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多角體病毒使用方法

多角體病毒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4 12:31:05

❶ 核型多角體病毒的應用

主要用於防治農業和林業害蟲。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已在約20個國家用於防治棉花、高粱、玉米、煙草、西紅柿的棉鈴蟲。世界上成功地大面積應用過的還有松黃葉蜂、松葉蜂、維基尼亞松葉蜂、舞毒蛾、毒蛾、天幕毛蟲、苜蓿粉蝶、粉紋夜蛾、實夜蛾、斜紋夜蛾、金合歡樹蓑蛾等害蟲的核型多角體病毒。中國自己分離培養,大面積田間治蟲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棉鈴蟲、桑毛蟲、斜紋夜蛾、舞毒蛾的核型多角體病毒。

什麼是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常用方法是什麼

利用天敵生物、微生物及其衍生物來防治病蟲害稱作生物防治。主要內容:

(1)利用昆蟲天敵。

如利用赤眼蜂防治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菜螟、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草蛉可捕食蚜蟲、粉虱、葉蟎以及多種鱗翅目害蟲卵和初孵幼蟲;小繭蜂防治蚜蟲,麗蚜小蜂防治蟎類,瓢蟲、食蚜蠅、獵蝽等。對於這些捕食性昆蟲天敵,應注意保護利用。

(2)微生物防治。

菜蛾特(廣西南寧天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蘇雲金桿菌(Bt)、白僵菌、綠僵菌可防治小菜蛾、菜青蟲;昆蟲病毒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可防治甜菜夜蛾;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可防治棉鈴蟲和煙青蟲;小菜蛾和菜青蟲顆粒病毒可分別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蟲;阿維菌素、微孢子蟲等原生動物可防治多種害蟲。

(3)生物葯劑。

農用抗生素如農抗120和多抗黴素可防治猝倒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黑斑病和疫病;井岡黴素防治立枯病、白絹病、紋枯病等;黃連素、慶大黴素、小諾黴素防治軟腐病、潰瘍病、青枯病和細菌斑點病等細菌性病害;慶豐黴素防治軟腐病和細菌斑點病;慶豐黴素、武夷菌素、多抗黴素及新植黴素等農用抗菌素可防治多種病害;黃瓜花葉病毒衛星疫苗S32和煙草花葉病毒弱毒疫苗N14防治病毒病;植物源農葯如印楝素、黎蘆鹼醇溶液可減輕小菜蛾、甜菜夜蛾、煙粉虱為害;苦參鹼、苦楝、煙鹼等對多種蔬菜害蟲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米滿、卡死克、抑太保等昆蟲激素也能防治蔬菜害蟲;各種食心蟲的性誘激素能誘捕其雄性成蟲和預測預報成蟲羽化規律。

❸ 關於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的問題

棉鈴蟲核型多體病毒的用法

❹ 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有哪些特點主要防治哪些害蟲

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是從灰茶尺蠖幼蟲體內分離得到的一種重要病毒。該病毒的致病力與溫度關系較大,溫度低於30℃時,致病力極強,溫度高於30℃時,對寄主幼蟲的致病力明顯降低。寄主幼蟲在感染該病毒120小時後,中腸上皮細胞核內出現網狀的病毒發生基質、桿狀核衣殼以及大量的套膜材料,病毒粒子進入聚集的多角體蛋白。茶尺蠖幼蟲感染該病毒後,潛伏期更長,一般為7天左右,這就決定了該葯劑的葯效較慢。因此,常將其與蘇雲金桿菌等速效性好的葯劑混用或混配使用。
目前登記的產品只有一個混劑——茶核·蘇雲菌懸浮劑,為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和蘇雲金桿菌的混劑。用於防治茶樹茶尺蠖。

