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體格檢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體格檢查方法一般分為視診、觸診、叩診、聽診等四種。
(一)視診
視診是檢查者用眼睛觀察患者局部或全身體格徵象的一種方法。局部視診可了解患者身體各部位的改變,如皮膚顏色、胸廓外形、呼吸節律、心尖搏動部位等;全身視診可了解患者一般狀況,如發育、營養、意識狀態、面部表情、體位步態等。視診檢查方法簡便易行、適用廣泛,常能提供重要的診斷線索。
(二)觸診
觸診是檢查者用手對被檢查部位觸摸,通過手的感覺進行判斷的一種方法。由於手指指腹對觸覺較敏感,掌指關節部掌麵皮膚對震動較敏感,常用這些部位進行觸診檢查,如體表溫度、濕度,肺部語音震顫,腹部包塊的位置、大小、硬度等。
1.觸診檢查方法
(1)感覺觸診法:通過手掌感觸被檢查部位的體表震動,如語音震顫、胸膜摩擦感、心尖搏動、震顫等。
(2)淺觸診法:檢查者在被檢查部位通過手指柔和的滑動或輕輕地按壓進行觸摸和感知,適用於淺表組織和病變的檢查,如淋巴結檢查、淺表軟組織或血管、關節、腹部有無壓痛等。
(3)深觸診法:檢查者用手由淺入深、逐漸加壓達到深部臟器觸診目的,主要用於檢查腹腔病變和臟器情況。根據檢查目的和手法不同,深觸診法又分為:①滑動觸診法:主要用於檢查腸管和包塊。檢查者右手四指並攏,囑被檢查者呼氣時逐漸向深部按壓,觸及包塊或臟器後,用手帶動皮膚在其上滑動觸摸。②沖擊觸診法(浮沉觸診法):在大量腹水時,觸診肝、脾、包塊等需要沖擊觸診。右手三指並攏,垂直放在檢查部位,用指腹迅速沖擊腹壁(指腹不離開腹壁)感知腹腔內的器官或包塊。③深壓觸診法(插入觸診法):用於確定深部壓痛點。用示指和中指兩指並攏,垂直慢慢向深部施壓,確定局限性壓痛的部位。④雙手觸診法:右手置於檢查部位,左手置於被檢查臟器的後面,向右手方向推壓。常用於肝、脾等腹腔臟器或腫物的觸診。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觸診檢查注意事項
(1)檢查前應向患者講解檢查目的,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使患者配合檢查。
(2)檢查者手應溫暖,手法輕柔,淺觸診檢查應在深觸診檢查前進行,檢查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變化。
(3)根據檢查部位不同,囑患者採取不同體位。
(4)觸診檢查時應注意病變的部位、性質及其特點。
(5)檢查時可邊和被檢查者交談邊檢查,以分散其注意力,減少腹肌緊張,必要時要指導被檢查者進行呼吸配合。
(三)叩診
叩診是用手指叩擊被檢查部位,使之震動而產生聲響,依據震動和聲響的特點判斷被檢查部位的臟器狀態的一種方法。用手或叩診錘直接叩擊被檢查部位,觀察反射情況和有無疼痛等也屬於叩診檢查。
1.叩診檢查方法根據叩診手法不同分為直接叩診和間接叩診。
(1)直接叩診法:檢查者以右手示指、中指、無名指的掌面直接拍擊患者的被檢查部位,以了解被檢查部位的拍擊反響(聲音改變)和指下的震動感,判斷病變情況;適用於胸部和腹部的病變,如胸膜粘連或增厚、氣胸、大量胸腔積液或腹腔積液等的檢查。
(2)間接叩診法:檢查者左手中指第二指節為板指,平貼叩診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右手指自然彎曲,以中指指端叩擊左中指末端指關節處或第二指骨的遠端,叩擊方向與叩診部位的體表垂直(圖1-1);叩擊後右手中指應立即抬起,每次叩2~3次,叩擊力量應均勻,輕重適當。叩診時應以腕關節與掌指關節的活動為主,叩擊動作要靈活、短促、富有彈性。適用於肺、心界和腹部等的檢查。
