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讀書筆記的格式 求圖片
讀書筆記不同於讀後感,雖然也有幾種分類,但有一些要求是相同的,希望你交來的作業,能夠符合這些基本的要求: 一、讀書筆記標題 二、下面寫書名、作者、全書字數、出版社等資料以及你的閱讀日期。(假期布置的是讀一本傳記) 三、介紹一下整本書,比如是傳主的人生,或者作者寫這本書的特色。可參看目錄、序言或簡介等資料。 四、重點寫你看過的內容,做些摘錄,寫寫感受。(最吸引你的地方詳寫) 補充: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 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摘錄的後面,最好對摘錄內容進行點評、比較、分析等。 舉個例吧,就很多同學都應該有的《名人傳》。 在苦難中抗爭 ——《名人傳》讀書筆記 《名人傳》作者:(法)羅曼·羅蘭 著,張冠堯,艾珉 譯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10-1 字數: 235000 閱讀時間:2010年2月 《名人傳》是法國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的合集,是世界傳記文學作品中的典範之作。通過這幾部傳記,作者試圖恢復二十世紀文學崇高的人道主義傳統,恢復其豐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該書描寫了處於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 貝多芬——一個耳聾的音樂家,一個被命運捉弄的人,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 米開朗琪羅——一個憂鬱症患者,一個賦予岩石生命的工作狂,一個享受痛苦、舍棄歡樂的英雄; 托爾斯泰——一個離家出走的老翁,一個打破生活的安寧以安撫良心的英雄。 三位偉人雖然出身經歷不同,性格特點迥異,但為了實現生命的價值,同樣都需要面對這樣那樣的困難、障礙,承受這樣的那樣的磨難、挫折或失敗的打擊,從這個意義上講, 人是生而平等的 。 人生就是奮斗,幸福就產生在奮斗的過程之中。 不經奮斗得來的享受不會給人帶來任何快樂、只有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後攀登上生命的巔峰,才能感受到靈魂升華的喜悅。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創造的,要想讓生命迸出火花,沒有任何捷徑,也不必乞靈於神明。可以視為神示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貝多芬所說的:「 人啊!靠人自己吧! 」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裡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 用暴力逼他學音樂 。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認為, 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斗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斗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名人傳》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 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 。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說:「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 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 。」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為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❷ 名人傳主要內容概括
此傳記里的三人,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義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國作家、思想家、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雖然各自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域里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1、貝多芬傳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祖籍佛蘭德,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台演出。
(2)名人傳書寫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歷程:
1886年,羅曼·羅蘭懷抱著崇高的社會理想和熱情,考取巴黎高等師范學校,而周圍的現實卻讓他苦悶困惑,於是他給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信尋求生活的答案。托爾斯泰很熱情地寫了一封二三十頁長的回信,並指出:「一切使人們團結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們分裂的,是惡與丑。」托爾斯泰「慈祥」的言行對羅蘭的一生構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20世紀初,在物質利益決定一切,欺小凌弱和暴力成為國際秩序的時代,需要的是高貴的精神,甘願自我犧牲、以痛苦為人類獻祭的榜樣。
羅曼·羅蘭把社會變革與進步的希望寄託在「英雄」人物的身上,他要為他心中理想的精神巨子立傳,讓人們「呼吸到英雄的氣息」,為我們的精神世界創造光輝奪目的太陽。他制訂了詳細的創作計劃,並先後寫成《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等「名人傳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名人傳
