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簡述常用的貨位分配方法

簡述常用的貨位分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9 22:45:46

如何做好倉儲貨位規劃

貨位規劃的定義是"將貨品合理納入倉庫設施,以實現物料搬運最優化和提高空間利用率的目標"。
1、如:將高周轉率的貨物分配在靠近收貨區的貨位,可以提高入庫存放的速度。但入庫存放只是一次性作業,如果操作者需要對該貨品進行多次補貨或揀貨,那麼把該物分配在靠近發貨月台或揀貨區的貨位,便更加有利。貨物貨位的規劃與調整是保持物流始終處於理想運行狀態的有效手段。但是,因為許多倉庫管理者沒有完全理解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忽略了經常性的貨位規劃與調整,直到有人抱怨倉庫不夠用、發現通道堆滿貨品的時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通過貨位規劃與調整,可以達到以下效果:按照合理的揀貨順序放置貨品,可以減少揀貨人員數量對應貨位規格,分配相應數量的單元化貨物,可以減少補貨人員數量平衡操作者的工作量,可以縮減作業周期、改善工作流程將容易混淆的貨物分配到不同的揀貨區,可以提高揀貨准確率以人機工程學理論規劃貨物最佳擺放位置,可以避免作業傷害在揀貨路徑上,將重量貨物規劃在前端、怕磕碰的貨物在後端,可以降低貨物破損,按照貨物高度分配貨位,在揀貨中實現貨物分層緊密碼放,可以提高托盤碼放效率,提高貨車車廂利用率。
通過調整倉庫布置、提高空間利用率,可以推遲或避免再建投資,發貨分類碼放,可以減少物流中心用戶端的二次分揀工作量,提高供應鏈整體效率貨位規劃與調整的重要性;在倉庫投入使用初期,就應該開始貨位規劃與調整。原因是,無論起初的貨位規劃如何完美,不斷改變的經營環境最終會導致目前規劃不再適用。在倉庫日常運作中,經營性的事項改變現有貨品擺放格局的情況時有發生,還要兼顧消防規定,日復一日,貨位合理分配與調整被漸漸淡忘,這正是眾多物流中心總是到倉庫不夠用的原因。而此時再進行貨位的重新規劃,其調整工作經常是艱巨的。貨位調整是日常性工作,應該避免到問題積累成堆時才著手解決,經常性貨位調整可以避免陷入上述窘境。
無論是著手建設一座新倉庫,還是想辦法改善現有倉庫的貨位布置,合理的貨物擺放方法都是既能節省投資,又能理想地提高倉庫效率的有效手段。通過資料庫軟體或電子表格應用程序,我們可以在幾天內就可以完成一個倉庫的貨位規劃調整工作。與WMS集成的貨位規劃設計、日常貨位調整軟體也已經被開發出來,對比其帶來的潛在收益,購買該類軟體的投入只是個零頭。
2.貨位規劃與調整,從哪裡開始?為了保證效果,在調整貨位之前,有幾項准備工作需要分步實施。包括:選擇貨位規劃策略、明確貨位規劃目標、數據收集和貨位規劃需求分析工作。沒有準備階段徹底的分析,就不可能實現理想的調整效果。

② 選擇貨位需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1、確保商品安全原則

為確保商品質量安全,在貨位的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怕潮、易霉、易銹的商品,應選擇乾燥或密封的貨位;怕光、怕熱、易溶的商品,應選擇低溫的貨位;怕凍的商品,應選擇不低於00C的貨位。

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放射性的危險品,應存放在郊區倉庫分類專儲;性能相互抵觸或有揮發性、串味的商品,不能同區存儲;消防滅火方法不同的商品,要分開儲存貨區;同一貨區的商品中,存放外包裝含水量過高的商品會影響鄰垛商品的安全;同一貨區儲存的商品中,要考慮有無蟲害感染的可能。

2、方便吞吐發運的原則

貨位的選擇,應符合方便吞吐的原則,要方便商品的進出庫,盡可能縮短收發貨作業時間。除此之外,還應該兼顧以下幾個方面:

收發貨方式。採取送貨制的商品,由於分嘜理貨、按車排貨、發貨的作業需要,其儲存貨位應靠近理貨、裝車的場地;採取提貨制的商品,其儲存貨位應靠近倉庫出口,便於外來提貨的車輛進出。