2.叩診音是指叩診時被叩擊部位產生的反響。根據被叩擊部位組織或器官的密度、彈性、含氣量以及與體表的距離不同,產生的叩診音不同。一般分為五種:
(1)清音:一種音調較高、音響較強、振動時間較長的聲音。為正常肺臟的叩診音,提示肺組織的彈性、含氣量、密度正常。
(2)濁音:一種音調較高、音響較弱、振動時間較短的聲音。叩擊時板指所感到的震動較弱。為心臟或肝臟被肺臟邊緣覆蓋部位的叩診音。病理狀態時,由於肺組織含氣量減少(如肺炎),叩診檢查時也可產生濁音。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3)實音:一種音調較高、音響弱、振動時間短的聲音。為心臟和肝臟等部位的叩診音。
病理狀態時,如大量胸腔積液或大葉性肺炎等,叩診檢查時可產生實音。
(4)鼓音:一種音調適中、音響強、振動時間較長的和諧聲音,如同擊鼓聲。為含大量氣體的空腔臟器的叩診音,如胃泡區和腹部等部位。病理狀態時,如肺內空洞、氣胸等檢查時可產生鼓音。
(5)過清音:一種音調較低、音響強的聲音,介於清音與鼓音之間,屬於病理叩擊音。肺氣腫患者由於肺組織含氣量增多、彈性減弱,叩診檢查時可產生過清音。
Ⅱ 現代醫學體格檢查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視,觸,叩,聽
視,就是用眼睛看,比如視診心尖搏動,視診呼吸動度,視診胸廓外形等等
觸,就是用各種手法直接觸診。比如腹部檢查中觸診肝臟、脾臟界限。一般檢查中觸診淺表淋巴結等等。
叩,分為直接叩診和間接叩診。比如檢查腎區叩痛、叩診心臟濁音界以確定心臟界限等等。
聽,聽診,比較常見的有心音聽診、呼吸音聽診、血管雜音聽診、腸鳴音聽診等等
體格檢查可為臨床醫生進行診斷提供患者最全面的體徵信息,以准確的診斷疾病,有時甚至能發現其他臨床檢查無法發現的病變。具有重要的意義,體格檢查也是一個臨床醫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醫學技能。
Ⅲ 深部觸診法分為哪幾種各適用於什麼檢查
深部滑行觸診法、雙手觸診法、深壓觸診法、沖擊觸診法深部滑行觸診法:用以檢查腹腔臟器或腫塊,觸診肝脾時尤其注意與呼吸運動的配合;雙手觸診法:主要用於腎的觸診,也可用於脾觸診深壓觸診法:用於檢查壓痛及反跳痛沖擊觸診法:用於有腹水的病人檢查腹腔內腫大的臟器或腫塊鉤指觸診法:適於腹壁薄軟者和兒童
Ⅳ 觸診法詳細分為哪幾種 分別適用於什麼部位的檢查
深部觸診法分為以下幾種,並各有適用。
1
深部滑行觸診法:這種觸診法常用於腹腔臟器,包塊和胃腸病變的檢查。
2
雙手觸診法:主要用於肝
脾
腎和腹腔腫物的檢查。
3
深壓觸診法:用於探測腹腔深在病變的部位或確定腹腔壓痛點,如闌尾壓痛點,膽囊壓痛點,及輸尿管壓痛點等。
4
沖擊觸診法:又成為浮沉觸診法,一般用於檢查大量腹水時的肝脾或腹腔包塊。
Ⅳ 四步觸診法的具體步驟是什麼
第一步:檢查者兩手置於宮底部,手測宮底高度,根據其高度估胎兒大小與妊娠周期是否相符。後以兩手指腹相對交替輕推,若宮底部的胎兒部分胎頭則感覺硬而圓且有浮球感,若為胎臀則柔軟且形態不規則。
第二步:檢查者雙手掌置於腹部左右兩側,輕輕深按進行檢查。觸到平坦飽滿部分為胎背,並確定胎背向前、向側方或向後。觸到可變形的高低不平部分為胎兒肢體,有時可感到胎兒肢體在活動。
第三步:檢查者右手拇指與其他4指分開,置於恥骨聯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進一步查清是胎頭還是胎臀,左右推動以確定是否銜接。若可推動則未銜接。