❸ 這是初中語文 名人傳 麻煩各位語文學霸幫忙解決一下
1.《名人傳》的作者是羅曼·羅蘭,他是20世紀享譽國際文壇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是一位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有 「歐洲的良心」 ,之稱,他們另外一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獲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2.《貝多芬》是一部人物傳記,緊緊圍繞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樂成就,記敘了貝多芬的一生,表現了他戰勝不幸、戰勝痛苦的頑強意志,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是德國人。
3.貝多芬的音樂天賦是他的父親發現的,當年貝多芬只有4歲。
4.1796年開始,貝多芬得了一種永遠治不好的病是失聰,他極度傷心,1802年開始,他寫了封信給他的弟弟,世稱《海利根遺囑》。
5.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樂曲《第三交響樂》(《英雄交響樂》),他藉此度過了生命的危機。
6.貝多芬終生未娶,他的第一個戀愛對象是伯爵小姐朱列塔·圭恰迪爾。當時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極有失去聽覺的可能。他內心充滿矛盾和痛苦。於是1801年貝多芬寫下了著名的《月光奏鳴曲》獻給她。
7.貝多芬失聰的原因的猜測有四種:腸炎、冷水浴、傷寒、仰面跌倒。
8.羅曼·羅蘭總結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是「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9.米開朗琪是義大利人,被人們稱為「在藝術上最有毅力和雄偉氣魄的人」。
10.青春時期的米開朗羅雕塑了《微笑的牧神面具》一作,贏得洛朗·特梅迭西斯親王的友誼和賞識。
11.使米開朗其羅25歲一舉成名的作品是《哀悼基督》(《耶穌死像》),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現了他愛國主義精神。
12.1501年,米開朗琪羅接手了一向沒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這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大衛像》。
13.1505年3月,米開朗琪羅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召開赴羅馬。開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時代。
14.在重建聖彼得大教堂事件中,建築家布拉曼特利用尤利烏斯二世的迷信戰勝了米開朗琪羅。
15.1508-1512年,米開朗琪羅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教堂天頂畫和牆壁畫,作品中充滿了生殺一切的神精神。
16.使米開朗琪羅感到幻滅、絕望、意志破裂的情緒反映在梅迪契陵墓和尤利烏斯二世紀念物的新雕像中。
17.米開朗琪羅一生中惟一的一張別人的畫像是卡瓦列里,是他使米開朗琪羅決定完成聖彼得大教堂穹窿的木雕模型。
18.佛羅倫薩教堂沒有建成,連木型也遺失了是米開朗琪羅在藝術上最後的失望。
19.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巨匠,《童年》是他的成名作。
20.發刊於1863年的中篇小說《哥薩克》是高加索的頌詩,也是托爾泰第一創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21.被稱為近代的《伊里亞特》的作品是《戰爭與和平》。
22.《安娜·卡列尼娜》寫於1873年3月。
23.1879~1882年,托爾斯泰寫成的《懺悔錄》是他宗教狂亂的表白。
24.《復活》是他藝術上的一種遺囑,是他整個創作生涯中最後的也是最高的一峰。
25.托爾斯泰在1900-1910年間發表了關於社會論戰的含有攻擊性和神秘的文字,包括《戰爭與和平》、《大罪惡》和《世紀末》。
二、簡答題。
1.《名人傳》是一本怎樣的書?作者是誰?
答:《名人傳》是羅曼•羅蘭最早享譽文壇的人物傳記,它真實的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藝術大師坎坷的生活和艱辛的創造,展現了藝術大師們偉大的心靈。
2.《名人傳》主要揭示了怎樣的主題?
答:偉大的天才必須向庸俗而且充滿敵意的社會進行不屈的斗爭,就能獲得勝利,完成天才的創造事業。
3.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麼?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麼?
答: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為音樂家、作曲家卻耳朵失聰;最大的幸福是他戰勝痛苦,創造出擁抱歡樂的《第九交響樂》。
4.在《貝多芬》傳後,作者附了「海利根遺囑」的目的是什麼?
答:增加傳記「引文」的真實性,同時也是貝多芬痛苦生活和讀者心靈的一次撞擊。
5.《貝多芬》在立意和構思上扣住什麼主題選材?
答:作者緊扣「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氣息。」
6.在《米開朗琪羅傳》中,作者為什麼把人物的痛苦作為重要情節?這痛苦是作者憑空虛構的嗎?
答:不是憑空虛構,而是從歷史事實中吸收來的,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義精神的全部偉大之處得以顯示出來,其感染力在於克服痛苦,戰勝痛苦,這是以痛苦為情節的目的所在。
7.《米開朗琪羅傳》中,作者寫到雕塑家完成的許多雕塑,可看出米開朗琪羅的雕塑有怎樣的與眾不同的特徵?
答: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表現了與眾不同的男性的雄偉和戲劇性的結構,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時代的新鮮感,因而備受世人的尊崇。
8.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中探索了這位藝術巨匠哪兩方面的內容?
