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用的記憶方法有哪些
1、理解記憶
對於背誦的內容越來越多,大家在記憶的過程中也就會越來越難,所以,如果要死記硬背肯定是不行的了,那樣根本是沒有辦法記住更多的東西的。
所以在記憶知識點的時候,大家還是選擇理解性的去記憶這樣會更高效地記住知識內容,所以在背誦知識點的時候,首先就是要先理解,然後再背誦。
2、趣味記憶
學習是一個比較枯燥的事情,尤其是在記憶知識點的時候,那更是非常的枯燥,對於枯燥的事情肯定是沒有什麼學習的興趣的,更何況要去記住這些內容呢。
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就可以在記憶知識點的時候,給自己增加一些樂趣,像是將知識點進行簡單有趣的排列,或者是編一些比較容易記住的小口訣,這樣就會更加有效地記住這些知識點,而且還不會輕易忘記。
3、結構性記憶
對於知識內容的背誦,其實結構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當學生在記憶知識點內容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知識結構性,如果在腦子裡面有了知識結構性,那麼記憶起來就會非常的容易。
所以,在背誦和記憶知識點的時候,還是要有知識結構的整理,這樣在背誦的時候就會更加輕松容易很多,就不會那麼的難記住了。
4、關鍵詞記憶
對於知識點內容多的,學生們整段地去記憶會非常的麻煩,很多的學生全都是記不住的,可能很長時間自己都無法記牢。
那這個時候,學生們別再死記硬背了,可以提取一些關鍵詞,通過這些關鍵詞再去連接背誦的知識點,這樣會容易很多,也不會那麼難記住了。
② 常用的記憶法有哪些
三天記憶法。
③ 學習中常用的記憶方法
1.鏈接記憶法
記住一長串事物的一種簡單而快速的方法是用鏈接法 (Link System)。假設您希望按順序來學會以下單詞:
蠟燭 天鵝 絲帶 足球
首先請您想像一下蠟燭,看見蠟燭的火焰,感覺到它散發的熱量,聞到煙味。蠟燭的煙向上飄盪,並在一隻天鵝的脖子周圍旋繞。現在您肯定能感覺到天鵝的羽毛,看到它的翅膀和嘴的顏色了。但天鵝的嘴裡是什麼?是一條長長的紫色絲帶。以此類推。
2.機械記憶法
這種記憶方法適用於記憶互不關聯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識點。對於語文來說,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作家作品常識、個別文體、語法、修辭概念等,在不易採用其他記憶方法時,常要採用機械記憶的方法。
3.對應記憶法
對應法 (Peg System) 結合心象與關鍵押韻短語來幫助記憶。常用的押韻短語有:「一是圓麵包,二是鞋,三是樹等……」(one is a bun, two is a shoe, three is a tree…)。如果我想記住去商店時需要買些什麼東西,我會在腦海里形成一系列圖像,想買的每一樣東西都與這句短語中編上號的字相對應。例如,如果我需要買牙膏、牛奶和餅干,我就在腦海想像用圓麵包夾肥皂做的三明治(「一是圓麵包」)、一雙盛滿牛奶的鞋(「二是鞋」)以及一塊掛在樹上的餅干(「三是樹」)。
4.理解記憶法
在語文學習中,無論是對字詞的掌握,還是對各類概念的掌握都離不開理解,應在抓住特徵、理解本質的基礎上去進行記憶。如:「線」、「錢」、「淺」、「棧」,根據聲旁我們可以知道它們的讀音大致與「戈jian」相近,根據形旁我們可以知道它們的字意內容分別與「絲」、「金」、「水」、「木」等事物有關。又如,理解了小說中環境描寫與刻畫人物之間的關系,就可以根據某一段的具體內容,從「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襯託人物、推動情節」的角度去考慮寫景與寫人之間的關系了。
5.位置記憶法
古希臘學者西蒙尼蒂斯(Simonides) 於公元前500年首先提出這種記憶方法。如今很多一流的記憶大師(例如記憶世界冠軍多米尼克.奧布賴恩 (Dominic O'Brien) 和安迪.貝爾 (Andi Bell) 等)都多多少少會使用這種方法。
想像一條您熟悉的路線,例如從您的家到雜貨店。沿著這條路線選幾個點,如您家的門口、十字路口、學校大門口等等。
現在,想像您自己正沿著這條路線行走,並把您想記住的這幾樣東西分別放在您選擇中的位置上。例如,我可以將一管牙膏平穩地放在門上,將一箱牛奶放在十字路口,並將一盒餅干放在學校的大門口。當您想要記起這些東西時,您只需想像您沿著這條路線行走,在您腦海中當每次到達您選中的位置時就會出現這些東西。
找地點的同時可以賞美景,發現新的,美的東西。比如,鮮花簇簇的花壇,突兀的怪石,玲瓏的玉器,精美的雕塑,盤根錯節的古樹,高聳入雲的松樹等等。把找地點當作一種樂趣,一種習慣,是一次短程的旅遊,是一個新的發現,這樣的話,你會收獲更多。
6.比較記憶法
比較記憶的方法應用的范圍很廣。例如:在修辭學習中可以把比喻與擬人及誇張做比較、把排比和對偶及反復做比較、把設問和反問做比較;在語法學習中可以把賓語前的定語與謂語後的補語做比較;在文言文學習中可以把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詞義、功用做比較……。比如,要記住敘述與議論這兩種表達方式在不同文體中的功用,採用列表對比的方法進行比較記憶,就會容易得多。
7.比喻記憶法
用人們較為熟悉的事物來比喻識記內容來提高記憶效率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廣泛的適用性。
比喻即打比方,以此物喻彼物。生動貼切的比喻具有形象的特點,容易造成頭腦中的感性形象;具有新穎性的特點,能給人以鮮明的刺激,便於集中注意;具有通俗淺顯的特點,使人減輕記憶的負擔。運用比喻記憶法,實際上是增加了一條新的類比聯想的記憶線索,幫助打開記憶的大門,既利於記又利於回憶,因而是一條有效的記憶方法。
