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淺基坑槽常用支撐方法有

淺基坑槽常用支撐方法有

發布時間:2022-05-30 14:22:49

A. 簡述基坑支護的方法

基坑支護,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採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對基坑支護的定義如下:為保護地下主體結構施工和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採用的臨時性支擋、加固、保護與地下水控制的措施。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⒈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⒉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⒊水泥擋土牆;

4.土釘牆(噴錨支護);

5.逆作拱牆;

6.原狀土放坡;

7.樁、牆加支撐系統;8.簡單水平支撐;

9..鋼筋混凝土排樁;

10.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B. 淺基坑支護形式有哪些

看場地地質環境,有無惡劣地質,有就先處理地質情況。沒有的話在看周邊環境是否簡單,周邊環境寬敞可以採取放坡分層開挖,土釘支護,掛網噴錨,或者1+1支護的形式。如果周邊情況復雜的話,還有錨索,鑽孔灌注樁,攪拌樁,內插鋼管樁等支護形式支護。不能單看簡單來施工的啊,要考慮最基本的工程安全性。
作為基坑的支護在牆下部砌500mm厚塊石基礎牆底寬5001200mm頂部適當放坡卸土1.0~1.5m表面抹砂漿保護。
淺基坑的支護:
1、斜柱支撐:適於開挖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機械挖土時;
2、錨拉支撐:適於開挖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機械挖土,不能安設橫撐時使用;
3、型鋼樁橫擋板支撐:適於地下水位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或砂土層中使用;
4、短樁橫隔板支撐:適於開挖寬度大的基坑,當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夠時使用;
5、臨時擋土牆支撐:適於開挖寬度大的基坑,當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夠時使用;;
6、擋土灌注樁支護:適於開挖較大、較淺(小於5米)基坑,鄰近有建築物,不允許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時採用;
7、疊袋式擋牆支護:適於一般黏性土、面積大、開挖深度在5m以內的淺基坑。

C. 基坑支護的常見形式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⒈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⒉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⒊水泥擋土牆;

4.土釘牆(噴錨支護);

5.逆作拱牆;

6.原狀土放坡;

7.樁、牆加支撐系統;

8.簡單水平支撐;

9..鋼筋混凝土排樁;

10.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3)淺基坑槽常用支撐方法有擴展閱讀:

基坑支護的工程特點:

(1)基坑支護工程是個臨時工程,設計的安全儲備相對可以小些,但又與地區性有關。不同區域地質條件其特點也不相同。基坑支護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結構工程以及施工技術互相交叉的學科,是多種復雜因素交互影響的系統工程,是理論上尚待發展的綜合技術學科。

(2)由於基坑支護工程造價高,開工數量多,是各施工單位爭奪的重點,又由於技術復雜,涉及范圍廣,變化因素多,事故頻繁,是建築工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技術上的難點,同時也是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工程質量的重點。

(3)基坑支護工程正向大深度、大面積方向發展,有的長度和寬度均超過百餘米,深度超過20餘米。工程規模日益增大。

(4)岩土性質千變萬化,地質埋藏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性、不均勻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的數據離散性很大,難以代表土層的總體情況,並且精確度較低,給基坑支護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增加了難度。

(5)在軟土、高地下水位及其他復雜場地條件下開挖基坑,很容易產生土體滑移、基坑失穩、樁體變位、坑底隆起、支擋結構嚴重漏水、流土以致破損等病害,對周邊建築物、地下構築物及管線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D. 淺基坑支撐的橫撐式支撐根據擋土板的不同,分為水平板樁和垂直板樁兩類

開挖較窄的溝槽,多用橫撐式土壁支撐。橫撐式土壁支撐根據擋土板的不同,分為水平擋土板式以及垂直擋土板式兩類。前者擋土板的布置又分間斷式和連續式兩種。

基坑是在基礎設計位置按基底標高和基礎平面尺寸所開挖的土坑。開挖前應根據地質水文資料,結合現場附近建築物情況,決定開挖方案,並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開挖不深者可用放邊坡的辦法,使土坡穩定,其坡度大小按有關施工規定確定。開挖較深及鄰近有建築物者,可用基坑壁支護方法,噴射混凝土護壁方法。


