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DIY樂高積木方法圖解
一般的樂高積木周邊都是90度角,但是成品並不局限於正方形。
將足夠多的90度角積木緊密連接在一起,可以搭建兼有球形和曲線形狀的物體。
只要有足夠的積木,幾乎可以搭建一切。
樂高積木的搭建方案沒有錯對之分,所以不同人的搭建方法可以有很大不同。
但通常第一步應該進行研究和計劃。
以下由樂高專業人員和前搭建專家內森·塞沃亞(Nathan Sawaya)介紹如何設計一個項目: 每個項目都不一樣,所以將針對不同的方案介紹不同的方法。
第一步就是進行研究,並獲得需要的參考材料。
例如,當搭建布魯克林大橋的復製品時,需要收集幾百張各個角度的大橋照片。
也可以畫一些草,但很多創造其實都是由基本的搭建過程組成。
可以首先搭建一部分雕塑,然後把它拆開,再搭建,重復這個過程,直到得到理想的形狀。
首先,需要准確確定項目將使用的比例。
這將決定搭建過程中的一切:從需要多少積木到完成此項目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可以製造一個袖珍模型,可以是任何物體,並且小得可以裝在口袋裡。
另一個極端是雕塑比例,可以是實物大小或小於實物,但一般都很巨型。
第三是人仔比例,根據需要使用的人仔的尺寸來設計作品的尺寸。
也可以選擇用基本積木為基礎搭建一個二維拼制。
但樂高積木不再局限於基本積木。
新系列包括像機翼、船帆和船桅等可定製積木。
一些系列,像生化戰士和騎士王國系列,專門用於搭建類似可動人形的模型。
技術系列可以通過添加柱頭螺栓、輪軸、發動機和齒輪將樂高作品改裝成機器。
智力風暴系列可以構建可編程機器人。
② 求樂高積木的圖紙大全 謝謝了
樂高積木拼裝視頻教程(高清完結打包)網路網盤
鏈接: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③ 樂高積木拼裝圖紙6727
樂高積木拼裝視頻教程(高清完結打包)網路網盤
鏈接: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④ 幼兒搭建積木的幾種方法
下面搭建的這個積木圖形,看起來很簡單,仔細觀察的小孩子可以發現,上下左右的結構,積木塊形狀的選擇。一般來說,底層積木多選用面積大,形狀規矩,像矩形,圓柱形和方形的,面積和重量小一點的就放在上面,上面這個搭建的是個積木變形金剛。2下面這個搭建的就有點像個小城門的感覺,講就的是左右對稱,兩個小城門位置恰當,大大拓展了小傢伙的想像空間,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城門很少見了。3瞧瞧這個又是在搭建什麼呢,像是北京的四合院,四個門搭建的很形象逼真,試試看。4對稱還是對稱,不過還是剛才那些積木,只不過位置變換了,形狀也大不一樣,看起來小傢伙很用功哦。5猜猜這個又是搭建了個什麼東西,我看像火車頭,看你怎麼想像了。圖可看附件。
⑤ 幼兒搭建的基本方法圖解
搭建游戲,是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建構材料,進行模擬、再現和塑造的活動,是一種蘊含著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創造性活動。搭建游戲是積木游戲中最基礎的游戲類型,因而,提高幼兒搭建技能是積木游戲的首要目標。通過學習探索,首先,幼兒將在搭建中逐步掌握重復(平鋪、搭高)、架空、圍合、模式與對稱、早期表徵、創造性表徵等基本搭建技能;其次,幼兒將掌握加固、保持平衡等搭建技巧與方法;最後,幼兒將實現從自由搭建、模仿搭建到創意搭建,從個人搭建到合作搭建,從單元搭建到場景搭建的發展。
