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汽車氣門間隙常用的調整方法

汽車氣門間隙常用的調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8 16:37:08

① 汽車發動機氣門間隙的調整方法有哪些

氣門間隙的調整方法分為兩次調整法,逐缸調整法和逐個調整法

② 發動機氣門間隙怎麼調

發動機工作時,由於汽門處在高溫下工作,氣門等機件因受熱膨脹而伸長,所以,必須在氣門冷態時預留一定的氣門間隙,以保證在氣門受熱膨脹伸長時,仍能使氣門與氣門座緊密配合。由於氣門長時間的工作,改變了原來的氣門間隙。所以,當聽到氣門有「嗒嗒」的異響時,應檢查並調整氣門間隙。

在調整氣門間隙時,必須按廠家規定的數值去調整,並且使氣門在完全關閉的情況下進行。調整氣門間隙的位置:側置式發動機在挺桿上,頂置式發動機在搖臂上。常見的氣門調整方法有:逐缸調整法、二次調整法、表達式法等。但由於發動機種類繁多,進排氣門排列順序各不相同。用以上方法調整氣門間隙,有不便記憶和繁鎖之感。而且如果不知道發動機的點火順序(或噴油順序),調整起來將更加麻煩。現介紹針對2種不同情況下調整氣門間隙的方法及技巧。

已知點火順序的氣門間隙調整

1.確定1缸壓縮上止點的簡便方法

若知道發動機的點火順序(或噴油順序),調整氣門間隙時,首先應准確無誤地找出1缸或6缸壓縮上止點的位置。現確定1缸或6缸壓縮上止點的方法比較復雜,操作起來十分麻煩(即卸下第1缸火花塞,用大姆指或棉紗團堵住第一缸火花塞孔,然後用手搖柄搖轉曲軸。當大拇指感到有壓力或棉紗團「嘭」地一下跳出時,即為第1缸壓縮上止點的位置)。現根據筆者的檢修經驗介紹一種簡便實用的方法:利用1、6缸(4缸)活塞在同一平面上,1缸壓縮終了時,6或4缸氣門迭開這一規律來確定。即當1缸壓縮上止點時,6缸(4缸)排氣門接近關閉,進氣門剛剛上頂,排氣門下落不好掌握,進氣門上頂便於觀察,只要進氣門頂桿略微上行,1缸即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同理,當1缸進氣門推桿微動,6缸(4缸)即在壓縮上止點位置。

2.確定可調氣門的技巧

下面以作功順序為1-5-3-6-2-4的6缸發動機為例說明其簡便調整的方法及口訣。當確定發動機1缸在壓縮上止點時,1缸2氣門全調,5、3缸在壓縮開始和進氣過程,2排氣門可調。6缸在進氣迭開狀態,均不可調。2、4缸在排氣和作功終了時,2進氣門可調。調整完畢後,再轉動曲軸360後,可依次調整剩下的所有氣門。

可歸納成口訣為:全調排、不調進。也可概括歸納為:取首缸、去中間、前調排、後調進、三百六、剩餘缸、依次來。即:6缸前的汽缸調進氣門,6缸後的汽缸調進氣門。若6缸在壓縮上止點時(6-2-4-1-5-3),其推理方法相同,從6缸開始,也是全調排、不調進。即1缸前的汽缸調進氣門,1缸後的汽缸調進氣門。

此法同樣可用於4缸和多缸發動機,以作功順序為1-3-4-2的4缸發動機為例介紹:其口訣仍是全調排、不調進。即4缸前的汽缸調進氣門,4缸後的汽缸調進氣門。4缸進、排氣門均不調。

