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光源放大鏡使用方法

光源放大鏡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9 08:32:36

A. 放大鏡是怎樣把物體放大的

早在公元前一世紀,人們就已發現通過球形透明物體去觀察微小物體時,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後來逐漸對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體放大成像的規律有了認識。 1590年,荷蘭和義大利的眼鏡製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1610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國的開普勒在研究望遠鏡的同時,改變物鏡和目鏡之間的距離,得出合理的顯微鏡光路結構,當時的光學工匠遂紛紛從事顯微鏡的製造、推廣和改進。 17世紀中葉,英國的胡克和荷蘭的列文胡克,都對顯微鏡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665年前後,胡克在顯微鏡中加入粗動和微動調焦機構、照明系統和承載標本片的工作台。這些部件經過不斷改進,成為現代顯微鏡的基本組成部分。 1673~1677年期間,列文胡克製成單組元放大鏡式的高倍顯微鏡,其中九台保存至今。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製的顯微鏡,在動、植物機體微觀結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傑出成就。 19世紀,高質量消色差浸液物鏡的出現,使顯微鏡觀察微細結構的能力大為提高。1827年阿米奇第一個採用了浸液物鏡。19世紀70年代,德國人阿貝奠定了顯微鏡成像的古典理論基礎。這些都促進了顯微鏡製造和顯微觀察技術的迅速發展,並為19世紀後半葉包括科赫、巴斯德等在內的生物學家和醫學家發現細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顯微鏡本身結構發展的同時,顯微觀察技術也在不斷創新:1850年出現了偏光顯微術;1893年出現了干涉顯微術;1935年荷蘭物理學家澤爾尼克創造了相襯顯微術,他為此在195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古典的光學顯微鏡只是光學元件和精密機械元件的組合,它以人眼作為接收器來觀察放大的像。後來在顯微鏡中加入了攝影裝置,以感光膠片作為可以記錄和存儲的接收器。現代又普遍採用光電元件、電視攝像管和電荷耦合器等作為顯微鏡的接收器,配以微型電子計算機後構成完整的圖像信息採集和處理系統。 目前全世界最主要的顯微鏡廠家主要有:奧林巴斯、蔡司、徠卡、尼康。國內廠家主要有:江南、麥克奧迪等。 二、 顯微鏡的基本光學原理(一) 折射和折射率 光線在均勻的各向同性介質中,兩點之間以直線傳播,當通過不同密度介質的透明物體時,則發生折射現象,這是由於光在不同介質的傳播速度不同造成的。當與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線由空氣射入透明物體(如玻璃)時,光線在其介面改變了方向,並和法線構成折射角。(二) 透鏡的性能 透鏡是組成顯微鏡光學系統的最基本的光學元件,物鏡目鏡及聚光鏡等部件均由單個和多個透鏡組成。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為凸透鏡(正透鏡)和凹透鏡(負透鏡)兩大類。 當一束平行於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後相交於一點,這個點稱"焦點",通過交點並垂直光軸的平面,稱"焦平面"。焦點有兩個,在物方空間的焦點,稱"物方焦點",該處的焦平面,稱"物方焦平面";反之,在象方空間的焦點,稱"象方焦點",該處的焦平面,稱"象方焦平面"。 光線通過凹透鏡後,成正立虛像,而凸透鏡則成正立實像。實像可在屏幕上顯現出來,而虛像不能。(三) 凸透鏡的五種成象規律 1. 