操作方法和裝卸設備。各種商品具有不同的包裝形態、包裝質地和體積重量,因而需要採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和設備。所以,貨位的選擇必須考慮貨區的裝卸設備條件與倉儲商品的操作方法適應。

貨物吞吐快慢,倉儲商品的流轉快慢不一,有著不同的活動規律。對於快進快出的商品,要選擇有利於車輛進出庫方便的貨位;滯銷久儲的商品,貨位不宜靠近庫門;整進零出的商品,要考慮零星提貨的條件;零進整出的商品,要考慮到集中發運的能力。

3、盡量節約倉容的原則

貨位的選擇,還要符合節約的原則,以最小的倉容儲存最大限量的商品。在貨位負荷量和高度基本固定情況下,應從儲存商品不同的體積、重量出發,使貨位與商品的重量、體積緊密結合起來。對於輕泡商品,應安排在負荷量小和空間高的貨位。對於實重商品,應安排在負荷量大而且空間低的貨位。

除此之外,在貨位的選擇和具體使用時,還可以根據倉儲商品具有吞吐快慢不一的規律,針對操作難易不一的特點,把熱銷和久儲、操作困難和省力的商品,搭配在同一貨區儲存,這樣,不僅能充分發揮倉容使用的效能,而且還能克服各個儲存區域之間忙閑不均的現象。


貨位編號的方法

1、倉庫內儲存場所的編號。整個倉庫內的儲存場所若有庫房、貨棚、貨場,則可以按一定的順序(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各自連續編號。庫房的編號一般寫在庫房的外牆上或庫門上,字體要統一、端正,色彩鮮艷、清晰醒目、易於辨認。

貨場的編號一般寫在場地上,書寫的材料要耐摩擦、耐雨淋、耐日曬。貨棚編號書寫的地方,則可根據具體而定,總之應讓人一目瞭然。

2、庫房編號。對於多層庫房的編號,常採用「三位數編號」、「四位數編號」或「五位數編號」。「三位數編號」是用三個數字或字母依次表示庫房、層次和倉間,如,131編號,表示1號庫房、3層樓、1號倉間。

「四位數編號」是用四個數字或字母依次表示庫房、層次、倉間和貨架,如,1331編號,表示1號庫房、3層樓、3號倉間、1號貨架。「五位數編號」是用五個數字或字母依次表示庫房、層次、倉間、貨架、貨格,如,13311,表示1號庫房,3層樓,3號倉間,1號貨架,1號貨格。

3、貨位編號。貨位布置的方式不同,其編號的方式也不同,貨位布置的方式一般有兩種,橫列式和縱列式。橫列式即貨位橫向擺放,可採用橫向編號。縱列式,即貨位縱向擺放,常採用縱向編號。

③ 貨位分配方法

貨位分配原則:
(1)可與隨機儲存、共用儲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則;
(2)可與定位儲存、分類儲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則。

④ 倉庫管理知識:什麼是貨位管理貨位管理分類有哪些

貨位管理是指對倉庫存放物資的貨位進行的規劃、分配、使用、調整等項工作。貨位管理的分類按照貨位的使用方式,分為固定貨位和自由貨位。為了便於對貨位的管理可採用貨位編號的方法,如採用「四號定位」法。若能利用計算機進行貨位管理則比較理想。它可以按照設定的條件分配提供貨位,並可進行各種查詢,隨時了解貨位利用情況。
自由貨位亦稱「自由料位」或「隨機貨位」。每一個貨位均可以存放任何一種物資(相互有不良影響者除外)。只要貨位空閑,入庫各種貨品均可存入。其主要優點是能充分利用每一個貨位,充分發揮每一個貨位的作用,提高物流中心的儲存能力。其缺點是每個貨位的貨品經常變動,每種物資沒有固定的位置,管理人員在收發查點時尋找貨品比較困難,影響工作效率並容易造成收發差錯。如利用計算機進行貨位管理,一般均採取自由貨位。
固定貨位亦稱「固定料位」。對某一貨位嚴格規定只能存放某一規格品種的貨品,而不能存放其它貨品。其主要優點是每一種貨品存放的位置固定不變,管理人員容易熟悉並記住各種貨品的不同貨位,便於收發查點,能提高收發貨效率並減少差錯。如繪製成貨位分布圖,非本庫管理人員也能比較容易地找到所需貨位。其缺點是不能充分利用每一個貨位,造成儲存能力的浪費。為了利用其優點,克服其缺點,存入貨架的小件貨品可不用固定貨位,就地堆垛的大宗貨品可採用自由貨位。

