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天麻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是明目作用、鎮痛作用、降低血壓作用:
1、明目作用
天麻對於人體的大腦來說具有非常明顯的保護作用,同時還能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除此以外,還可以幫助增強我們視覺神經的分辨能力。所以現在我們國家的高空飛行人員,一般都會食用含有天麻成分的保健品,日本更是將其做成注射液來防止出現老年痴呆現象。
(1)天麻的用途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天麻的食用方法:
最常見的食用方法就是用天麻跟魚一起食用,選擇一條比較肥美鯽魚,清理干凈以後放入碟子中蒸,然後將川穹茯苓等切成片狀,然後將天麻浸泡四個小時左右,然後切成絲。
最後將核桃、天麻絲等放到魚肚子里,再放入蔥姜等調味料,再放入一定量的清水蒸。大約半個小時以後就可以拿出來食用了。
對於野生天麻,大家都應該在完全清楚其功效以及食用方法之後再食用,否則不能更好的達到理想中的治療和改善效果。野生的天麻還能入葯,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搭配食用的葯材。
⑵ 天麻的功效和吃法
天麻味辛,性平。有熄風、祛痰、止痙的作用。最適用於虛風內動、風痰上擾而致的眩暈、四肢麻木、抽搐等症。作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頭痛、眩暈:本品味辛能鼓風,能入肝經,善熄內風(肝風),有自內達外之功。並有祛痰的作用,所以一味天麻既能熄風,又能祛痰。一般祛風、化痰葯均有燥性,惟天麻辛潤不燥,通和血脈,有益筋骨,故前人稱天麻是「風葯中之潤劑」。如因肝風內動,風痰上擾而致頭痛、眩暈、眼黑、走路不穩、手足麻木等症,可配合鉤藤、白蒺藜、菊花、川芎、赤芍、膽南星、桑葉、生地、澤瀉等同用。如中風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可配白僵蠶、全蠍、白附子、荊芥、白芷、南星、半夏、蘇木等同用。
2.中風:中風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半身麻木等,可配合桑枝、半夏、制南星、紅花、防風、桃仁、赤芍、地龍、白蒺藜、鉤藤、雞血藤、川芎等同用。
3.驚風、癲癇:小兒驚風、大人癲癇而致的抽搐、牙關緊閉、眼吊、煩躁不安等症,可配合全蠍、蜈蚣、鉤藤、天竺黃、黃連、黃芩、鬱金、菖蒲、遠志、香附、陳皮等同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對實驗性癲癇的動物,有制止癲癇反應的作用。此外,本品配合羌活、獨活、防風、秦艽、威靈仙、桑枝、當歸、陳皮等,也可用於風濕痹痛(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痛等)、肢體麻木不仁等症。
蒼耳子發汗散風濕,治頭痛、頭暈,善搜外風。天麻祛痰熄風、定驚癇,治眩暈、頭痛,偏治內風。
蔓荊子散上部風熱,傷治外感實邪的頭痛,內傷虛性頭痛慎用。天麻偏治頭痛眩暈屬於內風挾痰者,外風頭痛較少用。
用量一般3~9克。
血虛者慎用。
天麻「辛,溫,無毒。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消臃腫,下肢滿,寒疝下血。主治風濕,四肢拘攣,癱瘓不遂;小兒風痛,驚氣,助陽氣,補五壤七傷;風虛眩暈頭痛,通血脈,開竅。服食無忌等」。 天麻自古至今,既是葯品,又是食品,或者說又是一種養生保健食品。也是衛生部規定可以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齋居》詩中有「黃芪數匙粥,赤箭一甌湯」的詩句,在古代天麻又名「赤箭」,可見唐代已把黃芪、天麻當食品熬粥煲湯了。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有《求赤箭貼》,也是把天麻當食品,作扶老之用。到了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又記載了幾種天麻食用方法:「彼人多生啖,或蒸煮食之」「或將生者蜜煎作果食,甚珍之。」這些吃法都流傳下來,現在有將鮮天麻洗凈切片蘸白糖吃、或涼拌吃的,也有蒸煮食及蜜煎蜜漬服用的,尤其是「蜜煎」天麻,開了天麻糖制的先河。 「補益上葯,天麻第一」,歷代本草學都把天麻列為「上品」,認為天麻的葯用及食用價值很高。清乾隆五十年,宜賓知府為巴結皇上,派心腹到小草壩收購天麻,為清高宗弘歷祝壽,足見昭通天麻的珍貴。據現代葯學研究,天麻含有天麻素等十餘種活性成分,還含有3種有免疫活性的多糖及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和6種宏量元素,16種氨基酸。同時天麻肉質豐厚,適口性好,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材料。
⑷ 天麻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你好 天麻的功能主要可以平肝息風、祛風止痛。天麻適合由內風所導致的頭暈,但其對感冒所引起的頭痛頭暈並不適合。天麻還有鎮靜、鎮痛的作用,可以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的阻力,較輕微的收縮腦血管等功效,能降低血壓,減緩心律,對心肌缺血起到保護的作用。天麻最好先用少量清水潤透,待軟化後切成薄片,晾乾或曬干研末,用煎好的湯葯沖服,或研末入丸、散服用。