當物體位於透鏡物方二倍焦距以外時,則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內、焦點以外形成縮小的倒立實象; 2. 當物體位於透鏡物方二倍焦距上時,則在象方二倍焦距上形成同樣大小的倒立實象; 3. 當物體位於透鏡物方二倍焦距以內,焦點以外時,則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外形成放大的倒立實象; 4. 當物體位於透鏡物方焦點上時,則象方不能成象; 5. 當物體位於透鏡物方焦點以內時,則象方也無象的形成,而在透鏡物方的同側比物體遠的位置形成放大的直立虛象。 三、 光學顯微鏡的成象(幾何成象)原理 只有當物體對人眼的張角不小於某一值時,肉眼才能區別其各個細部,該量稱為目視解析度ε。在最佳條件下,即物體的照度為50~70lx及其對比度較大時,可達到1'。為易於觀測,一般將該量加大到2',並取此為平均目鏡解析度。 物體視角的大小與該物體的長度尺寸和物體至眼睛的距離有關。有公式y=Lε 距離L不能取得很小,因為眼睛的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尤其是眼睛在接近調節能力的極限范圍工作時,會使視力極度疲勞。對於標准(正視)而言,最佳的視距規定為250mm(明視距離)。這意味著,在沒有儀器的條件下,目視解析度ε=2'的眼睛,能清楚地區分大小為0.15mm的物體細節。 在觀測視角小於1'的物體時,必須使用放大儀器。放大鏡和顯微鏡是用於觀測放置在觀測人員近處應予放大的物體的。 (一) 放大鏡的成像原理 表面為曲面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製成的光學透鏡可以使物體放大成像,光路圖如圖1所示。位於物方焦點F以內的物AB,其大小為y,它被放大鏡成一大小為y'的虛像A'B'。放大鏡的放大率 Γ=250/f' 式中250--明視距離,單位為mm f'--放大鏡焦距,單位為mm 該放大率是指在250mm的距離內用放大鏡觀察到的物體像的視角同沒有放大鏡觀察到的物體視角的比值。 (二)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顯微鏡和放大鏡起著同樣的作用,就是把近處的微小物體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觀察。只是顯微鏡比放大鏡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 圖2是物體被顯微鏡成像的原理圖。圖中為方便計,把物鏡L1和目鏡L2均以單塊透鏡表示。物體AB位於物鏡前方,離開物鏡的距離大於物鏡的焦距,但小於兩倍物鏡焦距。所以,它經物鏡以後,必然形成一個倒立的放大的實像A'B'。 A'B'位於目鏡的物方焦點F2上,或者在很靠近F2的位置上。再經目鏡放大為虛像A''B''後供眼睛觀察。虛像A''B''的位置取決於F2和A'B'之間的距離,可以在無限遠處(當A'B'位於F2上時),也可以在觀察者的明視距離處(當A'B'在圖中焦點F2之右邊時)。目鏡的作用與放大鏡一樣。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過目鏡所看到的不是物體本身,而是物體被物鏡所成的已經放大了一次的像。 (三) 顯微鏡的重要光學技術參數 在鏡檢時,人們總是希望能清晰而明亮的理想圖象,這就需要顯微鏡的各項光學技術參數達到一定的標准,並且要求在使用時,必須根據鏡檢的目的和實際情況來協調各參數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顯微鏡應有的性能,得到滿意的鏡檢效果。 顯微鏡的光學技術參數包括:數值孔徑、解析度、放大率、焦深、視場寬度、覆蓋差、工作距離等等。這些參數並不都是越高越好,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在使用時,應根據鏡檢的目的和實際情況來協調參數間的關系,但應以保證解析度為准。 1. 數值孔徑 數值孔徑簡寫NA,數值孔徑是物鏡和聚光鏡的主要技術參數,是判斷兩者(尤其對物鏡而言)性能高低的重要標志。其數值的大小,分別標刻在物鏡和聚光鏡的外殼上。 數值孔徑(NA)是物鏡前透鏡與被檢物體之間介質的折射率(n)和孔徑角(u)半數的正弦之乘積。