第四步:檢查者左右手分別置於胎先露部的兩側,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進一步核實胎先露部的診斷是否正確,並確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
先露部為胎頭時,一手可順利進入骨盆入口,另手則被胎頭隆起部阻擋,該隆起部稱胎頭隆突。枕先露時,胎頭隆突為額骨,與胎兒肢體同側;面先露時,胎頭隆突為枕骨,與胎背同側。
(5)臨床常用的基本檢查方法觸診方法擴展閱讀
正常的胎產式,意思是胎兒的脊柱是順著母親的脊柱方向的。
正常的胎方位:頭先露:胎頭朝下,最先進入骨盆。
正常胎勢為胎頭俯屈、兩臂交叉於前胸、兩下肢盤曲於腹前,其體積及體表面積均明顯縮小,整個胎體成為頭端小,臀端大的橢圓形,以適應妊娠晚期橢圓形宮腔的形狀。
正常子宮大小是長5.5-7.5厘米,寬4.5-5.5厘米,厚3.0-4.0厘米,子宮頸長2.5-3.0厘米。子宮正常情況下,三個值相加大於12厘米。
宮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約6厘米,上方兩角為「子宮角」,通向輸卵管。下端狹窄為「峽部」,長約1cm。峽部在妊娠期逐漸擴展,臨產時形成子宮下段。宮體與宮頸比例因年齡而異,嬰兒期為1:2,青春期為1:1,生育期為2:1。
Ⅵ 腹部觸診如何診斷疾病
觸診
•觸診方法:(1)淺觸診法:用以檢查腹壁的緊張度及有無壓痛、腫塊、搏動感;(2)深部滑行觸診法:用以檢查腹腔臟器或腫塊,觸診肝脾時尤其注意與呼吸運動的配合;(3)雙手觸診法:主要用於腎的觸診,也可用於脾觸診;(4)深壓觸診法:用於檢查壓痛及反跳痛;(5)沖擊觸診法:用於有腹水的病人檢查腹腔內腫大的臟器或腫塊;(6)鉤指觸診法:適於腹壁薄軟者和兒童
•
觸診內容:
(
1)腹壁緊張度:正常腹壁柔軟,緊張度增加見於腹膜炎、血腹、大量腹水;
(2)壓痛及反跳痛:正常人無壓痛及反跳痛,當腹腔臟器炎症未累及壁層腹膜時僅有壓痛,若累及壁層腹膜即可引起反跳痛,腹膜炎三聯征包括腹肌緊張度增加、壓痛及反跳痛。
(3)肝臟:正常人肋下不能捫及,少數人可觸及肝下緣,但不超過肋下1cm,劍突下小於3cm,質軟光滑無壓痛。肝大可見於肝炎、肝腫瘤、肝膿腫、肝淤血等。應注意肝大小、質地、壓痛、表面形態、邊緣、搏動及摩擦感;
(4)膽囊:正常人不能觸及,如在右肋下腹直肌外緣觸及一梨形或卵圓形張力較高的包塊,隨呼吸上下移動,即為腫大的膽囊,見於膽囊炎、癌及結石,壺腹癌引起的膽囊腫大無壓痛。Murphy征陽性和Courvoisier征陽性的區別。
(5)脾臟:正常人脾臟不能觸及,脾腫大的測量法,臨床將脾腫大分為輕、中、高三度。輕度腫大時,脾下界在左肋下2cm以內;中度腫大時,超過2cm至臍水平以上;超過臍水平線或前正中線為高度腫大;
(6)腎臟:採用雙手觸診法,正常人一般不能觸及,小兒或消瘦者可觸及右腎下極。腎、輸尿管壓痛點:季肋點――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點處,相當於腎盂位置;上輸尿管點――臍水平線上腹直肌外緣;中輸尿管點――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緣,相當於輸尿管第二狹窄處;肋脊點――背部第12肋骨與脊柱的夾角的頂點;肋腰點――背部第12肋骨與腰肌外緣的夾角頂點。腎及尿路炎症或結石病變時,上述各點可有壓痛。
(
7)膀胱:充盈的膀胱可在恥骨上方捫及,呈半球形囊樣感,排尿後消失
(
8)胰腺:正常不能觸及
3.腹部包塊:
(1)正常腹部可觸及的包塊:腹直肌肌腹及腱劃;腰椎椎體及骶骨岬;乙狀結腸糞塊;橫結腸;盲腸;右腎下極;腹主動脈
(2)異常包塊:捫及除上述外的異常包塊,需注意包塊位置、大小、形態、質地、壓痛、搏動、移動度及與腹壁、皮膚的關系
4.
