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茶具名稱及使用方法

茶具名稱及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0 08:55:13

『壹』 泡茶的主要器具是哪些

泡茶的主要器具為茶壺、茶杯、茶勺。

1、茶壺

茶勺是細長柄的,勺的容量比較小,長柄是為了能夠在深的茶葉筒內舀取茶葉;勺的容量小,是為了能夠掌握舀取茶葉的數量。茶勺的形狀多變,有時和茶則通用。

(1)茶具名稱及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茶具挑選

1、美感

茶壺是自己使用的,所以在選擇茶壺的造型及外觀方面。只要依個人喜好、個人感受選擇便可,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舒服滿意。

2、質地

泡茶用的壺,一般是以砂為主,因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外型較瓷器渾親和,在上面提款也別具韻味,所以大致上砂壺比瓷壺受歡迎。至於茶壺的質地,主要是以胎骨堅、色澤潤為佳。

3、壺味

在選購新壺時,應嗅一嗅壺中味,新壺有些也許會略帶瓦味,這倒還可選用,但若帶火燒味或其它雜味,如油味或人工著色味則不足取了。

4、精密

壺的精密度是指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則茗香散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勺

『貳』 茶具都包括什麼

茶具,古代又稱茶器或茗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飲茶器具。茶具按其狹義的范圍是指飲茶用具,包括有茶壺、茶杯、茶盤、茶墊、茶洗、茶海、茶匙、煮水器、茶夾等。

『叄』 功夫茶具28件的名稱

功夫茶具28件的名稱:茶盤、茶荷、茶則、茶匙、茶針、茶巾、茶葉罐、茶漏、茶夾、茶壺、茶桶、茶導、養壺筆、茶墊、茶寵、聞香杯、蓋碗、茶海(也就是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4個)、茶洗、茶勺、杯叉、煮水器。

功夫茶具28件使用方法

茶盤

用來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的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銹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茶荷

茶荷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的用具,除了置茶的功用,還具有賞茶功能。

茶荷多數為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如果沒有茶荷時,我們也可以採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即可。

茶則

在茶道中,把茶從茶罐中取出置於茶荷或茶壺時,需要用茶則來置取。茶則現在多為銅、鐵、竹做材料加工。

茶匙

茶匙的形狀像湯匙,也因此而得名,其主要用途是挖取茶壺內泡過的茶葉,也可用於向茶罐內挖去干茶。

由於茶葉沖泡過後會緊緊塞滿茶壺,而且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所以人們常使用茶匙。

茶針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以便水流暢通。

茶巾

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壺,在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船底部的水擦乾,也可擦拭滴落桌面的茶水。

茶葉罐

儲存茶葉的罐子,最好密閉不透光,且沒有異味,常見的茶葉罐材質有馬口鐵、不銹鋼、錫合金及陶瓷等,因不同茶葉類型而酌情選用。

茶漏

在置茶時將茶漏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人們還用它來夾著茶杯清洗,既防燙傷又干凈衛生。

煮水器

煮水的器具,品種樣式較多,可根據具體情況購買。

茶筒

盛裝茶具的器具,裡面放置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

茶導

用來撥取茶葉的器具。

養壺筆

外形像又短又粗的毛筆,筆把的造型多種多樣,多為竹木雕刻製成,可以用來刷養壺與茶寵。

茶寵

茶寵,亦是茶玩,多數使用紫砂泥製作,造型各異,增加泡茶的情趣。

『肆』 幫忙介紹一下茶具的使用 和各個茶具名稱

1常見茶具的使用方法 一、茶杯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二、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 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三、蓋碗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鍾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沖一次。 四、茶盤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銹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五、茶則 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六、茶挾 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七、茶巾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八、茶針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九、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我用自動電爐。 十、茶葉罐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銹鋼、錫合金及陶瓷。 十一、茶船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里塞入茶葉,沖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 十二、茶海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十三、茶匙 是為了在將茶葉放置入茶杯(茶壺)時候能方便、衛生。十四、茶荷 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可以網路一下~

『伍』 不同茶具的使用方法詳解

茶友們普遍都有兩種愛好:研究不同茶葉的味道,研究不同茶具的使用方法,說到茶具除了我們經常使用到的茶杯、茶壺和茶盤之外,還有很多我們叫不上名字的茶具,當然對這些茶具的使用方法也不太清楚。小編不僅會介紹其他茶具的名稱,而且會詳細的介紹這些茶具的使用方法,喜歡研究茶具的茶友們可以通過小編的詳細介紹去了解它。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杯

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漏

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茶具的使用方法——蓋碗

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鍾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沖一次。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盤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銹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則

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挾

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巾

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針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茶具的使用方法——煮水器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我用自動電爐。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葉罐

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銹鋼、錫合金及陶瓷。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船

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里塞入茶葉,沖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海