以上推理表明,只要我們記住「口訣」,知道發動機的作功順序就可簡便地確定可調氣門。

未知點火順序的氣門間隙調整。

我們在維修某些汽車時,有時會不知道其點火順序(或噴油順序)。如何檢查並調整其氣門間隙呢?下面介紹2種調整氣門的方法和技巧。

方法1:直列4行程式汽缸,將其缸數一分為二,以中間為對稱軸,使其兩邊的缸數相等。兩人配合,一人搖轉曲軸。當要檢查調整對稱軸右邊的某一缸氣門間隙時,只要注意看對稱軸的左邊對應缸的進氣門。當該氣門稍動時,即可檢查調整右邊這一缸的氣門間隙。6缸直列式發動機,如要檢查調整第5缸進、排氣門間隙,則看到第2缸進氣門稍動時,第5缸正處於壓縮終了上止點,此時就要檢查調整該缸的2隻氣門。對於V型發動機,可將其看作兩個彼此直列式來分析,分別進行檢查調整,具體方法一樣。

從發動機曲軸的連桿軸頸排列來分析,該方法是正確的。因為對稱軸左右的連桿軸頸是對稱的。當第5缸處於壓縮上止點時,第2缸正好是處於排氣上止點。由於進、排氣有迭開角,故該缸進氣門剛剛開啟。

方法2:當某一缸內的1隻氣門處於開啟最大位置時(側置式配氣機構可從氣門室蓋觀察,即凸輪的尖端部分朝向插桿時;頂置式配氣機構可觀察氣門搖臂,其端頭向下打開氣門的最低位置時),這時可檢查調整該缸的另一隻氣門間隙。照此逐缸一一進行,就可將該缸發動機的全部氣門間隙調整完畢。

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可從凸輪軸的結構來加以驗證,因為同一缸的異名凸輪夾角為90,也就是說,同一缸的1隻氣門處於最大開啟狀態時,另一隻氣門一定處於關閉狀態,且凸輪的基圓是朝向挺桿的,具備了調整該氣門間隙的條件。

常見氣門間隙檢查和調整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逐缸調整法,即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二是採用兩次調整法,即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如EQ6100型發動機),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指發動機氣門由前向後排列順序);然後搖轉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再調3、6、7、10「加兩只」(即11、12)氣門,這實際上是記憶法調整。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感到有輕微阻力為宜,然後重新檢查一遍,直到合適為止。逐缸法需搖轉的曲軸次數多,檢調所花費時間多,但對於磨損較嚴重的發動機,用逐缸法檢調氣門間隙比較精確。兩次法調整氣門間隙比較省時省力,但對於不同車型需記憶不同的可調氣門順序號,車型復雜,對維修人員記憶就有些難度。

打開氣門室蓋,轉動發動機,調處於上止點的一缸,按此方法查看哪個缸處於壓縮上止點:6缸機器:調1缸看6缸排氣門下行又上行致進氣門又開始下行時就可以調1缸了,然後調6缸看1缸,調3缸看4缸,調4缸看3缸,調2缸看5缸,調5缸看2缸,4缸機器調1缸看4缸,調4缸看1缸,調3缸看2缸,調2缸看3缸。具體調節方法:擰松搖臂上的調節螺桿的鎖緊螺母,按標准間隙選塞尺,放在搖臂與氣門之間,用起子轉動調節螺栓,拉動塞尺,感覺梢有摩擦感時,起子不要動,擰緊瑣緊螺母。

