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井岡黴素可以打大蒜嗎
有效成分21種,產品2,200多個。主要產品為:阿維菌素、井岡黴素、春雷黴素。近期新登記產品有:中生菌素、寧南黴素、依維菌素(殺線蟲、衛生用)。
天敵生物類農葯品種
赤眼蜂和平腹小蜂產品在我國已登記並商品化,登記產品4種,主要是殺蟲卵卡、殺蟲卵袋。主要天敵產品有:赤眼蜂 、平腹小蜂等。
● 生物農葯如何使用?
微生物農葯
掌握溫度 微生物農葯的活性與溫度直接相關,使用環境的適宜溫度應當在15℃以上,30℃以下。低於適宜溫度,所噴施的生物農葯,在害蟲體內的繁殖速度緩慢,而且也難以發揮作用,導致產品葯效不好。通常,微生物農葯在20~30℃條件下防治效果比在10~15℃間高出1~2倍。
把握濕度 微生物農葯的活性與濕度密切相關。農田環境濕度越大,葯效越明顯,粉狀微生物農葯更是如此。最好在早晚露水未乾時施葯,使微生物快速繁殖,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避免強光 紫外線對微生物農葯有致命的殺傷作用,在陽光直射30和60min,微生物死亡率可達到50%和80%以上。最好選擇陰天或傍晚施葯。
避免雨水沖刷 噴施後遇到小雨,有利於微生物農葯中活性組織的繁殖,不會影響葯效。但暴雨會將農作物上噴施的葯液沖刷掉,影響防治效果。要根據當地天氣預報,適時施葯,避開大雨和暴雨,以確保殺蟲效果。
另外,病毒類微生物農葯專一性強,一般只對一種害蟲起作用,對其他害蟲完全沒有作用,如小菜蛾顆粒體病毒只能用於防治小菜蛾。使用前要先調查田間蟲害發生情況,根據蟲害發生情況合理安排防治時期,適時用葯。
植物源農葯
預防為主 發現病蟲害及時用葯,不要等病蟲害大發生時才防治。植物源農葯葯效一般比化學農葯慢,用葯後病蟲害不會立即見效,施葯時間應較化學農葯提前2~3天,而且一般用後2~3天才能觀察到其防效。
與其他手段配合使用 病蟲害危害嚴重時,應當首先使用化學農葯盡快降低病蟲害的數量、控制蔓延趨勢,再配合使用植物源農葯,實行綜合治理。
避免雨天施葯 植物源農葯不耐雨水沖刷,施葯後,遇雨應當補施。
生物化學農葯
生物化學農葯是通過調節或干擾植物(或害蟲)的行為,達到施葯目的。
1.性誘劑 性誘劑不能直接殺滅害蟲,主要作用是誘殺(捕)和干擾害蟲正在交配,以降低害蟲種群密度,控制蟲害過快繁殖。因此,不能完全依賴性引誘劑,一般應與其他化學防治方法相結合。如使用桃小食心蟲性誘芯時,可在蛾峰期田間始見卵時結合化學葯劑防治。
開包後應盡快使用 性誘劑產品易揮發,需要存放在較低溫度的冰箱中,一旦打開包裝袋,應盡快使用。
避免污染誘芯 由於信息素的高毒敏感性,安裝不同種害蟲的誘芯前,需要洗手,以免污染。
合理安放誘捕器 誘捕器放的位置、高度、以及氣流都會影響誘捕效果。如斜紋夜蛾性引誘劑,適宜的懸掛高度為1~1.5m;保護地使用可依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小白菜類蔬菜田應高出作物0.3~1m;高秸稈類蔬菜田可掛在支架上;大棚類作物可掛在棚架上。
防止危害益蟲 使用信息素要防止對有益昆蟲的傷害。如金紋細蛾性誘芯對壁蜂有較強的誘殺作用,故果樹花期不宜使用。用於測報時,觀測圃及鄰近的果園果樹花期不宜放養壁蜂和蜜蜂。
按規定時間及時更換誘芯
2.植物生長調節劑 選准品種適時使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會因作物種類、生長發育時期、作用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應。使用時應按產品標簽上的功能選准產品,並嚴格按標簽標注的使用方法,在適宜的使用時期使用。
掌握使用濃度 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不是「油多不壞菜」。要嚴格按標簽說明濃度使用,否則會得到相反的效果。如生長素在低濃度是促進根系生長,較高濃度反而抑制生長。
葯液隨用隨配以免失效均勻使用 有些調節劑如赤黴素,在植物體內基本不移動,如同一個果實只處理一半,會致使處理部分增大,造成畸形果。在應用時注意噴布要均勻細致。
不能以葯代肥 即使是促進型的調節劑,也只能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起作用。
