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醫學的四大穿刺是
醫學的四大穿刺是:骨穿、腰穿、腹穿、胸穿 。
穿刺是一個醫學常用手術用語,是將穿刺針刺入體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驗,向體腔注入氣體或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向體腔內注入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等。
不管是什麼「穿刺」,必然要刺穿皮膚及深面的相應組織,這就是「傷害」。即,穿刺屬於「有損檢查」項目。 如果醫生認為出於檢查的目的需要通過穿刺以直接檢查體內深層組織,以便得到對疾病的直觀的認識,便於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那麼,穿刺檢查就是「需要」的。
(1)常用穿刺方法擴展閱讀:
穿刺系統的劃分:
1、骨髓穿刺術
有髂嵴穿刺、脊椎棘突穿刺和胸骨穿刺。用於血液病、某些寄生蟲病如黑熱病的診斷。有出血傾向者禁止做骨髓穿刺。
2、淋巴結穿刺術
用於穿刺原因不明的淺表淋巴結,抽出液可做化驗和病理檢查。但惡性淋巴腫瘤和深在淋巴結不應穿刺檢查。
3、關節腔穿刺術
有肩關節腔、肘關節腔、腕關節腔、髖關節腔、膝關節腔和踝關節腔穿刺。穿刺後可抽液化驗,也可注入空氣造影和注入葯物治療。關節腔穿刺要求嚴格無菌,嚴防感染。適用於原因不明的關節病、關節腔腫瘤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穿刺
㈡ 牛常見的穿刺術有哪些
牛常見的穿刺術有腹腔穿刺術、瘤胃穿刺術、瓣胃穿刺術、血腫(膿腫、淋巴外滲)穿刺診斷術和心包穿刺術。
(1)腹腔穿刺術
用於診斷胃腸破裂、內臟出血、腸變位、膀胱破裂;利用穿刺液的檢查判斷是滲出液還是漏出液;經穿刺放出腹水或向腹腔內注入葯液治療某些疾病。
①穿刺部位:牛在右側膝與最後肋骨之間連線的中點處。
②穿刺部剪毛、消毒,用14~20號針頭垂直皮膚刺入,當針透過皮膚後,應慢慢向腹腔內推進針頭,當針頭出現阻力驟然減退時,說明針已進入腹腔,腹水經針頭流出。用於診斷性穿刺,當腹水流出後立即用注射器抽吸。如果用於放出腹水時,使用針體上有2~3個側孔的針頭穿刺,可防止大網膜堵塞針孔。術畢,拔下針頭用碘酊消毒術部。
(2)瘤胃穿刺術
用於治療急性瘤胃臌氣和向瘤胃內注入葯液。
①術部
牛在左側肷窩部,即左側髖結節向最後肋骨所引的水平線的中點,距腰椎橫突10~12厘米處。嚴重的瘤胃臌氣可在肷窩臌脹明顯處進行穿刺。
②方法
穿刺部剪毛消毒,用手術刀在穿刺部的皮膚上作一0.5厘米的皮膚小切口,然後用穿刺針經小切口,向右側肘頭方向迅速刺入10~12厘米,固定針頭,氣體可經針頭放出來,直至將瘤胃內過多氣體排凈。為防止復發,可向瘤胃內注入5%克遼林200毫升或15%~20%的魚石脂酒精150~200毫升。穿刺過程中如果穿刺針發生阻塞,可用套管針芯插入疏通。穿刺完畢,拔針時緊壓穿刺處皮膚,迅速拔針。間隔一定時間需第二次穿刺時,不可在第一次穿刺孔中進行。
(3)瓣胃穿刺術
用於牛瓣胃秘結(百葉干)時的注葯治療。
①部位
在右側第9~11肋骨前緣與肩端水平線交點的上方或下方2厘米范圍內,一般以第9肋間為好。
②方法