用公式表示如下:NA=nsinu/2 孔徑角又稱"鏡口角",是物鏡光軸上的物體點與物鏡前透鏡的有效直徑所形成的角度。孔徑角越大,進入物鏡的光通亮就越大,它與物鏡的有效直徑成正比,與焦點的距離成反比。 顯微鏡觀察時,若想增大NA值,孔徑角是無法增大的,唯一的辦法是增大介質的折射率n值。基於這一原理,就產生了水浸物鏡和油浸物鏡,因介質的折射率n值大於1,NA值就能大於1。 數值孔徑最大值為1.4,這個數值在理論上和技術上都達到了極限。目前,有用折射率高的溴萘作介質,溴萘的折射率為1.66,所以NA值可大於1.4。 這里必須指出,為了充分發揮物鏡數值孔徑的作用,在觀察時,聚光鏡的NA值應等於或略大於物鏡的NA值。 數值孔徑與其他技術參數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幾乎決定和影響著其他各項技術參數。它與解析度成正比,與放大率成正比,與焦深成反比,NA值增大,視場寬度與工作距離都會相應地變小。 2. 解析度 顯微鏡的解析度是指能被顯微鏡清晰區分的兩個物點的最小間距,又稱"鑒別率"。其計算公式是σ=λ/NA 式中σ為最小分辨距離;λ為光線的波長;NA為物鏡的數值孔徑。可見物鏡的解析度是由物鏡的NA值與照明光源的波長兩個因素決定。NA值越大,照明光線波長越短,則σ值越小,解析度就越高。要提高解析度,即減小σ值,可採取以下措施(1) 降低波長λ值,使用短波長光源。(2) 增大介質n值以提高NA值(NA=nsinu/2)。(3) 增大孔徑角u值以提高NA值。(4) 增加明暗反差。 3. 放大率和有效放大率 由於經過物鏡和目鏡的兩次放大,所以顯微鏡總的放大率Γ應該是物鏡放大率β和目鏡放大率Γ1的乘積: Γ=βΓ1 顯然,和放大鏡相比,顯微鏡可以具有高得多的放大率,並且通過調換不同放大率的物鏡和目鏡,能夠方便地改變顯微鏡的放大率。 放大率也是顯微鏡的重要參數,但也不能盲目相信放大率越高越好。顯微鏡放大倍率的極限即有效放大倍率。 解析度和放大倍率是兩個不同的但又互有聯系的概念。有關系式:500NA<Γ<1000NA 當選用的物鏡數值孔徑不夠大,即解析度不夠高時,顯微鏡不能分清物體的微細結構,此時即使過度地增大放大倍率,得到的也只能是一個輪廓雖大但細節不清的圖像,稱為無效放大倍率。反之如果解析度已滿足要求而放大倍率不足,則顯微鏡雖已具備分辨的能力,但因圖像太小而仍然不能被人眼清晰視見。所以為了充分發揮顯微鏡的分辨能力,應使數值孔徑與顯微鏡總放大倍率合理匹配。 4. 焦深 焦深為焦點深度的簡稱,即在使用顯微鏡時,當焦點對准某一物體時,不僅位於該點平面上的各點都可以看清楚,而且在此平面的上下一定厚度內,也能看得清楚,這個清楚部分的厚度就是焦深。焦深大, 可以看到被檢物體的全層,而焦深小,則只能看到被檢物體的一薄層,焦深與其他技術參數有以下關系:(1) 焦深與總放大倍數及物鏡的數值孔徑成反比。(2) 焦深大,解析度降低。 由於低倍物鏡的景深較大,所以在低倍物鏡照相時造成困難。在顯微照相時將詳細介紹。 5. 視場直徑(Field Of View) 觀察顯微鏡時,所看到的明亮的圓形范圍叫視場,它的大小是由目鏡里的視場光闌決定的。視場直徑也稱視場寬度,是指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圓形視場內所能容納被檢物體的實際范圍。視場直徑愈大,愈便於觀察。有公式 F=FN/β 式中F: 視場直徑,FN:視場數(Field Number, 簡寫為FN,標刻在目鏡的鏡筒外側),β:物鏡放大率。由公式可看出:(1) 視場直徑與視場數成正比。(2) 增大物鏡的倍數,則視場直徑減小。因此,若在低倍鏡下可以看到被檢物體的全貌,而換成高倍物鏡,就只能看到被檢物體的很小一部份。 6. 覆蓋差 顯微鏡的光學系統也包括蓋玻片在內。由於蓋玻片的厚度不標准,光線從蓋玻片進入空氣產生折射後的光路發生了改變,從而產生了相差,這就是覆蓋差。覆蓋差的產生影響了顯微鏡的成響質量。 國際上規定,蓋玻片的標准厚度為0.17mm,許可范圍在0.16-0.18mm,在物鏡的製造上已將此厚度范圍的相差計算在內。物鏡外殼上標的0.17,即表明該物鏡所要求的蓋玻片的厚度。 7. 工作距離WD 工作距離也叫物距,即指物鏡前透鏡的表面到被檢物體之間的距離。鏡檢時,被檢物體應處在物鏡的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間。因此,它與焦距是兩個概念,平時習慣所說的調焦,實際上是調節工作距離。 