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小樂器使用方法圖片

小樂器使用方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2-05-29 12:09:49

如何製作自己的小樂器

具體方法如下:
1、首先准備小號紙碟兩個,打孔機,顏料,金色毛根,鈴鐺,小石子;
2、將紙碟的背面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
3、將兩個紙碟正面相對,在紙碟邊打出幾個小孔,並在紙碟里放一些小石子;
4、然後用毛根穿過小孔繫上鈴鐺即可完成簡易的小樂器。

② 小鼓棒樂器的打擊技巧有哪些

手臂不動,用手腕打擊。打擊時不論高低.輕重.快慢都不能影響手腕自然順暢的動作。鼓棒頭的打擊位置兩點要越靠近越好。因為音色的關系,如果兩點距離太遠的話,音色會產生很明顯的兩種不同的聲音,如此便影響了演奏的品質了。所以一開始練習時,一定得養成這個好習慣。在小鼓上的打擊位置通常不是在小鼓的正中心。因為直接打正中心的音色太直接且太暴了。假想小鼓中心有一8到10公分直徑的圓。此圓的圓周位置便是在小鼓上最佳的打擊位置。不要問為什麼?試了就知道。關於打擊時的運動方式,簡單的來說是一種連續性的動作,就有如拍皮球時彈動的感覺。所以練習時或許可以想像自己的雙手是顆球,多去想像彈的感覺。

打擊方法

1.Downstroke: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之後,停再距鼓面約一寸的高度上。

2.Upstroke:以一寸的高度向下打擊之後,迅速的拉高回到Downstroke的起動點。

3.Tap:起動點在距鼓面約一寸的高度輕輕的向下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4.Fullstroke: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上述四種打擊法請先用單手確實的練習,用很慢很慢的速度,確實的做好每一個動作之後再練習另一手,等雙手都可確實做到要求動作之後,再雙手一起練習。請用節拍器練習,由最慢的速度開始練起。這幾個練習是枯燥而乏味的,但對往後的技巧有相當大的幫助,所以請耐著性子的多少練一些吧!在往後的篇章里我會在適時的地方加以解釋其關聯性。

單擊練習:對一般人來說關於單擊練習通常是不會有太多問題的!!不過在這里還是要告訴大家一些應該要注意且特別加強的要點。

③ 筷子自製小樂器的做法

筷子自製拉丁鼓方法步驟

准備材料:兩個瓶蓋,一根木筷,三根棉簽,熱熔膠,水彩筆,剪刀。

1,使用剪刀,將木筷跟棉簽截成下圖所示的長短大小。

④ 小提琴的使用方法

早期的小提琴譯名為」梵啞鈴〃或是」懷娥鈴〃,小提琴的聲音可與人的聲音相提並論,甚至不局限於」唱〃的方面。更可以擁有高超的技巧,在演奏中,人們不僅能聆聽悅耳的音樂,更可看出演奏者的技巧,使曲子更為生動。

雖然小提琴輕的出奇,但上緊弦後小提琴變成受很大的壓力及張力。面板的承受壓力約有11公斤。E弦定準了音後,張力可達到9公斤強;而G弦則有6公斤。4弦加起來後,就有30多公斤了!然而這渾然一體的琴身,由許多部件組成,部件的數目70件以上,其中顯然有力學的匠心。

說到提琴便會想到300年前有名的制琴師,史特拉瓦底、阿瑪弟、瓜耐里、史坦納等,有這些頂級的制琴師,才能讓提琴演奏出美好的音樂,最值得一提的演奏家,如:帕格尼尼,將提琴的演奏技巧升級,演變至今,有許多都可供後人學習呢!