一級:重要工程或支護結構做主體結構的一部分,開挖深度大於10米,與臨近建築物、重要設施的距離在開挖深度以內的基坑,基坑范圍內有歷史文物、近代優秀建築、重要管線等需要嚴加保護的基坑。

二級:介於一級基坑、三級以外的基坑。

三級:開挖深度小於7米且周圍環境無特殊要求的基坑。

E. 基坑有哪些支護方案

對於基坑支護方案,大致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一、淺基坑的支護:
1、斜柱支撐:適於開挖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機械挖土時;
2、錨拉支撐:適於開挖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機械挖土,不能安設橫撐時使用;
3、型鋼樁橫擋板支撐:適於地下水位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或砂土層中使用;
4、短樁橫隔板支撐:適於開挖寬度大的基坑,當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夠時使用;
5、臨時擋土牆支撐:適於開挖寬度大的基坑,當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夠時使用;;
6、擋土灌注樁支護:適於開挖較大、較淺(小於5米)基坑,鄰近有建築物,不允許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時採用;
7、疊袋式擋牆支護:適於一般黏性土、面積大、開挖深度在5m以內的淺基坑。
二、深基坑的支護:
1、排樁或地下連續牆:適用條件:基坑側壁安全等級一、二、三級;懸臂式結構在軟土場地中不宜大於5m;當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宜採用降水、排樁加截水帷幕或地下連續牆。
2、水泥土牆:適用條件:基坑側壁安全等級二、三級;水泥土樁施工范圍內地基承載力不宜大於15KPa;基坑深夜不宜大於6m。
3、土釘牆:適用條件:用於基坑側壁安全等級二、三級的非軟土場地;基坑深度不宜大於12m;當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應採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4、逆作拱牆:適用條件: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三級;淤泥或淤泥質土場地不宜採用;拱牆軸線的矢跨比不宜小於1/8;基坑深度不宜大於12m;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應採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F. 基坑內支撐的種類、形式包括哪些

內支撐結構形式很多,從結構受力形式劃分,可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類
1、水平對撐或斜撐,包括單桿、桁架、八字形支撐;
2、正交或斜交的平面桿系支撐;
3、環形桿系或板系支撐;
4、豎向斜撐。
每類內支撐形式又可根據具體情況有多鍾布置形式。一般來說,對面積不大、形狀規則的基坑常採用水平對撐或斜撐;對面積較大或形狀不規則的基坑有時需採用正交或斜交的平面桿系支撐;對圓形、方形及近似圓形的多邊形基坑,為能行成較大開挖空間,可採用環形桿系或環形板系支撐;對深度較淺、面積較大的基坑,可採用豎向斜撐,但需注意,在設置斜撐基礎、安裝豎向斜撐前,無撐支護結構應能夠滿足承載力、變形和整體穩定性要求。
對各類支撐形式,支撐結構的布置要重視支撐體系總體剛度的分布,避免突變,盡可能使水平力作用中心與支撐剛度中心保持一致。

G. 基坑支護方案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1、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2、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3、水泥擋土牆;

4、土釘牆(噴錨支護);

5、逆作拱牆;

6、原狀土放坡;

7、樁、牆加支撐系統;

8、簡單水平支撐;

9、鋼筋混凝土排樁;

10、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地下水控制

基坑開挖期間,地下水控制也屬於基坑支護的一部分,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型式單獨或組合使用。

施工方案

1、基礎施工前必須進行地質勘探和了解地下管線情況,根據土質情況和基礎深度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應與施工現場實際相符,能指導實際施工。其內容包括:放坡要求或支護結構設計、機械類型選擇、開挖順序和分層開挖深度、坡道位置、坑邊荷載、車輛進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監測要求等。對重要的地下管線應採取相應措施。

2、基礎施工應進行支護,基坑深度超過5M的對基坑支護結構必須按有關標准進行設計計算,有設計計算書和施工圖紙。

3、施工方案必須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蓋章後方可實施。

臨邊防護

1、基坑施工必須進行臨邊防護。深度不超過2M的臨邊可採用1.2M高欄桿式防護,深度超過2M的基坑施工還必須採用密目式安全網做封閉式防護。

2、臨邊防護欄桿離基坑邊口的距離不得小於50cm。

坑壁支護

1、坑槽開挖時設置的邊坡符合安全要求。坑壁支護的做法以及對重要地下管線的加固措施必須符合專項施工方案和基坑支護結構設計方案的要求。

2、支護設施產生局部變形,應會同設計人員提出方案並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加固。