柴油機氣門間隙的簡易調整

柴油機工作時,氣門在高溫作用下受熱膨脹而伸長,不工作時又會恢復原狀,所以在氣門桿頂面與搖臂之間(頂置式)或氣門桿頂面與挺柱之間(側置式)必須預留間隙,以保證凸輪在不作用於氣門時,氣門也能完成密閉。柴油機的氣門間隙一般為0.25~0.60mm,氣門間隙過小時,由於受熱膨脹,使氣門關閉不嚴而產生漏氣;氣門間隙過大會引起搖臂頭損傷和聲音大,使進氣不足,排氣不凈,功率下降。調整氣門間隙是一項非常重要而細致的工作,它與氣門排列、曲柄布置、工作次序有密切關系。下面介紹兩種調整氣門間隙的方法。1 逐缸調法首先要確定被調氣缸的壓縮沖程上止點。對於單缸機將調速手柄置於較大供油位置,拆掉被調缸的高壓油管,將噴油泵的油麵吹低。有減壓手柄時把「減壓」手柄板至「減壓」位置,緩慢搖轉曲軸,無搖把時,可以在檢查窗口用螺絲刀正方向撬飛輪(即面向飛輪逆時針撬動),當油麵升高時,停止搖或撬,並將減壓手柄扳回「工作」位置,這時即為被調整氣缸的壓縮沖程上止點。找到沖程上止點後,用塞尺進行檢查,看是否符合設備「說明書」的要求,如果不符合就需進行調整。調整時,先松開搖臂上的鎖緊螺母,再用螺絲刀進行調整,之後再用塞尺檢查,直到調整符合要求為止。對於多缸機,先卸掉噴油泵側蓋板,觀察被調缸噴油泵柱塞彈簧是否處於壓縮狀態;或搖轉曲軸,觀察被調缸進排氣門推桿是否處於靜止狀態。這個靜止狀態就是必調缸的壓縮沖程上止點。調整的方法同單缸一樣。2 二次調法用二次同樣的方法把需調氣缸的所有氣門全部調完。由於3缸機比較特殊,不能採用末缸定首缸法,但可以二次調完。當第一缸位於壓縮沖程上止點時,第一缸全調,第二缸進氣門可調;第三缸位於壓縮沖程上止點時,第三缸全調,第二缸排氣門可調。對於4、6缸機,可以使用末缸定首缸和首缸定末缸的二次調法。當最末一缸進氣門搖臂將進氣門桿壓下(即進氣門打開)的一瞬間,即為第一缸壓縮沖程上止點;同樣,當第一缸進氣門搖臂將進氣門桿壓下(即進氣門打開)的一瞬間,即為最末一缸壓縮沖程上止點。對做功次序為1-3-4-2和1-5-3-6-2-4的4、6缸機來說,當第一缸位於壓縮沖程上止點時,第一缸進排氣門全調,第二缸進氣門可調,第三缸排氣門可調(四缸機),第四缸進氣門可調,第五缸排氣門可調(六缸機),即按「進排」次序調整。當最末一缸位於壓縮沖程上止點時,調整剩餘氣門間隙,即第二缸排氣門可調,第三缸進氣門可調,第四缸全調(四缸機),第四缸排氣門可調,第五缸進氣門可調,第六缸全調(六缸機)。對於做功次序為1-2-4-3和1-2-4-6-5-3的4、6缸機來說,當第一缸位於壓縮沖程上止點時,則第一缸全調,第二缸排氣門可調,第三缸進氣門可調(4缸機),第四缸排氣門可調,第五缸進氣門可調(6缸機),即按「排進」次序調整;當最末一缸位於壓縮沖程上止點時,第二缸進氣門可調,第三缸排氣門可調,第四缸全調(4缸機),第四缸進氣門可調,第五缸排氣門可調,第六缸全調(6缸機)。對於做功次序為1-5-4-6-2-3的6缸機來說,當第一缸位於壓縮沖程上止點時,第一缸全調,第二、三缸進氣門可調,第四、五缸排氣門可調,即按「進進排排」次序調整;當第六缸位於壓縮沖程上止點時,第二、三缸排氣門可調,第四、五缸進氣門可調,第六缸全調。對於做功次序1-2-3-6-5-4的6缸機來說,當第一缸位於壓縮沖程上止點時,第一缸全調,第二、三缸排氣門可調,第四、五缸進氣門可調,即按「排排進進」次序調整,當第六缸位於壓縮沖程上止點時,第二、三缸進氣門可調,第四、五缸排氣門可調,第六缸全調。8缸機氣門間隙的調整,可參照6缸機1-5-3-6-2-4工作次序進行。氣門間隙調整完之後,需進行復查,直到符合設備的要求為止。在實際工作中,只要我們知道氣門排列和做功次序,就能方便地調整氣門間隙,從而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③ 氣門間隙的調整方式