小提琴是弦樂器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員,音高、音色優美而易表現,使得感情的表現出色,且由於具靈活性及音域相當寬闊,成為最理想的獨奏樂器,並獲得樂器之後的美稱,用高音譜表記譜。

小提琴是由大約70多塊不同的木片組合而成的。漩渦狀的琴頭是提琴獨有的特徵,四根弦G、D、A、E的錐形調音弦軸是由積久耐用的青龍木或黃楊木製成的。弦軸箱的後傾斜面綳緊了跨過烏木弦枕的弦。弦枕上的四個勾槽,用於確定弦的位置,並把弦抬到指板的上方,讓左手手指能在紙板上壓弦控制音的高低。指板固定在琴頸上,整個琴頸及漩渦狀的琴頭和弦軸箱是由一塊楓木所刻成的。指板成弧形從弦枕端開始增加寬度,使跨過琴橋的弦有漸漸增寬的間隔,以便運弓。

琴身的框架是由側板構成的,由六塊薄楓木側板於加熱後彎曲定型而製成,接合處的內部用木塊加強。六塊側板構成小提琴主要的外廓,即上側板、向內彎的中側板(C側板)、以及較寬的下側板。

琴身背部為小提琴的背板。背版是由一至兩塊相配的楓木製成,可分為一塊式及兩塊式的背板,一塊式的背板可由「板狀切割」或「沿徑切割」獲得,而兩塊式的背板則是由「沿徑切割」獲得,在二塊式背板製作過程中央接縫及水平面上的圖案對稱是很重要的。在小提琴背板中間部分部分留下大約5公釐的精確厚度,邊上大約減至2.5公釐。拱形的高度和形狀以及精確的厚度是決定小提琴音質的基本因素。

琴面也是用同樣的方法製造的,但用的卻是雲杉木(Picea Abies),精確的厚度為3公釐。在前後邊緣有一狹窄的鑲條,又叫飾緣,鑲邊既能作為裝飾又能防止邊緣發生裂變。琴面上開了兩個音孔,以形狀命名為f孔。琴橋只靠弦的壓力架在琴面上,他的位置是影響音質的關鍵所在。

音柱是圓柱型的木頭,緊貼著琴身,對於音色很重要。一個很小的移動都可能改變提琴的音色,而且不能太長或太短,這樣都會影響提琴的音色。音柱太長很可能會使你的琴面產生裂縫,太短的話可能會在你弦鬆掉時音柱也一並鬆掉。如果你的提琴音質不好,可能需要調整一下音柱,或是換一個新的音柱。

小提琴包括琴身(包括琴頭、琴頸、指板和共鳴箱)、琴弦系統(包括弦軸、掛弦板、 琴馬和琴弦)和琴弓。琴身為木製結構,以槭木和雲杉為原材料配合製造的音色最佳;琴弦 為金屬絲;琴弓由馬尾製成。小提琴屬提琴族樂器中的高音樂器,藝術表現力豐富,音色優 美、表達含蓄、變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小提琴是最具表現力的樂器之一,演奏技巧 極其豐富,作曲家們經常用以引發作品的基調。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常擔任樂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則擔任樂曲主要聲部的和聲伴奏。 此外,小提琴也常在室內樂和小品中常用於獨奏。近年來,小提琴又成為當代流行樂和爵士 樂的當家樂器之一。

一、提琴油漆的作用

油漆的質地、光澤和透明度與提琴聲音有內在的聯系,是我們製作提琴時必需考慮的因素。在這方面,國內外都做了許多工作,探討研究提琴油漆的配製方法及其過程,介紹的資料也很多,但是實際上可應用的卻很少。提琴共鳴箱的結構不同,選用的材料不同,製作方法的不同,就應該選用相應不同的油漆。使用單一的油漆方法不能彌補有缺陷的聲音。所以一把好的白坯提琴如果沒有好的油漆的配合,就不能成為一件完美的樂器。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提琴製作行業的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但是在提琴製作的整體過程中,油漆方面的不平衡尤為明顯。因此希望大家不要滿足現狀,在提琴的油漆方面多下工夫。提琴油漆有專用的材料和配方,但現在有些人使用木器漆來油漆提琴。木器漆和提琴油漆有著根本的不同,木器漆只具有保護作用,沒有考慮到對振動的影響。如果用木器漆,在最後打光的時候有經驗的人會發現,漆面上有很細的粉末,這說明木器漆太硬了,對提琴的聲音沒有起到好的作用。使用木器漆的提琴的聲音發悶,聲音發不出來,音量小。於是,有的製作者就把音板做薄,拱弧放大。這樣刷上木器漆以後聲音更悶了。近處聽還可以,遠處聽不見,聲音部分沒有爆發的勁頭,所以刷木器漆起不到好作用。

