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食用油測密度方法

食用油測密度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9 12:39:14

❶ 怎樣測食用油密度

按小王的方案進行測量,實驗誤差可能小一些。
如果選擇另一種方案,測得的密度值偏大。因為倒入量筒的食用油在燒杯中有殘留,讀出的體積比原體積小。根據ρ=m/v,m不變,v變小,所以密度偏大。

❷ 測食用油的密度並寫出實驗過程

來個最方便的測量方法
取兩個相同的礦泉水瓶,電子天平一台,備用。
1.測出礦泉水瓶空瓶的質量:m瓶
2. 將兩個瓶中分別裝滿水和食用油,
測一下兩個瓶的質量, 盛水的質量記為m1, 盛油的記為m2
則兩個瓶里裝入的質量分別為:
m水=m1-m瓶,m油=m2-m瓶
3. 兩個礦泉水瓶的體積是一樣的,記為V
則m水=m1-m瓶=p水*V,m油=m2-m瓶=p油*V
則V =m水/p水= (m1-m瓶)/p水=m油/p油=(m2-m瓶)/p油
即 m水/p水=m油/p油 (1)
(m1-m瓶)/p水=(m2-m瓶)/p油 (2)
由(1)可得到是積相同時 質量比等於密度比 即m水/m油=p水/p油 (3)
由此,從(2)可得到p油/p水=(m2-m瓶)/(m1-m瓶) (4)
於是,您想要的食用油的密度就出來了:
p油=[(m2-m瓶)/(m1-m瓶)]*p水 即可。

❸ 在「測定食用油密度」的實驗中,實驗步驟如下: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並且______.B.在燒杯內倒入適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並且將游碼放到零刻度線處,天平調平.
②測量食用油的基本步驟: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並且游碼放到零刻度線處.
D、調節天平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m1
E、往量筒中倒入適量食用油,測出量筒中食用油的體積V;
C、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下食用油的總質量m2;計算食用油的質量和密度.
測量時合理的順序就是ADBEC.
③食用油的密度ρ=

m
V
=
m1?m2
V
=
87.2g?63.2g
30cm3
=0.8g/cm3
故答案為:將游碼放到零刻度線處;①將游碼放到零刻度線處;②ADBEC;③0.8.

如何用家裡的材料測出食用油的密度

很難,這個要求精度很高,天平及容器要求精度高。

❺ 用物理的方法測食用油的密度

1)在塑料瓶中翻入一定量的食用油,並用尺子測出食用油的高度H1
2)把盛食用油的瓶子豎直放入水桶中,使瓶子漂浮於水面上,這時量出水面至瓶底高度H2
3)根據瓶底受液體壓強相等P=P油gH1=P水gH2
油密度為P油=P水H2/H1

❻ 如何測量食用油的密度(在沒有量筒有天平的情況下!!!)

器材:兩個燒杯(相同的容器即可)、天平、水。
步驟:1、測出燒杯的質量m杯。
2、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總。計算燒杯的容積:v=m總-m杯/ρ水。
3、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m油總,m油=m油總-m杯。
4、ρ油=m油/v。
希望能幫到你!

❼ 如何測量食用油的密度(在沒有量筒有天平的情況下!)

器材:兩個燒杯(相同的容器即可)、天平、水.
步驟:1、測出燒杯的質量m杯.
2、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總.計算燒杯的容積:v=m總-m杯/ρ水.
3、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m油總,m油=m油總-m杯.
4、ρ油=m油/v.

❽ 寫出測量油密度的實驗步驟。

步驟:1 用彈簧測力計先測出空桶的重力 G1
2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裝滿水後桶的重力 G2,則水的重力為 G2-G1 那麼水的質量為
(G2-G1)/g 那麼水的體積(也是桶的容積)為 V=(G2-G1)/pg (p為水的密度)
3 將桶中水倒掉,烘乾後裝滿食用油(油的體積等於之前裝滿水的體積),再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重力為 G3 那麼油的重力為 G3-G1 則油的質量為 (G3-G1)/g 最後根據密度=質量/體積 則油的密度為 p(G3-G1)/(G2-G1)

閱讀全文

與食用油測密度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小眼修飾方法步驟 瀏覽:973
亞氟焊機使用方法 瀏覽:887
現場測量道岔號數的方法 瀏覽:674
給嬰幼兒進行三浴鍛煉方法步驟 瀏覽:560
線上招聘考試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 瀏覽:169
快速調作息方法 瀏覽:309
生薑敷腳底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法 瀏覽:90
肩周炎的形成過程最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694
東莞電力網套連接器的使用方法 瀏覽:192
天饋浪涌保護器安裝方法 瀏覽:496
砂缸壓力表的使用方法 瀏覽:612
提升測時的效率運用什麼方法 瀏覽:260
快速加雞腿的方法 瀏覽:504
製作精靈帽的方法視頻 瀏覽:238
常用實驗儀器及使用方法 瀏覽:650
光速測量方法最簡潔 瀏覽:966
和平精英增強實力訓練方法 瀏覽:508
焦油分析方法 瀏覽:592
白斑病有哪些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232
常用粒度測試方法優缺點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