答:一是痛苦和磨難——時代與社會給他帶來的種種苦痛;二是他的藝術創作帶給他的短暫的狂歡。
9.請結合《托爾斯泰傳》談一談托爾泰的藝術觀。
答:托爾斯泰認為藝術不是一個階級的所有物;不是一種技藝,它是真實情操的表白;藝術應當鏟除強暴,它的使命是要用愛來統治一切;只有為了團結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藝術。
10.請結合《托爾斯泰傳》談一談托爾斯泰的婦女觀。
答:他反對現代的女權主義,稱贊賢妻良母,認為勇敢的妻子應該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礙。
11.《托爾斯泰傳》的立意是什麼?作者的著眼點在哪兒?
答:立意是歌頌英雄主義;著眼於評論托爾斯泰的思想和創作,是一部文學創作評傳。
12.結合《托爾斯泰傳》談談你對托爾斯泰的偉大之處的看法。
答:托爾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誠的、博大的愛,厭惡痛苦的民眾生活,因此他的許多作品都是他愛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現,托爾斯泰的偉大在於他有一顆真誠、善良、博愛的心。要採納O(∩_∩)O謝謝!~
❹ 名人傳中的三個人物的生平 事跡 和主要成就
1、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
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22歲開始終生定居於維也納,創作於1803年至1804年間的《第三交響曲》標志著其創作進入成熟階段。
此後20餘年間,他數量眾多的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並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於維也納去世,享年57歲 。
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弦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
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 。
2、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里·德爾·米尼亞托·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1501 年,26 歲的米開朗基羅開始創作他另一舉世聞名的傑作——《大衛》。歷時三年,他用一整塊大理石雕塑出的《大衛》總高達 5.5 米。
米開朗基羅與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不同,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斗時的場景。
藝術家生動地塑造了一個為事業斗爭的英雄形象:年輕、英俊、健壯、神態堅定自若,左手上舉,握住搭在肩上的「拋石帶」,右手下垂,似將握拳,頭部微俯,直視前方,准備投入戰斗。
米開朗基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在藝術上得到充分體現的象徵。
它贊美人體,謳歌正義和力量。這尊雕像被認為是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亦成為後世藝術家學習雕塑的楷模。
3、托爾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學 ,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
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巨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
托爾斯泰創造了史詩體小說。歷史的事實融合著藝術的虛構,奔放的筆觸揉和著細膩的描寫;在巨幅的群像中顯現出個人的面貌,史詩的庄嚴肅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獨白,變化萬千,蔚為奇觀。
他善於駕馭多線索的結構,千頭萬緒,銜接得天衣無縫;又能突破小說的「封閉」形式,波瀾壯闊,像生活那樣無始無終。
從19世紀60年代起,他的作品開始在英、德等國翻譯出版。19世紀70至80年代之交以《戰爭與和平》的法譯本出版獲得國際上第一流作家的聲譽,成為當時歐美的「俄國熱」的主要對象。
80至90年代法、英等國最早論述他的評論家,都承認他的現實主義創作對自己國家文學的振興作用。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長的進步作家法朗士、羅曼·羅蘭、亨利希·曼和托馬斯·曼、德萊塞、伯納·蕭、高爾斯華綏以及其他歐美作家和亞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在中國,1900年就出現評價他的文字,1907年譯價過他的「宗教小說」(《主與仆》及民間故事)。
1913年、1917年先後有《復活》(譯名《心獄》)和《安娜·卡列尼娜》(譯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譯本。「五四」前後,托爾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譯成中文。
抗戰期間分別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揚翻譯的《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譯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托爾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譯出版,而且根據原文翻譯,不少名著都有幾種不同的譯本。
(4)名人傳書寫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三大名人的內涵精神:
1、貝多芬
短小臃腫,外表結實,穿著講究,目光犀利而且准確,眼中有一股奇異的力量,反映出他內心思想的豐富。
他渴望美滿的婚姻,卻遭遇失敗,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同時以頑強的毅力投入到音樂的創作中去,寫出了一系列的輝煌作品,後來他不幸耳聾,但他在肉體心靈的雙重痛苦的重壓下仍然保持著不屈不撓的高昂的斗爭精神、巨大的創造力和道德標准。