⑤ 庫位分配的分配原則

存儲策略是貨區規劃的大原則,還必須配合貨位指派原則才能決定存儲作業實際運作的模式。而隨機存儲策略產生的貨位指派原則,可歸納出以下幾項:
(一)與隨機存儲相配合的貨位指派原則
靠近出口原則:將剛到達的商品指派到離出口最近的空貨位上。
(二)與定位存儲相配合的原則
1.產品相關性原則
產品相關性大的被同時訂購的幾率較大,應盡可能放在相鄰的位置,以縮短提取路程,減少工作人員疲勞,同時也能簡化清點工作。產品相關性大小可以利用歷史訂單數據做分析。
2.產品類似性原則
3.產品相容性原則
相容性低的產品決不可放置在一起,以免損害品質,如煙、香皂、茶不可放在一起。
4.先進先出的原則
所謂先進先出(FIFO: First In, First Out),是指先入庫的物品先出庫的意思,此原則通常適應與壽命周期短的商品,如食品。作為庫存管理的手段,先進先出是必需的,但若產品形式變化少、產品壽命周期長、保管時的減耗與破損不易產生等情況是,則需要考慮先進先出的管理費用及所得到的利益。
5.產品尺寸原則
6.重量特性原則
7.位置標示原則
8.明了性原則
9.平衡不同區域揀貨員的任務量原則
10.提高揀貨效率原則
儲位指派審核演算法研究
倉儲作業管理和庫存管理是兩個緊密聯系的因素,他們對供應鏈成本有很大的影響。在倉儲作業中,一個很重要的要求就是改善貨物的存入和取出的效率和准確性,並實現自動化,減少成本。儲位指派幾乎影響了所有關鍵的倉儲作業過程,包括揀貨、生產效率、貨物定位、庫容利用和裝箱打包等。
在第一節中,分別介紹了三種不同的儲位指派方式:定位存儲、隨機存儲和分類存儲等,這三種方法各有優劣。在具體的入庫作業中,需要首先對儲位指派方式進行審核。在儲位指派審核時,應該進行採用一定的方法進行定量的計算,以作出科學的評判。
隨機儲位指派允許貨物存放在倉庫里的任何地方;專位存儲中,每個區域只可以放入一種特定的商品;而基於分類的庫位分配方法,首先把貨物分為若干類,然後為每一個類別預留一個存儲區域進行存儲。
在決定使用哪種儲位指派方式時,需考慮的因素主要有兩個:1.揀貨行程和成本。2.倉庫空間的利用率。即選擇哪種儲位指派方式取決於這兩個因素。
採用基於分類的儲位指派法為貨物進行儲位指派時,如何分類是關鍵。一般需參考貨物的COI系數。COI系數指的是cube-per-order,即每單位體積中的貨物被訂單取走的頻率。基於COI系數的儲位指派方式,優化了貨物的存儲位置布局,從而減小了揀貨成本。是目前廣泛使用的方法。
下面介紹一種儲位指派審核演算法。在下例中,有三種不同的貨品P1, P2和P3。下面將根據不同的儲位指派方式,計算存儲這三種貨品所用的庫用佔用量和揀貨成本等因素。最後在作一個對比,給出審核結果,並由客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取捨。三種貨品在四個時期中的庫存量,以及各個時期的平均出庫量(周轉量)如表1所示。
表1 儲位指派貨物信息表
Table 1 The Goods Information of the Storage Location assingment
分別依據各種儲位指派方式所採取的儲區分配方法,計算出上表中預留儲區庫位數,如表2和表3所示。在表2中,因為採取的是定位存儲方式,所以為P1預留的儲區大小以其最大的庫存量計算,為15。而在表4-3中,P1和P2分為一類,儲區的儲位數則按照該分類的物品的最大在庫量的總和設計。
表2定位存儲策略表
Table 2 The Storage Policy of the Dedicated Storage
表3分類存儲策略表
Table 3 The Storage Policy of the Class-Based Storage
以上兩種儲位指派方式的庫位分配結果圖如表4和表5所示。在表4中,「1」代表貨品P1,「2」代表貨品P2,「3」代表貨品P3。在表5中,「1」代表貨品P1和P2組成的分類,「2」代表貨品P3。
表4 定位存儲法庫位分配結果表5分類存儲法庫位分配結果
Table 4 The Treasury Allocation Table 5 The Treasury Allocation
of Dedicated Storage of Class-Based Storage

