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機器孵化法的主要操作程序有哪些
每個孵化廠家使用的設備和實際生產情況有所不同,其孵化程序也不完全一致,但大致可按以下程序操作:
(1)入孵前的准備 入孵前應先制訂孵化計劃和配備好設備。孵化設備安裝後,檢查發電機、繼電器、指示燈、超溫警報器、風扇和各器件運轉是否正常,要求這些設備反應靈敏,安裝牢固可靠,性能良好,同時應用嚴格校準過的溫度計測定孵化器內不同位置的溫度是否均勻,檢查後應試機1~2天。准備好蛋盤,並把蛋盤編號,配好易損元件的配件。只有一切運行正常,方可投入使用。種蛋入孵前,應對孵化室和孵化器進行清掃和消毒(參照種蛋的熏蒸消毒法)。
(2)上蛋 上蛋時,應嚴格按種蛋的選擇方法和標准選擇合格種蛋,種蛋應該大頭朝上,小頭朝下。
(3)開機 開機前應嚴格檢查是否有卡盤現象存在。根據本場出雛時間要求,確定合適的開機時間。鴨的孵化時間為28天,但應加上開機後機內溫度上升到孵化初期設定溫度的時間,根據不同的環境溫度,一般要提前1~10小時。
(4)孵化器內種蛋消毒 當孵化器內溫度達到34℃左右時,即可對孵化器內進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熏蒸半小時後應打開箱門,迅速排出消毒氣體。有時因諸多原因需要增加消毒次數時,應避開開機後24~96小時,因為此階段胚齡的鴨胚,對福爾馬林氣體高度敏感。
(5)照蛋 照蛋的目的是檢出未受精卵、破蛋(血環蛋)和死胚蛋等,同時可以觀察鴨胚的發育情況是否與標准發育情況相一致,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查找原因,採取措施,爭取最佳的孵化效果。通常第1次照蛋時間,在種蛋孵化後6~7天進行,此次整批入孵蛋都要一一檢查;第2次照蛋在13~14天,第3次在24~25天。在實際孵化過程中,照蛋的次數視具體情況而定,通常在頭照時如種蛋的受精率達90%以上並且發育正常時,二照、三照可以不進行。
(6)翻蛋 翻蛋能減少鴨胚粘殼的可能,保證胚胎的正常發育。種蛋在孵化期內都應定時翻蛋,一般每2小時翻蛋1次。翻蛋有手動和自動兩種,目前採用的電孵化器多數都能自動完成翻蛋過程。
(7)涼蛋 鴨蛋比雞蛋大,以單位重量計算,蛋殼表面積相對比雞蛋小,而且蛋殼和殼膜較厚。因此,在孵化初期感溫不如雞胚,後期胚胎的散熱又不如雞胚有利,並且蛋黃中脂肪含量高於雞,孵化後半期由於脂肪代謝增強,必須向外排出大量的體熱。因此,鴨胚在孵化後期應採取涼蛋措施。
(8)落盤 當種蛋孵化到24~25天時,可將蛋從孵化器移到出雛器中繼續進行孵化,這一過程稱為落盤。常見的孵化器都有配套的出雛器,一般孵化器中蛋架上每格是多少枚種蛋,其出雛盤的大小尺寸也與之相合。落盤時,操作應輕、快,穩,要求胚蛋平置,松緊適宜。落盤後應對出雛器中孵化後期的鴨胚進行消毒,方法是關閉出雛器的進、出氣孔和箱門,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14毫升、高錳酸鉀7克,熏蒸10分鍾後立即打開箱門並啟動出雛器的大風箱,迅速將殘留消毒氣體排出。
(9)出雛 正常情況下孵化到26天開始有少量啄殼出現,27天時大量啄殼且有少量出雛,28天出雛結束。當出雛結束後,讓雛鴨在出雛器內再待3~4小時,將其絨毛烘乾。然後開始撿雛。一批入孵蛋中,出雛的時間可能不完全一致,一般相差4~8小時,所以可進行2~3次撿雛。但從工作安排和防疫等方面考慮,用電孵化器出雛,集中1次撿雛是較適宜的方式,因為多撿1~2兩次雛,並不能明顯增加雛鴨數,相反卻造成人員安排緊張和加大電力消耗。
