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肝氣犯胃的治療方法

肝氣犯胃的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3-01-26 20:54:49

『壹』 五行學說

五行是指的木 火 土 金 水 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五行學說就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特性。歸納方法和生克制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 火 土 金 水五種物質所構成。事物的發生發展的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的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五行的特性又是什麼呢?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 

所謂的曲直 就是指的樹木曲曲直直的,向上 向外舒展的這種升發的狀態,因此 凡是具有生長 生發 條達 舒暢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可歸屬於木的范疇。

火曰炎上 

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 升騰 向上的特性,凡是具有溫熱 升騰的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可以歸屬為火的范疇!

土爰稼穡 

稼是指的播種 穡是指的收獲,所謂稼穡是指土地可供人們播種和收獲農作物,因此 凡是具有生化 承載 受納等特性的事物或者現象,均可歸屬於土的范疇!

金曰從革

 從 就是順從 服從,革 是指的革除 改革 變革。金具有能柔能剛 變革 肅殺的特性,因此 凡是具有肅殺 潛降 收斂 清潔性能的事物和現象,均可歸屬於金的范疇。

水曰潤下

所謂潤下 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性,凡具有寒冷 滋潤 向下 靜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均可歸屬於水的范疇!

五行學說中所說的木火土金水,不單指五種具體物質,而是指的五種特性的集合。五行學說以天人相應觀指導,將自然界和人體組織結構,按五行屬性進行歸類,形成描述人體內 外環境的五行結構系統:

五行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呢?

這涉及到五行學說的內容,首我們主要從相生相剋 相乘相侮兩方面來闡述,先是五行的相生相剋:

相生 是指的五行之間具有相互資生,相互助長 相互促進的作用

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而相剋 是指五行之間相互抑制,相互制約和相互克制

相剋的規律是: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它們是即相反 又相承的兩面,其中生中有克 比如 水生木 木生火 而水能夠克火,這就是生中有克。克中也有生,比如 金克木 木克土 而土卻能生金,所以這是克中有生。只有生中有克 克中有生,五行之間才能保持動態的平衡和協調的發展。這就是五行的生克制化,屬於五行之間的正常的關系!

五行之間的不正常關系 又稱為病變關系,我們用相乘和相侮來概括,相乘 是指的一行對所勝的一行過於克制的病變關系

比如說:木本來是克土,但是如果木太過 克制土的力量會增強,從而導致土的虛弱,這就是木旺乘土!

而當土過於虛弱的時候,木雖然並不是很強大,但是因為它本來就剋制了土,所以木克土的力量仍然會增強,這就是土虛木乘。

由此我們看出來,相乘的方向 其實跟相剋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我們也可以稱相乘為相剋太過!

相侮 也是一種不正常的關系,相侮是指的一行對所不勝的一行反克的病變關系,比如說 正常應該是金克木,但是 如果木過於旺盛 它不僅不被金所克制,反過來會反侮金!這就是木亢侮金。

而如果金過於虛弱,木 雖然並不強大,但是木它不僅不被金所克制,它反過來仍然會反侮金,這叫金虛木侮!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相侮的方向是按照反克的方向來進行的,因此相侮又稱為反克太過!

相乘和相侮,它們都是反常的剋制現象,這兩者之間 既有區別 又有聯系!

五行學說,可以用來說明五臟之間相生相剋之間的關系

比如:肝藏血以濟心血;這就是肝生心,即: 木生火

心陽憶助脾陽運化;這就是心生脾,即火生土;

脾的健運可以補益肺氣;這就是脾生肺,即土生金;

肺的清肅下行,有利於腎的納氣;這就是肺生腎,即金生水

腎所藏之精,能滋養肝學;這就是腎生肝,即水生木

而肝的疏泄,可以疏達脾氣,令脾氣不至擁塞。這就是 肝制約脾,即木克土

脾的健運可以控制腎水,使腎水不至泛濫。這就是脾制約腎,即 土克水

腎主水,可以抑制心陽,使心火不至於亢盛。這就是腎制約心,即水克火。

而心的陽氣可以制約肺肅,使肺金清肅不治太過。這就是心制約肺,即火克金。

肺的清肅,抑制了肝的升發,防其太過。這就是心制約肝,即金克木。

五行之間不僅可以說明五行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說明五臟之間病變的傳遍規律。

首先按照相生之間的傳遍規律:即母子關系:

1.母病及子;

