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求大神啊~~!!!!!!!!
这个按书本的公式步骤就可以了
先算配制强度 再水胶比
水泥强度=水泥强度等级*富裕系数
水按表来查
其他按质量法算
‘贰’ 混凝土配合比如何计算
fcu,o= fcu,k+1.645σ
式中 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 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0~C35 >C35
σ(MPa) 4.0 5.0 6.0
2.确定水灰比(W/C)
αa 乘以fck除以(fcu加αa* αb*fck)
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选用表
定水灰比(W/C)
αa 乘以fck除以(fcu加αa* αb*fck)
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选用表
石子品种 αa αb
碎石 0.46 0.07
然后根据石子的粒径得出用水量,根据水灰比得出水泥质量。根据石子的粒径还可以得出砂率,于此算出砂石的质量。这样初步配合比就出来了。具体的还要经过自己用实验来得,实际的配合比要靠自己不断的实验才能得到啊,希望你可以很快得到。
‘叁’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y*m-z*n):y*(1+m):z*(1+n)。
要求解的未知数为水泥用量、水用量、砂用量、石用量,当代混凝土由于普遍掺入矿物掺和料和高效减水剂,配合比中需要求出的未知数由传统的4个变成5个甚至6个。
而所能够建立的独立方程式的数量却还是只有bolomy公式、砂率、全部体积之和等于1立方米这两个半,因为砂率是要从经验数据表格中选取的,充其量算半个(全计算法因创立了干砂浆的概念,增加一个独立方程,但仍少于未知数的量)。
如果方程式数量少于未知数的量,从数学求解的结果只能够是无穷多。
假如这是理论配合比:水泥290kg:砂子614.8kg;碎石1267.3kg;水179.8k。
以下是施工配合比;砂子含水率是3%,碎石含水率是1%;每方的量;水泥是290;砂子含水量614.8*3%=18.44kg,砂子用量=18.44+614.8=633.24kg;碎石含水量=1267.3*1%=12.67kg,
碎石用量=12.67+1267.3=1279.97.=179.8-18.44-12.67=148.69kg.
即;水泥:砂子:碎石:水=290:633.2:1279.97:148.69,投料数量0.345立方,水泥100kg:砂子218.34kg:碎石441.37:水51.3kg。
(3)初步配合比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在设计配合比时,高度关注水泥强度。在设计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要对标准的水泥强度等级进行应用,对种种不确定因素必须要考虑周全。
将一定的强度富裕量在设计中留设出来,在过去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此环节被称之为强度保证系数。并且,后续的发展中应该在1.1-1.2范围内控制其数值。
2、在提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的基础上,也应该确保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一些单位在开展此项工作时,都是为满足设计强度而工作。
按照传统的经验或者一定的要求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砼强度在试配后只要满足要求计算通过了,这样就会提升水泥用量,会导致混凝土徐变增大与收缩裂缝出现,这样就会将成本增加。
很多工程建设单位在设计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只是为了实现某种设计强度,根据传统的经验或者规范要求完成相应的配合比设计,达到了试配强度要求之后就以为成功了。
其实,这样做是完全不正确的,所以,应该在相关标准许可的基础上,将不同的配合比在实验室内配制出来,以工作性能、质量和经济等方面出发进行合理的控制与选择,而且按照不同的评定方法、施工部位进行相应的调整。
努力防止用一个配合比方式完成相同强度的混凝土配制,只有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正确,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肆’ 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计算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例题(体积法)http://wenku..com/view/e8407b12866fb84ae45c8d3e.html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http://wenku..com/view/dee710fe770bf78a652954cd.html
我写的你看有帮助吗?
‘伍’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计算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例题(体积法)http://wenku..com/view/e8407b12866fb84ae45c8d3e.html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http://wenku..com/view/dee710fe770bf78a652954cd.html
我写的你看有帮助吗?
请采纳。
‘陆’ 初步配合比的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计算步骤:
一、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0
fcu,0= fcu,k+1.645 σ
式中: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注意: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和C25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σ<2.5MPa时,取σ=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σ< 3.0MPa时,取σ=3.0MPa;
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其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
二、确定水灰比mw/mc
(1)按混凝土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应根据工程所用的水泥、集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取碎石混凝土 αa = 0.46,
αb=0.07;卵石混凝土αa=0.48,αb=0.33
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2)复核耐久性
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算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作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三、确定单位用水量mw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内时,根据粗集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坍落度,按下表选取。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w0=mw0(1-β)
式中: mwa——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四、计算水泥用量mc
(1)计算:
(2)复核耐久性
将计算出的水泥用量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比较:如计算水泥用量不低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则耐久性合格;否则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
五、确定砂率βs :
主要从满足工作性和节约水泥考虑。
(1)坍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根据粗骨料品种、粒径及水灰比按下表选取。
(2)坍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下表基础上,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确定。
(3)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
六、计算砂、石子用量ms0、mg0
(1)体积法
又称绝对体积法。 1m3混凝土中的组成材料——水泥、砂、石子、水经过拌合均匀、成型密实后,混凝土的体积为1m3,即:
Vc + Vs + Vg + Vw + Va =1
(2)质量法
质量法又称为假定体积密度法。解方程组,可得ms0、mg0 。
解方程组可得ms0、mg0。
‘柒’ 求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计算
JJ55-2011配合比设计规程:1 fcu,o(配置强度)≥fcu,k(设计值)+1.645×标准差,标准差无统计资料差表取5. 2 水胶比 =粗骨料系数(aa)*胶材实际强度÷配置强度+粗骨料系数(aa*ab)*胶材实际强度(碎石系数aa0.53 ab0.20)(胶材实际强度42.5*1.1)3 用水量查表取185kg 4 胶材=水/水胶比 5 砂率=(计算用砂量/计算用石量+计算用砂量)*100% 6 粗细骨料用量=(水泥用量/水泥密度)+(粗骨料用量/粗骨料密度)+(细骨料用量/细骨料密度)+(水用量/水密度)=1
‘捌’ 如何计算初步配合比按干燥材料用体积法
摘要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则
‘玖’ 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怎么计算
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怎么计算详见:网页链接
‘拾’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灌注桩配合比计算验证
强度等级:C25 试配强度:38.2Mpa
坍落度要求:180-200mm
确定W/C:0.52 用水量:182kg 砂率:44.5%
配合比计算
1, 胶凝材料用量:182÷0.52=350kg
2,水泥用量: 350-31=319kg
粉煤灰用量:31×1.6=50 kg
3,外加剂用量: 369×1.6%=5.90 kg
4,砂石用量: 2390-182-319-50-5.9=1834kg
砂用量: 1834×44.5%=816kg (中砂)
碎石用量:1834-816=1018 kg (5-31.5mm)
试配强度:3d: 21.8Mpa;
7d: 33.0Mpa;
28d: 47.0Mpa;
试拌坍落度:220×560mm,一小时后坍落度190×460mm
外加剂的使用要看它做出来试验以后的各项数据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损失情况,这个和外加剂的掺量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