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豬口蹄疫怎麼治療
病因
該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獸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口蹄疫病毒屬於口蹄疫病毒屬,目前所知有7個主型、65個亞型,由於各型之間抗原性不同,彼此不能互相免疫,使診斷和防治工作復雜化。除綿羊、山羊發病外,牛、豬、駱及野生偶蹄獸也能發病,人也具有易感性。病畜和帶毒動物為傳染源,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也可經受傷的皮膚、黏膜及呼吸系統傳播。在新疫區呈流行性,發病率達100%;而在老疫區,則發病率較低。常呈現一定的季節性。
症狀
該病以口腔和蹄部皮膚發生水皰和潰爛為特徵。患畜體溫升高,精神不振,食慾低下。如單純在口腔發病,則一般1~2周可痊癒;而當患及蹄部時,則2~3周方能痊癒。成年羊死亡率為1%~2%;幼畜常表現為惡性口蹄疫,死亡率達5%~10%,主要表現為胃腸炎和心肌炎。
防治
該病一般不允許治療,要就地撲殺。
無病地區嚴禁從有病地區引進動物及其產品、飼料、生物製品等。來自無病地區的動物及其產品,也應進行檢疫。發生疫情時,立即上報。按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實行劃區封鎖,緊急預防接種,搞好消毒工作。口蹄疫流行的地區和劃定的封鎖區應禁止人、畜及畜產品流動。
2. 出現豬口蹄疫症狀,用哪些方法治療
立冬以後豬場的各種各樣病症多發,豬口蹄疫一直也是養殖場們最擔心的豬類疫情,不僅使豬群生長發育速率遭受抑止,情況嚴重還會繼續造成死傷,給養殖場導致了非常大損害。
四、豬口蹄疫預防?
1、冬春時節是口蹄疫病症的多發時節要搞好豬圈,要提升喂養管理方法,豬圈及用品要按時開展消毒殺菌,可應用「水益清」或「全可消」開展畜舍全方位消毒殺菌,用氫氧化鈉、生石灰消毒走廊和廠區。
2、制定有效的免疫力程序,搞好口蹄疫疫苗的注射。
3. 豬口蹄疫怎樣治療
本病是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動物的烈性傳染病,傳播快,發病率高,主要危害牛、豬、羊等,是世界上危害最嚴重的家畜傳染病之一。病的潛伏期為1~2天。
發病豬一般體溫不高或稍高(40~41℃),主要症狀是跛行,蹄部初期蹄冠、趾間紅腫,不久逐漸出現米粒大、蠶豆大充滿灰白色或灰黃色液體的水皰,水皰破裂後表面出血,形成暗紅色糜爛。如無細菌感染,一周左右痊癒。如有繼發感染,嚴重者侵害蹄葉、蹄殼脫落,患肢不能著地,常卧地不起。療程稍長者也可見到口腔及面上有水皰和糜爛。哺乳母豬乳頭的皮膚常見有水皰、爛斑,吃奶仔豬,通常呈急性胃腸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達60%~80%。
剖檢除口腔、蹄部的水皰和爛斑外,在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胃黏膜有時可出現圓形爛斑和潰瘍,上蓋有黑棕色痂塊。心肌病變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心包膜有彌散性及點狀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紋,所以稱為「虎斑心」。此項病變尤以突然死亡的仔豬明顯。
本病易與水皰病、豬水皰疹、水皰性口炎混淆,單從症狀與病理變化,不能做出判斷,只有從自然感染家畜的情況和水皰液接種小動物的觀察結果才能予以鑒別。
[防治措施]
(1)當豬場有疑似口蹄疫發生時,除及時進行診斷外,應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疫情。同時在疫場(或疫區)嚴格實施封鎖、隔離、消毒、治療等綜合性措施。在最後一頭病豬痊癒後15天,經過全面大消毒,方可解除「封鎖」。
(2)對豬場的健康豬,應立即注射口蹄疫滅活疫苗(不能用弱毒疫苗),每豬5毫升,頸部皮下注射。注射後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2個月。
什麼是豬口蹄疫?事實上,豬口蹄疫又叫五號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和極易接觸性傳播的傳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動物,豬口蹄疫病的傳染性極強、傳播迅速、發病急、感染和發病率很高。
那麼,豬口蹄疫都有什麼特點?事實上,豬口蹄疫流行時間及特點:豬口蹄疫多發生於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冬、春季流行達到高峰,但在大型豬場及生豬集中養殖密集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畜產品、飼料、草場、飲水和水源、交通工具、飼養工具都可成為傳染源,病豬是最危險的傳染源,空氣也是重要的傳播媒介;豬口蹄疫常呈跳躍式流行,主要發生於集中飼養的豬場、城郊豬場及交通沿線。
豬口蹄疫的症狀有哪些?事實上,豬口蹄疫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症狀是水泡和潰瘍。很多豬口蹄疫的豬都會出現水泡和潰瘍的情況。
第二種症狀是精神不振。事實上,豬口蹄疫潛伏期一般為2-7天,病初體溫升高至40-41度,精神不振,常卧地不起,少吃或者不吃。
第五,對於不吃食的病豬由於嘴部有水泡,飲食會增加疼痛感,這時可以飼喂濕拌料,增加適口性,還可以在飼料里加入少許的食鹽,豬喜歡鹹食,加了鹽可以增加胃口。
第六,對於蹄殼脫落的病豬應在傷口撒敷「結晶磺胺粉」,對一些不能行動的患豬,應人工給水、給食。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治療豬口蹄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