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判斷瘧疾最常用的方法是

判斷瘧疾最常用的方法是

發布時間:2025-10-10 16:25:49

1. 瘧疾如何防治

1.患了瘧疾,應及時治療,常用葯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殺滅血液中的瘧原蟲,伯喹能殺滅肝臟中的瘧原蟲和血中配子體。

2. 預防首先盡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黃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動。關鍵是要做好防蚊、滅蚊。應清除垃圾、雜草、填平污水坑;如必須在戶外作業,可穿長袖衣和長褲,皮膚暴露處可塗抹驅避劑,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噴灑殺蟲劑或點蚊香;睡覺時使用蚊帳或長效蚊帳;房屋安裝紗門、紗窗。

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數據,全球86%的瘧疾病例發生在非洲,9%的病例發生在東南亞,其餘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區。我國瘧疾主要流行於雲南、海南、貴州等南部地區和安徽、河南、江蘇、湖北等中部地區。旅行者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目的地瘧疾流行狀況,樹立瘧疾感染風險意識。在出國前,建議到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際旅遊保健中心或相關醫療衛生部門進行健康咨詢;在瘧疾流行區,要加強個人防護,包括使用蚊帳、驅避劑、蚊香、戶外活動時穿長袖長褲等,防止蚊蟲叮咬。從瘧疾流行區返回後,若出現發熱、發冷、頭痛等類不適症狀,應立即就診,並主動告知醫務人員自己的旅行史,以便排查瘧疾。