液波震顫:有大量腹水,超過3000-4000ml,才能查出
5.振水音:胃內有多量液體和氣體存留時可出現,正常人在餐後或飲食大量液體時可有上腹振水音,病理狀態見於幽門梗阻或胃擴張。
Ⅶ 臨床診斷的方法有哪幾種
臨床上常用的診斷方法主要有視診、問診、觸診及嗅診4種。每一種方法各有其特點,反映出不同的結果,將這些結果綜合起來加以分析,結合實驗室診斷,可為最後確診提供參考的依據。
(1)視診
視診是用肉眼直接觀察病貂的整體概況或某些局部症狀的方法。通過肉眼觀察,看病貂的異常表現,如精神狀態,眼睛靈活性,被毛的完整性和光澤度,鼻鏡和眼的干濕度,採食情況,糞便的變化,飲水量多少,呼吸表現,頭、頸、軀干、四肢和尾有無異常變化等。根據視診所見典型症狀亦可做出初步診斷。
(2)問診
首先向場中有關人員了解飼養管理的情況,如飼料的種類變化、來源、品種、質量、貯藏等情況,日糧組成,飼料單變化時間,變更前後貂群食慾變化,飼料加工情況等。然後,再向飼養員了解病貂的情況。例如,什麼時間出現食慾不振,有什麼異常現象,糞便的變化,以前得過哪些病等。
(3)觸診
觸診是用檢查者的手感覺檢查疾病。觸診可以確定視診所見症狀的性質,補充視診的不足。觸摸患貂的趾端和患部的溫度、硬度,局部有無波動,以及皮膚的完整性如何等。觸診對診斷水貂黃脂肪病、膿腫、膀胱結石有實用意義。黃脂肪病在鼠蹊部皮下可觸摸到面團狀或索狀的硬脂肪、塊。
(4)嗅診
用診斷的嗅覺,去識別病貂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氣味,有無特殊的腥臭味。犬瘟熱病患貂發生化膿性結膜炎、鼻炎尤其是皮炎時,可聞到特殊的腥臭味。
Ⅷ 四步觸診的步驟有哪些目的是什麼
步驟:
第一步:檢查者兩手置於宮底部,手測宮底高度,根據其高度估胎兒大小與妊娠周期是否相符。後以兩手指腹相對交替輕推,若宮底部的胎兒部分胎頭則感覺硬而圓且有浮球感,若為胎臀則柔軟且形態不規則。
第二步:檢查者雙手掌置於腹部左右兩側,輕輕深按進行檢查。觸到平坦飽滿部分為胎背,並確定胎背向前、向側方或向後。觸到可變形的高低不平部分為胎兒肢體,有時可感到胎兒肢體在活動。
第三步:檢查者右手拇指與其他4指分開,置於恥骨聯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進一步查清是胎頭還是胎臀,左右推動以確定是否銜接。若可推動則未銜接。
第四步:檢查者左右手分別置於胎先露部的兩側,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進一步核實胎先露部的診斷是否正確,並確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先露部為胎頭時,一手可順利進入骨盆入口,另手則被胎頭隆起部阻擋,該隆起部稱胎頭隆突。枕先露時,胎頭隆突為額骨,與胎兒肢體同側;面先露時,胎頭隆突為枕骨,與胎背同側。
目的:檢查胎兒的狀況以及胎兒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的方法。 。
Ⅸ 體格檢查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很多學員對2020臨床實踐技能很感興趣,在考前也比較焦急,百通世紀給大家整理了2020臨床實踐技能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供大家考前學習,具體如下:
體格檢查:
1.氣管的檢查
操作前准備:囑患者被檢查前安靜休息30分鍾,戴帽子、口罩,洗手。
操作步驟:
囑被檢者取坐位,檢查者站立在被檢者右前方,說明情況取得被檢者配合。檢查者將示指與環指置於雙側胸鎖關節上,以中指自甲狀軟骨向下移動觸摸氣管,感覺並觀察氣管是否居中。檢查者將示指與中指置於氣管與雙側胸鎖乳突肌之間的間隙,通過感覺兩側間隙的寬度判斷氣管是否居中。並將檢查結果,報告考官。