(10)記錄 孵化記錄就是要將每批次種蛋的孵化情況用一定的表格記錄在案,主要內容有開孵日期、孵化設定溫、濕度和實際觀測溫、濕度(溫、濕度觀測一般要求每隔2小時1次)、上蛋數量、種蛋受精率、出雛數(包括健雛數和弱雛數)以及一些相關的情況,如停電、機器維修等(表4-1,表4-2)。完善孵化記錄,可對孵化工作進行有效的檢查、總結,以提高孵化技術水平。
表4-2 種蛋孵化成績記錄表
(11)出雛器清洗消毒 出雛時,出雛器內會留存大量絨毛,同時出雛器內高溫、高濕的環境更有利於細菌的繁殖,因而出雛後應及時對出雛器進行清洗、消毒。可選用消毒葯品很多,本著針對性強、腐蝕性弱的原則選用即可。
❷ 小雞孵化器怎麼使用
將孵化器放在一個溫度波動可能很小的地方,不要放在陽光直射的窗戶哦。
同時不要放在容易被孩子動物等等碰到的地方。
必須設置好孵化器的參數,溫度是37.2~ 38.9之間,濕度保持在保持60%左右,並監測了至少24小時穩定,然後把雞蛋放進去,一次至少要放6個雞蛋。
要記錄日期,因為要21天,每天都要翻一下雞蛋翻三次要定時。
❸ 威振孵化器使用說明書
摘要 1.選擇孵化器的位置。孵化機需要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所以要把他放在一個溫度波動盡可能小的地方。不要把它放在有陽光直射的窗戶附近。孵化器升溫會殺死發育中的胚胎。
❹ 小雞孵化機的孵化機孵化操作前的准備和步驟
一,孵化前的准備:孵化前對孵化室、孵化器要做好檢修、消毒和試溫工作。孵化室要求保溫良好,空氣新鮮。孵化室的溫度宜在22℃左右,相對濕度要求在55%~60%左右。天棚要稍高些,最好離地面3米以上,窗子要小。為保證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孵化室應有專用的通風孔或風機。孵化器要離開熱源,並避開陽光直射,以免影響機內溫度。孵化室的地面、牆壁、孵化器及其附屬設備均應徹底消毒。孵化器在使用前要認真檢修,防止中途出現故障。入孵前試溫2~3天,待溫、濕度穩定後,才能正式孵化。
❺ 鴿子孵化器的操作方法
1、 全自動孵化機採用C3 C5 兩個加熱管加熱,採用水加濕和電加濕兩種加濕方法。
2、 開機時全部打開C3 C5 水加濕(加濕C3) 電加濕(加濕C5) 減少預熱時間,試機快。
3、當溫度達到設定溫度37.5度,濕度60%時,可以關掉加熱C3也可以關掉加濕C3 ,如果 濕度效果達不到,可以水加濕共同運行。
4、後期濕度要求大,可共同打開水加濕和電加濕。
5、如果夏天C5可以正常供熱,能達到孵化溫度,關掉C3就可以,如果冬天,C5到不到孵化溫度,可以倒開C3 C5 共同加熱,達到孵化所需溫度。正常運轉中有水電兩種加濕方法(加濕C3 加濕C5),如果水加濕(加濕C3)達不到所需濕度,可以打開電加濕(加濕C5)共同加濕。
6、其中一個加熱管不能正常工作,可打開另一個開關,不影響正常孵化。
7、在所有家禽珍禽出雛的高峰期(例19-21天時),關掉加熱C3 C5能達到孵化溫度.只需要打開,電加濕(加濕C5) 水加濕(加濕C3)。(因為後期幼雛會釋放大量的熱量,以免溫度太高影響出雛)
8、全自動孵化箱後壁的通風口,在孵化期(例如雞蛋)如果溫度達到正常孵化所需溫度,通風口不需要關閉,如果達不到正常孵化所需溫度,可以關閉1-2個通風口。到出雛期時所有的皮蓋通風口,全部打開。 使用爐火加溫時,水盤上應該一層塑料薄膜,根據所需濕度大小,開一條縫或挖一個孔即可自動供濕。
❻ 有想知道在孵化機的使用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嗎