站立保定,術部剪毛消毒。用15~20厘米長的瓣胃穿刺針,與皮膚垂直並稍向前下方刺入10~12厘米的(針頭透過肋間後再向左側肘頭的方向刺入),刺入瓣胃後有硬、實的感覺,連接注射器,先注入30~50毫升生理鹽水,並迅速回抽,如回抽的液體混濁並帶有草渣,證明刺入正確,即可進行瓣胃內注射下列葯物:25%~30%硫酸鈉溶液300~500毫升,或10%溫鹽水2000毫升,注葯完畢,用注射器將針體內液體全部打入瓣胃後迅速拔針,術部用碘酊消毒。
(4)血腫、膿腫、淋巴外滲的穿刺診斷術
①血腫的穿刺診斷
血腫是因皮下組織、肌肉組織內血管破裂所形成,形成的很快,腫脹迅速增大,呈現明顯的波動感或飽滿有彈性,4~5天後,腫脹周圍呈堅實感且有捻發音,中央有波動,局部增溫,穿刺可排出血液,在穿刺前局部剪毛、消毒,用14~16號穿刺針於血腫腫脹最明顯處刺入血腫深部,針頭內可流出血液,新發生的血腫可流出鮮紅色新鮮血液,4~5天後,血腫流出污黑色血液,陳舊性血腫穿刺僅能流出淡黃色血清或抽不出液體。
②膿腫的穿刺診斷
穿刺之前對術部剪毛、消毒,用滅菌14~16號注射針頭,於膿腫腫脹最明顯處穿刺,已成熟的膿腫於波動最明顯處穿刺,深在性膿腫於皮膚最緊張、敏感處穿刺。當針頭進入膿腔後即可從針頭內流出膿汁,當膿汁過分黏稠時穿刺排不出膿汁,此時應拔出穿刺針觀察針孔內有無膿汁附著。膿腫尚未成熟時禁忌穿刺,以防感染擴散。
③淋巴外滲的穿刺診斷
穿刺部位為淋巴外滲隆起最明顯處。局部剪毛、消毒後,用14~16號針頭經皮膚刺入囊腔內,即可從針孔內流出橙黃色稍透明液體,或混有少量的血液,穿刺液內有時混有纖維素塊。穿刺完畢,拔下針頭消毒穿刺孔以防感染。
④膀胱穿刺術
對因尿道阻塞引起的急性尿瀦留,經膀胱穿刺可暫時緩解膀胱的內壓,防止內壓過大而繼發膀胱破裂;膀胱穿刺採集尿液進行檢驗。
A.穿刺部位
直腸內進行穿刺,首先溫水灌腸排凈直腸內蓄糞,用帶針頭的30~40厘米長的膠管進行穿刺。針頭在膀胱體穿刺,而不在膀胱頂部穿刺。
B.穿刺方法
牛在六柱欄內站立保定。膀胱穿刺需在直腸內穿刺。術者右手持針頭帶入直腸內,用手感覺膀胱的輪廓,於膀胱體部進行穿刺,穿刺針經直腸壁、膀胱壁進入膀胱內,手在直腸內固定針頭,以防針頭隨腸蠕動而脫出,連接針頭的膠管在肛門外,即可見到尿液排出,穿刺完畢拔下針頭,消毒術部。
(5)心包穿刺術
心包穿刺術用於診斷創傷性心包炎,放出心包內滲出液和向心包內注入葯物以控制心包內感染。
①保定
大家畜六柱欄內站立保定,左前肢向前方牽引伸展,充分暴露肘頭內側心區。小動物側卧保定,左前肢向前方伸展。
②術部
穿刺部位在左側第四肋間隙,胸外靜脈上方,或肘頭水平線與第四肋間隙交點處,局部剪毛、消毒。
③穿刺針及葯品准備
用采血針,直徑1.0~1.5毫米的聚乙烯塑料管,0.1%新潔爾滅、生理鹽水、青黴素等。
④穿刺方法
在穿刺術部用手術刀切一個0.5厘米的皮膚小切口。穿刺針經皮膚小切口垂直刺入,經肋間肌、胸膜、心包壁而刺入心包腔內,針頭一旦進入心包腔內,即可經針頭向外排出心包液,採集心包液進行檢驗。若牛患創傷性心包炎,可在心包腔內留置引流管,其操作方法如下:針頭進入心包腔內,固定針頭,用聚乙烯塑料管經針頭向心包腔內插入15~20厘米,此時腐敗性心包液可經塑料管端流出,術者用左手固定塑料管,右手拔出穿刺針頭,塑料管即留置在心包腔內。心包腔長期引流和向心包腔內注入葯物都可經塑料管完成,這樣減少了反復對心包穿刺的操作。
㈢ 人體有哪些常用來作穿刺
最常見的有四大穿刺:骨髓穿刺、腦脊液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另外特殊點的有肝膿腫穿刺引流、關節腔穿刺、心包積液穿刺等等(總之可以穿刺的地方很多,樓主具體問哪個?)
