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零件测量通常包括哪几个步骤
机械零件要进行测量的项目比较多,根据图纸要求首先要进行材料的化验,包括金相试验,以确定零件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第二进行热处理方面的硬度检测,包括调质、正火、淬火、氮化等热处理项目的硬度,有布氏、洛氏、肖氏、维氏等硬度指标;第三进行尺寸的检验,一般按主要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检测,主要项目指有公差要求的长度、直径、深度等要求,一般指外形尺寸、倒角等要求不是太高的尺寸,具体是看图纸是如何规定的,这些要借助一些量具方能进行检测。第四是进行形位公差的检测,如平面度、垂直度、平行度等。也要借助是检具方能进行检测。第五是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对粗糙度在Ra3.2及以上要求的表面度要进行检测,可用对比块法或用粗糙度仪方法进行测量。第六,其他一些要求,对照图纸对技术要求栏内的项目进行逐条检测。
⑵ 尺寸测量是指什么
尺寸测量是以图样为依据,检测产品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之内,以发现形状与尺寸的误差。此外,还应仔细检测加工基准面位置的准确度、机械加工余量分布以及壁厚偏差等。尺寸测量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手机零部件,螺丝螺母,五金件,磁性材料,塑料、陶瓷等复合材料构件,镁、铝及其合金件等。
尺寸测量的方法:
产品的实际尺寸往往不可或缺,但因物体型面复杂或客观物理条件限制等原因会出现无法获取的情况,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能很好地应对此类问题。在传统的自动化生产中,对于尺寸检测,典型的方法就是使用千分尺、游标卡尺、塞尺等。而这些测量手段测量精度低、速度慢,无法满足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需求。
基于机器视觉的尺寸检测属于非接触式的测量,具有检测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安装简便等优点。可以检测零件的各种尺寸,如长度、高度、宽度、圆、角度、线弧、同心度、内外径、焊点面积、齿数、垂直度等的测量。
⑶ 非接触测量零件尺寸的方法有哪些
影像测量。
基于非接触的测量系统也用于表面测量。某些基于非接触的测量系统的一个问题是,因为这样的方法通常利用繁重的计算或大量解释数据,所以这是费时的。
例如非接触测量系统会需要提取也出现在包含要被检查零件的图像中的背景信息,例如夹具、噪声等。当制造公差成为较严时,为保持公差在计量技术要求方面有相应增加。质量和性能检验的需要已成为生产或制造过程的组成部分。
(3)大零件尺寸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非接触式测量中,有一种测量是可以达到接触式测量精度的,那就是气动测量,主要使用仪器就是气动量仪。气动量仪根据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原理,用压缩空气作介质,对长度尺寸进行测量的装置。
大多数有机材料及油漆或氧化材料的发射率为0.95(已设定在本机中),光滑或打磨的金属表面可能会导致测量值不准,进行补偿时需在其表面罩上带子或黑色油漆,并等待使之与下面的材料的温度一样,然后再进行温度测量。
⑷ 车床上的工件尺寸如何测量
在测量尺寸L
1时,先精确测定机床的反向间隙并让机床自动补偿,同时检查装在主轴内的测量传感器的跳动误差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找正并清理干净工件后将机床回机械零点。测量时先沿x轴正向开始(也可以是右边)使测量头逐步趋近于工件的左面(A位置),待测量头刚好接触工件后,抬z轴离开工件上表面一定的距离S,记下此时机床的机械坐标x
1或将相对坐标清零。右移机床,下降距离S,再沿x轴负向趋近于工件右面,待测量球头接触工件后抬z轴至安全距离,记下此时的x轴机械坐标x
2或相对坐标x。则L
1=x
1-x
2或L
1=x。
值得注意的是:⑴测量中应尽可能使机床少反向,以减小反向间隙补偿带来的误差。⑵控制好测头的接触力度,以保持测量头的测量精度。
当使用传感器测头测量尺寸L
2时,方法与L
1相似,但必须先测B位置再测C位置,这样可避免反向间隙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锤破配件另外,L
2的测量还可以使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如中所示,将表固定在主轴立柱上后,沿x的负向首先在B面打表,保持合适的预压量(0.1 ̄0.2mm左右),将表对零并记下此时x向的机械坐标x
1或将绝对坐标清零,移动x轴使表趋向C面,使表的预压与在B面时指示一致,记下此时x向的机械坐标x
2或绝对坐标x,则L
2=x
2-x
1或L
2=x。
测量误差分析。借助数控机床进行测量时,引起测量误差的因素较多,主要是:数控机床的定位误差Δ1,传感器寻边误差Δ2,操作误差Δ3,机床的反向间隙补偿误差Δ4。
这里寻边误差是指不同的寻边工具与被测量面的接触反应的灵敏度不同,通常在0.005mm以内,操作误差是指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使用测量工具时其接触判断不同而产生的误差,这一误差一般在1 ̄2个机床最小分辨率之内。对于尺寸L
1来说,引起误差的主要是Δ1、Δ2、Δ3及Δ4,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可以认为的误差为Δ1、Δ2、Δ3及Δ4之和,即Δmax=Δ1+Δ2+Δ3+Δ4。事实上L
1的误差是各误差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会比Δmax小,如寻边器寻边时误差可能是对称的,可相互抵消,对于尺寸L
