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回火、正火、淬火、退火是用哪些冷卻方式
回火:水冷;
正火:空冷;
淬火:根據材質選擇合適的冷卻介質(常用的冷卻介質有:油,水,鹽水等)。退火:冷卻方式是緩慢冷卻(一般在爐中隨爐冷卻)。
淬火:
【解釋】:
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的某個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在淬火介質水、鹽水或油中(個別材料在空氣中)急速冷卻,使其得到高硬度。
應用:用來提高鋼的硬度和強度極限。
淬火會引起內應力使鋼變脆,所以淬火後必須要回火後才能使用。
.退火:
【
解釋】:
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後緩慢冷卻(一般在爐中隨爐冷卻)。
【
應用】:
用來消除鑄、鍛、焊零件的內應力,降低硬度,便於切削加工,細化金屬晶粒,改善組織,增加韌性。
【回火】:
解釋:回火是將淬硬的鋼材加熱到臨界點一下的某一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冷卻到室溫。
【應用】:
用來消除淬火後的脆性和內應力,提高鋼的塑性和沖擊性。
【正火】
解釋:正火,又稱常化,是將工件加熱至Ac3(Ac是指加熱時自由鐵素體全部轉變為奧氏體的終了溫度,一般是從727℃到912℃之間)或Acm(Acm是實際加熱中過共析鋼完全奧氏體化的臨界溫度線
)以上30~50℃,保溫一段時間後,從爐中取出在空氣中或噴水、噴霧或吹風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
【應用】
①用於低碳鋼,正火後硬度略高於退火,韌性也較好,可作為切削加工的預處理。
②用於中碳鋼,可代替調質處理(淬火+高溫回火)作為最後熱處理,也可作為用感應加熱方法進行表面淬火前的預備處理。
③用於工具鋼、軸承鋼、滲碳鋼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網狀碳化物的形成,從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組織。
④用於鑄鋼件,可以細化鑄態組織,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⑤用於大型鍛件,可作為最後熱處理,從而避免淬火時較大的開裂傾向。
⑥用於球墨鑄鐵,使硬度、強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於製造汽車、拖拉機、柴油機的曲軸、連桿等重要零件。
⑦過共析鋼球化退火前進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網狀二次滲碳體,以保證球化退火時滲碳體全部球粒化。
正火後的組織:亞共析鋼為鐵素體+珠光體,共析鋼為珠光體,過共析鋼為珠光體+少量滲碳體。
⑵ 鍛件的冷卻方法有哪幾種分析其優缺點及應用
一. 常見鍛件成形後的冷卻方式
1. 高碳鋼和高合金鋼,為了防止表面開裂,需要鍛後堆冷、爐冷、埋沙冷或爐前烘烤緩冷,然後及時進行熱處理。
2. 奧氏體不銹鋼需要鍛後立即入水。目的是盡快保持住其現有晶粒尺寸,不要發生長大。同時,也不希望有更多的內部組織或質點析出,然後再固溶處理。
3. 所有其它常規的中低碳鋼和中低合金鋼鍛件,鍛後必須墊起空冷。目的是使其冷卻均勻、組織均勻和性能均勻,防止晶粒長大和出現混晶,便於書寫標識。黑色金屬鍛件入爐熱處理前的表面溫度不能小於50℃,防止出現白點。
二. 常規中低碳鋼、合金鋼鍛件的冷卻要求
1. 大型鍛件(通常重量大於500kg或平面尺寸大於300mm),一般都不允許直接放在地面上冷卻,因為會產生上下兩面冷卻不均勻、組織性能不均勻。
2. 對於常規大型鍛件的鍛後冷卻,合理的方法有下列三種:①墊起空冷;②搭起空冷,比如搭在墊鐵上或先前鍛造的較冷鍛件上;③摞放時上下層間要墊起,通常按10%高度計算,即1000mm截面要墊高100,2000mm墊高200等。
⑶ 鍛造常用的冷卻方法有哪幾種各試用於何種情況
一. 常見鍛件成形後的冷卻方式
1. 高碳鋼和高合金鋼,為了防止表面開裂,需要鍛後堆冷、爐冷、埋沙冷或爐前烘烤緩冷,然後及時進行熱處理。
2. 奧氏體不銹鋼需要鍛後立即入水。目的是盡快保持住其現有晶粒尺寸,不要發生長大。同時,也不希望有更多的內部組織或質點析出,然後再固溶處理。
3. 所有其它常規的中低碳鋼和中低合金鋼鍛件,鍛後必須墊起空冷。目的是使其冷卻均勻、組織均勻和性能均勻,防止晶粒長大和出現混晶,便於書寫標識。黑色金屬鍛件入爐熱處理前的表面溫度不能小於50℃,防止出現白點。
二. 常規中低碳鋼、合金鋼鍛件的冷卻要求