如記憶哲學原理,可以把普遍聯系的原理比喻成網,把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比喻成對症下葯、量體裁衣,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喻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等等。
④ 你知道這些記憶方法嗎
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少不了要記憶公式、法則、特殊數值、解題方法等。我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不要死記硬背,這樣,才能記得牢,用得活。這里向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記憶方法。
1.串聯記憶:把相互有聯系的內容按一定的順序串聯起來記憶,而不是零散地去記。這樣,如果某一內容記憶不準確,通過回憶這一連串的內容,就能把遺忘的東西回憶起來。如記憶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概念時可按它們角度從小到大的變化順序來記憶。
2.對比記憶:把成對的表面相近或相關,但有實質差別的東西通過對比、辨別來記憶,這樣,可以避免相互混淆,增強記憶的准確性。如質數與合數、周長與面積、整除與除盡等概念,通過辨別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就比較容易准確無誤地記住它們了。
3.口訣或諧音記憶:把一些數學原理及特殊值等編成口訣或根據其特點編成諧音來記,將更加容易記憶。如對π的記憶,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一位私塾先生讓學生背π值到20位數,自己卻到山上的寺廟中喝酒去了。有一學生急中生智,把π值與先生喝酒聯系起來,編成了諧音順口溜:
山頂一寺(3.14),一壺酒(159),爾(你)樂(26),苦煞吾(我)(535),把酒吃(897),酒殺爾(932),殺不死(384),樂爾樂(626)。
4.聯系實際記憶:把學習中碰到的問題與實際情況聯系起來,能幫助記憶,加深印象。如要記牢面積單位間的換算關系,可以聯想生活中的一些事實:一張32開的紙,面積約230平方厘米,而課桌桌面的面積通常是35平方分米;一個易拉罐中所能裝的可樂,一般約是350毫升等等。
同學們,你們還能想出更好的記憶方法嗎?
⑤ 記憶的方法有8種
提高記憶力的方法不下數十上百種,但何種方法有效,則必須靠自己在學習實踐過程中摸索。這里我們提供一些記憶方法供大家參考。
14種記憶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1.記憶體操
許多有超常記憶力的人,都有持之以恆的強記知識的習慣。馬克思喜歡背詩歌。他從少年時代起,堅持用一種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語去背誦詩歌,日久天長,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強。列夫·托爾斯泰有驚人的記憶力,別人問他原因是什麼,他解釋說是由於自己每天早晨都要強記憶一些單詞或其他內容的知識。他說:「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
2.朗讀背誦記憶法
學習時一遍接一遍地念,直到熟讀,這種方法,叫朗讀法,也叫誦讀法。對詩詞、外語單詞等高聲朗讀,記憶效果十分好。但誦讀要與背誦想結合,效果會更好。
例如,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寫出16個無意義音節,讓被試者識記憶9分鍾,然後馬上回憶。被試者中全部時間用於朗讀的,當時只能回憶35%;而1/5時間用於背誦,能回憶50%;2/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57%;4/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74%。同樣是對這些無意義音節進行識記9分鍾,4小時後再回憶,全部時間朗誦的只能回憶15%;1/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26%;2/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37%;3/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37%;4/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48%。
3.覆蓋關鍵部分記憶法
先用筆或紙蓋住你認為難以記憶材料的內容,那些被覆蓋的部分自然無法看見,而再讀這些材料時,可以想出被蓋的部分是什麼內容。實在不能記住,則挪開筆或紙,反復幾次,便記住了。
14種記憶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4.最初、最後記憶法
心理學中有這樣的實驗:編出毫無意義的字詞15個,定出順序來按此順序復述幾次,每次都把記下來的打「√」,沒能記住的打「×」。實驗結果顯示,差不多都在中間第七或第八個字詞,「×」號較多。也就是說,最初最後的部分較容易記住,中間的一些字句則不管重復幾次都很難記牢。
5.單側體操記憶法
單側體操記憶法,就是經常做左半身體操,充分發揮右半腦作用,以增強記憶的方法。
心理學實驗表明,左右腦的功能是不同的,大腦右半球相當於一個表象存儲系統,主要記憶各種形象材料,如圖形、閃光、音樂、震動等信息;大腦左半球相當於一個字詞存儲系統,主要記憶語言、文字、抽象符號等。這兩半球的分工不是絕對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配合、互相補償的。
右半腦支配左半身,左半腦支配右半身。大部分人愛用右手,因此造成發展不平衡。下面介紹的單側體操,目的在於加強大腦右半球的作用,以擔負部分左半腦的功能。進行單側體操,強化右半腦的功能,減輕左半腦的負擔,把兩半球都利用起來,會收到驚人的記憶效果。