二、關於提琴油漆的材

我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一些適用提琴油漆的比較好的材料。油漆的材料有兩種:一種為液體材料,一種為固體材料。

液體材料包括:亞麻仁油、松節油、棉籽油、蓖麻油、花生油,以上液體材料有不同的性質;不同的乾燥程度,有半乾的還有不幹性油。

亞麻仁油屬於乾性材料,可以溶於乙醇和松節油,自然氧化的最好,還有可以隔水加熱使之氧化。使亞麻仁油氧化有三個方法,一是直接用火加熱,因為亞麻仁油直接加熱到300oC不起火、加熱6小時最合適、促使乾燥的更快、一般塗刷24小時以後就可以幹了。二是隔水加熱的方法,比較慢。再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自然氧化了。亞麻仁油加在油漆里溶解得比較快、能加入乙醇和松節油里直接溶解。
棉籽油,它是半乾性油,自然氧化最佳,隔水加熱不太好,因為沸點低,容易起火。

蓖麻油,市場很少,屬於半乾性油。

松節油,這是指植物松節油,沸點是160oC。最好是自然氧化,方法是用將一團脫脂棉塞在瓶口上,時間一長,松節油里的磷鐵鈣自然沉澱。如果用火直接加熱太危險,容易起火,因為氧化松節油而燒傷的事故很多。

為什麼提倡松節油自然氧化呢?因為在許多提琴油漆配方中都提到了松節油,松節油在提琴油漆里起主要作用。礦物質的松節油不能用。

乙醇最好用分析醇,做油漆合成後馬上就分解,沉澱得容易,溶解得也快。

油漆的固體材料,也就是樹脂部分:古巴膠,乳香,山達爾,丹麥膠,安息香,松香,蟲膠(漆片)。

古巴膠屬於硬性樹脂。半溶於乙醇,材料特點是韌性好,透明。熔點在200oC 以上,高於松香和琥珀,做成漆後比較容易加熱,200oC~250oC沒有問題。

乳香屬於軟性樹脂。半溶於乙醇和松節油,材料特點是粘性大、不透明。由於中國的中草葯業比較發達,可以從中葯店裡購買。但是,配製漆時加進乳香的份量不適宜,不容易干,透明程度不好。

山達爾和丹麥膠比較難買,價格也高。山達爾這種材料比較好。它本身沒顏色,可以全溶乙醇,半溶於松節油。
丹麥膠和山達爾正相反,半溶於乙醇而全溶於松節油,但以上兩種材料成本都是很高。

安息香,溶於乙醇,半溶於松節油,不帶顏色。安息香要比古巴膠和乳香要好,因為它能使乙醇和松節油相溶,塗起來不帶顏色還能促進乾燥。安息香結膜不厚,韌性很強,在油漆里可以起到增亮劑和增韌劑的作用。

松香是一種常用的材料,直接溶於乙醇和松節油,它能促進油漆的快乾和亮的作用。但是加入的分量不宜太多,太多了尤其南方天熱時油漆容易變軟。松香應該處理,直接用文火加熱1~3小時使之變軟,通過加熱使松香從土壤里吸收的鐵鈣等物質沉澱、碳化。

蟲膠(漆片),全溶於乙醇。乾燥快,附著力強,不會脫落,屬於硬性漆。但我們提琴用蟲膠最好用原蟲膠,不是加工後的漆片,是一種軟樹脂,原蟲膠溶解得好,附著力也強,帶有淺金黃顏色,是一種很高級的樹脂。
顏料部分

紫檀木,能出一種很好的金黃色,用乙醇浸泡即可。為了使紫檀出的顏色更好,我們在溶好的溶液里將沉澱取走,再次放入紫檀繼續溶解。紫檀是一種很漂亮、不容易退色、耐光性好的顏料,越曬顏色越明,隨著年代的增長,顏色越深。