根據所需權重選擇權重系數
由以上的庫位分配結果,便可以計算出庫容佔用數量和揀貨行程。下表6將兩種儲位指派方式做一個對比。表中列出了庫存佔用成本以及揀貨成本,並計算出了總成本。在表6中,庫存佔用成本以庫位佔用數量來計算;揀貨成本是指,對於獨立劃分儲區的每類或每種貨物,從揀貨的I / O 點算起,到分配給該類或該種貨物的儲區的距心的距離。I/O點的位置位於整個庫區最下方的中央。
此外,還可以使用同種審核演算法和過程對其它的儲位指派方式進行審核,如:隨機存儲等,也可以審核在分類方法不同時的各種分類存放方式(例如可以把貨品P2和P3分為一類,或把P1和P3分在一類)的利弊,以便作出選擇。
表6 庫位分配方案審核結果
Table 6 The Comparison of the Storage Location Assignment Results
表6顯示了得出的最後比較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總成本最低的是表3所示的分類存儲方式,為232.5;其次是隨機存儲方式,為247.5;分類存放方式在庫容佔用量和揀貨成本方面佔有優勢,而隨機存放的優點是儲區設計可以較為緊湊,空間利用率較高,揀貨行程也短;定位存放則在對於揀貨人員熟悉貨物位置以及根據需求來安排貨物位置等方面更有優勢。
因為各個物流公司的情況不同,有的庫容成本高,所以比較重視節省庫容;有的時間要求較高,則更側重於降低揀貨成本,方便揀貨,提高出庫效率。若是兩者都考慮,則應使用基於分類的儲位指派方法。各種方式各有優劣,如何選擇儲位指派方式,具體的選擇和權衡,則是儲位指派審核演算法先進行計算,再由用戶設定其中具體因素的權重,得出最後的審核結果。
如果僅考慮揀貨成本,則定位存儲相對可使成本最低;相反,若僅考慮倉儲空間利用率,則完全的隨機存儲相對較好。然而,如果同時考慮以上兩個因素,最好的解決方案都不是以上兩種,而是分類存儲法。

⑥ 倉庫中貨位編號常用的方法有幾種

倉庫中貨位編號方法有:區段方式、品類群類別方式、地址式、坐標式

1、區段方式

此種編碼方式是以區段為單位,每個號碼所標注代表的貨位區域將會很大,因此適用於容易單位化的貨物,以及大量或保管周期短的貨物。在ABC分類中的A、B類貨物也很適合這種編碼方式。貨物以物流量大小來決定其所佔的區段大小;以進出貨頻率次數來決定其配置順序。

2、品類群類別方式

把一些相關性貨物經過集合以後,區分成好幾個品類群,再對每個品類群進行編碼。這種編碼方式適用於比較容易的商品群類別保管及品牌差距大的貨物。例如服飾、五金方面的貨物。

3、地址式

利用保管區域中的現成參考單位,例如是庫場的第幾棟、第幾保管區、排、行、層、格等,依照其相關順序來進行編碼。這些種編碼方式由於所標注代表的區域通常以一個貨位為限,且有相對順序可依循,使用起來容易明了又方便,是目前倉儲中心使用最多的編碼方式。

4、坐標式

利用空間概念來編排貨位的方式,這種編排方式由於對每個貨位定位切割細小,在管理上比較復雜,對於流通率很小,需要長時間存放的貨物即一些生命周期較長的貨物比較適用。

(6)簡述常用的貨位分配方法擴展閱讀

貨位編碼的標識

在貨物儲存作業中,必須經由標識的指引才能把貨物迅速放入正確的貨位。最重要的就是要協助引導取貨作業,正確無誤取得該取的貨物及數量。在了解了貨位編碼及貨物編號方法後,在靈活應用編碼編號原則的基礎上,在應用中還需要注意貨位編碼的標識問題,才能取得好的應用效果。