㈣ 醫學中pvc穿刺是什麼意思
PVC穿刺,是指帶有針頭的輸液或輸血時向人體靜脈刺入。
穿刺,將專用針刺入體腔以抽取分泌物,或注入氣體、造影劑、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
將穿刺針刺入體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驗,向體腔注入氣體或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向體腔內注入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
常用穿刺術:
1、腦或脊髓腔穿刺術。包括硬腦膜下腔穿刺術、腦室穿刺術、腦血管穿刺術和腰椎穿刺術。
2、胸部體腔穿刺術。包括胸膜腔穿刺術、心包穿刺術。
3、腹部體腔和臟器穿刺術。包括腹腔穿刺術、肝臟穿刺術、腎臟穿刺術、膀胱穿刺術和子宮穿刺術。
4、骨髓穿刺術。有髂脊穿刺,脊椎棘突穿刺和胸穿刺。
5、淋巴結穿刺術。
6、關節腔穿刺術。
7、血管穿刺術。常見的如股動脈穿刺、股靜脈穿刺和鎖骨下靜脈穿刺。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
(4)常用穿刺方法擴展閱讀
穿刺活檢:
1、穿刺活檢是骨與軟組織腫瘤獲取組織病理診斷的主要方法。
活檢又被放棄的可能,患者鎖骨血管較密且離頸動脈較近。因為惡性腫瘤的保肢治療已成為主要趨勢,這就要求活檢時對取材途徑、方法有更嚴格的要求。
不正確的活檢,往往因取材時造成腫瘤對局部重要結構如血管、神經束的污染,使腫瘤無法徹底切除而導致保肢治療失敗。
2、因此穿刺活檢前,應對腫瘤的性質、分期及治療有充分的了解,進行充分的術前計劃,並確保取材的針道位於手術切口上,以便能在手術時完整切除。
所以大量文獻均強調穿刺活檢應由經驗豐富的專科醫師操作,且最好由主刀醫生親自進行活檢操作,以提高穿刺活檢准確率,減少並發症。
㈤ 什麼叫穿刺
穿刺
puncture
將穿刺針刺入體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驗,向體腔注入氣體或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向體腔內注入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常用穿刺術有以下幾種:①腦或脊髓腔穿刺術。包括硬腦膜下腔穿刺術、腦室穿刺術、腦血管穿刺術和腰椎穿刺術。②胸部體腔穿刺術。包括胸膜腔穿刺術、心包穿刺術。③腹部體腔和臟器穿刺術。包括腹腔穿刺術、肝臟穿刺術、腎臟穿刺術、膀胱穿刺術和子宮穿刺術。④骨髓穿刺術。有髂脊穿刺,脊椎棘突穿刺和胸穿刺。⑤淋巴結穿刺術。⑥關節腔穿刺術。⑦血管穿刺術。常見的如股動脈穿刺、股靜脈穿刺和鎖骨下靜脈穿刺。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
㈥ 什麼是穿刺
穿刺(醫學手術用語)編輯[chuān cì]將穿刺針刺入體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驗,向體腔注入氣體或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向體腔內注入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目錄
1概述
2分類
部位劃分
系統劃分