本文選自2016年10月刊,總第38期
《奕陽幼教評論·樂高教育專刊》
圖1
一、 搭建技能的發展階段
幼兒的搭建不能是無意識、無目的的活動,教師需要在幼兒搭建活動中,引導幼兒掌握搭高、平鋪、圍合、架空等搭建技能,發展幼兒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感知,為搭建更復雜、豐富的結構奠定基礎。
水平 1:搬弄(2 歲以下)。幼兒只是擺弄積木或玩積木(例如,把積木當作電話,玩打電話游戲)。
水平 2:重復(平鋪、疊高、加寬、延長)。重復的搭建技能一般在小班初期出現較多。
水平 3:橋式 / 架空。架空技能要求幼兒能夠目測比較兩塊積木之間的距離和判斷第三塊積木的長度是否足夠蓋在兩塊積木之上。
圖2
水平 4:圍攏。圍攏技能要求幼兒能准確判斷物體內外部之間的關系。例如,幼兒搭建動物園,他可能會採取這樣兩種方式:先圍攏,然後根據圍攏後的內部空間填充動物園;或是先搭建動物園里的內部空間,然後再根據內部空間圍攏,這兩種方式都是需要幼兒把握物體結構內外部之間的關系。這項技能對後期幼兒搭建更復雜的、內部豐富的建築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平 5:對稱。掌握了對稱技能,說明幼兒對結構有了更多的視覺或動覺意識,具體而言 , 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放置順序非常有節奏 , 如將積木分別放在左邊、右邊、前面、後面等。
圖3
水平 6:早期表徵。幼兒己經能夠掌握積木搭建的一般結構 , 並會靈活運用 , 在搭建過程中或者搭建完成以後為建築命名。但名字一般和搭建的建築並不相似。早期表徵的出現,說明幼兒嘗試將眼前的搭建作品形象與象徵性符號相對應,說明了幼兒抽象思維的初步發展。
水平 7: 進一步表徵(5 歲)。在搭建之前就已經開始命名 , 有計劃地搭建 , 搭建的結構多為幼兒熟悉的物體。幼兒還會運用輔助材料和這些建構物進行表演游戲。
二、 搭建過程中蘊含的科學概念
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搭建過程其實是探索結構和力的穩定性的過程。而要探索結構和力的穩定性,則要了解不同連接方式(完全重疊、部分重疊、階梯排列)的作用。在搭建過程中,幼兒需要根據結構和力的穩定性,選擇合適的搭建方法進行搭建。例如,幼兒搭建一座高樓,需要探索如何讓高樓又高又不易倒。
圖4
如下圖所示,左邊的高樓採用完全重疊的方式進行搭建,支撐不穩,容易倒塌,而右邊的高樓採用部分重疊的方式搭建,支撐較穩,不易倒塌。因此,在游戲中,教師需要觀察幼兒搭建的高樓是否容易倒,如果倒了,幼兒會如何改進,並逐步引導幼兒感知採用部分重疊搭建比採用完全重疊搭建高樓要更穩固
⑥ 積木搭建的方法有哪些
准備好積木,這里只要用兩種積木就可以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積木,而且為了可以區分,正方形的積木用綠色和橘色來。將一塊一塊正方形的積木搭在一起,形成一根長長的柱子,這就是需要的樹幹了,引導孩子來搭建和認識一下這根樹干。先搭建樹葉的底層,用兩塊長方形的積木,在剛才搭建好的樹幹上的一邊放上長方形的積木,然後兩邊各放一個。