1、一般標識

一般情況下,必須配合整理整頓來進行貨位分類的標識,在每個貨位(貨架)上以大字明確地寫上品名、貨號、貨位、條碼等,以便容易地知道貨物放在哪裡。

2、暫存區標識

在儲存貨物時,通常應盡量避免在相同的貨位編碼中放置不同商品。如果由於空間限制不得不混用貨位的話,在相同的貨位編碼中,應放置相類似的貨物,這也需要標識非常清楚。

3、動管區標識

倉庫內有時設置動管儲區,主要是為揀選方便設置的,普遍採用流動貨架。貨架貨物的供給方式是由貨架前面取貨,貨架後面補貨。

⑦ 貨物安排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貨物保管場所的規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1)分區分類保管
分區分類保管是指按照貨物的性質(理化性質或使用方向)劃分出貨物類別,根據各類貨物儲存量的計劃任務,結合各種庫房、貨場、起重運輸設備的具體條件,確定出各庫房和貨場的分類儲存方案,使「物得其所,庫盡其用」。
①按理化性質對貨物進行分區分類保管。這樣的分區分類方法,便於倉庫對貨物採取相應的養護措施,便於進行清查盤點,便於提高貨位的利用率。
②按使用方向或按貨主對貨物進行分區分類保管。這樣的分區分類方法,便於倉庫發貨或貨主提貨,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即容易造成貨位的交叉佔用,以及貨物間相互產生影響。因此,通常情況下,通用貨物多按理化性質分類保管,專用貨物可按使用方向分類保管。
分類保管的原則是:貨物性質互有影響和相互抵觸的不能同庫保存;貨物保管要求溫濕度條件不同的不能存放在』一起;滅火方法不同的貨物必須分開保管;作業手段不同的也不宜存放在一起。
(2)分區定置、系列存放
分區定置就是按照貨物自身的理化性質與儲存要求,根據分庫、分區、分類的原則,將貨物固定區域與位置存放。系列存放是指在定置區域內,依貨物材質和型號規格等系列,按一定順序依次存放,並進行「四號定位」(也可以用「六號」或「八號」,以至更多),以便做到規格不串、材質不混,以及易於收貨、發貨。
(3)貨位存貨方式
貨位存貨方式主要有固定型和流動型兩種。
①固定型。固定型是一種利用信息系統事先將貨架進行分類、編號,並貼貨架代碼,各貨架內裝置的貨物事先加以確定的貨位存貨方式。在固定型管理方式下,各貨架內裝載的貨物長期是一致的,這樣從事貨物備貨作業較為容易,同時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也較為方便,這是因為只要第一次將貨架編號以及貨物代碼輸入計算機,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貨物出入庫動態,從而省去了不斷進行庫存統計的煩瑣業務。與此同時,在庫存發出以後,利用信息系統能很方便地掌握賬目以及實際的剩餘在庫量,及時補充庫存。
在採用這種貨位存貨方式時必須注意每一貨位的容量都應該大於在該貨位存放的貨物的最大在庫量,否則會出現貨位不足,貨物不能及時入庫的情況。
②流動型場所管理。流動型場所管理即所有貨物按順序擺放在空的貨架中,不事先確定各類貨物專用的貨架。流動型管理方式是基於各貨架內裝載的貨物是不斷變化的,在貨物變更登錄時出差錯的可能性較高。
固定型場所管理方式盡管具有準確性和便利性等優點,但是,它也有某些局限性,固定型管理和流動性管理各有一定的適用范圍。
一般來講,固定型管理適用於非季節性貨物、重點客戶的貨物,以及庫存貨物種類比較多且性質差異較大的情況;而季節性貨物或物流量變化劇烈的貨物,由於周轉較快,出入庫頻繁,更適應於流動型管理。

⑧ 配貨的方法

配貨作業基本上採用機械化設備,主要採用兩種方法:
第一種 播種方式。即將需要配送數量較多的同種商品集中搬運到發貨場所,然後將每一貨物所需的數量取出,分放到每貨位處(每一貨位對應一分店),直至配貨完畢,然後再將下一種商品按上述方法在每貨位上分配。
第二種 摘果方式。即搬運車往返於保管場所,按分店要求從某個貨位上取下某種商品巡迴完畢後就完成了一個分店的配貨,接著再對下一個分店配貨。前者適合於品種少,分店多的快遞配貨,後者適合於品種多,分店少的物流配貨。發貨是配送中心管理的最後一道環節。

