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繪制地圖的最常用方法

繪制地圖的最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0 20:46:52

① 繪制歷史地圖有哪幾種常用方法

(1)投影放大法:把透明膠紙(或白紙)放在所畫的底圖上,根據底圖用筆描出地圖輪廓,然後把描好底圖輪廓的透明膠紙放在投影機上,並在投影機上調好所需放大的倍數,在幕布前放上繪制地圖所用的紙,然後根據投影機打在紙上的投影,用筆描繪成圖。如果沒有投影機,也可將原圖先用玻璃片描出,利用電筒投影,再用上述方法繪制。
方格放大法: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繪制方法。先在原圖上用鉛筆打上若干方格(一般以九格為宜),然後按所需放大倍數與之成比例,在白紙上打好方格,再按原圖有關方格的線條位置,在放大的方格內相應描繪出來,最後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用畫筆敷上色彩,加粗線條,添上各種符號,寫上題目和圖例,新的放大的歷史地圖就完成了。
縮放儀放大法:先選擇擬縮放的原圖,然後根據教學需要將縮放儀調節到適當的倍數,在縮放儀一端照原圖描輪廓,另一端(放鉛筆)就會在所繪制的紙上描出所需放大的地圖輪廓。這種方法迅速、簡便、准確。
摹映復寫法:選擇合適的地圖作為范圖,用白紙與之重疊訂在玻璃上進行摹映;或用復寫紙放在地圖下面,下面再放上白紙,先用鉛筆描下地圖上的輪廓,再繪製成適用的歷史地圖。(2) ①准備一張較大的白紙和幾支不同顏色的彩筆。②熟讀教材或地圖冊中的相關地圖。③從原因、時間、結果、影響等方面比較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④比較《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② 地圖是怎麼繪制出來的

地圖的繪制

地圖是定向比賽中的必需品,如沒有成圖(已繪制好的定向圖) ,則需自己來繪制地圖。如前所述,地圖也存在不同比例尺和詳細,准確程度上的差異,從小型級地圖1:100-1:200(如圖所示) ;運動場地圖1:500-1:2000;到公園/森林地圖1:2000-1:。
在這一章中我們將較深入的介紹如何繪制不同比例尺和不同質量的定向地圖。

初級教室地圖
裝備:兩張白紙;一個夾子;一把尺子/指北針;一根鉛筆,一塊橡皮;請看下圖:

第一步:
先確定地圖的邊界線(如教室的圍牆) ,然後測量出牆到牆之間的距離。雖可用一些測量工具,但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步量法。如採用步量法,則需預先控制步幅在大約一米左右。一個高個子的人正常步幅大約為一米;而一個身材稍矮的人步幅可能為50-60厘米,為方便起見,可用50厘米的步幅來測量。
在測完長度後,即該確定比例。對於一個不太大的教室來說,用A4或A5的紙,比例尺一般定為1:100或1:200(有時也用1:150) 。
如比例尺是1:200,那麼一個長28米寬16米的教室在地圖中的大小是多少呢?(14厘米×8厘米)
第二步:
在確定了邊界線後,就可開始進一步測量那些較大的物體,如講台,桌椅等。
第三步:
再測量一些小的物體,如花瓶,揚聲器等。當然,這張地圖的詳細度是由繪圖者自己決定的,但應注意的是:一張簡單而精確的地圖遠比一張詳細但不準確的地圖要好的多!
第四步:
做圖例說明表,來解釋地圖上的細節都分別代表什麼地物。
第五步:(建議)
在地圖中標明正北方向。
現在一張簡單而准確的教室圖就完成了,可用這種地圖舉辦小型的競賽來教學生或其他人體驗定向。對於初學者來說用這種辦法來學習定向運動和識圖是非常簡單而有效的。