2来说,定位误差Δ1、传感器寻边误差Δ2及操作误差Δ3成为其主要误差来源,故Δmax=Δ1+Δ2+Δ3,测量前据工件尺寸精度要求,首先估计测量误差的大小Δmax,取Δmax≤1/3δ工件,此时测量相对可靠。
⑸ 测量方法有哪些
1、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来获得被测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较仪测量。
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经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
2、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读数值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标卡尺测量。
相对测量:读数值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
3、按被测表面与量具量仪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测量头与被接触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非接触测量:测量头不与被测零件表面相接触,非接触测量可避免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测量等。
4、按一次测量参数的多少,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对被测零件的每个参数分别单独测量。
综合测量: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时,可分别测量出螺纹实际中径、牙型半角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等。
5、按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其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从而及时防治废品的产生。
被动测量:工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此种测量只能判别加工件是否合格,仅限于发现并剔除废品。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测量相对静止。如千分尺测量直径。
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模拟工作状态中作相对运动。
水准测量原理
从验潮站的高程零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设立于验潮站附近由国家设计里的水准原点的高程,作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起点。我国水准原点设立在山东青岛市。从国家水准原点出发,用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定布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等水准点。
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骨干,三、四等水准网遍布全国各地,以上总称为国家水准点。在国家水准点的基础的上,为每项工程建设而进行工程水准测量或为地形图测绘而进行图根水准测量,同城为普通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竖立在欲测定高差的两点上的水准尺上读数,根据读数计算高差。
⑹ solidworks,如何测量零件的尺寸,比如右面的外侧面到零件最左侧的距离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1、打开solidworks,点击上方菜单栏工具按钮。
⑺ 尺寸测量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亦即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例如,用千分尺测量轴径是直接测量法,用正弦尺测量圆锥体的圆锥角是间接测量法
测量方法的分类编辑
1)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来获得被测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较仪测量。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经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
显然,直接测量比较直观,间接测量比较繁琐。一般当被测尺寸或用直接测量达不到精度要求时,就不得不采用间接测量。
2)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读数值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标卡尺测量。
相对测量:读数值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如用比较仪测量轴的直径,需先用量块调整好仪器的零位,然后进行测量,测得值是被侧轴的直径相对于量块尺寸的差值,这就是相对测量。一般说来相对测量的精度比较高些,但测量比较麻烦。
3)按被测表面与量具量仪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测量头与被接触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非接触测量:测量头不与被测零件表面相接触,非接触测量可避免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测量等。