指病變,由母臟累及到子臟,也稱「順傳」

比如:腎與肝是母子關系,腎臟是母臟,肝臟是子臟。若母臟腎陰精虧虛不足,就會導致子臟的肝,陰血不足。最後出現肝腎兩臟同時虧虛。這就是母病及子。

再比如:脾胃和腎也是母子關系,脾土為母臟,肺金為子臟。若母臟脾胃虛弱日久,會導致子臟肺氣不足,這就是母病及子的傳變。

2.子病及母;

指病變由母臟波及到子臟,也稱「逆傳」

子病及母有三種形式:

1.子臟比較亢盛,從而引發母臟亢盛,最後導致兩臟都很亢盛。又稱為:子病犯母;

比如:心火旺盛,影響到母臟,從而引動肝火,導致心肝火旺。這種心火引動肝火,表現心煩失眠,而導致情緒急躁。這就是子病犯母的第一種形式。

2.子臟虛弱導致了母臟虛弱

比如:肺氣的虛弱不足,會導致母臟脾胃也會虛弱不足;

再比如:心血不足也常常累及到他的母臟肝血不足,從而導致心肝血虛。

3.子臟過於亢盛,導致子盛母衰,又稱為子盜母氣。

比如,肝火旺盛,會導致腎精的虧虛,這也是子盜母氣。

按照相生有子病及母,和母病及子,兩種規律。

按照相剋規律也有,兩種病變規律。

1.相乘:相剋太過,或五行不及而被克為病。

比如:肝氣太過,或脾氣不及,都會導致肝木克脾土的力量太過,或是相剋,或是相乘。這就叫肝氣乘脾。

肝氣犯胃,肝氣犯脾,我們又稱為肝氣不和,或肝脾不調。這兩種會出現什麼表現呢?

通常會出現情緒比較緊張,容易煩躁焦慮,平時的壓力比較大,如果克制胃的力量增強的化,會出現胃脹,腹脹,噯氣反酸等症狀。如過克制脾的力量增強的話,會導致腹脹腹瀉等等表現。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一緊張就會出現拉肚子的表現。比如有些同學考試之前,很緊張,一緊張就會沒有胃口,吃不下飯,因為他胃脹,而有人一緊張就會拉肚子,這都是肝木和脾土之間相乘病變傳變規律的體現。

相剋的病變傳變除了相乘,還有相侮的傳變規律。

相侮:即反克為病,他是逆著相剋的傳變規律傳變

比如:肺金克制肝木,肝木容易旺盛太過,或者是肺金容易虛弱不足,都可以,導致肝木不僅不被肺金所克,還會反侮肺金,肝木反侮肺金,會出現什麼症狀呢?肝木旺盛,會出現急躁易怒,情緒暴躁。當他出現情緒激動,,比如跟人劇烈爭吵,肝旺就會出現反侮肺金,而出現劇烈的咳嗽,甚至是咳血的症狀,這種一發脾氣就咳嗽,或咳血的情況,這就屬於肝木反侮肺金的情況。

五行學說的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的傳變規律,不僅可以說明五臟的病變規律,還可以用來指導疾病診斷和防治。

其中按照相生的規律確定的防止規律,可以概括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其具體治法可以有以下五種:

滋水涵木法 :又稱滋腎養肝法,或滋補肝腎法

是指通過滋養腎陰,來養肝陰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證。

肝旺瀉心法 :是指清心火以治療肝火旺的方法

用於心肝火旺證

抑火補脾法: 又稱溫陽健脾法;

是指溫補陽氣,以補助脾胃,這里的火雖然是對應的心火,但是中醫認為,心火心陽的根本在於腎陽,因此抑火補土的方法就是通過補腎陽,達到溫補脾陽的方法,適用於脾腎陽虛證。

培土生金法: 又稱補脾養肺法,指是通過培補脾氣以助益肺氣的方法,適用於脾肺兩虛證。

金水相生法: 即滋養腎之陰法,適用於肺陰虧虛,不能滋養腎陰,或者腎陰虧虛,不能滋養肺陰的,肺腎陰虛證

以上是按照相生的原則治療的原則和方法;按照相剋的規律確定的治療原則,可以概括為:抑強扶弱

當一行太強,我們要要抑制他,當一行太弱時,我們就扶助他。使五行恢復平行,按照相剋規律,有以下四個治法:

1.抑木扶土法: 又稱疏肝健脾法;是指通過疏肝平肝以健脾,治療肝旺脾虛的辦法,適用於脾氣急躁易怒,導致胃脹,腹脹,噯氣,反酸,大便溏泄的症狀;

2.培土製水法: 又稱溫腎健脾法,是指溫運脾陽,或溫腎健脾,以治療水濕停聚的的方法;

適用於水濕泛濫而導致的水腫脹滿的症狀

3.佐金平木法: 又稱瀉肝清肺法,是清肅肺氣,以抑制肝氣的一種方法,適用肺氣清肅於肝火偏盛,影響導致的急躁易怒,咳嗽咳血症狀

4.瀉南補北法: 又為滋陰降火,瀉火補水法,是指瀉心火滋腎水,心火偏旺的心腎不交證;適用於心煩失眠,口舌生瘡,腰膝酸軟的症狀,總之恢復平衡是,五行相剋的根本大法。

1.為什麼有人一生氣就會胃痛?