2.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1.一般症狀四種人體瘧疾典型的臨床發作大體相似,可分為前驅期、發冷(寒戰)期、發熱期、出汗期和間歇期。
(1)前驅期:患者有疲乏、頭痛、不適、厭食、畏寒和低熱。此期相當於肝細胞內的瘧原蟲(裂殖體)發育成熟裂殖子釋入血流。但因周圍血內的原蟲密度太低,鏡檢多為陰性。
(2)發冷期或寒戰期:持續數分鍾至1h,常伴頭痛、惡心和嘔吐。此時體溫多已超過38℃。鏡檢瘧原蟲時,大部分為裂殖體和環狀體。
(3)發熱期:一般持續3~4h,頭痛加劇,體溫高者可超過40℃。多次復發的病人,可只定時出現微寒和低熱、或頭暈、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和三叉神經痛而無明顯的高熱。發熱期所見的原蟲以小滋養體為主。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內體溫迅速恢復正常,上述各種症狀逐漸消失。
(5)間歇期:系指前後兩次發作的間隔時間。時間長短取決於蟲種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間歇期而言,惡性瘧病例很不規則,短僅數小時,長達24~48h,間日瘧和卵形瘧約為48h,三日瘧為72h。鏡檢所見原蟲除惡性瘧外,以大滋養體為主。
(6)潛隱期和復發:間日瘧和卵形瘧還有潛隱期和復發;惡性瘧和三日瘧只有復燃,沒有復發。初發與復發以及前後兩次復發間隔的時間,分別稱為第1和第2潛隱期。未經足量高效血內裂殖體殺滅葯治療後所見的類似情況,統稱復燃。各種瘧疾的臨床表現如下。①間日瘧:間日瘧多有前驅期。臨床急性發作以體溫超過38℃為准,發熱始於中午前後和晚上9點以前,偶見於深夜。開始一、二次症狀較輕,熱度較低,隨後日益加重。間日瘧發作中常見單純皰疹,多見於口唇周圍,也可延及鼻和兩耳,偶見於肛門周圍和外陰部。間日瘧預後良好,早年有良性瘧之稱;②惡性瘧:潛伏期6~27天,平均11天,多突然發病,無寒戰,僅有畏寒感。高熱者多見,常伴有頭痛、全身酸痛、惡心、嘔吐、貧血等。出汗期不明顯。熱型復雜,有的像間日瘧,隔天發作1次,與48h為一惡性瘧紅內期裂體增殖周期相符;有的每天發熱,熱型呈間歇型、弛張型或不規則型;有的持續高熱,發熱期往往長達20~36h;前後兩次發作的間歇期極短,致使體溫曲線呈「M」型。惡性瘧用高效裂殖體殺滅葯足量治療後,即可根治。若能及時治療,多數病例預後良好;③卵形症:臨床症狀與間日瘧相似。多數在下午5點以後或晚上發作。症狀較輕,無明顯寒戰,發作次數一般在6次以內,易自愈,遠期復發少,常見無症狀的帶蟲者。半數以上病例一開始就呈典型的間日熱型,熱度較低;④三日瘧:潛伏期18~35天,平均28天。通常無前驅期,發作前3~4天有疲倦、肌肉關節酸痛、寒冷感及頭痛,往往不易覺察而被忽視。多在午後發病,亦可見於中午時分。發冷、發熱和出汗三個時期較明顯,因退熱太快,有虛脫的可能。由於三日瘧原蟲的發育同步性較強,每72h為一發作周期亦較規則。三日瘧無復發,足量氯喹和奎寧均能予以根治。
2.凶險型瘧疾主要見於惡性瘧。其他三種瘧疾極少見到凶險型。
(1)腦型:多見於無免疫力而又未及時治療者。臨床上分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級。
(2)超高熱型:以起病較急、體溫迅速上升至41℃以上並持續不退為特點。
(3)厥冷型:病人軟弱無力,皮膚濕冷、蒼白或輕度發紺,可有陣發性上腹劇痛,常伴有頑固性嘔吐或水樣便,很快虛脫以至昏迷,多因循環衰竭而死亡。
(4)胃腸型:有明顯腹痛、腹瀉和里急後重感。本型是凶險型中預後較好、病死率較低一型。
診斷
人體四種瘧疾在臨床表現、病程經過、對葯物反應等方面有許多共同性,又各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診斷上應明確患者的瘧疾種類。
1.臨床診斷要點①多數病例在發熱前有時間長短不一的寒戰或畏寒;②體溫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持續數小時,然後很快下降,繼而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每隔2~4h測量體溫1次,分析體溫曲線,則可發現夜間的體溫往往降至正常或在常溫以下;③發作有定時性,發熱期與無熱期交疊出現,且有一定的規律性;④病人在發作間歇期除疲勞、無力和略感不適外,一般感覺良好;⑤發病多見於中午前後和下午,夜間開始發作者較少;⑥臨床症狀一次比一次嚴重,經多次發作後,又漸次減輕,有「自愈」的趨勢;⑦有溶血性貧血的臨床表現,其程度與發作次數相符;⑧脾大,其程度與病程相關,部分病例同時見肝大。
嬰幼兒、惡性瘧以及新感染病例發作的起初一、二次,臨床症狀常不典型。此外,一些有較高免疫力的病人,血中帶有大量原蟲,臨床症狀卻不明顯或完全沒有,尤須參照體檢和實驗室檢查方能確定診斷。
2.實驗室診斷
(1)血中病原體檢查:人體四種瘧原蟲只有惡性瘧一種在周圍血內僅見環狀體和配子體,且在發作期檢出機會較多,發作間歇期多數原蟲進入內臟毛細血管,如當時配子體尚未出現,則血檢可能暫呈陰性,因此惡性瘧在發作期間查血最為適宜;其餘三種瘧疾的血檢不受時間限制,無論在發作期及間歇期均可見到原蟲。臨床上酷似瘧疾,血檢原蟲陰性者,應堅持一天查血2次,連續幾天。細致地按規定檢查厚血膜,其功率高於薄血膜很多倍,凡是瘧疾,最終定能在周圍血中查到瘧原蟲。從患者耳垂或指尖刺取血液塗片、染色、鏡檢,迄今仍是最可靠的確診瘧疾方法,如發現紅內期瘧原蟲即可確診。
