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溫度換算F到C怎麼算
攝氏溫度(℃)和華氏溫度(℉)之間的換算關系為:
F=9℃/5+32,或℃=5(F-32)/9。
攝氏度×9/5+32=華氏度。
寒暑表中通常有兩個刻度:攝氏度(記為0℃)和華氏度(記為0℉)。
華氏度與攝氏度的進率:華氏度=32+攝氏度×1.8攝氏度=(華氏度-32)÷1.8。
(1)常用溫標的換算方法擴展閱讀:
1714年,華倫海特發現液態金屬汞比酒精更適合製作溫度計。他以水銀為測溫介質,發明了玻璃水銀溫度計。氯化銨和冰水的混合物的冰點溫度為溫度表的零度,人的體溫為100度。
在標准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32華氏度,水的沸點是212華氏度。在中間有180個相等的部分,每個部分被分為1華氏度,也就是1華氏度。
華氏溫標是一種經驗溫標。在美國的日常生活中,這種溫標常用「its」來表示。
B. 溫度單位換算
換算公式:F=(℃×9/5)+32
℃=(F-32)×5/9
K=℃+273.15
式中:
K ——開爾文溫度(熱力學溫度),
℃ ——攝氏溫度 ,
F ——華氏溫度 .
溫度換算成華氏度,可運用攝氏度與華氏度之間的指定公式,即攝氏度*1.8+32=華氏度。
溫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而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
它規定了溫度的讀數起點(零點)和測量溫度的基本單位。目前上用得較多的溫標有華氏溫標(°F)、攝氏溫標(°C)、熱力學溫標(K)和國際實用溫標。
從分子運動論觀點看,溫度是物體分子平均平動動能的標志。
溫度是大量分子熱運動的集體表現,含有統計意義,對於個別分子來說,溫度是沒有意義的。
溫度的由來
1714年科學家華倫海脫首先選用冰和綠化銨的混合物作為零點,以老式溫度計來指示溫度。
後來他又選用了人們熟知的標准大氣壓下冰的熔點,定為32度,水的沸點定為212度,中間等分為180份,每一份就是1華氏度,這就是華氏溫標,用°F表示。
1742年,科學假攝爾修斯和他的助手斯托瑪用同樣的溫度計,選取標准大氣壓下冰的熔點定為0度,
水的沸點定為100度,中間等分為100份,每一份就是1攝氏度,這就是攝氏溫標,用℃表示。
1854年,物理學家開爾文指出,只要選定一個溫度固定——「水的三相點」,即水、冰、水蒸氣三相共存的溫度,溫度值就會完全可以確定下來,
這是因為另一個固定點——「絕對零度」已經確定下來。
把絕對零度道水的三相點溫度等分為273.16份,每一份就是1開氏度,這就是開氏溫標,用K表示。
開始溫標的分度間隔和攝氏溫標的間隔是一致的。
C. 溫度換算是什麼
攝氏溫度換算成華氏溫度:t°C=5/9(T°F-32)。
華氏溫度換算成內攝氏溫度:T °F = 1.8*容t°C+32。
溫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而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
攝氏溫度單位起源:
18世紀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Anders Celsius,1701-1744)在1742年創立溫標時,為了避免測量低溫時出現負值,規定在1標准大氣壓下,沸水記為100度,把冰水記為0度,當時沒有°C符號。這個規定和現行的攝氏溫標剛好相反,在使用中,人們感到很不方便。
後來的一些科學家,將其改為在1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定為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度,其間分成100等分,1等分為1度。其中著名博物學家林奈也使用了這種把刻度顛倒過來的溫度表,並在信中宣稱:「我是第一個設計以冰點為零度,以沸點為一網路的溫度表的。」
但這種說法得不到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認可,這種溫標曾經被稱為攝氏溫標(又叫百分溫標)。現在為了計算方便,將1K=1°C。為了紀念和表彰安德斯·攝爾修斯的貢獻,1954年的第十屆國際度量衡大會特別將此溫標命名為「攝氏溫標」,用他的姓氏的第一個字母"C"來表示。
溫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用來量度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的一個物理量。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