一是逐缸調整法,即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二是採用兩次調整法,即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如EQ6100型發動機),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發動機氣門間隙的快速調整方法發動機氣門間隙的原因:1、氣門間隙過大、凸輪軸或氣門腳磨損過重、機油粘度過大和機油量不足;2、發動機氣門響會造成汽車發動機噪音的增大,對於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沒有什麼直接的影響,但是由於氣門響主要是因為氣門間隙增大而造成的,所以氣門間隙過大將會對氣門的開啟和關閉造成直接影響,同時會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效率和汽車發動機的效果。3、氣門間隙過大,調整氣門間隙就可以解決相應的麻煩,但是假如是凸輪軸和氣門腳發生磨損的話,就需要更換凸輪軸或者氣門腳,機油粘度過大的情況的只需要更換機油粘度低一點的機油,不同的時節使用不同的機油標號,這對汽車的零部件也是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的,避免出現因為汽車機油造成的汽車故障。

④ 汽車的氣門間隙調整方法

逐缸調整法: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 採用兩次調整法: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指發動機氣門由前向後排列順序);然後搖轉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再調3、6、7、10「加兩只」(即11、12)氣門,這實際上是記憶法調整。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感到有輕微阻力為宜,然後重新檢查一遍,直到合適為止。 逐缸法需搖轉的曲軸次數多,檢調所花費時間多,但對於磨損較嚴重的發動機,用逐缸法檢調氣門間隙比較精確。兩次法調整氣門間隙比較省時省力,但對於不同車型需記憶不同的可調氣門順序號,車型復雜,對維修人員記憶就有些難度。

⑤ 氣門間隙的調整方法有哪些,分別該如何調整

常見氣門間隙檢查和調整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逐缸調整法,即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

二、是採用兩次調整法,即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如EQ6100型發動機),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指發動機氣門由前向後排列順序)。

然後搖轉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再調3、6、7、10「加兩只」(即11、12)氣門,這實際上是記憶法調整。

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感到有輕微阻力為宜,然後重新檢查一遍,直到合適為止。逐缸法需搖轉的曲軸次數多,檢調所花費時間多,但對於磨損較嚴重的發動機,用逐缸法檢調氣門間隙比較精確。



氣門形式

根據氣門位置的不同,有側置氣門(SV)、底置氣門(OHV)和頂置凸輪軸式氣門(OHC)三種。從結構上來講,側置氣門最為簡單。但由於採用這種氣門形式後,發動機的抗爆性能和高速性能差,只能用於低壓縮比和轉速不高的發動機,因此國外已不再採用。

從性能上來講,頂置凸輪軸式氣門最為理想,它能適當前高轉速、高壓縮比重大功率車型的要求,同時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底置氣門結構較為復雜,目前僅在美國、原西德(BMW廠生產的R系列摩托車)的義大利等國家由於生產習慣尚繼續採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氣門間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缸發動機

⑥ 發動機氣門調整方法

玉柴發動機調氣門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一、使用扳手把玉柴4缸發動機調整螺絲松開。 二、用制螺絲zd刀擰動玉柴4缸發動機螺絲軸。 三、用手指向上提拉玉柴4缸發動機螺絲軸。 四、確定好位置後,再使用扳手將玉柴4缸發動機調整螺絲擰緊。 五、將玉柴4缸發動機進氣門的間隙螺母擰緊。(操作完畢) (6)汽車氣門間隙常用的調整方法擴展閱讀: 柴油發動機氣門間隙調整方法 一、逐缸調整法 (1)即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襲在壓百縮上止度點位置後,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 (2)當調妥之後,在搖轉曲軸,直到按此法逐步將其它各缸氣門間隙調整好為止。 二、兩次調整法 (1)即首先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 (2)然後搖轉曲軸一圈,採用記憶法調整,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直到感到有輕微阻力並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