在物鏡數值孔徑一定的情況下,工作距離短孔徑角則大。 數值孔徑大的高倍物鏡,其工作距離小。 (四) 物鏡 物鏡是顯微鏡最重要的光學部件,利用光線使被檢物體第一次成象,因而直接關系和影響成象的質量和各項光學技術參數,是衡量一台顯微鏡質量的首要標准。 物鏡的結構復雜,製作精密,由於對象差的校正,金屬的物鏡筒內由相隔一定距離並被固定的透鏡組組合而成。物鏡有許多具體的要求,如合軸,齊焦。 齊焦既是在鏡檢時,當用某一倍率的物鏡觀察圖象清晰後,在轉換另一倍率的物鏡時,其成象亦應基本清晰,而且象的中心偏離也應該在一定的范圍內,也就是合軸程度。齊焦性能的優劣和合軸程度的高低是顯微鏡 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它是與物鏡的本身質量和物鏡轉換器的精度有關。 現代顯微物鏡已達到高度完善,其數值孔徑已接近極限,視場中心的解析度與理論值之區別已微乎其微。但繼續增大顯微物鏡視場與提高視場邊緣成象質量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這種研究工作,至今仍在進行。 顯微物鏡與目鏡在參於成象這點上是有區別的。物鏡是顯微鏡最復雜和最重要的部分,在寬光束中工作(孔徑大),但這些光束與光軸的傾角較小(視場小);目鏡在窄光束中工作,但其傾角大(視場大)。當計算物鏡與目鏡,在消除象差上有很大差別。 與寬光束有關的象差是球差、慧差以及位置色差;與視場有關的象差是象散、場曲、畸變以及倍率包差。 顯微物鏡是一消球差系統。這意味著:就軸上的一對共軛點而言,消除了球差並且實現了正弦條件時,每一物鏡僅有兩個這種消球差點。因此,物體與象的計算位置的任何改變均導致象差變大。 1. 物鏡的主要參數(1) 放大率β (2) 數值孔徑NA (3) 機械筒長L:在顯微鏡中,物鏡支承面到目鏡支承面之間的距離稱為機械筒長。對於一台顯微鏡來說,機械筒長是固定的。我國規定機械筒長是160毫米。(4) 蓋玻片厚度d (5) 工作距離WD 這些參數,大多刻在物鏡筒上,如圖3所示。有一種所謂筒長無限的顯微物鏡,這種物鏡的後方一般帶有輔助物鏡(也叫補償物鏡或鏡筒物鏡),被觀察物體位於物鏡前焦點上,經過物鏡以後,成像在無限遠,再經過輔助物鏡成像在輔助物鏡的焦平面上,如圖4所示。在物鏡和輔助物鏡之間是平行光,所以中間距離比較自由一些,可以加入棱鏡等光學元件。 2. 物鏡的基本類型(1) 按顯微鏡鏡筒長度(以mm計):透射光用160鏡筒,帶0.17mm厚或更厚的蓋玻片;反射光用190鏡筒,不帶蓋玻片;透射光與反射光用鏡筒,筒長無限大。(2) 按浸法特徵:非浸式(乾式)、浸式(油浸、水浸、甘油浸及其它浸法)。(3) 按光學裝置:透射式、反射式以及折反射式。(4) 按數值孔徑和放大倍數:低倍(NA≤0.2與β≤10X),中倍(NA≤0.65與β≤40X),高倍(NA>0.65與β>40X)。(5) 按校正象差的情況不同,通常分為消色差物鏡,半復消色差物鏡,復消色差物鏡,平視場消色差物鏡,平視場復消色差物鏡和單色物鏡。 a. 消色差物鏡(Achromatic objective)這是應用最廣泛的一類顯微物鏡,外殼上常有"Ach"字樣。它校正了軸上點的位置色差(紅,藍二色)、球差(黃綠光)和正弦差,保持了齊明條件。軸外點的象散不超過允許值(-4屬光度),二級光譜未校正。數值孔徑為0.1~0.15的低倍消色差物鏡一般由兩片透鏡膠合在一起的雙膠物鏡構成。數值孔徑至0.2的消色差物鏡由兩組雙膠透鏡構成。當數值孔徑增大到0.3時,再加入一平凸透鏡,該平凸透鏡決定著物鏡的焦距,而其它透鏡則補償由其平面與球面產生的象差。高倍物鏡的平面象差可用浸法消除。高倍消色差物鏡一般均為浸式,由四部分構成:前片透鏡、新月形透鏡及兩個雙膠透鏡組。 b. 復消色差物鏡(Apochromatic objective)這類物鏡的結構復雜,透鏡採用了特種玻璃或螢石等材料製作而成,物鏡的外殼上標有"Apo"字樣。它對兩個色光實現了正弦條件,要求嚴格地校正軸上點的位置色差(紅,藍二色)、球差(紅,藍二色)和正弦差,同時要求校正二級光譜(再校正綠光的位置色差)。其倍率色差並不能完全校正,一般須用目鏡補償。由於對各種象差的校正極為完善,比響應倍率的消色差物鏡有更大的數值孔徑,這樣不僅解析度高,象質量優而且也有更高的有效放大率。因此,復消色差物鏡的性能很高,適用於高級研究鏡檢和顯微照相。 c. 半復消色差物鏡(Semi apochromatic objective)半復消色差物鏡又稱氟石物鏡,物鏡的外殼上標有"FL"字樣。