中級運動場/校園地圖

裝備:
首先是一張底圖(即大比例尺平面圖) ;如沒有,就繪制一張如上教室那樣的簡圖。一般來說,所有的公園,校園都有此種底圖。從這里開始繪圖的步驟同上,只不過是基於底圖來繪制定向圖。
確定地圖的邊界(圍繞著邊界走一圈) ,同時觀測較明顯的標志物。如果底圖中存在錯誤,必須將之更正。如果底圖上的錯誤過多,就很難判斷出到底哪些是正確的而哪些是錯誤的。因此就需多花些時間研究這一地區,找到安全點作為參考來准確地繪制地圖上的其它細節。地圖可繪製成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
一張彩色的地圖既可直接用彩筆繪制後彩色列印,也可在計算機上用專業的定向繪圖軟體來OCAD繪制。
請注意:盡可能地使用與圖例一致的符號來繪圖。

高級公園/森林地圖
製作高品質的公園/森林地圖通常需要較高的藝術技巧。這種地圖的繪制者應非常了解,理解定向運動,且具有豐富的製作其它初級定向圖的經驗。
繪制公園/森林地圖的步驟如下:
1. 底圖(復印到所需比例尺,黑白復印即可) ;
一張好的底圖非常重要。如圖所示:

如要繪制地圖的比例尺為1:4000,底圖的比例尺最好為1:1000-1:,不同的繪圖者對底圖的要求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即使是最好的底圖,它的比例尺也不一定滿足需求。
許多非常好的底圖的比例尺為1:500。這樣,就需把它們復製成你所要求的比例尺。但要注意復印機並不一定能完全准確地按照你的要求來復制,所以最好在復制完後檢查一下比例尺是否被准確放大或縮小。
2. 確定所需制圖的邊界;
3. 把底圖分割成小格/塊;
在底圖上先分好格/塊(有時底圖上的格已分好) 。然後根據需要把底圖剪成幾個部分,以方便帶出進行實測。
4. 固定膠片在底圖上;
當有一張合適的底圖後,便可以直接在底圖上繪制,也可在底圖的上面放置一張透明的膠片,然後固定在畫板上在膠片上繪制。職業定向制圖員均採用後種方法,因為在膠片上繪圖更為方便。還有許多制圖員喜歡在底圖上放置一張塑料貼膜,以防止地圖受潮弄濕。
5. 實地測量繪畫;
首先,檢查南北方向線(有時在底圖中已標出) 。有時在底圖中表示的並不準確,必須用一個你肯定是正確的長而直的線行地貌,如道路,來檢測,更正方向。同時,還需用一些非常明顯的標志物來檢測圖的比例尺是否正確。然後,選擇一片面積相對較小的地區,如有道路,圍牆包圍的地方,繞著這一地區走一圈以確定地圖的邊界線是否准確。之後,測量那些較小的物體。
重要的是:一定要一次測完一個完整的地區,即使很小,千萬不要在地圖上這兒畫點兒,那兒測點兒,因為這樣的話你將永遠完不成,且畫出的結果會很糟糕。為方便起見,最好用彩色自動鉛筆來繪畫。
6. 將繪制好的地圖掃描進計算機;
完成實測後,把最後的結果用掃描儀掃入計算機,並存儲成一個擴展名為*.bmp的文件。
7. 計算機處理;
將掃好的圖放入專門製作定向圖的軟體OCAD中,進行數字化處理。最後,設計圖例,上邊線和南北子五線。
8. 制印;
可用較好的彩色列印機打出,也可送印刷廠印刷。
成圖如下所示:

在這里我們不過多介紹OCAD這個軟體,因為只有很少的人有可能用到它。對於那些對OCAD軟體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國際互聯網上得到更詳細的信息,網址是:。

③ 古代人是如何繪制地圖的

現在由於科技迅速的發展,繪制地圖已經不是一件難事了。有衛星,有飛機。而古時候,繪制一張地圖,可能要耗費一個人半生的心血。

古時候,人們只能靠駕車,騎馬去慢慢一步步的探索未知的地方。所以古時候的地圖不叫地圖,叫輿圖,為什麼叫輿圖呢。因為輿代表車廂和車輛的意思。古人繪制題圖只能靠自己人一步步探索,一次次對未知領域的進進出出,憑借著幾種簡單的定位裝置,和自己的印象來繪制地圖。