蛋白類、寡聚糖類農葯
該類農葯(如氨基寡糖素、幾丁聚糖、香菇多糖、低聚糖素等)為植物誘抗劑,本身對病菌無殺滅作用,但能夠誘導植物自身對外來有害生物侵害產生反應,提高免疫力,產生抗病性。使用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應在病害發生前或發生初期使用 病害已經較重時應選擇治療性殺菌劑對症防治。
葯液現用現配 不能長時間儲存,無內吸性,注意噴霧均勻。
天敵生物
目前應用較多的是赤眼蜂和平腹小蜂。提倡大面積連年放蜂,面積越大防效越好,放蜂年頭越多,效果越好。使用時需注意:
合理存放 拿到蜂卡後要在當日上午放出,不能久儲。如果遇到極端天氣,不能當天放蜂,蜂卡應分散存放於陰涼通風處,不能和化學農葯混放。
准確掌握放蜂時間 最好結合蟲情預測預報,使放蜂時間與害蟲產卵時間相吻合。
與化學農葯分時施用 放蜂前5天、放蜂後20天內不要使用化學農葯。
抗生素類農葯
抗生素類農葯的使用同化學農葯,如阿維菌素、多殺黴素等。但多數抗生素類殺菌劑不易穩定,不能長時間儲存,如井岡黴素,容易發霉變質。葯液要現配現用,不能儲存。某些抗生素農葯如春雷黴素、井岡黴素等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農作物撒施石灰和草木灰前後,也不能噴施。
B. 井岡黴素可以防治玉米銹病嗎
井岡黴素一般不單獨使用防治玉米銹病,通常跟其它葯物聯合使用。用多菌靈和井岡黴素進行防治。
玉米銹病,主要侵害玉米葉片,重者也危害玉米苞葉和葉鞘。發病初期,在葉片基部和上部主脈及兩側,散生或聚生淡黃色斑點,後突起形成紅褐色皰斑,即病原夏孢子堆。後期病斑形成黑色皰斑,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銹病發生嚴重時,葉片上布滿孢子堆,造成大量葉片乾枯,失去光合作用,植株早衰,籽粒不飽滿,導致減產。嚴重時,可造成葉片從受害部位折斷,全株乾枯,減少嚴重。
C. 水稻用葯,井岡蠟芽菌可以和三環唑一起使用嗎,我看井岡蠟芽菌使用說明好像不可以和其他殺菌劑一起使用
完全可以一起使用,井岡黴素本身就可以跟三環唑一起使用,也能跟蠟芽菌混用。可放心使用
D. 水稻封行用什麼葯好井岡黴素這個時候用有用嗎
水稻封行時注意防治紋枯病、葉瘟病、稻飛虱、稻縱巻葉螟等病蟲,用阿維菌素加井岡黴素加吡蚜酮加稻瘟靈或用甲維鹽加苯醚甲環唑.丙環唑加噻蟲嗪加三環唑進行防治。井岡黴素用於防治紋枯病效果很好的,這個時期使用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E. 種玉米一般在什麼情況下使用農葯怎麼使用
一般在玉米出現病害的情況下使用農葯了,使用方法如下:
1、玉米大葉斑病:自心葉末至雄穗期或發病初期,每667平方米噴50%皓素精可濕性粉劑50克或80%速克精可濕性粉劑60克,分3次。常用的葯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50%甲基甲苯噻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300倍、25%苯菌靈乳劑800倍、40%克溫散乳劑800-1000倍。每 10 天一次。
5、玉米彎孢葉斑病:土司特對玉米彎孢葉斑病的分生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有很強的抑製作用,田間試驗的防病效果也很好。因此,土吉特可作為生產中玉米彎孢葉斑病防治的首選。代森錳鋅和百菌清對分生孢子萌發抑製作用強,對菌絲體生長抑製作用弱。因此,它們可以作為疾病早期的保護劑。多硫化物、甲基丁苯菌靈和多菌靈對菌絲體的生長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對分生孢子的萌發抑製作用較弱。因此,它們可以在生產中用作治療劑。保護劑和治療劑交替或聯合使用,不僅可以提高防治效果,而且可以防止細菌對單一葯劑產生抗葯性。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灌溉效果好。常用葯劑有40%新興乳劑1000倍、6%樂必更可濕性粉劑2000倍、50%土雞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12.5%阿克唑可濕性粉劑4000倍、50%速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和58%曼可澤可濕性粉劑1000 次。