4)按一次测量参数的多少,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对被测零件的每个参数分别单独测量。
综合测量: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时,可分别测量出螺纹实际中径、牙型半角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等。
综合测量一般效率比较高,对保证零件的互换性更为可靠,常用于完工零件的检验。单项测量能分别确定每一参数的误差,一般用于工艺分析、工序检验及被指定参数的测量。
5)按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其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从而及时防治废品的产生。
被动测量:工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此种测量只能判别加工件是否合格,仅限于发现并剔除废品。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测量相对静止。如千分尺测量直径。
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模拟工作状态中作相对运动。
动态测量方法能反映出零件接近使用状态下的情况,是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⑻ 普通车床零件测量五大量具与测量方法是什么
普通车床用金属直尺测量工件时,应将金属直尺拿稳,用拇指贴靠工件。手指位置不对,易使金属直尺不稳定,造成测量不准确。读数时,应使视线与金属直尺垂直,而不应倾斜,否则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1、金属直尺
金属直尺可直接测量工件尺寸。常用的金属直尺刻有米制尺寸,它的长度规格有150mm、200mm、300mm、500mm等:它的读数值为0.5mm。
普通车床用金属直尺测量工件时,应将金属直尺拿稳,用拇指贴靠工件。手指位置不对,易使金属直尺不稳定,造成测量不准确。读数时,应使视线与金属直尺垂直,而不应倾斜,否则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普通车床金属直尺起始端是测量的基准,应保持其轮廓完整,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如果金属直尺端部已经磨损,应以另一刻度线作为基准。
2、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在工厂中广泛使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出工件的内径、外径、长度、深度等。游标卡尺的游标读数值一般有0.1mm、上量爪用于测量工件的内表面(孔径或槽宽),深度尺用于测量工件的深度。测量时移动游标先使其得需要的尺寸,取得尺寸后。拧紧制动螺钉,读出尺寸,以防测得的尺寸变动。
3、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时,应使量爪逐渐与工件表面靠近,最后达到轻微接触。游标卡尺可以测量工件的外径、内孔、长度、深度等尺寸,测量外径的方法,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工件深度的方法,测量工件内孔的方法,但这时必须注意。游标l卡尺读出的尺寸应加上两只量爪的厚度,测量两孔中心距的方法,这时游标卡尺上读出的尺寸应加上小的两个半径。
4、使用普通车床游标卡尺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使用前应擦净量爪,并将两量爪闭合,检查尺身、游标零线是否重合,若不重台,应在测量后根据零线不重合误差修正读数。
2)测量时,不要用量爪用力压工件,以免量爪变形或磨损,降低测量的精度。
3)游标卡尺仅用于已加工的光滑表面。表面粗糙的工件或正在工中的工件都不宜用游标卡尺测量,以免将量爪过快磨损。
5、千分尺
千分尺是工厂中最常用的精密量具。它的测量分度值一般的为0.01mm。但由于测微螺杆精度受到制造上的限制,因此其移动量通常为25mm,所以常用的千分尺测量范围分为0~25m;25~50m;50~75m;75~100m等,每隔25mm为一档规格;测量大于300mm的,每隔100mm为一档规格;测量大于1000mm的。每隔500rr-m为一档规格。干分尺的种类很多,有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以及螺纹和公法线长度千分尺等。
(1)千分尺的结构形状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形状,在尺架1左端装有固定砧座2,右端有固定套筒6,固定套筒内有螺距为0.5mm的内螺纹,它与量杆4的外螺纹相配台。在固定套筒外圆柱面上有轴向间距为0.5mm的刻线,它就是主尺。转动活动套筒7时,量杆便沿着套筒轴向方向移动,两测量面接触工件3,超过一定压力时棘轮8就沿着棘轮爪的斜面滑动,发出嗒嗒响声,这时可读出工件尺寸。在活动套筒左端圆周上刻有等分为50格的刻度线,这就是副尺=转动制动环5,可将量杆固定在某一位置,使量杆不致变位而影响读数。
(2)千分尺的读数原理及读数方法由于固定套筒沿轴向刻度每小格为0.5mm,活动套筒圆周上分为50小格,量杆0.5mm,所以活动套筒每转一同时必带动量杆移动0.5mm。因此当活动套筒转过一小格时(1/50周),量杆移动的距离为0.5mm×l/50=0.05mm这就是为什么用千分尺测量尺寸时可以读到0.01mm的原理。
⑼ 常用模具曲面零件尺寸的手工测量有哪些方法
曲面零件尺寸用手工是无法检测的哦。
对于模具曲面零件尺寸,建议使用COMP系列机床测头在机测量。
⑽ 为了绘制出工程图,测量机械零件尺寸的方法一般都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用游标卡尺、千分尺、螺纹规、R规等工具进行测量;零件比较复杂(比如曲面较多)或者要求尺寸精度比较高时,可以用三维扫描仪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