龍血和藤黃,見過義大利古琴的人都知道,在提琴底色里沒有黃的成分,黃的顏色都溶在棕的顏色里。所以,我配顏色時,將龍血和藤黃這兩種物質處理在一起,溶解成一種顏色,即深紅的龍血顏色里又有金黃的藤黃顏色,使之合成一體。如果這樣做,100年以後我的顏色就有可能接近義大利古琴的顏色了,但這種顏色很難。以前我們走過不少彎路,因為這兩種物質都是硬性樹脂,而且沸點也不一樣和開裂程度也不一樣,所以把它們合在一起是很難的。我們採取了先將龍血和藤黃研成粉末,然後經文火加熱,加熱以後什麼都不放,直到290oC左右,龍血和藤黃都溶解時,加一定量的亞麻仁油,很少量的調成糊狀,然後開始慢慢降溫,但一定注意,旁邊一定要有溫度計,觀察降了多大的數目。因為松節油的沸點是160oC,紫糊狀溶液降到150oC時,用松節油稀釋,這時所在的金黃顏色里又有黑紅的顏色。有了這種顏色就可以直接往提琴底色上使用了,這種既黑、既紅又有黃的顏色通過提琴木材的折射,可以得到最理想最好的顏色。即使漆皮掉了顏色仍然存在。

其實市場上賣的醇溶紅、醇溶黃、醇溶棕和油溶黑等都是靠不住的。因為每批標准都不準確,再有我們用的這些東西都是要為以後著想。如果想要做一件完美的提琴,必須要有長久的概念,所以從市場上買的化工顏料不可靠。

紅木膠是一種很好的顏色,不過市場上很難買到,鄭荃目前正在做這方面的實驗,這是一種很好的棕色,只是缺少像紫檀那樣的金黃。

在我們制琴過程中,鹼性物質不能用,活性物質不能用,適合我們制琴用的樹脂包括顏料共有60~70種。

三、提琴油漆的配製


通過反復地實驗和刻苦地鑽研,並通過40多年的探索,總結出三個比較適用的提琴油漆配方。

第一個是屬於硬性油漆
蟲膠100g
蓖麻油 2ml
乙醇400ml
蓖麻油是不幹性油,韌性挺好,所有材料都很容易得到。做起來也簡單。

第二個配方是中性油漆
蟲膠70g
松香5g
古巴膠 25g
松節油5ml
亞麻仁油 2ml
酒精400ml (95%)
此配方中使用松節油時要注意,一定要經過處理,自然氧化,否則會出現龜裂。龜裂有兩個原因,一是松節油的使用方法,二是鹼性物質起了作用,如汗漬。此配方在南方使用問題比較大,因為天氣潮濕,在北方就沒這個問題。

第三種油漆配方屬於半油性油漆
蟲膠35g
乳香50g
丹麥膠12g
松節油8ml
亞麻仁油 2ml
乙醇400ml
液體物質必須氧化,亞麻仁油至少要3個小時的熱處理,

四、關於塗刷方法:

首先要打磨光潔。有兩個方法:用酒精燒一下,但比較危險,音孔小翅容易燒壞。用水處理,使毛刺立起來再用砂布磨擦,10遍即可。

下一步是顏色處理,也叫底色處理,在世界流傳的有這么幾種方法:
1. 是重鉻酸鉀,世界上不太提倡。
2. 直接顏色接觸的方法。(靠木顏色)
3. 硝酸、鹽酸等酸性處理。酸性處理會造成顏色不均,同時對琴弦也有腐蝕作用。
4.為了使年輪清楚,直接刷清漆,使木孔纖維封死。然後上顏色,使顏色清楚,這是一種方法。表面上好看,但實際並不一定好看,此方法和以上講到靠木顏色的方法相比,從長遠角度來講不如靠木顏色的方法好,用顏色直接塗到琴上的方法看上去不如刷清漆的方法的年輪清楚,但對長久來說好,同時對聲音也有一定的好處(今暫不論聲音)。靠木顏色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但有一定的難度,容易使提琴「粗」「臟」。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最好不加黃、不加黑,只加很淡的一種紅。紅顏色進木材管孔後會產生一種金色的顏色,看上去就不顯粗糙了。如果加了黃並進入了木材管孔和紅色組合起來就顯出一種黑的成份。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刷底色時不要用棉花團刷,只要一反復顏色就不勻,不勻以後就顯得粗糙。最好是採取噴塗的方法,美術照相用的噴筆最好。在刷塗的全部過程中底色很關鍵。

