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芦苇的种群密度计算方法

芦苇的种群密度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3-06-17 17:17:44

Ⅰ 芦苇的栽植方法和养护

芦苇的栽植方法和养护:

一、芦苇适合什么样环境

芦苇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繁殖能力非常强,在各种水源丰富的空旷地带能迅速生长,在短期内就可以形成连片的芦苇。芦苇生长的环境不同,其长势也不尽相同。芦苇多生长在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8.5之间,质地粘重的沼泽、盐碱或中性土壤上。芦苇的生长也离不开充裕的光照时间。

怎么种植芦苇 芦苇怎么种植

1、水田处理,选择面积1 亩以上的水塘,保持水深度0.5-1m,翻塘泥,使水塘底部15-25cm 的塘泥翻起,均匀铺洒在水塘底,使水塘的塘泥松软,适合泥鳅的生存及芦苇的生长,在水塘中按15-20kg/ 亩均匀撒入加入生石灰,20-30 天后,向水塘中放入泥鳅苗,每亩放养1200-1500 尾,可以放养1200尾,并向水塘中均匀撒入12-15kg 饵料;饵料为干鱼粉、豆饼、菜籽饼、糯米按重量比1 :3 :3 :8 的混合物。

2、3-5 月移栽芦苇幼苗,移栽前,将水塘中水放出,保持水塘中水面深度为7-10cm,芦苇幼苗的高度为20-30cm,种植时幼苗的行间距为10-15cm,列间距为20-30cm,将幼苗根部埋入塘泥下2-3cm,保持芦苇叶露出水面,种植芦苇后向水中均匀撒入豆饼5-8kg、菜饼15-22kg,作为泥鳅的补充饵料供泥鳅食用,而且泥鳅食用后的残渣可以作为芦苇生长的肥料使用;

3、每年6-7 月份,由于温度较高,向水塘中注水,注水量保持水塘中的水深度达到15-30cm,防止由于水温较高造成芦苇烧苗死亡,距水源较近的情况下可以定时换水,防止水温较高;在9 月以后,由于温度逐渐降低,可以将水塘水位下降至10-15cm 深。

在芦苇种植时,每2-5 株为一组进行种植,提高采收率,也可以增大种植的密度,同时由于泥鳅在水下的活动,避免了。

芦苇幼苗移栽前先剪去较大的叶片,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芦苇幼苗移栽前先使用0.2-1% 的生根素浸泡5min,促进芦苇生根成活。

泥鳅苗选择长度为3-5cm 长的幼苗,这种大小的泥鳅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生长速度快。

阅读全文

与芦苇的种群密度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打开鸡蛋的方法 浏览:441
路由vpn怎么设置方法 浏览:467
吊车头的拉线安装方法 浏览:80
番茄灰霉病治疗土方法 浏览:423
oppo手机耳线的包装方法 浏览:711
如何寻找正确的工作方法 浏览:736
羊布病普遍治疗方法 浏览:895
研究方法论是谁写的 浏览:530
婴儿肚子胀怎么办有哪些方法 浏览:336
苹果手机的感应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14
香碗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00
北京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 浏览:790
有哪些方法稀释油漆 浏览:191
可以替代焊锡的sma头连接方法 浏览:474
剪辑视频的方法 浏览:599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环己烷和苯胺 浏览:547
浙江菜烹饪方法有哪些 浏览:389
星战模拟器怎么找到自己的家正确方法 浏览:775
2020洪灾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834
长期失眠睡不着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