第一節,全神貫注地站立。左手緊握,左腕用力,屈臂,慢慢上舉,然後逐漸還原。反復練習8次
第二節,仰卧,左腿伸直上抬,將上抬的腿倒向左側,但不碰床。再以相反的順序還原。反復練習8次。
第三節,直立。左臂側平舉,再上舉,再上舉,頭不動,然後還原,反復練習8次。
第四節,直立,身體向左側卧,用左手和腳尖支撐,左臂伸直,使身體傾斜,呈筆直側卧伏。屈左膝起身,慢慢還原。反復練8次。
第五,俯卧,蹺起腳尖,用手掌和腳尖支撐身體做俯卧撐,8次。
上述五節單側體操每天應堅持練1~2次。
14種記憶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6.交談記憶法
和別人一起討論交談最近記憶的知識,是最有效的記憶方法。談話時,交談知識的內容會使自己尚示紮根的記憶和沒有自信的記憶,經過交談變成確實的記憶,會更加牢固地印在腦海。
不論是稍微模糊的記憶,或是很自信正確無誤的記憶,都可以討論。即使閱讀相同的材料,由於各人的理解能力不盡相同,也許其他人知道得很清楚;相反的,你很清楚的地方,你的同學也許模糊不清。因此,這種交談能夠補充彼此在記憶上的弱點。而且當我們要把知道的事情說出來時,會感覺到當初記憶時缺乏完整的整理。這些不足都可以從交談中得到彌補。如果沒有交談對象,可以把牆面或其他作為喜歡聽你交談的對象。
7.大腦兩半球記憶法
我們平時讀書常常會有這樣的體驗:那些附有插圖、圖表之類圖文並茂的書報,學習起來記憶就特別深刻。反之,閱讀那些沒有插圖或圖表的書報的時候,同於只使用詞語進行邏輯思維,即只命名用大腦左半球,而右半球閑著,因而記憶就不如同時使用大腦兩半球深刻。
這個道理告訴我們,在記憶時要改變只用詞語進行邏輯思維的習慣,而按著所學的材料或事物的內容同時進行形象思維。其方法就是像放電影似地在頭腦里映現出一幅幅圖畫,這樣就能同時使大腦兩半球進行思維。讀起書來既輕松愉快,又增強記憶。
8.說漢語夾雜外語記憶法
講漢語適當插入外語單詞或短語,是記憶外語單詞的有效方法。
有人問:「這是哪國的Proction?」回答說:「這里寫著MadeinChina」。
由發音來記外語單詞或短語的拼法,就會加深記憶。習慣這種方法以後,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應用這種插入外語的記憶方法。但是,不要在一句話中插入太多的外語單詞,否則,反而會使記憶的印象變得淡薄。另外,並不一定要從口中說出來,當我們走路或閑坐時,可以將頭腦中想到的外語單詞放在某一句話里,默想中使用這種方,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14種記憶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9.緊迫記憶法
當人全神貫注去記憶時,由於自身的惰性干擾、自我壓抑、情緒波動干擾都能降到最低點,而潛潛在的記憶能力,在沖破這些干擾、壓抑之後,當然容易開發出來,於是記憶效率常常是平常的兩倍,甚至是三倍、四倍。這主要強調珍惜時間,意識到一分鍾的寶貴,增強全身心進入記憶狀態的能力。
10.列表記憶法
列表是把材料分別集中起來,放在表中適當的位置上。往往是一張表整理出來了,條理也清楚了,腦子也記住了。
列表記憶,運用范圍廣,類型多種多樣,常用的有:
一覽表:即站在統觀全局的角度,對識記材料進行鳥瞰,掌握其相互關系以命名於全面記憶。
系統表:命名識記材料系統化,便於通盤掌握和整體記憶。
比較表:即對識記憶材料進行比較和分類,從特徵上掌握知識材料。
統計表:即把帶有數據的識記材料製成表格。
關系表:即用簡單的圖式把知識間的關系表示出來,以便於形象記憶。
網路圖:即用圖示來突出知識各方面的關系。
示意圖:即把要記憶的材料圖畫化,畫圖時線條要簡潔,立意新穎,用彩筆效果更好。
14種記憶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11.重復記憶法
「重復是學習之母」,記憶是在反復中進行的,重復是同遺忘作斗爭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遺忘是記憶「痕跡」的淡漠或消失,重復可以加強大腦皮層的「痕跡」。重復學習不僅有修補、鞏固記憶的作用,還可以加深理解。
欲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採用這種方法,要科學安排重復的次數、間隔,以求得最好的效果。
12.聽本人錄音記憶法
聽自己的錄音,一面將相同的知識在心中默念或發出聲音,就和共鳴的效果一樣,會強化記憶。尤其是記外語單詞,只是單調的發出聲音,不如加上聽覺的刺激。這樣,能迅速地記住。
13.「五到」記憶法
在記憶時,要做到心、眼、耳、口、手配合使用,比單一使用某一人體器官效率要高。
14.限定時間記憶法
大腦也有惰性,但是當一個人需要有時間限制的記憶時,大腦就會自動地擺出「背水一戰」的陣勢——頭腦的各種機能集中精力,對准備要記憶的目標進行通力合作,這時記憶效果極好。到節骨眼上,人會加勁鞭撻自己進行記憶。所以,當你發覺自己讀書效率不高的時候,就可故意瞪著眼睛望著時針,限定時間進行記憶,必然收到良好效果。
⑥ 記憶東西的好方法
提高快速記憶力的辦法
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和回憶四個基本過程。其形式有形象記憶、概念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等。
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質就是盡量避免和克服遺忘。在學習活動中只要進行有意識的鍛煉,掌握記憶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
下面介紹快速增強記憶的10種方法:
1.注意集中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容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對象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