⑸ 天麻的正確食用方法是什麼
1、天麻可以和雞蛋一起煮後食用,改善頭痛、目眩。
2、天麻可以和益智仁、豬腦子一起煮熟食用,用於健腦益智,也可以用於腦病後調養。
3、天麻和鉤藤煎煮的熱湯沖熟藕粉,可用於眩暈病。
4、天麻和肉片一起熬湯,常服可用於高血壓、眩暈、頭痛者。
5、天麻和薏米一起熬粥,可用於頭痛、眩暈。
天麻富含天麻素、天麻多糖等成分,有鎮靜、抗驚厥、保護腦神經、改善記憶力等功效。
(5)天麻的用途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天麻的挑選
一問產地。天麻在我國,主產於四川、雲南、湖北、陝西一帶,以雲南、四川出產者質量最優,比如雲南照通、四川宜賓一帶出產的天麻,多屬好貨。
二看有無明天麻品相。天麻用的是其塊莖,塊莖要肥大,體實而無空心,表面顏色呈現黃白色,明亮、半透明而有光澤,質堅而脆,就是最佳品,也就是人們所稱的「明天麻」。
三可磨粉滴碘。將之磨粉,加水製成10%水浸液,其後加碘酒2~4滴,真品會呈紫紅至酒紅色。
⑹ 天麻的功效與吃法
功效
甘,平。歸肝經。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用於小 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頭痛眩暈,手足不遂,肢體麻木,風 濕痹痛。
⑺ 天麻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微量元素豐富,能激活腦細胞、改善微循環、防止腦血管疾病、補腦健腦、抗衰老、增強免疫力,對頭目眩暈、頭風、頭痛、久病體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腦震盪、高血壓等有較為顯著的效果。天麻除有平肝息風、祛風定驚作用外,還有抗炎作用,對多種炎症的滲出和腫脹均有抑製作用;在心血管系統方面,對心臟有保護作用;有一定的增加腦血流量和中樞抑製作用;對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等有鎮痛作用。
天麻燉豬腦原料:天麻10克,豬腦一個,清水適量。製法:將豬腦、天麻治凈,一同放入瓦盅內隔水燉熟。 功效:治療眩暈眼花,頭風頭痛,肝虛型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病症。
⑻ 天麻的吃法和作用
祛風濕,止痛、行氣活血。
天麻魚頭湯
天麻魚頭湯
原料:活鯉魚一條,去皮鮮天麻100克,茯苓10克,川芍、薑末各6克,醬油、麻油各10毫升,黃酒15毫升,白糖20克,蔥9克,精鹽、味精、胡椒粉各3克,水澱粉、鮮湯各適量。
做法:
1.將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裝入盤內;將川芎、茯苓切成片,用二次淘米水浸泡數小時,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淘米水中浸泡1-2小時,撈出天麻切成薄片待用。
2.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置盆中,然後放入蔥、姜,加水適量,上籠蒸30分鍾出鍋待用。
3.用水澱粉、鮮湯、白糖、精鹽、味精、胡椒粉、醬油、麻油等調料,在鍋內燒開勾芡,澆在魚頭上即成。
功效:活血祛風,養血生發,健脾和中,補益肝腎。
應用:佐餐食用。適用於生發護發,此適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頭痛、目眩肢麻、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症的輔助食療。
⑼ 天麻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天麻功效:養肝補腎,樹正氣。常用於食療,配合治頭痛、眩暈等
天麻老鴨湯:老鴨切塊燉湯(剛爛即可),加入青菜(個人喜好或有個人疾病治療功效)燉熟,再加入鮮天麻片燉2-3分鍾(溫水漫發的麻片燉8-10分鍾)即可。注意事項:天麻不要加熱時間過長,否則破壞了營養成分
⑽ 天麻有何功用及吃法
天麻是名貴中葯材,中國特產。天麻燉雞補體虛,常食天麻粥和將鮮天麻象山葯、土豆那樣炒食或煮食、燉食,可增強人體抗體和免役功能,預防視力失常、眼炎、皮膚乾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並可抵抗某些呼吸系統的消化感染,治療和減輕頭暈、目眩、關節炎、風濕病、腰病等病痛的危害。天麻還能保護人體青春活力,延年益壽,防治未老先衰;尤其對治療頭痛效果顯著。
天麻主治高血壓方劑1:天麻、大薊、牛膝、黃苓、朱苻神各15克,杜仲、桑寄生、夜交藤各20克,川貝母、竹茹、天竹黃、梔子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
天麻主治高血壓方劑2:天麻、牛膝、木瓜各10克,當歸、白芍、黃芪、松節、威靈仙各15克,川續斷、僵蠶各12克,鉤藤2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天麻主治高血壓方劑3:天麻、丹皮、夏枯草、川牛膝、鉤藤、菊花各15克,龜板、鱉甲25克,珍珠母50克,羚羊角粉(包煎)10克,龍齒(先煎)40克,葛根20克,玄參3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