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艾灸治療婦科病的方法

艾灸治療婦科病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3-07-23 15:38:08

『壹』 艾灸治療婦科病灸哪些穴位



治療婦科疾病的基本艾灸穴位

艾灸治療婦科疾病效果顯著,雖然不同的病症選取的穴位不同,但關元 、子宮、 歸來 、八髎穴 、三陰交這五個穴位是必須灸的。下面介紹一下這五個穴位的取穴方法和主要作用:

關元:臍下3寸。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 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

子穴位宮:在下腹部,臍下4寸,中極旁開3寸。主治子宮下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不孕症。主治婦女不孕,月經不調,痛經,陰挺,及闌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等。

歸來穴位:在下腹部,臍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主治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三陰交: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八髎穴: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溫馨提示:艾灸治療婦科疾病一般以10天為一周期,兩個周期之間需要停3-5天,讓身體稍作調整。也可以一周艾灸2-3次,如療效並不滿意且艾灸已見效,可10天一個療程後,休息3-5天再繼續。

閱讀全文

與艾灸治療婦科病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般納稅人稅負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118
腰椎間治療最徹底的方法 瀏覽:497
綜合運用所學統計方法定量分析 瀏覽:222
swot方法對個人的分析 瀏覽:866
帕金森自愈的最佳方法圖片 瀏覽:206
多功能電筆使用方法 瀏覽:442
不銹鋼架管連接方法 瀏覽:488
特級初榨橄欖油食用方法 瀏覽:497
用食鹽洗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131
研究延時的方法 瀏覽:437
神經瘤治療方法 瀏覽:162
淋雨門推拉玻璃門安裝方法 瀏覽:852
無縫軟包安裝方法 瀏覽:378
平板採光板在養植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369
營銷策略分析論文研究方法 瀏覽:131
控制情緒的心理調節方法有哪些 瀏覽:947
尿酸高治療最佳方法 瀏覽:923
藍花楹種植時間和方法 瀏覽:243
核酸檢測十人一管操作方法 瀏覽:980
雙眼皮什麼方法好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