1概述編輯穿刺(puncture),將專用針刺入體腔以抽取分泌物,或注入氣體、造影劑、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2分類編輯部位劃分1腦或脊髓腔穿刺用於診斷或治療。有以下幾種:硬腦膜下腔穿刺常用於嬰幼兒。當前囟未閉合或冠狀縫擴大時,用腰穿針從前囟側角或從冠狀縫穿入硬膜下,抽出外傷性慢性硬膜下血腫和化膿性腦膜炎時的硬膜下積液,然後注入適量抗生素。腦室穿刺可分為前角穿刺、側角穿刺和後角穿刺三種。用顱錐在前發際後2厘米,中線旁2.5厘米快速鑽通顱骨,然後用腰穿針或腦室引流管穿入側腦室前角。當腦壓過高、病人昏迷、瞳孔開大、呼吸淺表、有腦疝形成時,進行快速腦室穿刺放出腦室液,腦疝可立即緩解。亦可測定腦室壓,或接上引流瓶做腦室持續引流,取腦室液化驗,也可注入美藍,以了解腦脊液循環情況。還可從穿刺針注入空氣、氧、造影劑,診斷顱內佔位病變和腦室系統梗阻。碘過敏者忌做造影。腦室液放液過陝,偶致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腫。腦血管穿刺可穿刺頸總動脈或椎動脈,注入造影劑進行腦血管造影術,頸總動脈造影可顯示大腦半球血管。椎動脈造影可顯示幕下血管。腰椎穿刺用腰穿針穿刺腰脊髓蜘網膜下腔,是神經科重要的臨床輔助檢查方法。可用以測量腦壓,收集腦積液做常規、生物化學和細菌學檢查,腫瘤細胞和酶學檢查,為顱內炎症、腫瘤、出血和腦白質脫髓鞘疾病的診斷提供依據。但是當顱壓過高時,腰穿要小心謹慎,最好不放液,只用聯結腦壓表膠管中的腦脊液做化驗,以免發生腦疝。也可將造影劑注入蛛網膜下腔行下行或上行造影。也可將空氣(或氧)注入蛛網膜下腔,定向流動到顱內,做椎管內病變造影、腦室氣腦造影和腦池造影。2胸部體腔穿刺胸膜腔穿刺穿刺點在肩胛下7~9肋間或腋中線相當6、7肋間。可抽出氣體治療氣胸,也可抽出胸膜腔內炎性滲出液,或注入葯物以治療胸膜炎,解除呼吸窘迫症狀。抽出液體可作化驗、細菌培養。心包穿刺用胸穿針從左鎖骨中線第5、6肋間,心濁音界外穿刺心包腔。抽出炎『生液體,解除對心臟壓迫。操作中更換針管時,應鉗閉接管,避免空氣進入。亦可往心包內注入抗生素進行治療。3腹部體腔和臟器穿刺腹腔穿刺臍到恥骨連線中點上1厘米,旁開l~1.5厘米穿刺腹腔。用於診
㈦ 什麼是穿刺 年齡大的人做穿刺有危險嗎
將穿刺針刺入體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驗,向體腔注入氣體或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向體腔內注入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常用穿刺術有以下幾種:①腦或脊髓腔穿刺術。包括硬腦膜下腔穿刺術、腦室穿刺術、腦血管穿刺術和腰椎穿刺術。②胸部體腔穿刺術。包括胸膜腔穿刺術、心包穿刺術。③腹部體腔和臟器穿刺術。包括腹腔穿刺術、肝臟穿刺術、腎臟穿刺術、膀胱穿刺術和子宮穿刺術。④骨髓穿刺術。有髂脊穿刺,脊椎棘突穿刺和胸穿刺。⑤淋巴結穿刺術。⑥關節腔穿刺術。⑦血管穿刺術。常見的如股動脈穿刺、股靜脈穿刺和鎖骨下靜脈穿刺。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⑧鼻腔穿刺。對於鼻竇內積膿較多而又不易排出者可用此法,常用於上頜竇炎,本法安全,可靠,局部損傷很小,須經醫生操作用特製穿刺針穿人鼻竇內,將膿涕沖出,再將消炎葯直接注入鼻竇,多可收到較好療效。
㈧ 穿刺是個什麼過程啊是不是很痛苦啊
穿刺是將穿刺針刺入體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驗,向體腔注入氣體或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向體腔內注入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
常用穿刺術有以下幾種:①腦或脊髓腔穿刺術。包括硬腦膜下腔穿刺術、腦室穿刺術、腦血管穿刺術和腰椎穿刺術。②胸部體腔穿刺術。包括胸膜腔穿刺術、心包穿刺術。③腹部體腔和臟器穿刺術。包括腹腔穿刺術、肝臟穿刺術、腎臟穿刺術、膀胱穿刺術和子宮穿刺術。④骨髓穿刺術。有髂脊穿刺,脊椎棘突穿刺和胸穿刺。⑤淋巴結穿刺術。⑥關節腔穿刺術。⑦血管穿刺術。常見的如股動脈穿刺、股靜脈穿刺和鎖骨下靜脈穿刺。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
穿刺是不是很疼,要看是哪種穿刺,一般的穿刺不是很疼,但象脊髓穿刺很疼,通常成年人是可以忍耐的。
㈨ 醫考問答提:骨髓標本採集如何穿刺