❺ 核型多角體病毒定義

核型多角體病毒:也被稱為桿狀病毒,是一種大型昆蟲病毒,其結構獨特,基因結構同地球上其它生物的沒有任何聯系,該種病毒可以占據受感染昆蟲體重乾重的40%,病毒顆粒的形狀類似一根棒,病毒顆粒常出現在一種被稱為是多角體的蛋白質晶體內。

❻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一)苗木檢疫

一些病蟲害分布范圍較窄,僅在局部地區造成嚴重危害。但這些病蟲害可以隨苗木的種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條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園林產品的遠距離運輸傳播到新區,擴大其危害范圍。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間或地區間的人員往來和產品交流日趨頻繁,增加了危險性病蟲害傳播的機會。如美國白蛾從國外傳入遼寧省,後又隨鐵路運輸傳到陝西省武功縣,隨水路傳入山東省榮成縣。因此,嚴格貫徹執行我國的檢疫法規,在機場、港口和車站等商品進出口的門戶抓好苗木病蟲害進、出口檢疫,在國內抓好苗木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防患於未然,是控制危險性病蟲害擴大蔓延的重要措施。

我國林業部於1996年新確定了35個國內森林植物檢疫對象,它們是日本松干蚧、梨圓蚧、濕地松粉蚧、松突圓蚧、落葉松種子小蜂、大痣小蜂、柳扁蛾、雙鉤異翅長蠹、黃斑星天牛、銹色粒肩天牛、雙條杉天牛、美國白蛾、楊干透翅蛾、楊干隱喙象、蘋果棉蚜、蘋果蠹蛾、棗大球蚧、杏仁蜂、松材線蟲病、松皰銹病、松針紅斑病、松針褐斑病、冠癭病、楊樹花葉病毒病、落葉松枯梢病、毛竹枯梢病、杉木縮頂病、桉樹焦枯病、獼猴桃潰瘍病、肉桂枝枯病、板栗疫病、香石竹枯萎病、菊花葉枯線蟲病、柑橘潰瘍病等。在檢驗中發現檢疫對象,應及時對驗檢物品採取消毒處理、就地燒毀或隔離試種等措施。由於檢疫工作中還存在執法不嚴、檢測手段和設施較落後等問題,致使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日本松干蚧、松突圓蚧和楊干象等檢疫害蟲仍呈蔓延之勢,應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二)園藝技術

園藝措施是防治病蟲鼠害的根本措施,應貫穿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主要措施有:

1.選育和推廣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優良樹種。不同樹種間、同一樹種不同品種間對各種病蟲害的抗性均有差異。一個品種如果僅具備速生、豐產特性,而不抗病蟲害,則很難在生產中得以推廣。如20世紀70年代我國大面積種植的大官楊,推廣不久即因受光肩星天牛等蛀干害蟲危害而被淘汰。這個教訓說明了抗病蟲育種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我國抗性育種工作,起步較晚,職務保護工作者和育種工作者應加強協作,選育出更多具有抗病蟲能力的優良品種,以滿足生產的需要。目前已選育出一些抗松皰銹病、楊樹天牛、楊樹潰瘍病和泡桐叢枝病的優良品種或無性系。

歐美一些國家利用楊樹遺傳可塑性強的特點,培育出不少抗病蟲性強的優良品種。1988年,美國科學家應用基因工程方法,在楊樹抗蟲育種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通過基因嵌合,把馬鈴薯中對昆蟲有抑製作用的蛋白基因通過大腸桿菌轉移到楊樹中,培育出了新型抗蟲樹種。我國育種工作者也在開展這方面的研究。

2.按不同立地條件選擇不同樹種和密度。

3.營造混交林,避免樹種單一化。

4.用無病蟲害的壯苗造林。

5.採取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修枝等措施加強對中幼齡林的管理,促進植物生長。

6.及時清除系統中的病蟲木,改善衛生條件。

7.嚴禁亂砍濫伐,促進多層次的植被生長。

通過上述措施,可以使植物生長健壯,抗病蟲能力增強,各種天敵昆蟲、有益微生物和鳥類等天敵明顯增加,從而提高了整個植物系統對病蟲害的控制能力;園藝環境衛生條件的改善,減少了病原物和害蟲的種群數量。