F. 井岡黴素在什麼條件下穩定
井岡黴素
【英文名稱】:validamycin A
【分子式】:C20H35O13N·H2O
【分子量】:515.51
【性狀】:純品為白色結晶粉未,為弱鹼性水溶性抗菌素,吸濕性強。
【毒性】:低毒。對人、畜安全,對皮膚、眼睛均無刺激作用。對魚、蝦均無毒。
【應用范圍】:井岡黴素是內吸性很強的抗菌素,被植物吸收後,接觸菌體,很快被菌絲細胞吸收並在菌絲內傳導,干擾和抑制菌體細胞的正常生長反應而起治療作用。主要用於防治水稻紋枯病,兼有保護和治療作用,也可以用於防止小麥紋枯病、稻曲病,玉米大斑病,蔬菜立枯病和根腐病,棉花、豆類、人參立枯病等。
【使用方法】:
水溶性粉劑:水稻每畝用葯25克,加水75-100公斤稀釋攪勻噴霧;或加水250-300公斤潑澆。
2、3%水劑:每畝用170-250克,加水75-100千克,稀釋攪拌噴霧;或加水250-300千克潑澆。其他
水劑品種根據其不同含量,按照比例相應減少用葯量。
使用時噴霧、拌種、灌土等。可與樂果、殺蟲脒、殺螟丹等農葯混用。
【注意事項】
與酸性農葯混用,安全間隔期14天。
施葯保持稻田水深3-6厘米。
本劑應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倉庫中,並注意防霉、防熱、防凍。
參考:http://cache..com/c?word=%BE%AE%B8%D4%3B%C3%B9%CB%D8%2C%CB%B5%C3%F7%3B%CA%E9&url=http%3A//www%2Eccebbs%2Ecom/forum/dispq%2Easp%3Flid%3D193519&p=&user=
G. 井崗黴素 阿維菌素 農抗120 赤黴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井崗黴素、 阿維菌素、 農抗120與赤黴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一、井崗黴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簡介
井岡黴素是一種放線菌產生的抗生素,具有較強的內吸性,易被菌體細胞吸收並在其內迅速傳導,干擾和抑制菌體細胞生長和發育。主要用於水稻紋枯病,也可用於水稻稻曲病、玉米大小斑病以及蔬菜和棉花、豆類等作物病害的防治。多年大規模的田間使用結果充分顯示其「防效高、無葯害、無污染」的環保型農葯的特點,深受國內外用戶歡迎。
2、使用方法
(1)水稻病害的防治
紋枯病一般在水稻封行後至抽穗前期或盛發初期,每次每畝用5%可溶性粉劑100-150克,兌水75-100公斤,針兌水稻中下部噴霧或潑澆,間隔期7-15天,施葯1-3次;水稻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期,每畝用5%水劑100-150毫升,兌水50-75公斤噴霧。
(2)棉花立枯病的防治
用5%水劑500-1000倍液,按3毫升/平方米葯溶液量灌苗床。
(3)麥類紋枯病的防治
每100公斤種子用5%水劑600-800毫升,對少量的水均勻葉噴在麥種上面,攪拌均勻,堆悶幾小時後播種。也可在田間病株率達到30%左右時,每畝用5%井岡黴素水劑100-150毫升,兌水60-75公斤噴霧。
3、注意事項
(1)可與除鹼以外的多種農葯混用。
(2)屬抗菌素類農葯,應存放在陰涼乾燥處,並注意防腐、防霉、防熱。
(3)粉劑在晴朗天氣可早、晚兩頭趁露水未乾時噴施,夜間噴施效果尤佳,陰雨天可全天噴施,風力大於3級時不宜噴粉。
(4)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倉庫中,並注意防霉、防熱、防凍。
(5)保質期2年,保質期內粉劑如有吸潮結塊現象,溶解後不影響葯效。
二、阿維菌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簡介