底色完成後開始刷清漆。6~7遍以後會出膜,出膜以後再加顏色,顏色在於每個人的愛好,個人的追求。漆得漂亮、美觀、透亮、立體感、真實,這是提琴顏色的關鍵。在逐步加顏色的過程中,刷幾遍以後,一經發現臟了,馬上蓋清漆。蓋清漆的目的是連臟東西一起打磨,刷上4~5遍清漆以後打水砂紙,然後再刷顏色清漆。這樣反復工作40~50遍以後,可以得到一件美好的作品。顏色需要比理想要求的深一點,最後打光時會使顏色淺一些。打光時必須用500多號的砂紙,然後用砂臘或牙膏打亮。還有一種方法,用畫油畫的大光油,也叫亮光油,屬於美術用品,對油畫有保護作用,這種材料對我們更有用。值得強調的是,在逐漸加顏色時,顏色里加的清漆不需要太多,太多了增加漆膜厚度,繼而影響聲音。漆膜的厚度一般以蓋住木材微孔為目的,膜達到這種程度為最好的漆膜厚度。以目前的水平,用以上方法即可得到滿意的油漆。

斯特拉蒂瓦里提琴最好的地方是油漆。只因他有這么好的提琴油漆才保護了他的琴的彈力和聲音,在近300~400年長久時間的琴仍然像現代琴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義大利在琴的中間部分顯示出一種黃顏色而邊的部分卻顯黑的顏色,為什麼現代國際上這么多人做琴都配不出這么好的顏色,這是斯氏琴的奧妙所在。古提琴邊上部分飄著一層黑的顏色,是因為油溶黑的原因。油溶黑比較輕,而且不會全溶,即使在松節油里也很難全溶。但是做顏色不用黑是不能出現一個很好的顏色的。由於義大利提琴油漆配方的失傳,我們只能推測那時斯特拉蒂瓦里也加了黑。隨著每天的觸摸,一些黑的顏色都沒有了,觸摸不到的地方黑就留在那裡。在經常觸摸的地方,出現了最好的金黃顏色。

在我們做琴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油漆材料成份以達到最好的水平,只能不懈地探索研究,以上觀點都是在失去斯氏琴油漆配方的情況下推測出來的,僅供參考。

在此我還有一個建議,建議大家多修復一些古琴,從中探索提琴的奧妙。我們中國制琴的應該走我們自己的路,想從人家手裡拿過來很不容易,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們可以通過修復古琴,不斷提高制琴的技藝和理論知識。

⑤ 怎樣自製簡單小樂器

方法/步驟如下:

1、首先准備製作鼓座的物品,可以使用舊鍋、碗、花瓶或水桶,選擇一個堅固的深底容器作為鼓座,避免選用玻璃或其它易碎物品製成的容器。

(5)小樂器使用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樂器,英文:musical instruments,泛指可以用各種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一般分為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

能夠發出樂音,並能進行音樂藝術再創造的器具。人類通過演奏樂器,藉以表達、交流思想感情。對樂器的界定,音樂界和樂器學界有不同看法。

樂器分類法是樂器學中的重要課題,大體分為兩種,其一是民族的慣用的分類法,也稱傳統分類法;其二是以聲學物理歸納手段作為分類依據的現代分類法,也稱邏輯分類法。

傳統分類法主要指世界古代高文化地區在歷史上形成的慣用分類法。它包括:中國的八音分類法(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印度的二分類法(弦樂器、氣樂器)、五分類法(單皮樂器、雙皮樂器、前皮樂器、打擊樂器和氣樂器)和四分類法(皮樂器、弦樂器、金屬打擊樂器、氣樂器);阿拉伯的二分類法(固體樂器[包括擊奏、撥奏、擦奏樂器];空穴樂器[吹奏樂器])以及歐洲的三分類法(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這些分類法都有各自的內涵和分類的依據。

現代分類法把世界上所有樂器歸納為五大類: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弦鳴樂器和電鳴樂器。