(三)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防治園林病蟲害具有節省能源、防治成本較低、不污染環境、可以持久發揮控制效果等優點。近十年來,生物防治癒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值得大力提倡。

1、微生物制劑。微生物殺蟲劑主要有白僵菌、蘇雲金桿菌、昆蟲病毒等。我國每年應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蟲的面積較大。1984―1986年,湖北、湖南和廣東三省應用青蟲菌6號液防治馬尾松蟲千餘公頃,效果達90%以上。從80年代以來,我國已將春尺蠖多角體病毒、馬尾松毛蟲質型多角體病毒、舞毒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分別用於防治春尺蠖、馬尾松毛蟲和舞毒蛾,推廣面積均在6000hm2以上。利用枝頂孢霉防治楊干象、用泰山1號線蟲防治楊樹天牛也取得了明顯效果。我國的微生物制劑,特別是白僵菌的產量及應用面積均居世界前列。但由於絕大部分微生物制劑為土法生產,全國又沒有制定統一的質量檢測標准,制劑質量得不到保證,在應用過程中出現效果不穩定、成本高等問題,致使近年來白僵菌在一些省份應用面積逐年下降,蘇雲金桿菌應用面積亦不大。

前蘇聯、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已生產多種經過注冊的商品化微生物制劑。前蘇聯每年生物防治面積佔全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總面積的50%以上,他們主要應用蘇雲金桿菌和多角體病毒防治舞毒蛾、橡綠卷蛾、松尺蠖、松毛蟲等食葉害蟲,球孢白僵菌用於防治小蠹蟲。美國、加拿大每年應用蘇雲金桿菌防治雲杉卷蛾的面積在105hm2左右。日本的赤松毛蟲質型多角體病毒(CPV)是世界上最先注冊,並商品化生產的病毒制劑,用於防治赤松毛蟲。美國和加拿大也生產有多種病毒制劑用於防治食葉害蟲。由於病毒制劑見效慢,加入少量化學農葯,便可加速害蟲死亡,以提高防治效果。

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在生產上已應用微生物商品制劑防治根癌病和根腐病。利用白粉寄生菌可控制白粉病、銹菌寄生菌可控制銹病的發展;利用大隔孢伏革菌防治松樹銀白腐病等。

2、天敵昆蟲。我國應用較多的寄生性天敵昆蟲有赤眼蜂、腫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敵昆蟲有蒙古光瓢蟲、異色瓢蟲和??蝽等。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國應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蟲的面積達數十萬公頃。經過多年生產實踐證明,在一定范圍內人工釋放赤眼蜂仍是低蟲口密度條件下控制松毛蟲的好方法。目前在浙江、湖南等省應用面積較大。利用蒙古光瓢蟲防治松干蚧,利用寄生性天敵蒲滿控制隱蔽性害蟲(如鞘翅目的天牛類(雙條杉天牛)、小蠹類(柏膚小蠹)、長蠹類(二齒莖長蠹)、吉丁蟲和鱗翅目害蟲如松梢螟、六星黑點豹蠹蛾燈),利用腫腿蜂防治雙條杉杉天牛、粗鞘雙條杉天牛、青楊天牛,利用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利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楊天牛等有明顯效果。但除赤眼蜂外,其他天敵均因未完全解決繁殖寄主、工廠化生產工藝或防治效果不穩定等問題,未在生產中廣泛應用。除人工釋放外,在生產中應注意保護人工林的生態環境,為天敵的繁殖創造條件,從而提高自然界各種天敵昆蟲對害蟲的控製作用。