貝多芬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其創作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進步思想。他通過精湛的藝術手法,大大加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歐洲古典樂派推向新的高峰,並開辟了浪漫主義樂派個性解放的新方向。貝多芬是個不幸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但他卻把歡樂給予世界。
2、米開朗基羅
遭遇悲慘,仍然堅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
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斗爭的精神面貌。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不同於達·芬奇的充滿科學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
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映。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3、列夫·托爾斯泰
面對內心的惶惑矛盾,最終創作出不朽名篇。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環顧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他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巨匠,有關人生目的、宗教和社會的闡述又使他成為一位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
列夫·托爾斯泰從沒放棄對人生真諦的執著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會上層與下層、地主與農奴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在哪裡,農民貧困的根源何在,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義思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名人傳
❺ 名人傳的摘抄及賞析
1.人生是艱苦的,再不甘於平庸的人,那是一場無休止的戰斗,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斗爭。
賞析:人生的漫漫長路就是不斷追求的過程,然而追求的過程並不都盡如人意,現實是殘酷的,但是勇於面對現實,鍥而不舍的戰斗才是成功的真理
2.「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
賞析:概括了貝多芬由於耳聾引起的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體會到世界的可憐和自私。
3.「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望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道爾夫對我脫帽;皇後先對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見,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裡。事後我大大地教訓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賞析:這一段是貝多芬與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親國戚時的情景。其中「背著手」和「撞」等描寫,出了他對皇親國戚滿不在乎的態度,表現了貝多芬的叛逆性格。
4.俄羅斯的偉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發著光焰的,對於我的一代,曾經是照耀我們青春時代的最精純的光彩。
賞析:運用深情熱烈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欽佩與贊美。他把托爾斯泰比作巨星,表現了托爾斯泰無可比擬的影響力。
5.這一切卑微的心靈對於托爾斯泰的長成上的影響當然是昭然若揭的事.暮年的托爾斯泰似乎已在這些靈魂上萌櫱,試練了.他們的祈禱與愛,在兒童的精神上散播了信仰的種子,到老年時便看到這種子的收獲.
賞析:你可以知道一個蘋果中有多少種子,但卻無法知道一粒種子可以結出多少蘋果。用愛灑下的希望必回果實累累。
❻ 名人傳簡介(速度來人啊~)附加分
貝多芬傳
《貝多芬傳》:貝多芬出生於貧寒的家庭,父親是歌劇演員,性格粗魯,愛酗酒,母親是個女僕。貝多芬本人相貌醜陋,童年和少年時代生活困苦,還經常受到父親的打罵。貝多芬十一歲加入戲院樂隊,十三歲當大風琴手。十七歲喪母,他獨自一人承擔著兩個兄弟的教育的責任。
1792年12月貝多芬離開了故鄉波恩,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不久,痛苦叩響了他的生命之門,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聽覺越來越衰退。起初,他獨自一人守著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愛上了一位名叫朱麗埃塔的姑娘,但由於自己的殘疾(此時他已耳聾)以及朱麗埃塔的自私、虛榮,兩年後她嫁給了一個伯爵。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都反映在他這一時期(幻想奏鳴曲)、<克勒策奏鳴曲)等作品中。席捲歐洲的革命波及了維也納,貝多芬的情緒開始高漲,這時的作品有《英雄交響曲》、《熱情奏鳴曲》。
1806年5月貝多芬與布倫瑞克小姐訂婚,愛情的美好產生了一系列偉大的作品。不幸的是,愛情又一次把他遺棄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結婚了。不過這時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極盛時期,對一切都無所顧慮。他受到了世人矚目,與光榮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經濟困窘,親朋好友一個個死亡離散,耳朵也已全聾,和人們的交流只能在紙上進行。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風氣。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風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米開朗基羅傳