3.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得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4.過度學習即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
5.及時復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6.經常回憶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有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得更牢。閑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對象,也能避免遺忘。
7.視聽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得多。
8.多種手段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作筆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9.最佳時間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10.科學用腦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另外介紹簡便、有效的11種記憶方法
1.與物相聯法
將要記的內容和與之相關的物結合在一起,通過物的形象或意義記憶所記內容的方法。
這種方法一般用來記憶生字詞或外語單詞。它是藉助聯想在記憶中的作用,通過熟知的事物或其意義把新內容與其聯系起來記,再通過物及其含義把新內容回憶起來的記憶方法。
與物連接,可以在腦海里加深所記內容的形象,容易記住;可以憑借這個中介,回憶再現;可以因經常接觸而重復記憶。可見它是一種簡明方便有效的記憶方法。
例如初學識字的兒童,可以把"桌"、"椅"、"沙發"、"牆壁"、"窗檯"、"門"、"書櫃"、"衣架"等字詞寫成紙片,貼在相應的物上,看物識字,隨見隨記。又如記憶英文中的綴詞,也可以在卡片上寫下來,把有"……之上"意思的super-、 extra-貼在天花板上 ,把有"下"的意思的如sub- 、under-貼在桌子玻玻璃板下,前面的牆壁貼per-、pro-、ante-(前),後面的牆壁貼 post-、 re-(後),這樣每次看到紙片上的單詞,都會與物的背景聯系起來,一同記入腦海,達到加強記憶的目的。[replyview]
2.聯系愉快經歷法
把所要記憶的事物同自己的愉快經歷聯系起來以增強記憶的方法。
這種方法一般用來記憶某些枯燥無味的內容。它也是利用聯想在記憶中的作用並增加趣味的記憶方法。現代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凡是威脅自我的記憶,都被打入潛意識的控制范圍內,無法爬升到意識的階層上來。痛苦的經歷往往在夢中出現,這是因為人在入睡時,防線鬆懈,潛意識里的記憶趁機溜進意識范圍里來的緣故。不管記憶什麼,如果以極其痛苦的心情來記,不久就會被打入潛意識的冷宮。如果聯系愉快經歷記憶,則既可以提高記憶的興趣加深印象,又可以通過對愉快經歷的回憶,聯想起記憶的內容。
如記憶生物知識,聯系假日到野外旅遊時接觸各種動植物的愉快情形,記憶關於大海的描寫時聯系海濱避暑時的美好享受,記憶人名時聯系和他(她)在一起的趣事等都會取得好的記憶效果。就是記憶單調的生詞,也可以把它包在愉快的事情里記,這如同將葯包在糖衣里服用一樣,不管多難,都可以順利地裝入腦海。
3.觸景生情記憶法
憑借接觸過的景緻回憶材料的方法。
這種方法多用於回憶自己的實踐活動或記憶與其相關的材料。關在屋子裡讀書,常常因為搞不清具體形象而使記憶淡薄。如果身臨其境,藉助其景,既可用具體形象的幫助使記憶深刻,又可在景緻聯系誘導下輕松地回憶出有關內容,因而是較好的記憶方法。
比如舊地重遊,常常觸景生情,使往事歷歷在目,這是回憶舊事寫回憶錄的很好的方法。又如游覽名勝古跡,結合景緻記憶古人對名勝的描寫或曾經在這里發生過的歷史事件等,會有接觸實物所產生的可信感,可以強化理解和記憶,當回憶這些曾記過的內容時,會因曾身臨其境而感到親切,會藉助這些景緻聯想起曾記過的內容。
把記憶的內容和記憶時周圍的景緻聯系起來,也可以增加回憶的中介。有個人在經過北京廣播大廈時記住了一段英文材料,以後每當他想起廣播大廈,便回憶起當時的內容,嘗到了觸景生情記憶法的甜頭。
4.比喻記憶法
用人們較為熟悉的事物來比喻識記內容來提高記憶效率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廣泛的適用性。
比喻即打比方,以此物喻彼物。生動貼切的比喻具有形象的特點,容易造成頭腦中的感性形象;具有新穎性的特點,能給人以鮮明的刺激,便於集中注意;具有通俗淺顯的特點,使人減輕記憶的負擔。運用比喻記憶法,實際上是增加了一條新的類比聯想的記憶線索,幫助打開記憶的大門,既利於記又利於回憶,因而是一條有效的記憶方法。
如記憶哲學原理,可以把普遍聯系的原理比喻成網,把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比喻成對症下葯、量體裁衣,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喻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等等。
5.轉移記憶法
本來記住的材料或事物一時回憶不起來時,避開絞盡腦汁的硬想,把思緒轉移到所要回憶的內容的周圍去尋找線索,最後達到對所記憶內容的回憶的方法。
這種方法多用於精神比較緊張的時候。一個人若是回憶不出所需要的材料或事物,如果絞盡腦汗硬想,常常越想越急越緊張,致使頭昏腦脹而無結果。這時有效的方法是轉移注意力,暫時停止直接回憶,而到所記材料的周圍去尋找線索,等到抑制自動解除,由新的線索獲得聯想、 啟發,就能回憶出所要記憶的內容。