排水措施

1、基坑施工應根據施工方案設置有效的排水、降水措施。

2、深基坑施工採用坑外降水的,必須有防止臨近建築物危險沉降的措施。

坑邊荷載

1、基坑邊堆土、料具堆放的數量和距基坑邊距離等應符合有關規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2、機械設備施工與基坑(槽)邊距離不符合有關要求時,應根據施工方案對機械施工作業范圍內的基坑壁支護、地面等採取有效措施。

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必須有專用通道供作業人員上下。

2、設置的通道,在結構上必須牢固可靠,數量、位置滿足施工要求並符合有關安全防護規定。

土方開挖

1、施工機械應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檢查驗收後進場作業,並有驗收記錄。

2、施工機械操作人員應按規定進行培訓考核,持證上崗,熟悉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施工作業時,應按施工方案和規程挖土,不得超挖、破壞基底土層的結構。

4、機械作業位置應穩定、安全,在挖土機作業半徑范圍內嚴禁人員進入。

監測

基坑支護結構應按照方案進行變形監測,並有監測記錄。對毗鄰建築物和重要管線、道路應進行沉降觀測,並有觀測記錄。

基坑工程監測包括: 基坑及支護結構監測和周圍環境監測.

1.基坑及支護結構監測包括:

(1)圍護牆(樁)或基坑邊坡頂部水平及豎向位移監測

(2)圍護牆(樁)或土體深層水平位移監測

(3)圍護牆(樁)及支撐內力監測

(4)立柱位移監測

(5)坑底隆起監測

(6)地下水位監測等

2.周圍環境的監測

(1)臨近建築物的沉降和傾斜的監測

(2)地下管線的沉降和位移監測

(3)周邊重要道路的監測

(4)其他應監測的對象等

作業環境

1、基坑內作業人員應有穩定、安全的立足處。

2、垂直、交叉作業時應設置安全隔離防護措施。

3、夜間或光線較暗的施工應設置足夠的照明,不得在一個作業場所只裝設局部照明。

拓展資料:

基坑支護,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採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對基坑支護的定義如下:為保護地下主體結構施工和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採用的臨時性支擋、加固、保護與地下水控制的措施。

參考資料:

網路-基坑支護

H. 基坑支撐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型式重要有: 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水泥土擋牆; 鋼板樁:型鋼樁橫擋板支護,鋼板樁支護; 土釘牆(噴錨支護);逆作拱牆;放坡;基坑內支持。 地下水操縱基坑開挖期間,地下水操縱也屬於基坑支護的一部分,地下水操縱方法可分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型式單獨或組合利用。 施工打算1、基礎施工前必須進行地質勘探和理解地下管線情況,根據土質情況和基礎深度編制專項施工打算。施工打算應與施工現場實際相符,能引導實際施工。其內容包括:放坡懇求或支護結構設計、機械類型選擇、開挖順序和分層開挖深度、坡道位置、坑邊荷載、車輛進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監測懇求等。對重要的地下管線應採取相應措施。 2、基礎施工應進行支護,基坑深度超過5M的對基坑支護結構必須按有關標准進行設計打算,有設計打算書和施工圖紙。 3、施工打算必須經企業技能負責人審批,簽字蓋章後方可履行。 臨邊防護1、基坑施工必需進行臨邊防護。深度不超過2M的臨邊可採取1.2M高欄桿式防護,深度超過2M的基坑施工還必需採取密目式安全網做封閉式防護。 2、臨邊防護欄桿離基坑邊口的距離不得小於50cm。 坑壁支護1、坑槽開挖時設置的邊坡符合安全請求。坑壁支護的做法以及對主要地下管線的加固辦法必需符合專項施工計劃和基坑支護構造設計計劃的請求。 2、支護設施發生局部變形,應會同設計人員提出計劃並及時採用相應的辦法進行調劑加固。 排水辦法1、基坑施工應依據施工計劃設置有效的排水、降水辦法。 2、深基坑施工採取坑外降水的,必需有防止鄰近建築物危險沉降的辦法。 坑邊荷載1、基坑邊堆土、料具堆放的數量和距基坑邊距離等應符合有關規定和施工計劃的請求。 2、機械裝備施工與基坑(槽)邊距離不符合有關請求時,應依據施工計劃對機械施工作業范疇內的基坑壁支護、地面等採用有效辦法。 高低通道1、基坑施工必需有專用通道供作業人員高低。 2、設置的通道,在構造上必需堅固可靠,數量、地位滿足施工請求並符合有關安全防護規定。 土方開挖1、施工機械應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檢討驗收落後場作業,並有驗收記載。 2、施工機械操作人員應按規定進行培訓考察,持證上崗,熟習本工種安全技巧操作規程。 3、施工作業時,應按施工計劃和規程挖土,不得超挖、損壞基底土層的構造。 4、機械作業地位應穩固、安全,在挖土機作業半徑范疇內嚴禁人員進入。 基坑支護變形監測 基坑支護結構應按照方案進行變形監測,並有監測記錄。對毗鄰建築物和重要管線、道路應進行沉降觀測,並有觀測記錄。 作業環境1、基坑內作業人員應有穩定、安全的立足處。 2、垂直、交叉作業時應設置安全隔離防護措施。 3、夜間或光線較暗的施工應設置足夠的照明,不得在一個作業場所只裝設局部照明。