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匙

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荷

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看完小編對茶具的介紹,才發現原來一套完整的茶具有那麼多不同的單品,而且不同的茶具單品都有自己獨特的使用方法。其中有很多茶具的使用方法類似,像茶則、茶漏就和茶荷的用法一樣,只不過用竹子編制而成茶荷看起來更漂亮,因此茶荷既有實用的特點又有觀賞的特點;保存茶葉用的茶葉罐一定要選擇密封效果好的,保證茶葉儲存在茶葉罐中不會變味。

『陸』 茶具名稱都有些什麼

茶具名稱有:茶盤,茶葉罐,茶壺,蓋碗。

常用的茶具和用法主要如下:

1、茶壺:用來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質多為瓷質、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壺具有透氣性好、保溫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點,常用於沖泡烏龍茶、普洱茶等。

2、蓋置:又名蓋托,泡茶過程中,用來放置壺蓋的器具。可以防止壺蓋直接與茶桌接觸,減少壺蓋磨損。

3、壺承:又名壺托,是專門用來放置茶壺的器具,可以承接壺里濺出的沸水,讓茶桌保持干凈,通常用紫砂、陶、瓷等質地。與相同材質的壺配套使用,也可以隨時組合。

4、茶盤:茶盤又稱茶船,是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等的淺底器皿。材質廣泛,款式多樣。

5、聞香杯:聞香之用,比品茗杯細長,多於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於沖泡烏龍茶時使用。雙手掌心夾住聞香杯,靠近鼻孔,邊搓動邊聞香。

6、品茗杯:茶杯也,用來品嘗茶湯,常用的品茗杯有三種,一種是白瓷杯,一種是紫砂杯,還有一種是玻璃杯,便於觀賞湯色。

7、蓋碗:用來沖泡茶葉的茶具,又稱三才蓋碗,三才者,天、地、人。茶蓋在上,所謂「天」,茶托在下,謂「地」,碗居中,謂「人」。蓋碗時中國茶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展示。

8、公道杯:又稱茶海或茶盅,是用來分茶的器具,用茶葉沖泡完畢以後,可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勻茶,使茶湯均勻,然後平均分給客人,這樣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濃度均勻,體現出一種平等。

9、茶荷:用於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於置茶,還可以用來賞茶。茶荷的形狀以有引口的半球形為主,質地多為瓷質。

10、茶葉罐:用來存放干茶的器具。主要作用是為了避免茶葉變質,茶香揮發等。從質地上來說,一般有鐵質、錫質、陶瓷等。

『柒』 功夫茶中各種茶具的名稱及介紹

1、茶壺:潮人土語叫做「沖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

2、茶杯: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為珍貴,

3、茶洗: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4、茶盤: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

5、茶墊: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

6、紅泥火爐:紅泥火爐有各種形式,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

(7)茶具名稱及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功夫茶主要流行於閩廣地區。這種飲茶法是從唐代陸羽茶經中演變而來,飲茶時先將泉水貯於茶鐺之中,放在烘爐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茶投入宜興壺之中,用水沖之,蓋好蓋子,再用熱水澆壺身,然後倒出來品飲。

這種飲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壺身,目的在於發茶性,到了後來更使用溫潤泡,內外雙重引發。

『捌』 茶具使用,名稱

茶壺(或蓋碗、蓋杯)茶杯(還有用聞茶香味的聞香杯)---壺與杯是泡茶的基本茶具。
茶盅(公道杯)——方便茶湯和茶渣的分離,使茶湯濃淡均勻。
茶船(茶池)——用以盛壺。
茶銜(茶漏)——用以導茶葉入茶壺。
茶夾——用以夾杯。
茶荷——用以置茶入壺。
茶巾——用以擦乾。
渣匙——用以從壺去渣。
計時器——用以計時。
茶巾盤——用以置放茶巾及茶夾、茶匙等。
茶盤——用以端茶奉客。
茶托——用以托杯,不會燙手。
電壺——用以燒熱水。
保溫瓶——用以供水。
茶葉罐——用以存放茶葉。
茶車——是各項茶具的家,也是泡茶者的舞台。有各種設計不同的茶車、茶枱。
了解更多到:品十茶城網

閱讀全文

與茶具名稱及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研究方法中的測驗 瀏覽:651
黨校開展課題研究的方法 瀏覽:969
ecco護理劑使用方法 瀏覽:242
棗庄女人月經不調治療方法 瀏覽:750
除蟎最快方法圖片 瀏覽:561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拆手機 瀏覽:95
檢測抗紅細胞抗體方法 瀏覽:604
列印機緩存文件夾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63
食用營養膏使用方法 瀏覽:521
經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34
蘋果輸入法的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47
找到簡單的方法英語 瀏覽:524
水的潔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05
如何去液毛的方法18歲以下 瀏覽:49
簡單死亡方法 瀏覽:397
初中語文合作教學的步驟與方法 瀏覽:396
社會研究方法因子生態分析法 瀏覽:545
歐式地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469
編織披肩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137
集體備課的步驟和方法微博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