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靜脈尿路造影的介紹
靜脈尿路造影(IVU),又稱排泄性尿路造影,系由靜脈注入含碘造影劑(有機碘化物水溶液,最常用為76%復方泛影葡胺),造影劑主要通過腎臟排泄,經過腎小球過濾、腎小管濃縮後,自腎集合管排出,含有造影劑的尿自腎盞排到腎盂、輸尿管及膀胱時均可顯影。注射造影劑後,在不同時間間隔拍攝腹部、盆部或排尿後的X光照片,以診斷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前列腺)如結石、腫瘤、結核以及各種先天性畸形等疾病。
㈡ 靜脈腎盂造影怎麼做
1、在放射科做;2、通過肘部靜脈,也就是做肝腎功檢查時抽靜脈血的部位注射造影劑,常用的造影劑是復方泛影葡胺,20或者40ml。平卧於檢查床,在注射造影劑完畢後的7/15/30分鍾採集圖像,醫生根據系列圖像出報告。除了靜脈穿刺之外,沒有其他痛苦。
㈢ 做尿道造影,我想知道尿到造影怎麼做
排尿時膀胱尿道造影檢查屬下尿路動態放射學檢查,需向膀胱內注入泛影葡胺等造影劑充盈膀胱至膀胱最大容量。檢查時男性病人取立位,排尿時可從電視屏幕上或透視屏上觀察病人排尿全過程。在排尿過程中,若是患者突然終止排尿,外括約肌收縮,造影劑在膜尿道處中斷,近側造影劑返回膀胱。在觀察排尿全過程中還應觀察膀胱外形,膀胱壁有無憩室,膀胱輸尿管有無反流,咳嗽用力時膀胱頸是否呈漏斗樣開放,尿道前列腺部形狀及膀胱殘余尿量。
㈣ 泌尿生殖系統的X造影方法有哪些
靜脈腎盂造影:適應於腎、輸尿管疾患,如結核、腫瘤、畸形和積水;尿路結石;原因不明的血尿和膿尿;尿道狹窄不能插入導管或做膀胱鏡檢查者;了解腹膜後包塊與泌尿系的關系;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篩選檢查。
碘過敏;全身情況衰竭、急性傳染病或高燒;急性泌尿系炎症及嚴重血尿、腎絞痛;妊娠期及產褥期;血尿素氮高於17.8毫摩爾/升,造影一般不顯影為相對禁忌;骨髓性白血病有嚴重蛋白尿時;嚴重的甲狀腺機能亢進,均禁用。
大劑量靜脈滴注腎盂造影:適應於常規造影不滿意,如肥胖、腹部有巨大腫塊或不能禁水和加腹壓者;梗阻性病變引起的氮質血症,在血尿素氮高達17.8毫摩爾/升(50毫克/分升)血漿時亦可顯示尿路;輸尿管疾病;腎造影斷層攝影;加尿素廓清試驗檢查甄別是否有腎血管性高血壓;腎功能衰竭不宜做靜脈腎盂造影者。
碘過敏者;閉尿或多發性骨髓瘤;肝功能嚴重受損者禁用,糖尿病病人應改用生理鹽水代替5%葡萄糖溶液做稀釋液。
逆行性腎盂造影:適應於不適於做靜脈腎盂造影者,如心、肝、腎功能差及碘過敏者;靜脈法不顯影的腎、輸尿管疾患,如嚴重的腎結核、腎積水及先天性多囊腎等;多次靜脈腎盂造影無法將腎盂、腎盞顯影滿意者;證實平片所示陰影與輸尿管的關系;了解腎、輸尿管與鄰近器官的關系,觀察有無受累情況。
尿道狹窄不能做膀胱鏡檢查者;急性下尿路感染及出血;嚴重的心血管疾患,均禁用。
膀胱造影:適應於膀胱疾患,如膀胱腫瘤、炎症、結石、憩室和發育畸形等;觀察前置胎盤、盆腔腫瘤和前列腺病變與膀胱的關系;臍尿管未閉及輸尿管囊腫。
膀胱及尿道急性炎症禁用。
尿道造影:適應於尿道先天性畸形;外傷後了解尿道所損傷部位及范圍;前列腺病變;尿道周圍炎及瘺管;尿道結石。
急性尿道炎及龜頭炎;尿道出血;碘過敏,均禁用。
腎動脈造影:適應於腎性高血壓,包括腎血管性和實質性病變;腎先天畸形,如腎發育不全、異位腎和馬蹄腎;腎臟腫塊,需鑒別性質者;部分腎切除術前需了解腎血管分布情況者;腎外傷和腎移植術後需了解腎循環情況者;原因不明的血尿、尿路造影陰性者。
碘過敏或過敏體質;出血性疾病;肝腎動脈嚴重受損;急性感染和傳染病;心臟衰竭;嚴重腎病、血液尿素氮明顯增高者,均禁用。
子宮輸卵管造影:適應於不孕症,可了解系原發或繼發,造影能顯示輸卵管梗阻或不通暢,還可使輕度輸卵管炎引起的粘連再通;生殖道畸形;輸卵管慢性炎症、積水及結核,鑒別輸卵管積水與小的卵巢囊腫;子宮不正常出血,尋找出血原因,了解宮腔粘膜情況;子宮腫瘤異物和卵巢腫瘤及其他盆腔內腫瘤;觀察絕育術後輸卵管情況,多用於輸卵管結扎後考慮進行再通術者。
各種急性或亞急性內生殖器炎症及盆腔炎症;月經期或經後4天以內不宜造影,以免感染或造影劑逆行進入血循環;嚴重心肺疾患或全身疾患,發熱體溫在37.5℃以上時不宜造影;碘過敏者;刮宮術後或內生殖器出血期間,造影可引起感染或油栓;妊娠期不宜造影,以免流產或造成胎兒放射性損傷。