在結構上透鏡的數目比消色差物鏡多,比復消色差物鏡少,成象質量上,遠較消色差物鏡為好,接近於復消色差物鏡。 d. 平視場物鏡(Plan objective )平場物鏡是在物鏡的透鏡系統中增加一快半月形的厚透鏡,以達到校正場曲的缺陷,提高視場邊緣成像質量的目的。平場物鏡的視場平坦,更適用於鏡檢和顯微照相。對於平視場消色差物鏡,其倍率色差不大,不必用特殊目鏡補償。而平視場復消色差物鏡,則必須用目鏡來補償它的倍率色差。 e. 單色物鏡這類物鏡由石英、熒石或氟化鋰制的一組單片透鏡構成。只能在紫外線光譜區的個別區內使用(寬度不超過20mm),可見光譜區不能採用單色物鏡。這類物鏡均製成反射式與折反射式系統。主要缺點是相當大一部分光束在中心被遮蔽(入瞳面積的25%)。在新型折反射系統中,由於採用半透明反射鏡以及物鏡的膠合結構,使這一缺點大為減輕,從而可以取消反射鏡框的遮光。並且兩同軸反射鏡的殘余象差是互相補償的,同時用透鏡組來增大數值孔徑。若系統的校正滿意,孔徑達到NA=1.4時,中心遮蔽可不超過入瞳面積的4%。 f. 特種物鏡所謂"特種物鏡"是在上述物鏡的基礎上,專門為達到某些特定的觀察效果而設計製造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a) 帶校正環物鏡(Correction collar objective)在物鏡的中部裝有環裝的調節環,當轉動調節環時,可調節物鏡內透鏡組之間的距離,從而校正由蓋玻片厚度不標准引起的覆蓋差。調節環上的刻度可從0 .11--.023,在物鏡的外殼上也標科有此數字,表明可校正蓋玻片從0.11-0.23mm厚度之間的誤差。 (b) 帶虹彩光闌的物鏡(Iris diaphragm objective)在物鏡鏡筒內的上部裝有虹彩光闌,外方也可以旋轉的調節環,轉動時可調節光闌孔徑的大小,這種結構的物鏡是高級的油浸物鏡,它的作用是在暗視場鏡檢時,往往由於某些原因而使照明光線進入物鏡,使視場背景不夠黑暗,造成鏡檢質量的下降。這時調節光闌的大小,使背景變黑,使被檢物體更明亮,增強鏡檢效果。 (c) 相襯物鏡(Phase contrast objective)這種物鏡是由於相襯鏡檢術的專用物鏡,其特點是在物鏡的後焦平面處裝有相板。 (d) 無罩物鏡(No cover objective)有些被檢物體,如塗抹製片等,上面不能加用蓋玻片,這樣在鏡檢時應使用無罩物鏡,否則圖象質量將明顯下降,特別是在高倍鏡檢時更為明顯。這種物鏡的外殼上常標刻NC,同時在蓋玻片厚度的位置上沒有0.17的字樣,而標刻著"0"。 (e) 長工作距離物鏡這種物鏡是倒置顯微鏡的專用物鏡,它是為了滿足組織培養,懸浮液等材料的鏡檢而設計。 (五) 目鏡 目鏡的作用是把物鏡放大的實象(中間象)再放大一級,並把物象映入觀察者的眼中,實質上目鏡就是一個放大鏡。已知顯微鏡的解析度能力是由物鏡的數值孔徑所決定的,而目鏡只是起放大作用。因此,對於物鏡不能分辨出的結構,目鏡放的再大,也仍然不能分辨出。 (六) 聚光鏡 聚光鏡裝在載物台的下方。小型的顯微鏡往往無聚光鏡,在使用數值孔徑0.40以上的物鏡時,則必須具有聚光鏡。聚光鏡不僅可以彌補光量的不足和適當改變從光源射來的光的性質,而且將光線聚焦於被檢物體上,以得到最好的照明效果。 聚光鏡的的結構有多種,同時根據物鏡數值孔徑的大小,相應地對聚光鏡的要求也不同 。 1. 阿貝聚光鏡(Abbe condenser) 這是由德國光學大學大師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設計。阿貝聚光鏡由兩片透鏡組成,有較好的聚光能力,但是在物鏡數值孔徑高於0.60時,則色差,球差就顯示出來。因此,多用於普通顯微鏡上。 2. 消色差聚光鏡(Achromatic aplanatic condenser ) 這種聚光鏡又名"消球差聚光鏡"和"齊明聚光鏡",它由一系列透鏡組成,它對色差球差的校正程度很高,能得到理想的圖象,是明場鏡檢中質量最高的一種聚光鏡,其NA值達1.4 。因此,在高級研究顯微鏡常配有此種聚光鏡。它不適用於4 X以下的低倍物鏡,否則照明光源不能充滿整個視場。 3. 搖出式聚光鏡(Swing out condenser) 在使用低倍物鏡時(如4X),由於視場大,光源所形成的光錐不能充滿真整個視場,造成視場邊緣部分黑暗,只中央部分被照亮。要使視場充滿照明,就需將聚光鏡的上透鏡從光路中搖出。