機器孵化所需溫度、濕度和翻蛋可以自動控制,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目前被廣泛使用。在使用機器孵化時,按其工藝過程,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①孵化前的准備:孵化前對孵化室、孵化器要做好檢修、消毒和試溫工作。孵化室要求保溫良好,空氣新鮮。孵化室的溫度宜在22℃左右,相對濕度要求在55%~60%左右。天棚要稍高些,最好離地面3米以上,窗子要小。為保證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孵化室應有專用的通風孔或風機。孵化器要離開熱源,並避開陽光直射,以免影響機內溫度。孵化室的地面、牆壁、孵化器及其附屬設備均應徹底消毒。孵化器在使用前要認真檢修,防止中途出現故障。入孵前試溫2~3天,待溫、濕度穩定後,才能正式孵化。 ②上蛋:一切准備就緒後,即可上蛋正式孵化。因種蛋保存期溫度較低,為了上蛋後很快達到孵化溫度,在種蛋入機前12小時左右移到孵化室中裝盤,而後放置到蛋盤架上預熱約12小時。入孵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將裝滿種蛋的蛋盤插入孵化機內的蛋架即可。要注意蛋架的平衡防止翻車。入孵時間最好安排在下午4點以後,這樣大批出雛正趕上白天,工作方便。一般立體孵化器每5~7天入孵一次;每台孵化器內有多批次孵蛋,且入孵時使每套蛋盤在蛋架上的位置互相交錯,以便「新蛋」和「老蛋」能相互調節溫度。 ③溫度調節:溫度經過調節固定之後一般不要再動。剛入孵時,由於開門放蛋,散失部分熱量種蛋和蛋盤又要吸收部分熱量,而使孵化器內溫度急劇下降,這是正常現象,過一段時問會逐漸恢復正常。在正常情況下,孵化器內溫度偏高1℃或偏低0.5℃時,即要檢查原因,予以調整,要遵循前高、中平、後低的原則,全進全出入孵,1-7天為前期,用溫38-38。5度,8-14天為中期,用溫37。5-38度,15-21天為生期,用溫37-37。5度。如果機內多批種蛋同時孵化,可按37。8度。21時可提高用溫《0。5度》以利小雞順利出殼
④濕度調節:定時觀察掛在機門玻璃窗內的干濕球溫度計,濕度偏低可增加水盤,提高水溫;加速蒸發速度,或向孵化室內地面灑水,必要時,可直接噴霧提高濕度。一般每天加水一次,外界氣溫低時加溫水。1-7天為前期,相對濕度為60%,8-17天為中期,相對濕度應為50%,18-21天為後期,相對濕度應為70%, ⑤翻蛋:孵化時,每2小時轉蛋(翻蛋)一次。若手工翻蛋,則要輕、穩、慢,並記住轉蛋方法。 ⑥照蛋:一般在孵化期內於孵化5~6天和孵化18~19天進行兩次照蛋,也可在孵化11~12天再進行抽查照蛋,以便及時檢出無精蛋和中死蛋(死胚),並觀察胚胎的發育情況。
⑦涼蛋:涼蛋可使孵化器徹底換氣,同時間歇的低溫還可促進胚胎發育,增強活力,有利於後期胚胎散熱,但如進氣良好,各孵化條件正常也可不進行涼蛋。如通風不良或利用同一孵化器出雛時則應進行涼蛋。一般每天2~8次,每次15~40分鍾,涼至蛋殼表面溫度接近於32℃即可。 ⑧移盤(落盤):在孵化18~19天最後一次照蛋後,將孵化盤中的胚蛋移到出雛盤中,停止翻蛋,增加水盤,提高濕度,准備出雛。 9、揀雛:雞蛋孵至20.5天時,開始大批啄殼出雛。見有30%以上出殼時,開始揀出羽毛基本乾的雛雞,同時揀出空殼,每隔4小時揀雛一次。揀雛時,不要同時打開前後機門,以免出雛箱里的溫度、濕度下降過快,影響出雛。對出殼有困難的胎兒,如尿囊血管已經枯萎,尿囊顏色呈黃紙色,則可以進行人工助產,否則會因出血死亡。 ⑨清掃、消毒:出雛完畢,必須對出雛器、孵化器、孵化室等進行清掃和消毒。出雛盤、水盤沖洗干凈後放人出雛箱內,進行熏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