④ 歷史上的地圖是怎樣繪制的

第一種方法:以山川為基準

以地理狀況為區分作圖,這是古代繪制地圖最常用,也最方便的一種形式。

制圖方法是:

首先把所要繪制的縣城畫在中心,然後再把縣城附近的山川河流,相對於縣城在什麼位置,大小如何用特定符號表示出來;

最後再把縣城與山川之間的道路繪制出來即可。

雖然說這種方法不夠准確,但是既討巧又實用,十分適合科技落後的古代。

但是地圖不是你信手畫畫就完事的,山川河流具體的方位,以及山勢高低走向,以及河流大小長度都需要人們去確定的。

而確定的方法只能靠人自己去走,去看去親自量。

不過古代沒有定位技術,測量工具也比較落後,因此出現誤差是很正常的,而且隨著距離越遠,范圍更大誤差就更大。

第二種方法:以航線為基準

航線是指水運的航線,後期也發展到海運。這種繪圖方法比第一種還要簡單,拿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京杭大運河來分析:

首先就在這張白紙的中心把京杭大運河畫出來,首起北京,然後畫圖的人坐著船從北京出發,沿著大運河一路向南出發,把河流兩岸的山川地貌都繪制下來,畫在運河兩側,最後繪制圖紙的人到達了杭州,也就完成了繪制。

這種方法的優缺點都非常明顯,優點就是方向定位的很准,繪制過程也比較快。

缺點是畫圖的區域太窄,僅限於河流兩側附近的地區。

第三種方法:以比例為基準

在古代,戰爭經常發生,精準的地圖在戰爭中至關重要。

前兩種方法主觀因素太多,誤差較大,已經不能滿足需要。

事實上,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漢朝,智慧的先民就發明了計算里程的計量工具。

⑤ 如何製作簡單的平面地圖

1、首先登錄地圖慧大眾制圖網站,進入【制圖】頁面,選擇【點標記模板】。

⑥ 古人類的地圖,是如何繪制出來的

引言:我們會發現在古代的時候人類就會製作一些地圖,但是他們那時候科技技術又不是很發達,古人的地圖是如何繪制出來的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而且還有英國航海家庫克,他曾經有這三次的航海經歷,他算了一些團隊去澳大利亞東北部和夏威夷群島之間的一些地域去考察探險,這個時候他不知道世界的北半球以及南半球是怎麼樣的,所以他的任務就是發現一些新的領地並佔領這些領地。最後他就繪制了自己的地圖,而且地圖會有一些海岸線,這個時候地圖會越來越大,所以會出現很多地圖,而且它的准確性也是比較高的。

⑦ 地形圖測繪方法有哪些

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模擬法測圖和數字測圖兩種。目前,地形圖測繪主要採用數字測圖方法。

工程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1)全站儀數字測圖

全站儀數字測圖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的主要方法,基於全站儀的數字測圖系統主要有兩種類型:

1、分為數字測記模式(全站儀+電子手簿或人工記錄數據再傳輸至成圖系統中經處理生成數字圖,內業成圖) ;

2、電子平板模式(全站儀+便攜計算機或PDA個人數據助理,實地成圖),實現「所見即所測,所見即所得」。

數字測圖系統具有基本數據編輯加工、圖形分層、符號配置等功能外,有些還具有屬性數據錄入與掛接、由離散點構建不規則三角網進而生成等高線、影響數據集成與疊加和不同數據格式轉換等功能。

(2) GPS RTK數字測圖技術,此方法完全與全站儀類似,利用RTK系統代替全站儀或與全站儀組合使用。

(3)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測圖:對於大范圍的地形圖以及大型工程建設場地測繪等,可以利用航攝影像、遙感影像、機載激光雷達掃描系統LIDAR或使用輕型飛機攝取影像, 使用數字攝影測量或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生產生成DOM (數字正射影像圖)、DEM (數字高程模型)、DRG (數字柵格地圖)、 DLG (數字線劃地圖)以及復合模式組成。