B. 放大鏡調焦距

簡便方法:保持放大鏡和像屏(可以是地面,要清楚一點的話可以用白紙)平行放置,調整放大鏡和像屏的朝向使太陽光(基本上當成平行光)垂直放大鏡入射,像點最亮最集中時放大鏡所在平面和像屏的距離就是放大鏡的焦距f。(像屏和放大鏡不平行時,測焦點和放大鏡面中心距離也可得到焦距,但測量比較困難。)
更可靠的方法: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光源、放大鏡、光屏,找最清晰的象,利用公式1/u+1/v=1/f(u是物距,v是像距)算出焦距f。此法可以多次在不同情況下進行,且u、v在光具座上讀出的精度較高,所以得出的f也較上面的方法精確。
----
[原創回答團]

C. 放大鏡眼鏡一般戴多長時間合適

對於不同的患者,眼鏡配戴的時間不同,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加以判斷。
小於18歲的青少年,由於用眼較多,眼睛不斷的發育,每半年建議患者到眼科進行散瞳驗光,如果度數發生了變化,建議重新驗配,重新進行框架眼鏡的矯正。18歲以後的成年人,屈光度數基本上不會發生改變,需要患者定期到眼科復查,定期一般以2年多見,如果視力發生了變化,可隨時到眼科就診驗光。40歲以上的患者會逐漸出現花眼的症狀,配戴花鏡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一副花鏡配戴周期為2年,之後會根據度數的增長而重新驗配。