骨穿是職業醫師必須掌握的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其方法
1.穿刺部位選擇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後上方1~2cm處作為穿刺點,此處骨面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後上棘:位於骶椎兩側、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這是骨髓活檢經常採取的部位。③胸骨柄:常用於兒童,此處骨髓含量豐富,當上述部位穿刺失敗時,但此處骨質較薄,其後有心房及大血管,嚴防穿透發生危險,較少選用;
2.體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時取仰卧位,前者還需用枕頭墊於背後,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後上棘穿刺時應取側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時取坐位或側卧位。
3.常規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潤麻醉直至骨膜。
4.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長度上(髂骨穿刺約1.5cm,肥胖者可適當放長,胸骨柄穿刺約1.0cm),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右手持針於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柄穿刺,穿刺針與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當穿刺針接觸到骨質後則左右旋轉,緩緩鑽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內時,表示已進入骨髓腔。
5.用乾燥的20ml注射器,將內栓退出1cm,拔出針芯,接上注射器,用適當力度緩慢抽吸,可見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內,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為宜,取下注射器,將骨髓液推於玻片上,由助手迅速製作塗片5~6張,送檢細胞形態學及細胞化學染色檢查。
6.如需作骨髓培養,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養液內。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針腔被皮膚、皮下組織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進針太深或太淺,針尖未在髓腔內,此時應重新插上針芯,稍加旋轉或再鑽入少許或再退出少許,拔出針芯,如見針芯上帶有血跡,再行抽吸可望獲得骨髓液。
8.抽吸完畢,插入針芯,輕微轉動拔出穿刺針,隨將消毒紗布蓋在針孔上,稍加按壓,用膠布加壓固定。囑患者局部保持清潔乾燥。
㈩ 腹腔穿刺術的方法
解放軍306醫院,普外科,操作資料
一、准備工作:
(一) 病人的准備:
1.術前先向患者解釋將要進行的操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詢問患者有無麻醉葯過敏史,並簽手術同意書。
3.術前復核病人的肝功能、血常規、出凝血時間等。
(二)器材的准備:
1. 血壓計、皮尺。
2. 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
3. 2%利多卡因5mlX1支。
4. 無菌手套兩對。
5. 一次性口包、帽子。
6. 消毒物品:棉枝、碘伏。
7. 消毒性止血鉗一把。
8. 無菌方紗一塊(用來打開利多卡因用)。