如一個人丟了東西,心中著急,東西丟在何處?硬想也想不出來,這時不妨轉移一下,想想自己怎樣到這里的,在這之前又在哪兒,到什麼地方去過,由時間的過程推展到空間的移動,再由種種周圍狀態誘導出遺失物品的場所來。
6.運用地圖記憶法
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的方法。
這種方法既可用於記憶地名、地理位置及與之相關的材料,也可靈活運用於記憶歷史事件的空間軌跡、歷史人物的行蹤等與地理現象有關的知識。
地圖是地球表面的現象用投影等方法描繪在平面上的圖形,它運用顏色、符號和注記概括地反映各種事物和現象的地理分布、相互聯系,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記憶地理知識時可以憑借這個形象,利用地圖上的聯系,達到清晰牢固的記憶。如記憶地名,首先在地圖上找到該地的正確位置,進而弄清其經緯坐標及該地特徵,而且要著力弄清該地與重要山脈、河流、城市的相對位置,然後檢查記憶結果,自己試填,看位置掌握得是否正確。實踐證明,運用地圖形象與否,效果大不一樣。運用地圖形象,記憶效果好得多。
7.圖示記憶法
通過對圖形識記來增強記憶效果的方法。此法適應性廣。
據心理學家研究,用文字識記和用形象識記材料的記憶效果相差懸殊,物體的視覺形象比詞的視覺形象容易記,而且可以保持長久。利用圖表、圖示等形式把知識之間的聯系和關系表現出來,既便於理解,又便於記憶。
如到一個新城市或游覽新公園之後,對照地圖或導游圖回憶途中所見,印象十分深刻。採用圖示記憶法,需要盡可能地將識記對象分析加工,使其圖示化,這個過程可以加深對材料的理解,加深印象,獲得的圖形形象,簡潔,便於記憶,利於通過聯想進行回憶。使用現成圖形時,應正確理解圖形含義,再按圖示去記憶,這樣才能收到准確、持久的記憶效果。
8.交談記憶法
在和他人的交談中,把自己尚未紮根的記憶或沒有自信的記憶經過證實、修改、補充變成確實的記憶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廣泛應用於記憶各種材料或事物。俗話說,"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意思是在與人交談時不僅可以學到許多新鮮的知識,而且可以獲得很好的記憶。培根說過,談話使人敏捷。談話之時一般精力集中,對所談的內容引起高度注意,這是加強記憶的良好心理基礎。談話中有問有答,有自己說有對方說,可以相互證實、修正、補充,這樣,使自己原有正確的記憶得到加深,原有不正確的記憶得到糾正,原有的不完善的記憶得到補充,因而是記憶的很好的方法。
有經驗的學生在復習時,常常採用交談記憶法,甲提出問題,乙談談自己的答法,乙提出一個問題,甲說說自己的答案,互相切磋,收到很好的記憶效果。採用此法,還能發現自己的主觀片面性,彌補學習中的不足。
9.爭論記憶法
通過與別人就學習材料進行爭論探討以強化記憶的方法。
這種方法多用於記憶較難的材料。爭論記憶法符合人腦活動的規律,爭論時雙方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全神貫注地聽取對方的意見,積極思維,評判對方,闡述己見,因而對學習材料有深刻的理解,能從不同角度分析並建立聯系,使這些內容在大腦中留下極深刻的印象,並且便於回憶聯想。爭論中原先記憶不準確的地方會被揭露,得到糾正,從而形成正確的記憶;原來正確的記憶則受到檢驗應用,從而更加鞏固和深入。爭論中還可以開闊視野,並通過"勝敗"的強烈刺激加深印象。
採用這種方法需要端正動機,為了理解記憶而不是為了逞強出頭;需要端正態度,要堅決反對錯的,不鑽牛角尖,不固執己見,尊重真理;需要方法對頭,不要跑題而要深入。
很多人都是從爭論中獲得裨益的。愛因斯坦本來不會"黎曼幾何",正是同好友的學習討論爭辯中懂得並掌握了這門知識,從而為他後來發現相對論打下了基礎。
10.紅色標記記憶法
對非記住不可的重點內容用紅色彩筆在書上或筆記中做上標志的記憶法。
這種方法一般在聽講或復習時使用。把記憶的重點內容作記號標出,可以引起大腦注意,加深記憶的印象。用紅色尤其可以喚起注意力,突出這些內容的重要性,同時獲得非記住不可的動機,往往取得較好的記憶效果。
使用此法需要准確地確定重點內容,否則如果全是重點一片紅就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重點存在偏差,又可能會漏掉有用的而記住太多用處不大的知識,得不償失,事倍功半。
11.理解記憶法
此法又稱意義記憶法,與機械記憶法相對稱。其實質在於利用知識,利用已獲得的聯系,經過思考把握記憶內容內部聯系。這是學習記憶各種材料或事物的最常用的方法。
所謂理解,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獲得新的知識經驗,並把它納入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系統之中,即在已有的暫時的神經聯系的基礎上去建立新的神經聯系,並把新舊聯系組成一個系統。
理解一般可以分為兩種:直接理解,一目瞭然;間接理解,經過積極的分析、綜合才能明白。理解和記憶緊密聯系,理解越深,記憶越牢,若要記住必先懂得。理解能使記憶內容"活化",是記憶的催化劑。對記憶內容越理解,越能使大腦思維的暫時神經聯系變得更活躍,從而形成種種反思、聯想,產生更為良好的記憶效果。如果不理解記憶對象的含義,就不容易記住,即使勉強記住了,也很容易遺忘。"強記不如善悟"的道理即在於此。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是克服遺忘的有力手段。古今中外的記憶實踐及心理學的種種實驗,都證明理解記憶法的優越性。
採用理解記憶法,要弄清記憶對象的含義、意義,要經常重復已經記憶的材料,使理解不斷加深,要把獲得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要善於將已有知識和要記的知識相溝通,建立新的聯系。