1. 大型鍛件(通常重量大於500kg或平面尺寸大於300mm),一般都不允許直接放在地面上冷卻,因為會產生上下兩面冷卻不均勻、組織性能不均勻。
2. 對於常規大型鍛件的鍛後冷卻,合理的方法有下列三種:①墊起空冷;②搭起空冷,比如搭在墊鐵上或先前鍛造的較冷鍛件上;③摞放時上下層間要墊起,通常按10%高度計算,即1000mm截面要墊高100,2000mm墊高200等。
⑷ 鍛件的冷卻有哪些方法
常見鍛件成形後的冷卻方式1.高碳鋼和高合金鋼,為了防止表面開裂,需要鍛後堆冷、爐冷、埋沙冷或爐前烘烤緩冷,然後及時進行熱處理。2.奧氏體不銹鋼需要鍛後立即入水。目的是盡快保持住其現有晶粒尺寸,不要發生長大。同時,也不希望有更多的內部組織或質點析出,然後再固溶處理。3.所有其它常規的中低碳鋼和中低合金鋼鍛件,鍛後必須墊起空冷。目的是使其冷卻均勻、組織均勻和性能均勻,防止晶粒長大和出現混晶,便於書寫標識。黑色金屬鍛件入爐熱處理前的表面溫度不能小於50℃,防止出現白點。
⑸ 鍛造缸體鍛件時冷卻方法有哪些
我是永鑫生的工人,我認為有三種:在空氣中冷卻;在灰箱或砂箱中冷卻,冷卻;在保溫坑中冷卻;在爐內冷卻。
⑹ 鍛件冷卻速度都一樣嗎有什麼區別
按照冷卻速度的不同,鍛件的冷卻方法有三種:在空氣中冷 卻,冷卻速度較快;在灰砂中冷卻,冷卻速度較慢;在爐內冷卻, 冷卻速度最慢。
(1)在空氣中冷卻 鍛件鍛後單件或成堆直接放在車間地面上 冷卻,但不能放在潮濕地面上或金屬板上,也不要放在有穿堂風的 地方,以免冷卻不均或局部急冷引起裂紋。
(2)在乾燥的灰、砂坑(箱)內冷卻 一般鋼件人砂溫度不應 低於5001,周圍灰、砂厚度不少於80 mm,
(3)在爐內冷卻 鍛件鍛後直接放人爐內冷卻,鋼件人爐溫度 不應低於600?650X;,爐溫與人爐鍛件溫度相當。由於可通過爐 溫調節來控制鍛件的冷卻速度,因此,適用於高合金鋼、特殊合金 鋼鍛件及大型鍛件的鍛後冷卻。
鍛造車間常用的鍛件冷卻方法,按照冷卻速度的快慢順序,有水冷、散放空冷、成堆空冷、坑(箱)冷、灰(砂)冷、爐冷和擴氫處理七種。
①水冷 把鍛件放在冷水中冷卻。
②散放空冷 鍛件按一定間隔放在工作地面上,在室溫空氣中冷卻。但需注意不能放在潮濕的地上,也不能放在有過堂風的地方,以防鍛件局部冷卻過快引起變形等缺陷。
③成堆空冷 鍛件成堆放在墊有鐵板的地上或空鐵箱內冷卻。
④坑(箱)冷 鍛件放在地坑或保溫箱中冷卻。
⑺ 常用的起重機車輪鍛後冷卻的方法是什麼
一、高碳鋼和高合金鋼,為了防止表面開裂,需要鍛後堆冷、爐冷、埋沙冷或爐前烘烤緩冷,然後及時進行熱處理。
二、奧氏體不銹鋼需要鍛後立即入水。目的是盡快保持住其現有晶粒尺寸,不要發生長大。同時,也不希望有更多的內部組織或質點析出,然後再固溶處理。
三、所有其它常規的中低碳鋼和中低合金鋼鍛件,鍛後必須墊起空冷。目的是使其冷卻均勻、組織均勻和性能均勻,防止晶粒長大和出現混晶,便於書寫標識。黑色金屬鍛件入爐熱處理前的表面溫度不能小於50℃,防止出現白點。
常規中低碳鋼、合金鋼鍛件的冷卻要求
一、對於常規起重機車輪鍛件的鍛後冷卻,合理的方法
1、墊起空冷;
2、搭起空冷,比如搭在墊鐵上或先前鍛造的較冷鍛件上;
3、摞放時上下層間要墊起,通常按10%高度計算,即1000mm截面要墊高100,2000mm墊高200等。
二、大型起重機車輪鍛件(通常重量大於500kg或平面尺寸大於300mm),一般都不允許直接放在地面上冷卻,因為會產生上下兩面冷卻不均勻、組織性能不均勻。
⑻ 連續的冷卻時鋼件截面上各點冷卻速度的方法
摘要
冷卻方法,按照冷卻速度的快慢順序,有水冷、散放空冷、成堆空冷、坑(箱)冷、灰(砂)冷、爐冷和擴氫處理七種。
⑼ 鍛造鍛件時,常用的冷卻方法是什麼
永鑫生常用的就是這幾種方法是:在空氣中冷卻;在灰箱或砂箱中冷卻,冷卻;在保溫坑中冷卻;在爐內冷卻。
⑽ 常用的鍛後冷卻方法有哪些如何選擇
一. 常見鍛件成形後的冷卻方式
1. 高碳鋼和高合金鋼,為了防止表面開裂,需要鍛後堆冷、爐冷、埋沙冷或爐前烘烤緩冷,然後及時進行熱處理。
2. 奧氏體不銹鋼需要鍛後立即入水。目的是盡快保持住其現有晶粒尺寸,不要發生長大。同時,也不希望有更多的內部組織或質點析出,然後再固溶處理。
3. 所有其它常規的中低碳鋼和中低合金鋼鍛件,鍛後必須墊起空冷。目的是使其冷卻均勻、組織均勻和性能均勻,防止晶粒長大和出現混晶,便於書寫標識。黑色金屬鍛件入爐熱處理前的表面溫度不能小於50℃,防止出現白點。
二. 常規中低碳鋼、合金鋼鍛件的冷卻要求
1. 大型鍛件(通常重量大於500kg或平面尺寸大於300mm),一般都不允許直接放在地面上冷卻,因為會產生上下兩面冷卻不均勻、組織性能不均勻。
2. 對於常規大型鍛件的鍛後冷卻,合理的方法有下列三種:①墊起空冷;②搭起空冷,比如搭在墊鐵上或先前鍛造的較冷鍛件上;③摞放時上下層間要墊起,通常按10%高度計算,即1000mm截面要墊高100,2000mm墊高20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