對於傳統分類法和邏輯分類法不能簡單地說哪個科學或不科學,它們都一定歷史時期、一定地域、一定民族文化和認識論的產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樂器

⑥ 樂器小號怎麼

小號 [trumpet]
小號的簡介
標準的降B調小號小號,俗稱小喇叭,銅管樂器家族的一員,常負責旋律部分或高吭節奏的演奏,也是銅管樂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樂器。常用於軍樂隊、管弦樂團、管樂團、爵士大樂團或一般爵士樂,視曲目編制需求而有不同。

小號的結構
小號由號嘴,管體和機械三部分。管長1.355米,機械部分由活塞和活塞套組成,通過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達到延長號管的目的。活塞分為直升式和迴旋式兩種。小號使用五線譜高音譜表記譜。用固定唱名法,即固定高音概念進行演奏。當今世界上有降B,E,D,降E,F,G,A,高八度降B等多種調的小號,這些調是根據演奏第一泛音列的高音來確定的。我們通常使用的小號是降B調的。如果小號同鋼琴,電子琴等這些C調樂器在一起演奏同一旋律時,小號必須提高大二度,也就是C調樂器演奏。

小號笑話
1.需要多少小號手才能換一個燈泡?五個。一個換燈泡,另外四個告訴他,他們能夠做得多好。
2.小號手與馬尾有什麼區別?兩者我都沒聽說過。
3.你怎樣知道小號手到了你的家門?門鈴慘叫。

小號的演奏方法
演奏者可以通過控制嘴唇間的空隙、呼氣量及震動的力度來改變音調、音量及音飾。小號上有三個活塞,每按下一個活塞,都會增加空氣通過之管道總長,從而使發出之音調變低。第一號活塞使音調降低一個全音(兩個半音),第二號活塞使音調降低一個半音,第三號活塞約為第一、二號之總和(三個半音)。各種不同的組合使小號演奏者能吹出完整的半音階。

小號的早期應用
小號最早是在軍隊中用來傳遞信號,17世紀以後成為管弦樂隊和獨奏的樂器。19世紀以前,小號僅 限於吹奏泛音列的各音,而到巴赫時代,許多小號則長於高音區的演奏。基音的音高可以通過 安裝不 同長度的接管(若干節號管)來改變。大約1830年,小號又加上了閥鍵,以便更容易演奏。 小號是軍 樂隊的重要樂器,也大量用於爵士樂隊。除降B調,另外還有C、降E、A等多種調的小號, 但使用很少。 小號音色嘹亮,富於英雄氣概,多用於吹奏號角之音和進行曲式的旋律。如威爾第的《阿伊達》中的 小號齊奏,氣勢恢弘,極富煽動性。 小號演奏時,還可以在號口塞梨狀弱音器,堵住排氣量的百分之七十,達到改變音色的目的, 以表現抒情、夢幻與神秘。

⑦ 這些小樂器,學起來非常方便又很常見,有你喜歡的嗎

豎笛


難度:★☆☆☆☆


豎笛是一門正經樂器!豎笛是一門正經樂器!豎笛是一門正經樂器!由於小學生音樂課要求,基本上人手都會有一個豎笛。所以導致很多人以為豎笛是玩具,這是錯誤的。豎笛可是歐洲重要的管樂器!



價格區間:9.9—99元


注意事項:


1.在吹奏豎笛時,吸氣只能用鼻子!若是用嘴呼吸,我們在演奏的美妙音樂就會出現斷氣口,就不會再悅耳了。大家在學習豎笛時,盡量挑選那些自己本身就很熟悉的曲子來做練習,由簡單到復雜。


2.成人學豎笛,建議首選C調,其次是選用E調或者D調。如果是小朋友學習的話,建議選用G調或者A調。


尤克里里


難度:★★★☆☆


和吉他相比,尤克里里只有4弦,學起來相對更好學習,而且尤克里里更加活潑,伴奏、彈唱、配合舞蹈都很方便哦!同時,尤克里里非常可愛,便於攜帶。


價格區間:


大家可以選擇價格在99——199元之間的尤克里里當做入門琴。一般店家會配套的送一本尤克里里入門書以及光碟。當然了,只有樂器和書可能並不能完全學明白,還可以在網上搜尤克里里的教學視頻哦!