注意事項:
(1)檢查前應囑患者安靜休息30分鍾,避免劇烈運動或心情激動等因素影響檢查結果。
(2)測量完畢後,應協助被檢者整理衣袖,再向考官報告相關內容。
(3)向健側移位常見於大量胸腔積液、氣胸等。向患側移位常見於肺不張、胸膜粘連等。
2.語音震顫
檢查語音震顫時,檢查者用手的尺側緣放於被檢者的兩側胸壁,囑被檢者發長音「yi」,雙手自上而下,由內向外,左右對比感受震顫的強度。
注意事項:
檢查前,應注意協助被檢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檢查者應站立在被檢者右側。
檢查時,雙手握拳,以手的尺側緣放置在被檢者兩側胸壁上,待被檢者發長音yi後,雙手自上而下,左右對比。檢查後,注意向考官報告檢查結果。
若感覺到語顫減弱,常見於肺氣腫、大量胸腔積液、氣胸、阻塞性肺不張的病例;若語顫增強見於肺實變(如大葉性肺炎),或接近胸膜的肺內巨大空洞等。
(由此可以聯想語音共振的檢查,語音共振是用聽診器聽診。)
3.脾臟觸診
腹部觸診前,被檢者應取仰卧位,雙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檢查者站立於右側。
單手觸診時,檢查者右手掌平放於臍部,與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右手示指、中指、環指與肋緣垂直,以指腹的橈側面進行觸診。同時囑被檢查者做深大的腹式呼吸,右手隨呼吸運動進行滑動觸診。
雙手觸診時,檢查者左手放在患者左腰部第10肋處,稍用力上抬脾臟,檢查者右手從臍部開始,再以同樣的方法,觸診至肋緣下。
報告考官:被檢查者未觸及腫大的脾臟,屬於正常,如果觸及腫大脾臟後,應注意其大小、硬度、表面情況、有無壓痛等。
基本操作:
男性導尿術
物品准備:導尿術必備的物品是無菌導尿包,包內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清潔外陰消毒包,主要用於對外陰做第一次消毒;包括的物品有:碘伏棉球、鑷子、無菌手套、治療碗和紗布。下面一層是消毒導尿包,主要用於對外陰做第二次消毒和導尿,包括的物品有:碘伏棉球、鑷子、無菌手套、洞巾、治療碗、紗布、導尿管、20ml注射器、液體石蠟油、生理鹽水。
操作前准備:洗手、帶帽子、口罩
操作步驟:
1.操作前,帶好帽子、口罩、向考官口述洗手。
2.操作者將所用物品攜至床旁,向病人解釋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同意,協助病人取仰卧位,將中單置於病人臀下。
3.取上層清潔外陰消毒包,放置在病人的兩腿間,打開後,操作者左手戴無菌手套,將碘伏棉球倒入治療碗內,右手持無菌鉗,夾取碘伏棉球對外陰做第一遍消毒。
先消毒陰阜,陰莖和陰囊,然後,左手以無菌紗布裹住陰莖,翻開包皮,向後旋轉塗擦尿道口、龜頭和冠狀溝。消毒完畢後,撤走污物盤,脫掉手套。
4.取下層導尿包,打開後,雙手帶無菌手套,鋪蓋無菌洞巾。然後,用20ml注射器向導尿管側方的「氣囊介面」注入無菌生理鹽水,檢查導尿管是否通暢,使用液體石蠟油潤滑導尿管前端備用,將碘伏棉球倒入治療碗內,左手取無菌紗布裹住陰莖並提起,自尿道外口開始,由內向外,依次消毒尿道外口,龜頭和冠狀溝,每個部位只限用一個棉球。
5.消毒完畢後,右手用無菌鉗,夾取導尿管前端,緩緩插入病人尿道,插入尿道深度為20~22cm,見尿液流出後,再插入5~7cm,以保證導尿管前端的氣囊完全進入到膀胱內,然後取20ml注射器向導尿管側方「氣囊介面」內,注入15~20ml生理鹽水,使前端氣囊膨脹,輕拉導尿管有阻力感時,即證實導尿管固定於膀胱內,最後,清理操作用物,將引流袋固定在床旁,協助病人整理好衣物,詢問病人感受。
注意事項:
男病人外陰消毒的要點:
1.第一遍「清潔外陰」消毒,是由外向內進行,一共消毒六個部位:先消毒陰阜、陰莖和陰囊,然後再消毒尿道口、龜頭和冠狀溝。