美國十分注意從國外引進天敵昆蟲,用引進天敵昆蟲防治落葉松鞘蛾等害蟲取得成功。法國對赤眼蜂的研究處於世界前列。該國的昂萊布生物防治試驗站從世界各國收集赤眼蜂,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並用於防治農業害蟲。美國、英國和前蘇聯等國也有應用赤眼蜂防治雲杉卷蛾的報道,但因防治效果不明顯而未大量用於生產。

3、益鳥。在楊樹人工林中利用掛人工鳥巢的方式招引大山雀、啄木鳥和灰喜雀等益鳥,可以明顯降低食葉害蟲和蛀干害蟲的密度。據觀察,一對啄木鳥可控制20~30hm2楊樹林中的光肩星天牛。貓頭鷹對林鼠也有明顯的控製作用。

德國、前蘇聯等國很重視人工林中益鳥的保護和人工招引益鳥技術的研究。由於這些國家林分生態環境較好,益鳥保護森林的作用十分明顯。

4、性外激素的應用。70年代以來,人工合成性信息素開始用於一些害蟲的預測預報和防治。我國應用白楊透翅蛾性信息素、舞毒蛾信息素製作的誘捕器,捕殺楊透翅蛾和舞毒蛾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化學防治

目前,化學防治仍是控制病蟲害大發生和消滅蟲源基地的主要措施。我國化學防治面積占整個森林病、蟲害防治面積的70%左右。在搞好預測預報的前提下,正確使用農葯適時進行防治,一般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國內常用的殺蟲劑有愛福丁、吡蟲啉、銳勁特、滅幼脲等;殺菌劑有百菌清、多菌靈、粉銹寧、托布津。主要施葯方法有噴霧、噴粉、熏蒸、拌種、放煙等。近年來飛機超低容量噴霧防治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防治效果,節省了勞力,降低了成本。在生產中還開發了在樹幹上用毒筆塗環,捆紮毒繩或葯紙帶,往蛀孔中插毒簽或塞葯片,注射葯液,撒毒土或毒餌等簡便易行的施葯方法,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毒性較低的農葯,如殺蟲脒、苯來特、托布津、溴氰菊酯等部分依靠進口。由於葯價偏高,飛機防治費用不斷上漲,地面噴霧防治噴霧器射程不夠,影響了防治效果。一些地方長期單一使用溴氰菊酯,害蟲出現了抗葯性,影響了化學防治工作的進展。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用六六六粉已經撲滅的竹蝗在80年代有所抬頭,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尚未找到替代六六六的化學葯劑。

殺菌劑可分為鏟除劑、保護劑和內吸劑。鏟除劑直接可殺死病原物,如五氯酚、甲醛等。保護劑可直接施於植物體,保護植物不受侵害,如低濃度的石硫合劑,波爾多液,有機硫、有機磷、有機氯等。內吸劑是指被植物吸入體內,起抑制病原物擴展的葯劑,如托布津、多菌靈、苯萊特等。化學葯劑的使用方法包括土壤消毒、種實消毒和噴灑植株等。

但大量採用化學葯劑防治,產生了嚴重的「3R」問題,即抗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和殘留(Resie)。許多害蟲對化學農葯產生了幾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抗葯性。一些主要害蟲的數量急劇下降後又突然回升造成更大的危害,次要害蟲在天敵被殺死後突然暴發成災。農葯不但殃及非防治目標物種如天敵、傳粉昆蟲和野生動物等,而且嚴重污染土壤、水域、大氣和動植物產品,反過來又造成新的害蟲危機。

(五)物理防治

在生產上可利用一些害蟲的成蟲對燈光的趨性,設置黑光燈或高壓滅蟲燈誘殺成蟲。還可採取超聲波、熱處理、射線照射等方法處理種子和插條,消滅病原物或害蟲,如47~51℃溫水浸泡桐種根1小時,可防治泡桐叢枝病。我國北方利用松毛蟲下樹越冬習性,在松毛蟲春季上樹前在樹幹上紮上塑料帶,可阻止越冬幼蟲上樹,減輕其危害。