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它規定了溫度的讀數起點(零點)和測量溫度的基本單位。國際上用得較多的溫標有華氏溫標(°F)、攝氏溫標(°C)、熱力學溫標(K)、列氏溫標(°Ré)、蘭金溫標(R)和國際實用溫標。
從分子動理論的觀點看,溫度是物體分子平均運動動能的標志。溫度是大量分子熱運動的集體表現,含有統計意義。但對於個別分子來說,溫度是沒有意義的。
D. 三種溫標之間的換算關系
我也正做這本寒假作業,不知對不對,樓主參考吧~
1.華氏溫標,攝氏溫標,開氏溫標(熱力學溫標)
2.攝氏溫度和開氏溫度之間的換算關系是:T=tC+273.15K ≈tC+273K
華氏溫度和攝氏溫度之間的換算關系是:tF= 5/9tC+320F
3.華氏:開爾文(F)開氏:(K)
E. 初中物理,溫度有哪些標度方法 它們是怎樣規定的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如何
溫度的標度方法一般分為:攝氏溫度、華氏溫度、開氏溫度(或熱力學溫度)。
a.攝氏溫度:在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攝氏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單位用℃表示,讀作「攝氏度」。攝氏溫度符號用「t」表示。
b.開氏溫度:國際單位制中採用熱力學溫度。科學研究表明:無論採用什麼方法降溫,溫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若將此溫度規定為0度(絕對零度),而其分度值與攝氏溫度的分度值相同,這種度量溫度的方法即是開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熱力學溫度的單位用K表示,讀作「開氏度」。熱力學溫度符號用「T」表示。
c.華氏溫度:英、美等國家常用的溫度標度方法。把一定濃度的鹽水凝固時的溫度定為0℉,把純水凝固時的溫度定為32℉,把標准大氣壓下純水沸騰的溫度定為212℉,中間分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這就是華氏溫度。華氏溫度的單位用℉表示,讀作「華氏度」。
開氏溫度、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的換算關系:
開氏溫度K=攝氏溫度℃十273.15
F. ℃和℉之間怎麼轉換
攝氏溫標(°C)和華氏溫標(°F)之間的換算關系為:F=C×1.8+32;C=(F-32)÷1.8。
華氏度(Fahrenheit) 和攝氏度(Celsius)都是用來計量溫度的單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使用攝氏度;世界上僅存5個國家使用華氏度,包括巴哈馬、貝里斯、英屬開曼群島、帛琉、美利堅合眾國及其他附屬領土(波多黎各、關島、美屬維京群島)。
攝氏度,用符號℃表示,是攝氏溫標(C)的單位,攝氏溫標(C)與華氏溫標(F)的換算式是:C=(F-32)÷1.8,F=1.8×C+32。比如:0 ℃=(1.8×0+32)°F=32 °F、30 ℃=(1.8×30+32)°F=86 °F、104 ℉=[(104-32)÷1.8]℃=40 ℃、320 ℉=[(320-32)÷1.8]℃=160 ℃。
(6)常用溫標的換算方法擴展閱讀:
其它單位換算:
1、開爾文(Kelvins),為熱力學溫標或稱絕對溫標,是國際單位制中的溫度單位。開爾文溫度常用符號K表示,其單位為開。每變化1K相當於變化1℃,計算起點不同。攝氏度以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起點,而開爾文是以絕對零度作為計算起點,即-273.15℃=0K。
2、蘭金溫標(Rankine temperature sale)也是一種絕對溫標,用°R表示,其溫度間隔和華氏溫標相同。蘭金溫度和華氏溫度間的關系式為[°R] = [°F] + 459 . 67。蘭金溫度與國際溫標的換算式為[°R] = 1.8 * [K]。
G. 攝氏溫度和華氏溫度怎樣換算
華氏度 = 32+ 攝氏度 ×1.8
攝氏度 = (華氏度 - 32) ÷ 1.8
例如:
0℃=(1.8×0+32)°F=32°F
50°F=[(50-32)÷ 1.8]℃=10℃
在標准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 ℃,水的沸點為100℃ ,中間劃分為100等份,每等份為1℃。,用符號「C」表示,單位是°C;在標准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32°F,水的沸點為212°F,中間有180等份,每等份為華氏1度。華氏溫標,符號為F,單位為°F。
(7)常用溫標的換算方法擴展閱讀:
攝氏溫標的規定是:在標准大氣壓,純水的凝固點(即固液共存的溫度)為0°C,水的沸點為100°C,中間劃分為100等份,每等份為1°C。