⑨ 簡述兩種常見的分揀配貨作業方式。並詳述他們的優缺點

分揀配貨作業的方式:
一、揀選式配貨
揀選式配貨作業是分揀人員或分揀工具巡迴於各個儲存點並將分店所需貨物取出,完成配貨任務,貨位相對固定,而分揀人員成分揀工具相對運動。
二、分貨式配貨
(一)「人到貨」分揀方法
這種方法是分揀貨架不動,即貨物不運動,通過人力揀取貨物。在這種情況下,分揀貨架是靜止的,而分揀人員帶著流動的集貨貨架或容器到分揀貨架,即揀貨區揀貨,然後將貨物送到靜止的集貨點。
(二)分布式的「人到貨」分揀方法 這種分揀作業系統的分揀貨架也是靜止不動,但分貨作業區被輸送機分開。這種分揀方法也簡稱為「貨到皮帶」法。
三、分揀式配貨
(一)「貨到人」的分揀方法
這種作業方法是人不動,托盤(或分揀貨架)帶著貨物來到分揀人員面前,再由不同的分揀人員揀選,揀出的貨物集中在集貨點的托盤上,然後由搬運車輛送走。
(二)閉環「貨到人」的分揀方法
閉環「貨到人」分揀方法中載貨托盤(即集貨點)總是有序地放在地上或擱架上,處在固定位置。輸送機將分揀貨架(或托盤)送到集貨區,揀貨人員根據揀貨單揀選貨架中的貨物,放到載貨托盤上,然後移動分揀貨架,再由其它的分揀人員揀選,最後通過另一條輸送機,將揀空後的分揀貨架(揀選貨架)送回。
四、自動分揀式配貨
自動化分揀系統的分揀作業與上面介紹的傳統分揀系統有很大差別,可分為三大類:自動分揀機分揀、機器人分揀和自動分類輸送機分揀。
(一)自動分揀機分揀系統
自動分揀機,一般稱為盒裝貨物分揀機。是葯品配送中心常用的一種自動化分揀設備。這種分揀機有兩排傾斜的放置盒狀貨物的貨架,架上的貨物用人工按品種、規格分別分列堆碼;貨架的下方是皮帶輸送機;根據集貨容器上條碼的掃描信息控制貨架上每列貨物的投放;投放的貨物接裝進集貨容器,或落在皮帶上後,再由皮帶輸送進入集貨容器。
(二)機器人分揀系統與裝備
與自動分揀機分揀相比,機器人分揀具有很高的柔性。
(三)自動分揀系統
當供應商或貨主通知配送中心按訂單發貨時,自動分揀系統在最短的時間內可從龐大的存儲系統中准確找到要出庫的商品所在的位置,並按所需數量、品種、規格出庫。自動分揀系統一般由識別裝置、控制裝置、分類裝置、輸送裝置組成,需要自動存取系統(AS/RS)支持。

⑩ 貨位使用有何方式選擇貨位要遵循哪些原則

倉庫貨位的使用有三種方式: ①固定貨物的貨位 ②不固定貨物的貨位 ③分類固定貨物的貨位 選擇貨位的原則: 根據貨物的尺寸,數量,特性,保管要求選擇貨位 保證先進先出,緩不圍急 出入庫

閱讀全文

與簡述常用的貨位分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人訓練模式開啟方法 瀏覽:121
種植百合土壤消毒方法 瀏覽:736
化糞池兩端連接方法 瀏覽:607
注冊不了滴滴有什麼方法嗎 瀏覽:863
簡單麻花的編織方法 瀏覽:164
倒立團身訓練方法 瀏覽:725
特崗中教育學教學方法選用依據 瀏覽:555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9
尋找八脈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3
地膜覆蓋率計算方法 瀏覽:275
國內外教學方法改革方案 瀏覽:376
電腦快速補齊溫濕度方法 瀏覽:177
血管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191
食用酒精勾兌白灑方法 瀏覽:504
檢測nacl的方法 瀏覽:809
coolpad3G手機解鎖方法 瀏覽:55
心理各學派研究方法 瀏覽:864
臨床測定排卵方法有哪些 瀏覽:387
萬年高效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470
氨氮分析儀檢測方法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