❼ 核型多角體病毒農葯與殺菌劑能混合施用

不能與一些殺菌劑混用。

❽ 多角體病毒殺什麼蟲

核型多角體病毒用於防治棉花、高粱、玉米、煙草、西紅柿的棉鈴蟲。還有松黃葉蜂、松葉蜂、維基尼亞松葉蜂、舞毒蛾、毒蛾、天幕毛蟲、苜蓿粉蝶、粉紋夜蛾、實夜蛾、斜紋夜蛾、金合歡樹蓑蛾等害蟲。

性能核型多角體病毒呈十二面體、四角體、五角體、六角體等,直徑0.5-15 μm,包埋多個病毒粒子,由蛋白質組成,不溶於水、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1mol/l鹽酸,溶於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及硫酸的水溶液和乙酸。

多在寄主的血、脂肪、氯管、皮肢等細胞的細胞核內發育,故稱核型多角體病毒。核型多角體病毒寄主范圍較廣,主要寄生鱗翅目昆蟲。經口或傷口感染。經口進入蟲體的病毒被胃液消化,游離出桿狀病毒粒子,通過中腸上皮細胞進入體腔,侵入細胞,在細胞核內增殖,之後再侵入健康細胞,直到昆蟲致死。

病蟲糞便和死蟲再傳染其他昆蟲,使病毒病在害蟲種群中流行,從而控制害蟲危害。病毒也可通過卵傳到昆蟲子代。專化性強,一種病毒只能寄生一種昆蟲或其鄰近種群。只能在活的寄主細胞內增殖。比較穩定,在無陽光直射的自然條件下可保存數年不失活。

粉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在土壤中可維持感染力達5年左右。未見害蟲產生抗葯性。對人畜、鳥類、益蟲、魚等安全。不耐高溫。易被紫外線殺滅,陽光照射會失活。能被消毒劑殺死。

❾ 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殺蟲劑可以在蔬菜上使用嗎

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殺蟲劑是可以在蔬菜上使用的,但是在食用前記得清洗。

❿ 生物農葯使用,注意事項是什麼

生物農葯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利用病原微生物製成的農葯:

避免紫外線對微生物農葯的猛烈殺滅作用。在陽光直射30和60分鍾時,微生物死亡率可達50%和80%。最好選擇陰天或晚上的應用程序。

洗滌和噴灑後避免雨水,有利於微生物農葯中活性組織的繁殖,不影響療效。但是,暴雨會沖走噴灑在農作物上的液體,影響控制效果。根據當地天氣預報,及時施葯,避免大雨和大雨,確保殺蟲效果。

此外,基於病毒的微生物農葯具有高度特異性,通常僅對一種害蟲起作用,對其他害蟲沒有影響。例如,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顆粒體病毒只能用於控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使用前,首先要對田間害蟲的發生情況進行調查,根據害蟲的發生情況安排防治期,並及時使用。

閱讀全文

與多角體病毒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注冊不了滴滴有什麼方法嗎 瀏覽:861
簡單麻花的編織方法 瀏覽:162
倒立團身訓練方法 瀏覽:723
特崗中教育學教學方法選用依據 瀏覽:553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9
尋找八脈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3
地膜覆蓋率計算方法 瀏覽:275
國內外教學方法改革方案 瀏覽:376
電腦快速補齊溫濕度方法 瀏覽:177
血管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191
食用酒精勾兌白灑方法 瀏覽:504
檢測nacl的方法 瀏覽:809
coolpad3G手機解鎖方法 瀏覽:55
心理各學派研究方法 瀏覽:864
臨床測定排卵方法有哪些 瀏覽:387
萬年高效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468
氨氮分析儀檢測方法 瀏覽:981
636減去197的簡便方法 瀏覽:420
考起清華北大有哪些方法 瀏覽:715
電瓶充電線和插座連接方法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