《米開朗基羅傳》:該傳記分上下編,上編「戰斗」,下編「舍棄」和
尾聲「死」。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出生於卡森蒂諾地方的卡普雷賽,父親是法官。母親在他六歲時便死去,米開朗基羅被寄養在一個石匠的妻子家裡。十三歲時,他進入多梅尼科.吉蘭達約的畫室。據說由於他的成績優秀,使他的老師為之嫉妒。一年後他們分手了,米開朗基羅轉入一所雕塑學校。不久,由於宗教信仰的沖突,他離開了那裡,先後到過威尼斯、羅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斷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徵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讓他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此後幾年,他一直受著歷任教皇的差遣,攜帶著痛苦去創作他並不滿意的作品。1527年米開朗基羅捲入了一場革命的漩渦,差一點喪命。革命結束後,教皇克雷芒又將他從隱避地找了出來,米開朗基羅不得不重新為他所抗拒的人勞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駕崩,米開朗基羅原以為從此能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剛到羅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羅三世抓住了。似乎命運註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幹活。
1564年2月12日,米開朗基羅站了一整天來創作《哀悼基督》。14日他開始發燒,18日下午5時,這位傑出的雕塑家兼畫家終於永遠地離開了人間。
托爾斯泰傳
《托爾斯泰傳》: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醜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秀作品。俄土戰爭期間,托爾斯泰曾親臨戰場,常常處於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托爾斯泰是比較充實而快樂的。
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馬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名人傳》寫作目的崇高,創造精神世界的太陽,呼吸英雄的氣息,使人們在痛苦、失望的現實中獲得心靈上的支撐。《名人傳》洋溢著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個閱讀《名人傳》的讀者首先都會強烈地感受到作品中無法抑制的熱情,都會為羅蘭那極富感召力的語言而怦然心動。
❼ 名人傳藝術字要圖片
❽ 名人傳的讀後感,可傳照片 要自己寫的 如符合條件給好評
名人傳》是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以及《托爾斯泰傳》三篇名人傳記組成的一本書。
羅曼.羅蘭說:「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不知為何,我覺得這句話蘊涵者很深刻的哲理或許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吧。對於當時的年代來說,這部作品無不是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
在我未讀這部作品之前,我一直以為貝多芬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沒想到他是這么的不幸。是啊,他的一生是坎坷的,整個人生中最不幸的事都給他遇上了,想想看作為一個音樂家,耳朵失聰了,這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呀!而且這種對音樂家而言十分致命的疾病給他帶來的痛苦,是非常人所能想像的,然而所有的磨難都使他變的更加堅強:他痛苦,卻不肯屈服於命運;他貧窮,卻既不趨炎附勢,亦不迎合潮流,始終保持獨立的人格;他孤獨,卻能以熱誠的赤子之心愛人類;他從未享受歡樂,卻創造奉獻給全世界。然而他卻聽不到人們對他的贊譽,他也聽不到自己創作的一些優秀的作品。
貝多芬的勇敢、努力、堅持並沒有白費,因為他終於成功了,他戰勝了很多我們難以想像和難以忍受的一些痛苦、疾病,還有一點就是作為一名音樂家,舞台上的演奏者沒有台下聽眾的支持、肯定和青睞,這無疑是一種痛苦的壓力,帶給心靈沉重的挫折感。然而他還是戰勝了它們;他的努力使全世界的人都為之歡呼雀躍;他的實力得到證明,所以最後他攀登上了生命的顛峰。
羅曼.羅蘭也曾說過:「生活是嚴酷的。對那些不安於平庸的人說來,生活就是一場無休止的搏鬥,而且往往是無榮譽無幸福而言的,在孤獨中默默進行的一場可悲的搏鬥。」作者寫的這三位名人,他們都是很平庸的人,可他們卻比常人遇到更多難以想像的磨難和障礙。不過他們都是從重重困難中勇敢站起來的人,也是從種種困難中造煉出來的偉人、名人,而且還是不屈服於命運對他們的挑戰和考驗。他們三個都是作者認定的英雄人物,因為他們都具有同樣的英雄品格:一是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二是永遠保持人格的尊嚴,恪守個性的獨立,既不屈從於強權,也不盲目地隨大流;三是具有關懷人、愛護人的博愛精神,甘心為人類的福址奉獻自身。
原來,名人也並不像我們想像之中的那樣美好,也許正因為重重困難,種種阻礙、挫折和不幸的命運才讓他們勇敢地站起來而成為絕代傳頌的名人吧!他們要戰勝這么艱險的困難究竟要多大的力量,多大的勇氣,多大的毅力呀!你們的力量、勇氣、毅力都使我很佩服。
沒有人敢說自己的人生很幸運,即使是出身在豪門之家的世家子弟也好,他們有時也會很難去選擇自己的人生和理想,因為這都已經是被父母們一手精心策劃和培養過的了。即使他們想要成功也必須要具備勇氣和毅力,畢竟一個人的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❾ 《名人傳》手抄報,要有圖
你可以先去搜一下喜歡的版面,然後找點資料抄一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