竹笛


難度:★★★☆☆


要說到中國普及度最高的樂器,非竹笛莫屬了。竹笛聲音洪亮積極,相比簫來說更容易吹響,對氣息的要求也要相對低一些。很適合獨奏、合奏。


價格區間:20——158元


葫蘆絲


難度:★★☆☆☆


和竹笛一樣,葫蘆絲也是普及度十分高的一個樂器,和竹笛比起來,葫蘆絲聲音更委婉,更低一點,十分柔美。同時葫蘆絲比竹笛更容易吹響。


價格區間:20——118元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幾個方便又常見的小樂器的相關內容分享,希望多小夥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關注本平台,小編會做及時整理與發布的。

⑧ 奧爾夫樂器的使用方法

1、鈴鼓

鈴鼓通過手指或手腕肘的敲擊或手腕的抖動、搖晃引起的振動而發音的一種樂器。

鈴鼓兼有鼓和鈴兩種音色的特點。

鈴鼓一般有多種演奏方法:

1)可以用手掌擊鼓心,其音色柔和;

2)可以用手掌擊鼓邊,其音色明朗乾脆;

3)可以用鼓面擊身體部位(如肩、肘、膝等),則鈴的聲音較明顯;

4)可以用手腕連續地抖動,則會產生延續音的效果。

2、鋁板琴
鋁板琴是用琴錘來打擊琴片發出延綿而又清脆的聲音, 它在奧爾夫音樂教育中可以是作為主旋律的樂器,也可以作為配音來使用。

3、砂球 (砂錘)
砂球依靠臂的抖動、搖晃而振動發音。其音色輕柔而乾脆。

演奏方法是雙手各拿著一個沙球,用手臂帶動手腕上跟著節奏振動。可以同時兩手進行,也可交替、輪換進行。

4、鼓 (軍鼓手鼓)
軍鼓和手鼓是通過鼓槌敲擊引起的振動而發音的一種樂器。其音色低沉,音量較大。

擊鼓時,手臂放鬆,手腕有力而富有彈性地敲擊。

擊鼓心,會產生濃厚的音色且有較長的延續尾音;擊鼓邊,則音色脆、硬而單薄,延續音較短。

5、雙響筒
其音色與木魚相似,乾脆而清亮,沒有延續音。 敲擊雙響筒由節分開的兩端會發出不同高低的音響。

演奏方法為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擊,可以敲擊筒的一端,也可同時交替敲擊筒的兩端,發出類似於「的篤」「的篤」的馬蹄聲。

雙向筒分高低音,所以在進行打擊樂演奏之前教師首先幫助幼兒弄清楚高低音。

6、碰鈴(也稱為小鈴)
碰鈴通過相互撞擊引起振動而發出清脆的聲音。碰鈴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輕。

它是幼兒園裡面用的最為普遍的一種打擊樂器。

碰鈴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雙手握碰鈴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擊,也可以雙手握碰鈴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鈴的部位相對應,連續敲擊。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以外,奧爾夫樂器還有很多種。

閱讀全文

與小樂器使用方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化糞池兩端連接方法 瀏覽:605
注冊不了滴滴有什麼方法嗎 瀏覽:861
簡單麻花的編織方法 瀏覽:162
倒立團身訓練方法 瀏覽:723
特崗中教育學教學方法選用依據 瀏覽:553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9
尋找八脈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3
地膜覆蓋率計算方法 瀏覽:275
國內外教學方法改革方案 瀏覽:376
電腦快速補齊溫濕度方法 瀏覽:177
血管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191
食用酒精勾兌白灑方法 瀏覽:504
檢測nacl的方法 瀏覽:809
coolpad3G手機解鎖方法 瀏覽:55
心理各學派研究方法 瀏覽:864
臨床測定排卵方法有哪些 瀏覽:387
萬年高效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468
氨氮分析儀檢測方法 瀏覽:981
636減去197的簡便方法 瀏覽:420
考起清華北大有哪些方法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