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芦苇的种群密度计算方法

芦苇的种群密度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3-06-17 17:17:44

Ⅰ 芦苇的栽植方法和养护

芦苇的栽植方法和养护:

一、芦苇适合什么样环境

芦苇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繁殖能力非常强,在各种水源丰富的空旷地带能迅速生长,在短期内就可以形成连片的芦苇。芦苇生长的环境不同,其长势也不尽相同。芦苇多生长在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8.5之间,质地粘重的沼泽、盐碱或中性土壤上。芦苇的生长也离不开充裕的光照时间。

怎么种植芦苇 芦苇怎么种植

1、水田处理,选择面积1 亩以上的水塘,保持水深度0.5-1m,翻塘泥,使水塘底部15-25cm 的塘泥翻起,均匀铺洒在水塘底,使水塘的塘泥松软,适合泥鳅的生存及芦苇的生长,在水塘中按15-20kg/ 亩均匀撒入加入生石灰,20-30 天后,向水塘中放入泥鳅苗,每亩放养1200-1500 尾,可以放养1200尾,并向水塘中均匀撒入12-15kg 饵料;饵料为干鱼粉、豆饼、菜籽饼、糯米按重量比1 :3 :3 :8 的混合物。

2、3-5 月移栽芦苇幼苗,移栽前,将水塘中水放出,保持水塘中水面深度为7-10cm,芦苇幼苗的高度为20-30cm,种植时幼苗的行间距为10-15cm,列间距为20-30cm,将幼苗根部埋入塘泥下2-3cm,保持芦苇叶露出水面,种植芦苇后向水中均匀撒入豆饼5-8kg、菜饼15-22kg,作为泥鳅的补充饵料供泥鳅食用,而且泥鳅食用后的残渣可以作为芦苇生长的肥料使用;

3、每年6-7 月份,由于温度较高,向水塘中注水,注水量保持水塘中的水深度达到15-30cm,防止由于水温较高造成芦苇烧苗死亡,距水源较近的情况下可以定时换水,防止水温较高;在9 月以后,由于温度逐渐降低,可以将水塘水位下降至10-15cm 深。

在芦苇种植时,每2-5 株为一组进行种植,提高采收率,也可以增大种植的密度,同时由于泥鳅在水下的活动,避免了。

芦苇幼苗移栽前先剪去较大的叶片,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芦苇幼苗移栽前先使用0.2-1% 的生根素浸泡5min,促进芦苇生根成活。

泥鳅苗选择长度为3-5cm 长的幼苗,这种大小的泥鳅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生长速度快。

阅读全文

与芦苇的种群密度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庭教育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浏览:885
数据分析中常用的预测方法 浏览:372
柴油油品鉴别的简易判定方法 浏览:355
牡蛎干的食用方法 浏览:563
lg牙贴使用方法 浏览:285
修车怎么防止别人掉包的方法 浏览:522
其中一个声母教学方法 浏览:39
变送器rl30故障解决方法 浏览:6
347一98用简便方法算视频 浏览:548
消毒柜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28
枫杨花的食用方法 浏览:192
训练头脑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279
elisa方法可以检测基因吗 浏览:959
脑出血治疗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941
耻骨尾骨肌锻炼方法 浏览:232
教育正确方法 浏览:744
怎么画出ak47简单方法 浏览:30
手动试压泵如何使用方法 浏览:523
输卵管粘连最佳检查方法 浏览:402
掉进水里华为手机闪屏解决方法 浏览: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