活地运用各类算法。 此外,我们还应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简算方法和常用数据,如运 算率:1-40 的平方,1-10 的立方;特殊角30、45、60 的正弦、余 弦、正切、余切值等,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这样 学生的运算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柒’ 学生需要怎么样掌握速算方法,提升计算能力呢

长期以来,人们进行计算,总要通过笔算或借助于计算器去完成。其实,只要你我们能掌握速算的方法,就能与计算器相媲美了,乘除比珠算还要快,加减比笔算快得多。

速算最突出的优点是方便快捷,这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宜的,在熟练掌握笔算技能的基础上,运用速算技能进行计算,就能大大减轻计算负担,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我们的观察,分析、综合,口算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能让我们从此不再恐惧数学。

尤其在考试中,计算题都用笔算,很繁琐费时;用计算器,考场上也不允许,若能运用速算方法,就可以省下不少时间来分析题意、复查正误,这对于提高考试成绩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一、对算式可以熟能生巧

很多学生可能很喜欢两个数相加,因为它比较容易,可是如果遇到几个甚至几十个数相加呢?一道题就足以让你头昏脑胀。打破常规,寻找捷径是快速进行加法运算的最好办法。要达到快速运算的效果,熟练掌握加法的运算法则是重中之重。

学习有方法,速算也是有方法。掌握方法可以提升学习效率,掌握了速算的方法,计算能力自然就大大提高了。

‘捌’ 如何提高三年级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凭心而论,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我认为习题形式应多样化:如选择题、判断题等;在练习方式上也尽量使其多样化,如接力比赛,抢答等。
二、 加强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口算能力加强了,计算的速度就会提高。口算能力作为计算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认为注重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四、养成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学生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的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的习惯,题目算完便了事。因此出现了同一次练习中,同样性质的题目,有的可能算对了,有的可能错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1、 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计算时要认真而仔细。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52÷2时,要注意沟通操作中的“剩下的1筒和2个羽毛球合起来再分”和竖式计算中的“十位上余下来的1个十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除”之间的联系;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28×12时,通过比较“乘加法”和“竖式法”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部分积应该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计算法则的关键。这样的比较,既促进了学生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又利于学生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2、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计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价值。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
示范。教学中教师的板演,包括数字的书写、使用直尺画横线等,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要做到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总结。我们注意教给学生检查计算的方法:一对题目,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
反思。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样几个问题:(1)这道题自己一开始是怎样计算的?现在怎样计算?(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
3、 养成良好检验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做到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自觉地用草稿本,进行竖式计算,并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要给学生知道检验的方法,一般可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关系来检验,还可以灵活地运用一些检验方法,如方程的检验则可用代入法。

‘玖’ 学生速算方法

1. 方法一: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例如:

23-11+7=23+7-11

4×14×5=4×5×14

10÷8×4=10×4÷8

2. 方法二:结合律法

加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如:

23+19-9=23+(19-9)

33-6-4=33-(6+4)

(2)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如:

2×6÷3=2×(6÷3)

10÷2÷5=10÷(2×5)

去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例如:

17+(13-7)=17+13-7

23-(13-9)=23-13+9

23-(13+5)=23-13-5

(2)在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例如:

1×(6÷2)=1×6÷2

24÷(3×2)=24÷3÷2

24÷(6÷3)=24÷6×3

3. 方法三:乘法分配律法

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如:

8×(5+11)=8×5+8×11

提取公因式法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9×8+9×2=9×(8+2)

4. 方法四:凑整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如:

99+9=(100-1)+(10-1)

5. 方法五:拆分法

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4×8×125×25

=(4×25)×(8×125)

=100×1000

要想让孩子熟练运用速算方法,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提升计算能力,这样,无论平时做作业还是考试都能游刃有余。

‘拾’ 小学数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做法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计算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而我在平时批改作业时,常常会发现有不少学生的计算错误率较高。而计算错误率高也是影响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基础知识差,没能理解基本的运算步骤和方法,搞不懂算理;二是当数目小时产生“轻敌”的思想;三是数目大时计算复杂缺乏耐心,产生厌烦情绪。还有的学生计算时态度不端正: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也不按要求做题,计算出错误在所难免。
明晰以上影响学生计算正确的因素,怎样才能克服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每天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好的计算习惯。单调机械的计算,生易于疲倦、分心。教师可在练习形式上巧下功夫,可以出选择题,判断题,还可以出些和实际生活相关的练习,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小学高年级已学过不少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如果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第一、要认真审题。
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判断能否简算。
第二、专心校队。
抄写计算题时,一定要及时校队,做到不错不少。试想,题目都抄错了,结果怎么可能正确呢?但在计算中,学生抄错数字或符号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我对学生抄题制定了严格的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如果作业连续五次得优秀,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满五颗五角星就可以在课堂上给予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如果哪一次作业中出现有两次或以上计算出错,就罚做十道计算题。
第三、认真验算。
一些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有的学生感觉验算麻烦。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
第四、及时订正。
作业中的错误,若是共性的,可集体纠正;若是个别的,要让学生自己改正过来,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免今后再出现同类错误。我还让学生建立了揪错本,把平时出现的错题及时记录下来,经常复习查看,以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第五、书写规范。
在平时的每一次作业和练习中,我都要求学生的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对齐。同时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少些数字和运算符号。
三、重视口算训练。
口算对于训练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敏捷度、提高计算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口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因此,我经常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包括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训练、口算游戏等,力争达到又对又快的程度。
四、强调笔算。
笔算习惯上被称做竖式计算,是根据一定的计算法则,用笔在纸上进行计算的方法。笔算不受数目大小的限制,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出计算过程。笔算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也便于发现和检查计算过程中的错误,笔算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由于笔算的步骤程序化,笔算的过程比较固定,所以在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算理上。
五、加强估算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指出要加强估算。估算是对运算过程与计算结果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能力。除了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通过估算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也都离不开估算,因此,估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估算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要把估算教学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估算来初步验证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并及时进行修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累积估算的经验,体会估算的价值。
2.教师要重视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 并允许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如估计78×22,下列估计都是合理的;78×22≈80×22=1760(2)78×22≈78×20=1560(3)78×22≈80×20=1600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训练和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成为教学中的有心人,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阅读全文

与学生复杂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34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89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09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495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0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1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07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76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2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29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55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88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85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58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799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8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1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59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3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