2.第二遍「消毒外陰」是由內向外進行,一共消毒三個部位:先消毒尿道口,然後再消毒龜頭和冠狀溝,而陰阜、陰莖和陰囊,第二遍不必再做消毒;第三遍同第二遍。
3.尿道口、龜頭和冠狀溝三個部位的消毒方法,是由尿道口向後,旋轉塗擦。
女性導尿術
物品准備:假人、導尿術必備的物品是無菌導尿包,包內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清潔外陰消毒包,主要用於對外陰做第一次消毒;包括的物品有:碘伏棉球、鑷子、無菌手套、治療碗和紗布。下面一層是消毒導尿包,主要用於對外陰做第二次消毒和導尿,包括的物品有:碘伏棉球、鑷子、無菌手套、洞巾、治療碗、紗布、導尿管、20ml注射器、液體石蠟油。在考場上,可能要求大傢具備自行配齊上述物品的能力,因此對導尿包內的物品要求熟練掌握。
操作前准備:戴帽子、口罩,洗手。
操作步驟:
1.操作前,戴好帽子、口罩、向考官口述洗手。
2.操作者將所用物品攜至床旁,向病人解釋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同意,協助病人取仰卧位,兩腿外展曲膝,暴露外陰。
3.取上層的清潔外陰消毒包,放置在病人的兩腿間,打開後,操作者左手戴無菌手套,將碘伏棉球倒入治療碗內,右手持無菌鉗,夾取碘伏棉球對外陰做第一遍消毒。消毒的順序是:先消毒陰阜、然後分別消毒兩側大陰唇、小陰唇、尿道外口;最後一個棉球由尿道外口消毒至肛門部。消毒完畢後,撤走污物盤,脫掉手套。
4.取下層的消毒導尿包,置於病人兩腿間;打開後,雙手帶無菌手套,鋪蓋無菌洞巾,要求使無菌洞巾與導尿包布的內層,形成一個無菌區。然後檢查導尿管是否通暢,氣囊是否漏氣,使用液體石蠟油潤滑導尿管後備用;右手持鑷子夾取碘伏棉球,自尿道外口開始,由內向外,自上而下,先後消毒尿道外口和小陰唇,最後再次消毒尿道口。第二遍消毒結束後,囑病人張口呼吸,右手持無菌鉗,夾取導尿管前端3~5cm處,緩緩插入尿道約4~6cm,見到尿液流出後,再插入7~10cm,以保證導尿管前端的氣囊完全進入到膀胱內,然後向導尿管注入20ml生理鹽水使前端氣囊膨脹,輕拉導尿管有阻力感時,即證實導尿管固定於膀胱內。最後,清理操作用物,將引流袋固定在床旁,協助病人整理好衣物,詢問病人感受。
注意事項:
1.測量完畢後,應協助被檢者整理衣袖,再向考官報告相關內容。
2.女性導尿,需要第三方護士在場。
看了以上內容後,相信大家對2020臨床實踐技能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已經了解了,希望小編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
Ⅹ 獸醫臨床診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獸醫臨床診斷方法是根據動物病情所採取的一系列檢查方法和判斷方法。其中主要有問診、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及必要的儀器檢驗方法。問診是指向畜主了解有關畜群和病畜發病的各種情況;視診是用肉眼直接觀察病畜的精神狀態,並為進一步診查提供線索;觸診是利用手指、手掌、手背或拳頭對畜體某部位進行檢查;叩診分直接叩診和間接叩診,直接叩診是用手或叩診錘直接向動物體表的某一部位叩去;間接叩診是藉助於聽診器在欲檢器官的體表相應部位聽診。[1]
在臨床診斷中為了得到更多的診斷根據,以便做出確切的判斷,還需要採用各種化學檢測法和儀器檢測法,如紅細胞沉降率的測定採用魏(Westergren)氏法,血紅蛋白的測定採用沙利氏比色法、光電比色法等,尿沉渣的檢驗可採用離心沉澱法、氨水添加法等,寄生蟲卵的檢查可採用直接塗片法、鹽水浮集法和水洗沉澱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