(4)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又稱移動道路測量系統(MMS) , 以車輛為平台,集成GPS接收機,視頻感測器CCD,慣性導航系統INS,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快速採集道路和兩旁的地形數據成圖。

(7)繪制地圖的最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大地測量

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大地測量學是測繪學各個分支的理論基礎,基本任務是建立地面控制網、重力網,精確確定控制點的三維位置,為地形圖提供控制基礎,為各類工程施工提供依據,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以及變化,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提供信息。

測繪儀器

三維激光掃描儀、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GPS接收機、GPS手持機、超站儀、陀螺儀、求積儀、鋼尺、秒錶等如今在攝影測量方面,相機也成為了測繪中使用的儀器。

⑧ 地圖是如何繪制的

地圖有兩種繪制方式:

第一種:將紙質地圖數字化,由作業員用光筆沿著舊圖上的目標逐點采樣,利用Arc/Info等軟體加工成數字地圖,進入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

第二種:將遙感圖像經過剔除大氣因素的影響、幾何糾正、精糾正、圖象增強處理、主成分變換、非監督分類、監督分類、空間過濾等一系列的預處理,運用PCI軟體和Arc/Info等軟體,在屏幕上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製成數字地圖。

古代領兵作戰的將領看的地圖都是把附近的地形大致畫出來,哪裡有山哪裡有河等,但一些很小的道路沒有畫出來。現在繪制地圖都靠衛星,衛星能探出地球上的地貌,即使是一條很小的路也會被發現。再藉助專用軟體,根據自己所知的修改一下,按一定比例縮小,表上地名。


(8)繪制地圖的最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地圖的功能:

1、認識功能

作為表達空間現象一種主要的圖形形式,其認知功能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可以組成整體、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確立地理信息明確的空間位置。

獲得物體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徵。

建立地物與地物或現象與現象間的空間關系。

易於建立正確的空間圖像。


2、模擬功能

概念模型是對實體的一種概括與抽象,它又可分為形象模型與符號模型。

形象模型是運用思維能力對客觀存在進行的簡化與概括。

符號模型是運用符號和圖形對客觀存在進行簡化和抽象的過程。

地圖是一種形象-符號模型。

作為一種時空模型,地圖在科學預測中發揮重要作用,如氣象預報、災害性要素的變遷及過程預測。


3、載負功能

直接信息是地圖上表示的地理信息,如道路、河流網、居民點等用圖形符號直接表示。

間接信息是經過分析解譯而獲得有關現象或物體規律的信息。


4、傳遞功能

地圖也是空間信息十分良好的傳遞工具,地圖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具有可傳遞性。

地圖傳遞信息時,在傳輸方式上具有層次性,是平行的,甚至是空間形式的,它比線性傳遞方式具有更寬的傳輸通道以及更高的傳輸效率。

閱讀全文

與繪制地圖的最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治療香港腳的方法 瀏覽:270
鄭強教學方法有哪些 瀏覽:196
研究方法中的測驗 瀏覽:651
黨校開展課題研究的方法 瀏覽:969
ecco護理劑使用方法 瀏覽:242
棗庄女人月經不調治療方法 瀏覽:750
除蟎最快方法圖片 瀏覽:561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拆手機 瀏覽:95
檢測抗紅細胞抗體方法 瀏覽:604
列印機緩存文件夾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63
食用營養膏使用方法 瀏覽:521
經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34
蘋果輸入法的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47
找到簡單的方法英語 瀏覽:524
水的潔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05
如何去液毛的方法18歲以下 瀏覽:49
簡單死亡方法 瀏覽:397
初中語文合作教學的步驟與方法 瀏覽:396
社會研究方法因子生態分析法 瀏覽:545
歐式地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