I. 基坑支護形式有哪些

基坑支護是通過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採用支擋、加固與保護的措施,以保證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及土體的穩定,同時保障建築地下結構施工,滿足地下室施工有足夠空間的要求。基坑支護有很多形式,它們各有優劣。

一、坡度基坑開挖基坑支護

優點:只規定平穩,價格最劃算。

缺點:對場地周邊環境要求高,回填方很大。

適用條件:地質條件差和復雜,基坑深度大,周邊環境要求較高的基坑。

七、土釘牆基坑支護

土釘牆是一種邊坡穩定式的基坑支護,其主動嵌固作用,增加邊坡的穩定性,使基坑開挖後坡面保持穩定。

優點:穩定可靠、施工簡便且工期短、效果較好、經濟性好、在土質較好地區應積極推廣。

缺點:土質不好的地區難以運用。

適用條件:用於土層較好地域。

八、 SMW工法基坑支護

SMW工法也叫勁性水泥土攪拌樁法,即在水泥土樁內插入H型鋼等(大部分為H型鋼,亦有插入拉伸式鋼板樁、鋼管等),將承受荷載與防滲擋水結合,使其同時具有受力與抗滲兩種功能。

優勢:1、對周邊環境影響小,施工不擾動鄰近土體,能有效控制周邊地面構築物的沉降;

2、抗滲性好,工法樁機連續作業的牆體無接縫,從而使它可比傳統的連續牆具有更可靠的止水性;

3、剛度較大,支護效果好;

4、構造簡單、施工簡便、工期短;

5、由於型鋼可回收重復使用,成本較低。

缺點1、攪拌樁和型鋼協同工作方面,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2、對型鋼水泥土攪拌牆的一些設計施工參數還沒有統一的標准,施工質量難於保證;

3、由於型鋼拔除後在攪拌樁中留下的孔隙需採取注漿等措施進行回填,特別是鄰近變形敏感的建構築物時,對回填質量要求較高。

適用條件:可在粘性土、砂土、碎石土、沙礫土等土壤層中運用。

八種基坑支護方式各有優劣,在基坑支護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安全、經濟、環保的方法。

J. 基坑支護的常用方式...

八種常見類型及其適用條件:

1、放坡開挖

優勢:只要求穩定,價錢最便宜。

劣勢:回填土方較大。

適用:場地開闊,周圍無重要建築物的工程。

2、圍護牆深層攪拌水泥土

深層攪拌水泥土圍護牆是採用深層攪拌機就地將土和輸入的水泥漿強行攪拌,形成連續搭接的水泥土柱狀加固體擋牆。

優勢:由於一般坑內無支撐,便於機械化快速挖土;具有擋土、止水的雙重功能;一般情況下較經濟;施工中無振動、無雜訊、污染少、擠土輕微。

劣勢:位移、厚度相對較大,對於長度大的基坑,需採取中間加墩、起拱等措施以限制過大的位移;施工時需注意防止影響周圍環境。

適用:鬧市區工程。

3、高壓旋噴樁

高壓旋噴樁所用的材料亦為水泥漿,它是利用高壓經過旋轉的噴嘴將水泥漿噴入土層與土體混合形成水泥土加固體,相互搭接形成排樁,用來擋土和止水。

優勢:施工設備結構緊湊、體積小、機動性強、佔地少,並且施工機具的振動很小,雜訊也較低,不會對周圍建築物帶來振動影響和產生雜訊等。

劣勢:施工中有大量泥漿排出,容易引起污染。對於地下水流速過大的地層,無填充物的岩溶地段永凍土和對水泥有嚴重腐蝕的土質,由於噴射的漿液無法在注漿管周圍凝固,均不宜採用該法。