如記憶一篇文章,要理解其中心思想,理解它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含義、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要理解文章闡述的問題發生原因和結果等等。這樣,把握了文章的內部聯系並使文章內容同已有知識聯系起來,記憶起來就容易了,並且准確、牢固得多。
⑦ 有什麼好的記憶方法呢
記憶方法是指記住或回想,讓過去的事物留在腦海里的方法。對學習過的事物在腦中保留一定時間再認和回憶和對記憶的信息提取的形式,有明確的目的或任務、憑借意志努力記憶某種材料的方法。
一、良好記憶需要良好的習慣
1、每天鍛煉。有氧鍛煉對身體的各部分,包括大腦都有好處。
2、吃好吃對。常吃菠菜、深色綠葉菜、三文魚、葡萄汁或葡萄酒、熱可可、全麥製品和糙米、杏仁和核桃、橄欖油、大蒜、藍莓果、雞蛋、牛奶或酸奶、核桃、黃豆和沙丁魚、海帶、南瓜、青椒、花菜、胡蘿卜、瘦豬肉這20種食品可提高記憶力。另外,每日多餐少食也可以通過降低血糖滴度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
3、減輕壓力。持續、突發性的壓力對大腦有損害。放鬆,練練氣功或者與人交談來排解壓力。
4、善於觀察。很多時候記不住不是因為記性差,是因為看的不仔細。頭天見到的新人,第二天再碰見就想不起來了,多半是因為沒有專門去記。訓練觀察力可以用一張自己不熟悉的畫面,看幾秒鍾後翻過去,嘗試敘述畫中的內容。每次做這個練習的時候都找一張自己沒見過的畫,多加訓練就可練就過目不忘。
5、保持活躍。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曾說:「身體不運則病,精神不運則愚」。大腦就象肌肉,常鍛煉能促進大腦發育。學一種新語言、一種樂器,或者玩玩智力游戲都是保持大腦活躍的好辦法。
6、不斷重復。重復得越多,記得越牢。可以心裡默念,也可以寫下來,找各種方法重復需要記住的內容
7、通過專業的記憶訓練,掌握記憶的技巧和捷徑也是快速增強記憶力的訣竅。
8、記憶術
請記住:使材料意義化系統化是記憶術之秘訣之一。
使用記憶術的又一秘訣就是;要善於使記憶材料形象化,所謂形象化的就是通過想像和聯想將抽象的賦予人為的想像,使之具有生動鮮明奇特的形象,抽象事物也變得容易記憶了。
9、位置法
超腦力的高效學習之位置記憶法,又名空間法,顧名思義,就是把我們想要記住的東西放在我們日常所熟悉事物的位置上去記憶,比如身體、車上的空間、辦公室或傢具的抽屜……都可以,這樣就能方便我們去記憶日常所需的資料,如每日新學的英文單詞,數字標簽和較為簡短的文字資料。在使用的時候,將所需記憶的資料放在特定的位置,並加以動感、色彩、空間感覺、誇張、誇大、反邏輯的想像和強烈的感受,這樣就可以非常容易記住,並且記住就不會忘記。在使用位置法的時候,我們可以隨時抽取所需要的資料,無論是順背、倒背,還是抽背,都易如反掌。
10、5筆資料
在使用位置法記憶的時候,每輸入五筆資料,需要快速地重新復習一次,確定所有的東西都在指定的位置後,接著輸入新的資料。這樣就不至於記住了後面的資料,就忘了前面的內容。以此類推,再長的資料我們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記憶在大腦當中。
⑧ 學習中常見的記憶方法有哪些
1
聲音記憶
多讀幾遍
聲音記憶是通過朗讀、默讀等方式來進行的機械記憶。
人們在背課文、背單詞的時候會習慣地運用聲音記憶。
朗讀或默讀的時候往往記住的是自己的聲音,這種記憶往往效率比較低,但又經常被使用。
2
理解記憶
展開想像
當我們對所要記憶的資料展開想像,試圖在大腦中形成圖像、畫面、場景的時候,運用的就是理解記憶。實質我們是在運用自己的想像力,盡可能地在大腦中想到、看到它。
3
邏輯記憶
找關鍵詞
當我們試圖找出資料的關鍵詞、找出其內在的邏輯規律的時候,運用的就是邏輯記憶。
例:背一篇文章找出關鍵詞。
4
圖像記憶
生動聯想
看小說、看電視、看動畫片;或者記憶日常生活經歷。
生動活潑有趣的畫面總是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
視覺記憶
閉目回憶
當我們在記憶某一個文字的筆畫順序、某個關鍵詞坐在的位置的時候,往往運用視覺記憶。
記憶力不好的原因
在學習的時候:
人們往往習慣地過於依賴聲音記憶,而很少有意識地發揮其它幾種記憶方式的威力-尤其是圖像記憶。
那麼到底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記憶力呢?點擊「閱讀原文」繼續學習更多內容。
本文整理自尚憶教育張海洋老師的《怎樣提升記憶力》。
⑨ 有什麼好的記憶方法
何種方法有效,則必須靠自己在學習實踐過程中摸索。要記憶,一是要有信心,即暗示自己「我能記住」;二是苦練,下大功夫;三是要摸索適合自己的方法。
(1)記憶體操
許多有超常記憶力的人,都有持之以恆的強記知識的習慣。馬克思喜歡背詩歌。他從少年時代起,堅持用一種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語去背誦詩歌,日久天長,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強。列夫·托爾斯泰有驚人的記憶力,別人問他原因是什麼,他解釋說是由於自己每天早晨都要強記憶一些單詞或其他內容的知識。他說:「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
(2)朗讀背誦記憶法
學習時一遍接一遍地念,直到熟讀,這種方法,叫朗讀法,也叫誦讀法。對詩詞、外語單詞等高聲朗讀,記憶效果十分好。但誦讀要與背誦想結合,效果會更好。