阿維菌素對蟎類和昆蟲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不能殺卵。作用機制與一般殺蟲劑不同的是干擾神經生理活動,刺激釋放γ-氨基丁酸,而氨基丁酸對節肢動物的神經傳導有抑製作用。蟎類成蟲、若蟲和昆蟲幼蟲與阿維菌素接觸後即出現麻痹症狀,不活動、不取食,2~4天後死亡。因不引起昆蟲迅速脫水,所以阿維菌素致死作用較緩慢。阿維菌素對捕食性昆蟲和寄生天敵雖有直接觸殺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殘留少,因此對益蟲的損傷很小。阿維菌素在土內被土壤吸附不會移動,並且被微生物分解,因而在環境中無累積作用,可以作為綜合防治的一個組成部分。調制容易,將制劑倒入水中稍加攪拌即可使用,對作物亦較安全。據中國農葯毒性分級標准,阿維菌素屬高毒殺蟲劑。早期中毒症狀為瞳孔放大,行動失調,肌肉顫抖。一般導致患者高度昏迷。
2、使用方法
(1) 防治小菜蛾、菜青蟲
在低齡幼蟲期使用1000-1500倍2%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1%甲維鹽,可有效地控制其為害,葯後14天對小菜蛾的防效仍達90-95%,對菜青蟲的防效可達95%以上。
(2) 防治金紋細蛾、潛葉蛾、潛葉蠅
美洲斑潛蠅和蔬菜白粉虱等害蟲,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蟲發生期用3000-5000倍1.8%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高氯噴霧,葯後7-10天防效仍達90%以上。
(3)防治甜菜夜蛾
用1000倍1.8%阿維菌素乳油,葯後7-10天防效仍達90%以上。
(4)防治果樹、蔬菜、糧食等作物的葉蟎、癭蟎、茶黃蟎和各種抗性蚜蟲
使用4000-6000倍1.8%阿維菌素乳油噴霧。
(5)防治蔬菜根結線蟲病
按每畝用500毫升,防效達80-90%。
3、注意事項
(1)施葯時要有防護措施,戴好口罩等。
(2)對魚高毒,應避免污染水源和池塘 等。
(3)對蠶高毒,桑葉噴葯後40天還有明顯毒殺蠶作用。
(4)對蜜蜂有毒,不要在開花期施用。
(5)最後一次施葯距收獲期20天。
三、農抗120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簡介
農抗12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是一種高效、廣譜、內吸強、緩抗性、無污染、無殘留、無公害、毒性低、與環境相容性好、同自然相和諧的多種用途的殺菌劑。也是我國目前應用開發時間最早、推廣面積最大、應用作物最多、施用效果最好的優秀生物農葯之一。
其菌種由中國農科院土肥所1957年從該院北圃場棉花地根部分離得到,1978年開始工業化生產,定名為農抗120。
農抗120水劑可用於噴霧、拌種、灌根、塗抹,對西瓜、蔬菜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和小麥的白粉病、炭疽病,蘆筍莖枯病,水稻紋枯病,蘋果腐爛病等均有防治效果。
2、使用方法
(1)防治作物白粉病、炭疽病、紋枯病
在病害發生初期,用2%水劑150-200倍液或4%水劑300-4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2)灌根法防治西瓜、黃瓜、甜椒枯萎病和其它土壤病害
將植株根部土壤扒開,用2%水劑150-200倍液或4%水劑300-400倍液澆灌,每株灌0.25公斤葯液。隔7天灌1次,連灌2-4次。發病較重的地塊可適當提高葯液濃度。苗床期也可用同樣稀釋倍數的葯液潑澆幼苗1-2次。
(3)防治作物種傳病害
用2%水劑150-200倍液浸種6-12小時,撈出後晾乾播種。或用同樣濃度的葯液均勻地噴在種子上堆悶4-6小時,稍晾後播種。
(4)防治果樹腐爛病
先將病疤刮除干凈,再用4%水劑10倍稀釋液塗抹病疤處。
3、注意事項
(1)在施用時不可同波爾多液、松鹼合劑、石硫合刺及其他鹼性農葯、化肥、微肥和激素混配混用。同時施用前應清洗噴霧器械,防止鹼f生葯渣、葯殘混雜、分解失效。
(2)農抗120的預防保護作用優於治療殺滅作用,故應著重用於預防性的噴霧、作用明顯。例如防治瓜類枯萎病,應該在苗期噴葯,抑制病菌在植物體內蔓延。