適用:施工空間較小的工程。

4、鋼板樁

這是一種簡易的鋼板樁圍護牆,由槽鋼正反扣搭接或並排組成。槽鋼長6~8m ,型號由計算確定。

優勢:耐久性良好,二次利用率高;施工方便,工期短。

劣勢:不能擋水和土中的細小顆粒,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區需採取隔水或降水措施;抗彎能力較弱,支護剛度小,開挖後變形較大。

適用:多用於深度≤4m的較淺基坑或溝槽。

5、鑽孔灌注樁

鑽孔灌注樁具有承載能力高、沉降小等特點。鑽孔灌注樁的施工,因其所選護壁形成的不同,有泥漿護壁方式法和全套管施工法兩種。

優勢:施工時無振動、無雜訊等環境公害,無擠土現象,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牆身強度高,剛度大,支護穩定性好,變形小;當工程樁也為灌注樁時,可以同步施工,從而施工有利於施工組織、工期短。

劣勢:樁間縫隙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別是在高水位軟粘土質地區,需根據工程條件採取注漿、水泥攪拌樁、旋噴樁等施工措施以解決擋水問題。

適用:排樁式中應用最多的一種,多用於坑深7~15m 的基坑工程, 適用於軟粘土質和砂土地區。

6、地下連續牆

優勢:剛度大,止水效果好,是支護結構中最強的支護形式。

劣勢:造價較高,施工要求專用設備。

適用:地質條件差和復雜,基坑深度大,周邊環境要求較高的基坑。

7、土釘牆

土釘牆是一種邊坡穩定式的支護,其作用與被動的具備擋土作用的上述圍護牆不同,它是起主動嵌固作用,增加邊坡的穩定性,使基坑開挖後坡面保持穩定。

優勢:穩定可靠、施工簡便且工期短、效果較好、經濟性好、在土質較好地區應積極推廣。

劣勢:土質不好的地區難以運用。

適用:主要用於土質較好地區。

8、SMW工法

SMW工法亦稱勁性水泥土攪拌樁法,即在水泥土樁內插入H型鋼等(多數為H型鋼,亦有插入拉伸式鋼板樁、鋼管等) ,將承受荷載與防滲擋水結合起來,使之成為同時具有受力與抗滲兩種功能的支護結構的圍護牆。

優勢:施工時基本無雜訊,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結構強度可靠,凡是適合應用水泥土攪拌樁的場合都可使用;擋水防滲性能好,不必另設擋水帷幕;可以配合多道支撐應用於較深的基坑;

此工法在一定條件下可代替作為地下圍護的地下連續牆,在費用上如果能夠採取一定施工措施成功回收H 型鋼等受拉材料,則大大低於地下連續牆,因而具有較大發展前景。

適用:可在粘性土、粉土、砂土、砂礫土等土層中應用。

閱讀全文

與淺基坑槽常用支撐方法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人訓練模式開啟方法 瀏覽:121
種植百合土壤消毒方法 瀏覽:736
化糞池兩端連接方法 瀏覽:607
注冊不了滴滴有什麼方法嗎 瀏覽:863
簡單麻花的編織方法 瀏覽:164
倒立團身訓練方法 瀏覽:725
特崗中教育學教學方法選用依據 瀏覽:555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9
尋找八脈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3
地膜覆蓋率計算方法 瀏覽:275
國內外教學方法改革方案 瀏覽:376
電腦快速補齊溫濕度方法 瀏覽:177
血管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191
食用酒精勾兌白灑方法 瀏覽:504
檢測nacl的方法 瀏覽:809
coolpad3G手機解鎖方法 瀏覽:55
心理各學派研究方法 瀏覽:864
臨床測定排卵方法有哪些 瀏覽:387
萬年高效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469
氨氮分析儀檢測方法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