戴眼鏡時需注意眼鏡框不能過緊或過松,避免不適或掉落。眼鏡度數寧低勿高,可避免因度數偏高引起的頭暈、視力疲勞、角膜負擔、度數增高快,產生遠視症狀等問題。

D. 拜斯特便攜LED放大鏡怎麼使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3

E. 使用放大鏡有什麼注意事項

1、注意不要碰撞鋼鐵等硬性物品,防止放大鏡破碎;

2、不要在強光下對著自己的皮膚防止灼傷或者對著易燃物品引起火災。

F. 放大鏡成什麼樣的像

放大鏡所成的放大鏡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象。

放大鏡成像,一倍焦距以內的成正立的虛像,一倍焦距以外的成倒立的實像,如果像是倒立的,那就是實像;如果像跟實物一樣是正立的就是虛像,一般來說用放大鏡靠近看的,距離少於1焦距,那形成的是虛像。放大鏡盡量靠近眼睛。放大鏡不動,移動物體,直至圖像大而清楚。視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細節。

手持式放大鏡使用方法

先把放大鏡放在讀物上,然後慢慢地提高,直至讀物內容顯現最為清晰而周邊的影像沒有變形,保持放大鏡和讀物之間的恰當距離,並將它們一同移近或移遠,選取最滿意的視野。

閱讀時最困難的是持鏡手晃動不穩定、造成視覺疲勞,可將持鏡手放在讀物上,或將持鏡手臂抵在桌子上,很多低視力者閱讀時都喜歡把眼睛貼在放大鏡上,以便取得最大的放大倍率和最大的視野。調校光源的位置,避免身體及放大鏡的陰影遮擋在讀物上,避免讀物上有反光與聚射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放大鏡

G. 放大鏡的光圈的使用

摘要 您好,我正在馬不停蹄的為您整理答案,請您耐心稍等,過後會回復您的,感謝理解

H. 鑷子和放大鏡

一、寶石鑷子

寶石鑷子是一種具尖頭的夾持寶石的工具,內側常有凹槽或「#」紋以夾緊和固定寶石。寶石鑷子可根據尖端的大小不同分為大、中、小號,中號和大號可適用於大顆粒寶石,小號則適用於顆粒小的寶石。鑷子還可分為帶鎖和不帶鎖兩種(見圖2-1-1)。對於特殊種類的寶石,如珍珠,配有專門的珍珠鑷子(見圖2-1-2)。使用鑷子時應用拇指和食指控制鑷子的開合,用力須適當,過松夾不住,過緊會使寶石「蹦」出。在顯微鏡下操作時,可將手或鑷子置於顯微鏡的工作台(載物台)上,使寶石穩定及減輕手部疲勞。

圖2-1-1 寶石鑷子常見類型

圖2-1-2 珍珠專用鑷子外觀

彈簧寶石夾是另外一種類型的寶石鑷子,可配備在多種寶石檢測設備上,如寶石顯微鏡、台式分光鏡等,使用起來方便簡單(見圖2-1-3)。

圖2-1-3 顯微鏡寶石夾外觀

二、放大鏡

對於寶石鑒定來說,利用光學放大是至關重要的。在很多情況下,仔細觀察寶石的外部和內部特徵可提供大量的有意義的信息。放大鏡是最常用、最簡便的寶石鑒定工具,它的正確使用也是寶石工作者的基本技能(見圖2-1-4)。

圖2-1-4 常用的10倍放大鏡外觀

能長時間清晰觀看而不易感到疲勞的最短觀察距離稱為明視距離。正常眼睛的明視距離約為25cm。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與明視距離和放大鏡的焦距有關,即:

放大倍數=清晰影像的最小距離(明視距離)/放大鏡的焦距

放大鏡的放大倍數經常用「×」來表示,如10倍(10×)。

(一)放大鏡的結構

常見的放大鏡有:

1)雙凸透鏡 由單個的雙凸透鏡構成,價格便宜,放大倍數常小於3倍(即3×)。

2)雙組合鏡 由兩個平凸透鏡組成。

3)三組合鏡 由一個無鉛玻璃做成的凸透鏡和兩個由鉛玻璃製成的凹凸透鏡粘合而成。

其中三組合鏡最為常用,不僅視域較寬,而且消除了圖像畸變(球面像差)和彩色邊緣現象(色像差)。最常用的為10×放大鏡。25×、30×、50×的放大鏡因其放大倍數大,觀察視野小,焦距短而難於操作。