例如,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寫出16個無意義音節,讓被試者識記憶9分鍾,然後馬上回憶。被試午中全部時間用於朗讀的,當時只能回憶35%;而1/5時間用於背誦,能回憶50%;2/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57%;4/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74%。同樣是對這些無意義音節進行識記9分鍾,4小時後再回憶,全部時間朗誦的只能回憶15%;1/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26%;2/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37%;3/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37%;4/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48%。
(3)覆蓋關鍵部分記憶法
先用筆或紙蓋住你認為難以記憶材料的內容,那些被覆蓋的部分自然 無法看見,而再讀這些材料時,可以想出被蓋的部分是什麼內容。實在不能記住,則挪開筆或紙,反復幾次,便記住了。
(4)最初、最後記憶法
心理學中有這樣的實驗:編出毫無意義的字詞15個,定出順序來按此順序復述幾次,每次都把記下來的打「√」,沒能記住的打「×」。實驗結果顯示,差不多都在中間第七或第八個字詞,「×」號較多。也就是說,最初最後的部分較容易記住,中間的一些字句則不管重復幾次都很難記牢。
(5)單側體操記憶法
單側體操記憶法,就是經常做左半身體操,充分發揮右半腦作用,以增強記憶的方法。
心理學實驗表明,左右腦的功能是不同的,大腦右半球相當於一個表象存儲系統,主要記憶各種形象材料,如圖形、閃光、音樂、震動等信息;大腦左半球相當於一個字詞存儲系統,主要記憶語言、文字、抽象符號等。這兩半球的分工不是絕對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配合、互相補償的。
右半腦支配左半身,左半腦支配右半身。大部分人愛用右手,因此造成發展不平衡。下面介紹的單側體操,目的在於加強大腦右半球的作用,以擔負部分左半腦的功能。進行單側體操,強化右半腦的功能,減輕左半腦的負擔,把兩半球都利用起來,會收到驚人的記憶效果。
第一節,全神貫注地站立。左手緊握,左腕用力,屈臂,慢慢上舉,然後逐漸還原。反復練習8次。
第二節,仰卧,左腿伸直上抬,將上抬的腿倒向左側,但不碰床。再以相反的順序還原。反復練習8次。
第三節,直立。左臂側平舉,再上舉,再上舉,頭不動,然後還原,反復練習8次。
第四節,直立,身體向左側卧,用左手和腳尖支撐,左臂伸直,使身體傾斜,呈筆直側卧伏。屈左膝起身,慢慢還原。反復練8次。
第五,俯卧,蹺起腳尖,用手掌和腳尖支撐身體做俯卧撐,8次。
上述五節單側體操每天應堅持練1~2次。
(6)交談記憶法
和同學一起討論交談最近記憶的知識,是最有效的記憶方法。談話時,交談知識的內容會使自己尚示紮根的記憶和沒有自信的記憶,經過交談變成確實的記憶,會更加牢固地印在腦海。
不論是稍微模糊的記憶,或是很自信正確無誤的記憶,都可以討論。即使閱讀相同的材料,由於各人的理解能力不盡相同,也許你的同學知道得很清楚;相反的,你很清楚的地方,你的同學也許模糊不清。因此,這種交談能夠補充彼此在記憶上的弱點。而且當我們要把知道的事情說出來時,會感覺到當初記憶時缺乏完整的整理。這些不足都可以從交談中得到彌補。如果沒有交談對象,可以把牆面或其他作為喜歡聽你交談的對象。
(7)大腦兩半球記憶法
我們平時讀書常常會有這樣的體驗:那些附有插圖、圖表之類圖文並茂的書報,學習起來記憶就特別深刻。反之,閱讀那些沒有插圖或圖表的書報的時候,同於只使用詞語進行邏輯思維,即只命名用大腦左半球,而右半球閑著,因而記憶就不如同時使用大腦兩半球深刻。
這個道理告訴我們,在記憶時要改變只用詞 語進行邏輯思維的習慣,而按著所學的材料或事物的內容同時進行形象思維。其方法就是像放電影似地在頭腦里映現出一幅幅圖畫,這樣就能同時使大腦兩半球進行思維。讀起書來既輕松愉快,又增強記憶。
(8)說漢語夾雜外語記憶法
講漢語適當插入外語單詞或短語,是記憶外語單詞的有效方法。
有人問:「這是哪國的Proction?」回答說:「這里寫著Made in China」。
由發音來記外語單詞或短語的拼法,就會加深記憶。習慣這種方法以後,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應用這種插入外語的記憶方法。但是,不要在一句話中插入太多的外語單詞,否則,反而會使記憶的印象變得淡薄。另外,並不一定要從口中說出來,當我們走路或閑坐時,可以將頭腦中想到的外語單詞放在某一句話里,默想中使用這種方,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9)緊迫記憶法
當人全神貫注去記憶時,由於自身的惰性干擾、自我壓抑、情緒波動干擾都能降到最低點,而潛潛在的記憶能力,在沖破這些干擾、壓抑之後,當然容易開發出來,於是記憶效率常常是平常的兩倍,甚至是三倍、四倍。這主要強調珍惜時間,意識到一分鍾的寶貴,增強全身心進入記憶狀態的能力。
(10)列表記憶法
列表是把材料分別集中起來,放在表中適當的位置上。往往是一張表整理出來了,條理也清楚了,腦子也記住了。
列表記憶,運用范圍廣,類型多種多樣,常用的有:
一覽表:即站在統觀全局的角度,對識記材料進行鳥瞰,掌握其相互關系以命名於全面記憶。
系統表:命名識記材料系統化,便於通盤掌握和整體記憶。
比較表:即對識記憶材料進行比較和分類,從特徵上掌握知識材料。
統計表:即把帶有數據的識記材料製成表格。
關系表:即用簡單的圖式把知識間的關系表示出來,以便於形象記憶。
網路圖:即用圖示來突出知識各方面的關系。
示意圖:即把要記憶的材料圖畫化,畫圖時線條要簡潔,立意新穎,用彩筆效果更好。
(11)諧音形象記憶法
所謂諧音記憶法,就是把有些知識按照其他同音漢字去理解,使原來無意義的音節變成有意義的詞句。使之生動、有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用諧音法常常可以很有趣地記住某些歷史年代。
⑩ 記憶方法技巧