華氏溫標的規定是:在標准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32℉,水的沸點為212℉,中間有180等分,每等分為華氏1度。
在美國,華氏溫度普遍使用於日常生活,如天氣預報、廚房烤箱、冰箱...等。美國支持保留華氏溫標的人提出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它更加精確。
與攝氏溫標相比,華氏溫標的一度要比攝氏溫標小,當精確到整數時,華氏溫標比攝氏溫標准確。另外,華氏溫標的0度比攝氏溫標0度要低,在表達常用溫度時,通常可以避免出現負數溫度。
H. 華氏溫標與攝氏溫標的換算關系
您好
攝氏度=(華氏度-32)÷1.8。
攝氏溫標定義:在標准大氣壓下,以水的冰點為0度,水的沸點為100度,中間分為100等分的溫標。
華氏溫標的定義是:在標准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32℉,水的沸點為212℉,中間有180等分,每等分為華氏1度。
1990國際溫標(ITS-90)對攝氏溫標和熱力學溫標進行統一,規定攝氏溫標由熱力學溫標導出,0℃=273.15K,劃分不變。因此冰點並不嚴格等於0℃(1/10000級才有區別),水的沸點不嚴格等於100℃(0.01級才有區別)。
(8)常用溫標的換算方法擴展閱讀
英美國家多使用華氏溫標(制定溫度的標准),華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溫度定為32℉,把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溫度定為212℉。某人的體溫為37℃,用華氏溫度表示為多少。
方法一:函數式法。冰水混合物到沸騰的水,攝氏溫標把這個溫度差劃分為100等份,而華氏溫標把這個溫度差劃分為180等份(212℉-32℉=180℉),所以每一等份的攝氏溫標即1℃相當於華氏溫標的1.8份。
所以華氏溫標和攝氏溫標的比值為1.8,當攝氏溫標為0℃時,華氏溫標的溫度為32℉,所以他們之間的關系為F=1.8t+32。人的正常體溫為37℃,代入前式得:F=98.6℉。
方法二:比例法。設人體溫的華氏溫度為F,則有比例式成立:
100/(212-32)=37/(F-32),解得F=98.6℉。推而廣之,不同刻度溫度計讀數的計算:
I. 華氏度和攝氏度的換算公式是什麼
100.4華氏攝氏度=38攝氏度
轉換如下:「華氏溫標」是經驗溫標之一。在美國的日常生活中,多採用這種溫標。規定在一大氣壓下水的冰點為32度,沸點為212度,兩個標准點之間分為180等分,每等分代表1度。華氏溫度用字母「F」表示。它與攝氏溫度(C)和華氏溫度(F)之間的換算關系為F=9/5c+32, 或C=5/9(F-32)
攝氏=5/9(°F-32)
例如:將華氏90度換算成攝氏度數
5/9×(90-32)=5/9×58=32.2
即:華氏°F=℃×9/5+32
例如,將攝氏30度換算成華氏度數
即:攝氏30度等於華氏86度
攝氏度是攝氏溫標(C)的溫度計量單位,用符號℃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溫標。
它最初是由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於1742年提出的,其後歷經改進。
攝氏度的含義是指在1標准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水的沸點為100度,其間平均分為100份,每一等份為1度,記作1℃。攝氏度現已納入國際單位制(SI)。
T(K)=t(℃)+273.15,T為絕對溫標
華氏度(Fahrenheit)是用來計量溫度的單位,符號℉。
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使用攝氏度。
世界上僅有5個國家使用華氏度,包括巴哈馬、貝里斯、英屬開曼群島、帛琉、美利堅合眾國及其他附屬領土(波多黎各、關島、美屬維京群島)。
(9)常用溫標的換算方法擴展閱讀
華氏度(°F)是溫度的一種度量單位,以其發明者德國人華倫海特(Gabriel D. Fahrenheit,1686-1736)命名的 。1714年他發現液體金屬水銀比酒精更適宜製造溫度計,以水銀為測溫介質,發明了玻璃水銀溫度計。
選取氯化銨和冰水的混合物的冰點溫度為溫度計的零度,人體溫度為溫度計的100度。在標准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32℉,水的沸點為212℉,中間有180等分,每等分為華氏1度,記作"1℉"。
"華氏溫標"是經驗溫標之一。在美國的日常生活中,多採用這種溫標,用字母"℉"表示。
參考資料:攝氏度的網路華氏度的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