放大倍數越大的凸透鏡,其視域邊緣像差也就越明顯。大於3倍的單透鏡就有明顯的像差。

判斷寶石用三組合鏡的質量,最好是觀察方格紙。判別標准如下:

1)視域中所有線條應平直,若線條彎曲或在視域邊緣處線條寬窄不一,則質量不好。

2)視域中線條應清晰、「干凈」,若帶有色邊則質量不好。

3)視域中所有線條應於同時保持准焦狀態。

(二)應用

放大鏡主要用於觀察寶石表面特徵及內部特徵,且觀察者的知識、經驗越豐富,通過放大鏡所獲得的信息量越大。

1.外部特徵

包括寶石基本性質及加工質量的觀察與判別。

寶石基本性質觀察 通過放大鏡可以確定寶石的光澤、刻面棱線的尖銳程度、表面平滑程度、原始晶面、解理、斷口和拼合特徵等。如寶石的冠部、亭部光澤不同,表明其可能為拼合寶石;刻面棱線尖銳,表面平滑者表明其硬度很大;表面具多組平直紋理,具階梯狀斷面者表明其解理很發育;而具貝殼狀斷口者表明其可能為單晶寶石;具土狀斷口者,表明其可能為多晶質集合體寶石。

寶石加工質量觀察 即寶石的切磨質量和拋光質量的觀察。包括寶石的各部分比率及修飾度等。

2.內部特徵

包括色帶、生長紋、後刻面棱線重影和包體等。如色帶呈弧形,則可能是合成品;有後刻面棱線重影,必為雙折射率較大的寶石。寶石的包體特徵及其組合可以表徵其成因(天然或合成),甚至提供產地信息。

3.綜合評價

主要用於鑽石的簡易鑒定和凈度分級、切工分級等。

(三)放大鏡的使用方法

放大鏡的熟練使用是建立在大量實踐練習基礎上的。鑒定寶石時,應一隻手將放大鏡盡可能地靠近眼睛,另一隻手用鑷子夾住寶石置於離放大鏡約2.5cm處的光下。調整寶石與光源的角度,在反射光下可觀察寶石的外部特徵;光線由側面或背面入射,有利於觀察寶石的內部特徵。使用放大鏡時,要求雙眼同時睜開,以避免眼睛疲勞。

(四)放大鏡的保養

放大鏡的透鏡玻璃硬度不高,灰塵、寶石鑷子及大多數寶石都可以劃傷玻璃透鏡。因此,我們在使用放大鏡時,應避免透鏡體與寶石或鑷子接觸,當透鏡體表面有灰塵時,應用鏡頭紙輕輕擦拭。另外要隨時檢查固定透鏡體的螺母,以防透鏡松動互相摩擦。使用結束後,應將透鏡體旋轉至金屬框架內,放入包裝皮套中,防止損傷。

閱讀全文

與光源放大鏡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7歲晚上失眠有什麼方法 瀏覽:28
手滑式手機使用方法 瀏覽:548
人民日報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方法 瀏覽:566
矩形梁工程量計算方法說法正確的 瀏覽:473
增生性喉炎治療方法 瀏覽:445
電腦無人機的操控方法 瀏覽:430
快速電熱水器清洗方法 瀏覽:267
紫蘇雲吞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4
懷孕怎麼減肥最好方法 瀏覽:356
人類都用什麼方法治病 瀏覽:227
紅米5的簡訊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32
汽車脫脂劑的使用方法 瀏覽:915
雞下軟皮蛋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476
如何用中醫的方法來看病 瀏覽:15
腸子漏氣出血治療方法 瀏覽:810
曬白金的鑒別方法 瀏覽:439
痛風快速消腫方法 瀏覽:245
摩托羅拉翻新機鑒別方法 瀏覽:840
單晶硅的檢測方法是怎樣檢測的 瀏覽:58
吸奶器吸奶的正確方法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