(3)枯萎一類的真菌病害在苗期感病(病菌已侵染植株,但無症狀),座果期顯病,用葯一定要早。例如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是浸種>苗床灌根>移栽或直播田灌根>莖葉噴霧。
(4)土傳病害的病菌會連續侵染,使作物體內的病菌不斷積累繁殖,致使作物病害加重,因此施用農抗120,不能只噴葯一次,應該連續噴葯2~3次,每隔15~16天噴葯一次,才可湊效,病害不再復發。
(5)由於農抗120的抑菌作用在時間上有一個「滯後效應」,因此在病害常發區和西瓜重茬地,預測年年發病區,在作物苗期未發病前或剛發病時就應該噴葯,這樣農抗120液作物吸收以後,就在作物體內佔有一定的「生態位」 ,枯萎病菌要侵入,孢子要萌發,菌絲耍伸展、鐮刀菌酸要致桔,就沒有了「位置」 ,受到了阻力,於是作物就產生了免疫力,這就是農抗120的保護機制。
(6)農抗120用於灌根以天晴少雨,土壤乾燥效果最好;田間漬水,雨後上濕不篷灌根:尤其是土壤濕度飽和,效果最差。
(7)茄子、西葫蘆和蘋果紺某些品種的幼果期對農抗12O較敏感,慎用。
(8)塑料大硼施用,噴葯後注意通風通氣。
四、赤黴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簡介
赤黴素,廣泛存在的植物激素。化學結構屬於二萜類酸,由四環骨架衍生而得。赤黴素種類至少38種,應用於農業生產,可刺激葉和芽的生長,提高產量。用於馬鈴薯、番茄、稻、麥、棉花、大豆、煙草、果樹等作物,促進其生長、發芽、開花結果;能刺激果實生長,提高結實率,對水稻、棉花、蔬菜、瓜果、綠肥等有顯著的增產效果。赤黴素不溶於水,但可溶於酒精。
2、使用方法
(1)赤黴素粉劑
赤黴素粉劑不溶於水,使用時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溶解,再加水稀釋到所需濃度,水溶液容易失效,要現用現配。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以免失效。如生產的純凈赤黴素(每包1克),可先用3-5毫升酒精溶解,然後兌水100公斤即變成10ppm液,兌水66.7公斤,即為15ppm的水溶液。如果使用的赤黴素粉劑含量為80%(每包1克裝),同樣要先用3-5毫升酒精將其化開,然後兌水80公斤,即為10ppm的稀釋液,兌水53公斤則為15ppm液。
(2)赤黴素水劑
赤黴素水劑在使用中一般不需要酒精溶解,直接稀釋便可以使用。菜寶,使用時直接稀釋使用,稀釋倍數為1200-1500倍液。
(3)促使黃瓜、西瓜多開雄花
在黃瓜的1葉期,用4%的赤黴素乳油500倍液或菜寶800-1000倍液葉面噴霧,在西瓜的2-3葉期,用4%的赤黴素乳油8000倍液葉面噴霧。
(4)促進土豆、豌豆、扁豆發芽
用4%的赤黴素乳油800倍液,浸種24小時,撈出後(由於切開有傷口,土豆還需用草木灰或其它葯劑消毒)播種。
(4)使芹菜、菠菜、散葉生菜葉片肥大
收獲前20天,用4%的赤黴素乳油4000倍液葉面噴霧,或菜寶800-1000倍液葉面噴霧,隔5天再噴1次(這是目前種植戶所掌握的最常見一種用法)。
(5) 提高黃瓜、茄子、番茄坐果率
開花期用或菜寶800-1000倍液葉面噴霧或4%的赤黴素乳油800倍液噴花。
(6)西瓜採收前用4%的赤黴素乳油2000-4000倍液噴瓜,還可有效延長西瓜貯存期。
3、注意事項
(1)噴施赤黴素在日平均氣溫23℃以上的天氣進行,因為氣溫低時花、果不發育,赤黴素不起作用。
(2)噴施時要求細霧快噴,將葯液均勻地噴到花上。如果濃度過大,就會導致植株徒長、白化,甚至枯死或畸形。
(3)市場上赤黴素生產廠家較多有效成分含量不一致,建議在使用時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噴施。
(4)由於赤黴素使用時需要精量配置,要求專人把關集中統一配備使用。
H. 農葯登記證號pd88109-19
科諾 農葯登記證號:PD88109-19
農葯生產許可證(或生產批准文件)號:
產品標准號:
產品性能(用途):
本品是內吸作用較強的農用抗菌素,當植物紋枯病菌的菌絲接觸到井岡黴素後,能很快被菌體細胞吸收並在菌體內傳導,干擾和抑制菌體細胞正常生長發育,具有保護和治療雙重功效。
注意事項:
1.施用前請詳細閱讀產品標簽,並按標簽說明使用。 2.施用時注意安全防護,應穿戴防護服和手套,避免與皮膚、眼睛接觸,防止由口鼻吸入。 3.施葯時應保持稻田水深3-6厘米。 4.本品吸濕性強,在保質期內,如有結塊不影響葯效。 5.本品安全間隔期為14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本品2次。 6.不要在魚塘等水體處清洗施葯器械。 7.用過的容器應妥善處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隨意丟棄。
中毒急救:
本品低毒,若誤服,出現不適症,請攜帶此標簽到醫院接受治療,醫生應對症處治病人。
儲存和運輸:
本品應貯存在通風、乾燥處,嚴防潮濕和日曬。遠離兒童、火源及熱源,不能與食品、飲料、糧食、飼料等混合貯存和運輸。
凈含量(重量): 毫升(克) 生產日期: 年 月 日 批號: 有效期:2年
井岡黴素(20%)
有效成分含量:16%
劑型:可溶粉劑
使用技術和使用方法:
作物(或范圍) 防治對象 制劑用葯量 使用方法
草坪 褐斑病 400-800倍液 噴霧
水稻 紋枯病 31.3-46.9克/畝 噴霧、潑澆
小麥 紋枯病 43.8-56.3克/畝 噴霧
(注:(1)公頃用制劑量=畝用制劑量×15
(2)總有效成分量濃度值(毫克/千克)=(制劑含量×1000000)÷制劑稀釋倍數)
1. 本品應於紋枯病發病初期開始用葯,注意噴霧均勻,葯液噴在稻株中下部。病情嚴重時,應在登記劑量范圍內選用高劑量和增加用葯次數。 2.在晴朗天氣可早晚兩頭趁露水未乾時噴葯,夜間噴葯效果尤佳,陰天可全天噴葯,風力大於3級時不宜噴葯。
生產企業名稱:武漢科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關南工業園郵編:430074
電話:027-87514086 傳真:027-87514063 網址:www.kenuo.com.cn
I. 怎樣使用生物殺菌劑防治小麥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主要為害小麥的葉鞘和莖稈。在小麥拔節後的發病初期,先在植株下部近地表處的葉鞘上出現邊緣淺褐色、中間為灰白色的雲紋狀病斑。病斑擴大後可連片形成花稈,嚴重的造成植株基部1、2節變黑甚至腐爛而導致死株現象;莖稈上病斑呈梭形、縱裂,病斑擴大後連片造成爛莖。由於花稈、爛莖而致使小麥抽不出穗來而形成枯孕穗,或造成在抽穗後形成枯白穗(結實少、籽粒癟瘦)。該病的發生可導致小麥的穗粒數減少,千粒重降低,甚至形成白穗,也可引發倒伏,對小麥的產量影響很大。主要以菌核附著在病殘體上或落入土中越夏或越冬,成為初侵染的主要來源。被害植株上菌絲伸出寄主表面,對鄰近麥株蔓延進行再侵染。冬麥播種過早、太密,冬前麥苗過旺或使用氮肥過多,麥苗徒長以及春季遭受低濕寒害、脫肥或灌水太多的麥田,發病均較重。
防治小麥紋枯病的生物殺菌劑主要有多抗黴素、嘧啶核苷類抗菌素、井岡黴素和木黴菌。
(1)多抗黴素使用3%多抗黴素水劑,用900~1200倍液噴霧,如病情較重,隔7天再噴1次。(2)嘧啶核苷類抗菌素使用4%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水劑600~800倍液噴霧。注意在發病初期噴葯,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3)井岡黴素使用5%井岡黴素水劑。採用拌種法,每100千克小麥種,用600~800毫升,對少量水,用噴霧器均勻噴在麥種上,邊噴邊拌,拌勻後堆悶幾小時後播種。田間麥株紋枯病株率達到30%左右時,每畝用100~150毫升,對水60~75千克噴淋植株莖部,重病田隔15~20天後再噴1次。(4)木黴菌用1億活孢子/克木黴菌水分散粒劑。每1千克種子用25~50克拌種,或用每公頃750~1500克,即每畝50~100克拌種或順壟灌根兩次。
J. 井岡黴素:井岡黴素有毒嗎噴施蔬菜多少天可以食用
這是一個安全間隔期的問題,農葯使用的安全間隔期是使用說明上一項重要的內容,在說明中必須清楚標注,各廠生產的產品可能在安全間隔期上有一定的差異,要以你使用的產品上標注的安全間隔期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