朋友們都羨慕記憶大師那種快速記憶的神奇能力,常常感嘆如果能有記憶大師那種快速記憶能力該有多好。並且朋友們可能會以為,這種神奇的快速記憶方法一定非常復雜、非常難掌握。其實不然,今天我們就解密一下快速記憶的基本原理。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記憶」的過程:「記」是對知識存儲的過程,「憶」是對知識進行提取和運用的過程。快速記憶法就是能有效、快速地把知識「記」住,同時在提取和運用的時候還可以准確、快速地「憶」出來。明白了快速記憶的過程,其基本原理也就顯而易見了:
快速記憶的基本原理
快速記憶的基本原理有兩個:聯想和編碼。聯想是快速記憶的核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運用豐富的想像將需要記憶的內容建立鏈接。我們所說的提高記憶力,根本上是要把抽象的或文字性的記憶內容轉變我們熟悉的、更方便大腦存儲的記憶方式,常用的方法是把記憶材料轉化為容易記的圖像、情景或編碼進行記憶。
人的大腦在記憶不同的內容時,有著不一樣的記憶效率。對於生動的圖像,我們的大腦原本就有非常強的記憶能力,任何人都能夠快速而又牢固地記住那些生動有趣的圖像。而對於記憶那些抽象、古板的文字知識,我們大腦的記憶起來就比較費勁了。這就像小朋友們愛看圖片、動畫片,卻不喜歡看書、讀課文是一個道理。所以,根據大腦的這一特性,我們要達到快速記憶的目的,就應充分地迎合大腦的喜好, 把比較難以記憶的知識轉化為大腦容易接受圖像再進行記憶。我們通過聯想把知識內容轉換成圖像,同時對這些圖像的進行編碼,以實現我們對知識內容的快速記憶。
快速記憶的過程需要用到兩種能力:聯想能力和編碼能力。一個人記憶速度的快慢取決於他聯想是否鮮明和快速,以及對抽象信息的編碼是否熟練。所以,我們通常所說的提高記憶力,不是指提高死記硬背的被動記憶力,而是指提高運用聯想的方法來進行主動記憶的能力,以及提高對抽象信息進行快速編碼的能力。
人與人之間天生的記憶力其實沒多大區別,區別只在於有些人通過學習,掌握了更多更好的記憶方法,或者說更通過練習,能夠更熟練地運用這些記憶技巧,而另一些人則還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記憶方法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提高的不是記憶力,而是運用記憶方法的能力。我們對聯想進和編碼掌握和運用得越熟練,我們記憶的速度和效率就越高。這就像打乒乓球,打好乒乓球的原理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但是要打的好,需要對這些原理在實踐中不斷感悟,以達到熟練運用和牢固掌握,並成為自己打球時的一種習慣、一種本能,記憶力的提高也是同樣的道理。
說到這里,快速記憶的原理也就很明確了,就是把所要記憶的內容轉變為大腦可以快速記憶的圖像,並通過聯想把這些圖像和自己的編碼系統建立起緊密的鏈接。要實現這一點,我們需要通過有效的記憶力訓練方法來實現。
這里收集了幾種常用的快速記憶法:
1.形象記憶法:所謂的形象記憶法是將記憶的內容同自己以往感知過的事物形象建立鏈接的記憶方法。形象記憶比如我們看過的一些畫面、聽過的某首歌曲、吃過的某個美味的菜餚等等。這些具體形象可以是視覺的,也可以是聽覺的、嗅覺的、觸覺的或味覺的形象。因為這些親身感受國的形象記憶保存著事物的感性特徵,具有很強的直觀性,我們將記憶內容跟這些直觀性的形象記憶建立鏈接,則可以快速牢固地存儲和提取 。
2.情緒記憶法:所謂情緒記憶法是指將記憶內容同我們體驗過的情緒或情感建立鏈接的記憶方法 。我們在認識事物或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總會帶有一定的情緒色彩或情感內容,這些情緒或情感也作為記憶的內容而被存貯進大腦,成為人的心理內容的一部分。情緒記憶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經久不忘的,對人的行為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用。比如我們現在都可以清晰地記得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的情景,也可以印象深刻地記得大學畢業時對同學們的戀戀不舍 。情緒記憶的映象有時比其他形式的記憶映象更持久,即使人們對引起某種情緒體驗的事實早已忘記,但情緒體驗仍然保持著。所以我們可以將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跟某些情緒建立鏈接,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邏輯記憶法:是以思想、概念或命題等形式為內容的記憶方法。如對數學定理、公式、哲學命題等內容的記憶。這類記憶是以抽象邏輯思維為基礎的,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邏輯性等特點 。比如我們記憶數列2、4、6、8、10、12、14.......根據邏輯觀察,這時一組偶數列,且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我們很輕松地就可以記住了。
4.動作記憶法:所謂動作記憶法是指將記憶內容同自己的某些或某個動作建立鏈接的記憶方法。凡是人們頭腦里所保持的做過的動作及動作模式,都屬於動作記憶。如上體育課時的體操動作、武術套路,上實驗課時的操作過程等都會在頭腦中留下一定的痕跡。這類記憶對於人們動作的連貫性、精確性等具有重要意義,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基礎 。將記憶內容同這些動作建立鏈接,也可以有效幫助我們記憶。
以上四種記憶方法既有區別,又緊密聯系在一起。如動作記憶中具有鮮明的形象性,邏輯記憶如果沒有情緒記憶,其內容是很難長久保持的。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非常驚人的記憶潛能,只要你掌握這些簡單的記憶方法和記憶力訓練方法,再加以練習,就一定能夠非常快地提高自己的記憶力。而記憶力提高的程度,則取決於對這些方法掌握的熟練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