鑒於鏡檢法的准確性受到血中原蟲密度、製片和染色技術、服葯後原蟲變形或密度下降以及鏡檢經驗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對傳統的血檢法有了一些改進。其一為BectonDickinson公司QBC法(quantitativebuffycoat)。用含有抗凝劑和吖啶橙的毛細管,取病人60�0�8l血,加一個浮器,離心後,瘧原蟲濃集在紅細胞上層和白細胞下層,由於管中央有浮器存在,把上述兩層細胞和瘧原蟲推向管壁,可以直接在熒光顯微鏡下檢查發熒光的瘧原蟲。此法有濃縮作用,可提高敏感度,不需要染色,節省了時間。其二是0.5%~1.0%皂素溶液代替普通水溶血,然後以吉氏液染色後鏡檢。優點是以皂素處理過的厚血膜底板清晰,無紅細胞殘骸和血小板干擾,有助於瘧原蟲檢出。
(2)免疫學檢測:①檢測瘧原蟲抗原;可查出原蟲血症者,故對臨床診斷為現症病人以及從人群中查傳染源、考核療效均可使用。主要方法有瓊脂糖擴散試驗、對流免疫電泳、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直接熒光或酶免疫染色法等;②檢測瘧原蟲抗體:可用於流行病學調查,追溯傳染源;藉助測定流行區人群抗體水平的高低,來推斷瘧疾的流行趨勢;過篩供血者以預防瘧疾輸血感染,以及考核抗瘧措施的效果等。此外對多次發作又未查明原因者,檢測瘧疾抗體有助於診斷。檢測抗體的方法較常用的有間接熒光抗體試驗、間接血凝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
(3)核酸探針檢測:目前國內外已有幾種不同的核酸探針用於瘧原蟲的檢測。由於其獨特的高特異性,敏感性可高於鏡檢,認為核酸探針技術非常有希望替代常規的顯微鏡檢查,且可在短時間內批理處理大量樣本,已被認為可以定量及估算瘧原蟲血症水平,是瘧疾流行病學調查及評價抗瘧措施效果很有潛力的診斷工具。目前大量生產核酸探針和大規模現場使用尚存在一些技術問題須解決。
(4)PCR檢測:目前公認,在各種瘧疾檢測方法中,PCR方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是最高的。為進一步提高PCR技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以及便於在實際工作中推廣,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巢式PCR(nestedPCR)、PCR-ELISA等方法的研究。除能夠直接檢測抗凝血樣中的瘧原蟲外,PCR檢測濾紙干血滴上的瘧原蟲技術也已成熟,從而便於以PCR技術監測邊遠地區的瘧疾。由於它對實驗技術和條件的要求較高,從而限制了其在現場的應用。就目前多數瘧區的條件,現場采血後,尚要回到具有較好條件的實驗室做進一步的分析處理。
(5)Dipstick方法: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應用Dipstick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惡性瘧原蟲能夠合成、分泌一種穩定的水溶性抗原-富組蛋白Ⅱ(histidinerichproteinⅡ,HRPⅡ),以其制備的單克隆抗體滴於免疫層析條上,經過吸附、洗滌與顯色,檢測血中富組蛋白Ⅱ的存在。據國外比較Dip-stick及其他幾種方法的報道,Dipstick方法診斷瘧疾的敏感性(84.2%~93.9%)和特異性(81.1%~99.5%)均較高;且具有操作簡便、快速穩定、易學的特點,適用於鏡檢或實驗室技術質量難以保證、及待確定瘧疾的流行范圍、瘧疾呈低度傳播、需避免葯物濫用以減少抗性發展的地區。必須指出的是,應用Dipstick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用此法難以檢出尚處於潛伏期或血中僅含有成熟配子體的惡性瘧原蟲。

閱讀全文

與判斷瘧疾最常用的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波爐的維修方法和技巧指南圖解 瀏覽:988
紅參正果的食用方法 瀏覽:302
物理研究的方法 瀏覽:693
ceiling函數的使用方法 瀏覽:789
水與廢水檢測分析方法 瀏覽:251
黃金眼膜使用方法 瀏覽:1003
日本肺癌的早期治療方法 瀏覽:957
實際工作中檢驗分析方法的准確度 瀏覽:949
判斷瘧疾最常用的方法是 瀏覽:214
防水條的安裝方法圖片 瀏覽:160
止血首選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44
不用模具自製棒棒糖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12
家庭水栽土豆種植方法 瀏覽:907
知道幾月幾日快速推星期的方法 瀏覽:284
皮具保養方法視頻 瀏覽:693
該用什麼方法能解決老年斑 瀏覽:366
水稻鋅肥使用方法 瀏覽:225
交流電流表的使用方法 瀏覽:117
技術分析簡史市場預測方法的 瀏覽:325
win10音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