再拿一塊長方形的積木搭建在樹葉的上方,將底下的兩塊長方形扣緊否則很容易掉。再拿一個正方形的積木搭在剛才搭的長方形的上方,形成尖尖的樹梢。再拿一塊正方形的積木搭建在最開始做好的樹葉底下,形成茂盛的樣子。最後拿一塊正方形的積木搭在樹葉底層的下面,這樣樹的兩邊都形成茂盛的樣子。
⑦ 海綿積木基本搭建方法
板材面積較小時,可採用中性洗滌劑(如:乙醇、乙烷、丁基纖維素),用海綿或軟布擦洗板材,再和清水沖洗。如果面積較大,可利用高壓水龍頭,用清水沖洗板材。
2-3歲:標准尺寸的積木2歲多的孩子空間概念、語言、思維和想像都已發展起來,手的動作、手眼協調能力增強,可以做稍微復雜一些的事情了。
這時,你可以給他選擇標準的積木,比如兩個半圓正好對成一個正圓,兩塊短積木加起來的長度正好等於一塊長積木等等。這種積木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創造和表現空間。
1-2歲:輕便的積木
1歲多的孩子空間意識正在形成,開始會碼高。即使沒有積木,他們也喜歡將什麼東西都往一塊兒堆,然後很開心地看著它倒下來。
如果積木上畫?有小狗、小貓或小娃娃的家等裝飾物,孩子會更喜歡玩。由於這時期孩子的身體控制、手眼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因此要選擇輕便的積木,防止積木倒塌時砸傷孩子。積木塊也不要太大,便於孩子抓握。
⑧ 稻田樂高大顆粒搭建知識點
1、互鎖結構
多數樂高積木都有兩個基本組成部分——上部的突點和內部的孔。積木的突點比孔和側壁之間的空間稍大。當您把積木擠壓在一起時,突點向外推側壁並向里推孔。這種材料有彈性並能保持原形,所以側壁和孔將擠住突點。摩擦力也發揮了作用,它防止兩塊積木滑開。突點孔接合系統使用干涉配合原理——不使用其他扣件的兩個部件之間基於摩擦力的緊密連接。可以使用三塊2x2的板做成一塊2x2的磚或使用三塊2x4的板做成一塊2x4的磚。或者,可以同時用2x2的磚和板做成2x4的磚。基本樂高組件採用的原料顏色有藍色、黑色、深灰色、綠色、淺灰色、紅色、黃色和白色
⑨ 建構區搭建的24種方法名稱
平鋪,直線平鋪,平面平鋪,彎曲平鋪,規則平鋪,壘高,單一壘高,半圓壘高,單一間隔壘高,架空,組合,對稱組合,規律組合。
平鋪是把積木一塊接一塊地,首尾相接地放在地面上,包括直線平鋪和平面平鋪和彎曲平鋪和規則平鋪。壘高是先放一塊積木,再垂直放一塊積木,反復重復同一動作模式,包括單一積木封閉壘高和半圓相對壘高和單一積木間隔壘高。架空是用一塊積木蓋在兩塊相互之間有一定距離的積木上,從而把它們連接起來。圍合是運用多塊積木形成一個包圍圈,把一塊空間完全地包圍在裡面。組合是搭建一個建築物時,運用對稱和按規律排序等方法,將多種建構技能進行組合。
積木通常是立方的木頭或塑料固體玩具,一般在每一表面裝飾著字母或圖畫,容許進行不同的排列或進行建築活動積木有各種樣式,可開發兒童智力,可拼成房子,各種動物等。
⑩ 積木怎麼拼
第一種方式:適合新手操作
打開盒子後,按照每個零件包的編號開拆。比如:1-7號零件包,先拿出1號包,把裡面的積木進行分類。板型的積木,磚形的積木,還有特殊零件,裝飾零件等等。拼裝完第一包積木後,再按照編號打開第二包。
樂高的零件包編號,是非常重要的。從基礎搭建開始編號,一步步完成模型。一般情況下,按照這個順序拼裝,都不會出現漏拼。
第二種方式:進階版操作
一口氣把零件全部拆開,但是按照不同的顏色,不同的用途進行分類。這種辦法適用於老手,對於整套模型非常熟悉。哪個部位是安裝什麼顏色,什麼用途的零件,心裡都明明白白。
但是這種分類,需要多准備積木盒。有時候區分顏色,區分用途,也能用上7.8個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