⑦ 發動機氣門間隙怎樣調整

常見氣門間隙檢查和調整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逐缸調整法,即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
二是採用兩次調整法,即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如EQ6100型發動機),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指發動機氣門由前向後排列順序);然後搖轉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再調3、6、7、10「加兩只」(即11、12)氣門,這實際上是記憶法調整。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感到有輕微阻力為宜,然後重新檢查一遍,直到合適為止。逐缸法需搖轉的曲軸次數多,檢調所花費時間多,但對於磨損較嚴重的發動機,用逐缸法檢調氣門間隙比較精確。兩次法調整氣門間隙比較省時省力,但對於不同車型需記憶不同的可調氣門順序號,車型復雜,對維修人員記憶就有些難度。
具體示例:
「雙排不進」兩次調整完畢
,對1-5-3-6-2-4點火順序
1.將一缸活塞轉到壓縮終了上止點,可調如下:1雙5排3排6不2進4進
2.曲軸轉動360度,可調如下:1不5進3進6雙2排4排
這樣所有的氣門均已經調整完畢

⑧ 發動機氣門間隙調整方法及注意事項

發動機起動後溫度升高,氣門及傳動件受熱膨脹伸長,如果在裝配時(常溫下)沒有留有氣門間隙或氣門間隙過小時,便會把氣門頂開,使氣門關閉不嚴,造成漏氣;但氣門間隙過大,則造成工作時氣門悶或山腳響及進氣不足、排氣不徹底。
1、逐缸調整法:轉動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在壓縮上止點位置,第一缸進、排氣門團備全關閉,即檢查及調整螞中氣門間隙,完成後按作功順序1---3---4---2分別找出各缸壓縮上止點位置,檢查和調整氣門間隙。
2、兩次調整法:運用「雙排不進」的原則,分兩次即可調整全部的氣門間隙。

⑨ 氣門間隙調整方法

逐缸調整法: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

採用兩次調整法: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指發動機氣門由前向後排列順序);然後搖轉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再調3、6、7、10「加兩只」(即11、12)氣門,這實際上是記憶法調整。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感到有輕微阻力為宜,然後重新檢查一遍,直到合適為止。

逐缸法需搖轉的曲軸次數多,檢調所花費時間多,但對於磨損較嚴重的發動機,用逐缸法檢調氣門間隙比較精確。兩次法調整氣門間隙比較省時省力,但對於不同車型需記憶不同的可調氣門順序號,車型復雜,對維修人員記憶就有些難度。


⑩ 汽車發動機氣門間隙的調整方式有幾種

首先用氣門調整螺絲來調整,松開鎖緊螺母,順時針擰螺柱間隙變小,反之間隙變大,調好後擰緊螺母
也可以通過用墊片調整,如果間隙大使咋更換後墊片間隙小時咋更換薄墊片不可以剪鐵皮或同片做電子來減小間隙,這樣容易導致所撿的墊片很快被磨損
液壓自動調整,發動機採用液壓挺住,做液壓支點,在工作過程中,能在保證七門密封情況下保持零氣門間隙降低噪音

閱讀全文

與汽車氣門間隙常用的調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頸腰按摩器使用方法 瀏覽:218
一筆畫月季花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8
雨井與管道連接方法 瀏覽:682
a2圖紙折疊方法視頻 瀏覽:714
用手機鍛煉的方法 瀏覽:512
貼牆倒立的正確方法 瀏覽:282
電磁治療儀器使用方法 瀏覽:251
科學研究方法通常有哪些 瀏覽:813
折紙最簡單的方法小星星的折法 瀏覽:644
游泳中暑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839
防靜電表測量方法 瀏覽:271
完善高中教學方法 瀏覽:830
鼠年茅台鑒別方法 瀏覽:385
手機殼包漿方法 瀏覽:431
羽毛球空手訓練方法 瀏覽:386
在雲南種菜有哪些方法 瀏覽:99
前列腺增生是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554
十種頸椎病治療方法 瀏覽:454
單人訓練模式開啟方法 瀏覽:122
種植百合土壤消毒方法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