㈤ 尿道造影怎麼做
尿道造影,一般選用靜脈照影。靜脈尿路照影,就是將照影劑注入靜脈內,然後經血液循環到達尿道,這個過程通過X線拍片顯示尿道照影情況。
㈥ 靜脈尿路造影的方法
患者平卧於檢查床面上,待醫生將腹部壓迫部位與壓力調整好後,護士將造影劑抽入針管內排盡空氣,選擇好適宜的靜脈局部進行皮膚消毒、穿刺,成功後將40ml造影劑不間斷的緩慢注入,注完後拔出針頭,穿刺點用無菌膠布條加壓覆蓋。成人在注射造影劑後,壓迫輸尿管,在第7、15、30分鍾各拍片1張,最後一張平片包括腎臟、輸尿管到膀胱,必要時需加攝片。兒童應減少照相次數,除平片外,於注葯後第3~5分鍾,拍腎臟照片1張,第7~12分鍾拍第2張,包括腎臟、輸尿管和膀胱。
㈦ 尿道造影造影方法的介紹
(一)適用范圍 本法尿道全程處於鬆弛狀態,對觀察尿道狹窄,特別是後尿道狹窄,瘺管及後尿道先天性瓣膜畸形,更為滿意。 (二)造影前准備 同膀胱造影 (三)造影葯物及劑量 10—25%泛影葡胺或泛影鈉400ml。 (四)具體操作方法 消毒尿道口。將導尿管插入膀胱。抽盡尿液。注人造影劑至膀胱完全充盈,病人感覺下腹脹及開始有排尿感時停止。 (五)攝片體位 1.立位斜位。抽出導尿管,令病人用力快速排尿,在排尿速度最陝時暴光。 2.亦可於IvP終了時,令病人排尿,在排尿過程中攝片,體位同上。
㈧ 尿道造影的造影方法
(一)適用范圍前尿道狹窄,導管不易插入膀胱。
(二)造影前准備
1.同膀胱造影。
2.導尿管,注射器,消毒手套。
(三)造影葯物及劑量
10—25%泛影葡胺或泛影鈉15—20ml
(四)具體操作方法及攝片位置
1.患者仰卧於x線機床上,將導尿管插入尿道前端。將龜頭捏緊。或將注射器乳頭直接插入尿道外口,並緊靠尿道外口,阻止造影劑外溢。
2.然後使患者向任何一測傾斜45O卧,近床側腿彎曲,對側腿伸直。將陰莖拉直與身體長軸垂直。
3.放置膠片,對好管球。
4.在造影劑將注射完畢時曝光。 (一)適用范圍
本法尿道全程處於鬆弛狀態,對觀察尿道狹窄,特別是後尿道狹窄,瘺管及後尿道先天性瓣膜畸形,更為滿意。
(二)造影前准備
同膀胱造影
(三)造影葯物及劑量
10—25%泛影葡胺或泛影鈉400ml。
(四)具體操作方法
消毒尿道口。將導尿管插入膀胱。抽盡尿液。注人造影劑至膀胱完全充盈,病人感覺下腹脹及開始有排尿感時停止。
(五)攝片體位
1.立位斜位。抽出導尿管,令病人用力快速排尿,在排尿速度最陝時暴光。
2.亦可於IvP終了時,令病人排尿,在排尿過程中攝片,體位同上。
㈨ 靜脈性尿路造影的定義是什麼
靜脈尿路造影(IVP)是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使腎、輸尿管和膀胱顯影而達到診斷目的的一種檢查方式,是泌尿外科、婦科等常用的檢查方法,其特點是痛苦小、診斷效率高,特別是對於泌尿系統結石和泌尿系統排泄功能有著權緝稜光谷叱咐癸栓含兢威的診斷目的。
㈩ 尿路造影怎麼做
靜脈尿路造影(IVP)
在進行IVP檢查前,要詳細了解病人的全身情況、過敏史以及腎臟功能情況。對造影劑過敏、中重度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禁用IVP檢查。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糖尿病患者除非已存在腎功能不全,一般不是IVP檢查的絕對禁忌證。輕度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及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進行IVU檢查前後靜脈補液治療或補液後應用速尿或甘露醇刊尿可減輕腎臟損傷。有心力衰竭的病人,IVP檢查應在病情穩定條件下進行,並減少造影劑容量以減輕對心臟的負荷。檢查當天早餐禁食水,腸道准備同尿路平片檢查。造影劑注射前必須先行尿路平片檢查,排泄性尿路造影檢查根據病人的情況及醫生的需要選擇不同造影劑用量(單劑量、雙劑量或大劑量)、不同給予方式(靜脈慢速滴注及快速注射)以及不同的攝片間隔(常規攝片及延遲攝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