9. 如要進行診斷性穿刺的,需要准備試管和空瓶(送腹水常規、生化及病理等用)。
10.容器(裝剩餘的腹水)。
11.腹圍。
12.急救物品(輸液裝置、吸氧裝置、腎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洛貝林、阿拉明
等)。
(三)操作者的准備:
1. 復習腹腔穿刺術的適應症、禁忌症、並發症及其處理。。
2. 吸收。
3. 戴口包、帽子。
二、操作過程:
1.准備:先囑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時損傷膀胱。
2.體檢:放液前應測量腹圍、脈搏、血壓,以觀察病情變化。術前並行腹部體格檢查,叩診移動性濁音,已確認有腹水。
3.體位: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側卧位。
4.穿刺點的選擇:選擇適宜穿刺點一般常選於左下腹部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點處,也有取臍與恥骨聯合中點上1cm,偏左或右1.5cm處,或側卧位臍水平線與腋前線或腋中線的交點。對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須B超指導下定位穿刺。定位後需用龍膽紫標記。
5.消毒:將穿刺部位常規消毒,消毒2次,范圍為以穿刺點為中心的直徑15cm,第二次的消毒范圍不要超越第一次的范圍 ;帶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
6.麻醉:自皮膚至腹膜壁層用2%利多卡因逐層做局部浸潤麻醉。先在皮下打皮丘(直徑5~10mm),再沿皮下,肌肉、腹膜等逐層麻醉。麻醉的重點在於皮膚與腹膜的麻醉。
7.穿刺:術者左手固定穿刺處皮膚,右手持針經麻醉路徑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針尖抵抗突然消失時,表示針尖已穿過腹膜壁層,即可抽取和引流腹水。診斷性穿刺可直接用無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號針尖進行穿刺。大量放液時可用針尾連接橡皮管的8號或9號針頭,助手用消毒血管鉗固定針尖並夾持橡皮管(一次性腹穿包的橡皮管末端帶有夾子,可代替止血鉗來夾持橡皮管)。在放腹水時若流出不暢,可將穿刺針稍作移動或變換體位。當患者腹水量大,腹壓高時,應採取移行進針的方法(皮膚與腹膜的穿刺點不在同一直線上)。
8.放腹水的速度和量:放腹水的速度不應該過快,以防腹壓驟然降低,內臟血管擴張而發生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等現象。一般每次放腹水的量不超過3000~6000ml;肝硬化病人第一次放腹水不要超過3000ml。
9.標本的收集:置腹水於消毒試管中以備作檢驗用(抽取的第一管液體應該舍棄,不用作送檢)。腹水常規:需要4ml以上;腹水生化:需要2ml以上;腹水細菌培養:無菌操作下,5ml注入細菌培養瓶;腹水病理:需收集250ml以上,沉渣送檢。
10.穿刺後穿刺點的處理:放液結束後拔出穿刺針,蓋上消毒紗布,並用腹帶將腹部包紮,如遇穿刺孔繼續有腹水滲漏時,可用蝶形膠布或塗上火棉膠封閉。
11.術後的處理:術中注意觀察病人反應,並注意保暖。術後測量患者血壓、脈搏,測量腹圍。送病人安返病房並交代患者注意事項,術後當天穿刺點口不要弄濕,盡量體位使穿刺口朝上;若腹壓高的病人,穿刺後需腹帶加壓包紮。
【注意事項】:
1. 穿刺需在治療室進行,穿刺過程中需護士在場配合。
2. 治療室的准備:(略)。
3.注意無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操作的物品擺放及操作應在操作台上(治療車)進行。裝剩餘腹水的容器不要放在地面,要放在治療車的底層。從穿刺管棄置腹水進入容器時,高度要適中,不要濺到四周。
4.穿刺過程要注意愛護傷病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