答:肝氣犯胃,(肝胃不和),即目旺乘土,肝氣旺盛,就容易生氣,一生氣肝旺克制脾胃太過,就會導致胃脹,胃痛,容易拉肚子!那麼我們如何治療呢?

治療:抑強扶弱

肝氣太旺,所以應該抑強,用疏肝的方法,肝脾不足,治療應該扶弱,用健脾和胃的方法;所以選用疏肝和胃的方法;

比如選擇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遙丸等

2.為什麼有人越累越睡不著?

因為累,疲勞屬於腎虛,腎水不足,則心火容易偏旺,腎水越睡不著,則心火越偏旺,所以越睡不著,這是一個心腎不交證;

心火偏旺,所以需要瀉心火,腎水不足所以需要補腎水來恢復平衡;這就是抑強扶弱的治療原則體現

方葯:天王補心丹,或者是酸棗仁湯來進行治療

下面根據五行的相生原則,治療原則為:

實則其瀉子,虛則補其母

相剋的原則:抑強扶弱;

總而言之;運用五行學說,治病的原則就是,恢復平衡;

『貳』 吃東西容易腹脹怎麼辦啊

吃東西後腹脹有多種情況,1、吃的食物涼了後容易腹脹,2、吃了豆類食品後也容易腹脹,3、吃了涼的薯類食物也會腹脹,4、吃了熱的食物後馬上吃涼的食物,5、自己本身有胃病,吃的不合適後就會腹脹。
胃病需要自己飲食上一定注意,多吃好消化的食物、熱的食物,多吃麵食類食物,麵包、饅頭、餅干,不要吃或者少吃油大的食物,每次吃飯不要吃太飽,盡量吃個八分飽,胃病最好自己飲食上注意,治療胃病的葯只能治標不治本,解決暫時出現的情況,過了葯勁胃病又犯了。堅持這樣的飲食得幾年,胃漲會慢慢轉好。

『叄』 肝經不通怎麼辦。有快好的方法嗎

建議:肝經不通,肝氣犯胃是中醫的病理病機,需要找中醫辨證用中葯治療。也可以服柴胡疏肝散,疏肝和胃丸等治療。

『肆』 肝氣盛簡介

目錄

1 拼音

gān qì shèng

2 註解

肝氣盛 證名。肝經邪氣盛實的證候。又名肝氣實。證見善怒、頭眩、目赤、兩脅脹痛等。《靈樞·淫邪發夢》:「肝氣盛,則夢怒。」《聖濟總錄》卷四十一:「氣盛則為血有餘、故目赤,兩脅下痛引少腹,善怒,甚則氣逆頭眩,耳憒頰腫,皆肝實之證也。」肝氣盛可導致肝火旺盛。參見肝病、肝火條。

治療肝氣盛的穴位

『伍』 胃疼怎麼辦呢

胃痛,從中醫角度來看,多是肝氣犯胃,您除此症狀外多伴有情緒不好,胃脘脹滿不適,疼痛,甚至飯後加重,打嗝,遇熱有明顯,與最近您情緒不好後進食,或食辛辣熱物太多有關,可以買中成葯治療——逍遙丸就可以了。,一日三次,一次6-8顆,飯前一小時溫水服用,平日多注意情緒控制,不要生氣,飲食多清淡,少喝酒及吃麻辣燒烤等,生活有規律

『陸』 中醫內科學對證的方劑每一個病症所有的證型都要記住嗎

是的
中醫內科筆記(中醫很多選擇是對證型方葯的考試,所以有基礎的一背這個歌很多主方葯就能記下來,對考試有很重要的意義大部分病證一個歌就能把它的證型方葯記下來。)

一、感冒:

寒荊熱銀署新加,陰葳氣參寒熱解

1.風寒感冒:辛溫解表、宣肺散寒-荊防敗毒散

2.風熱感冒:辛涼解表、宣肺清熱-銀翹散

3.暑濕感冒:清暑祛濕解表-新加香薷飲

4.氣虛感冒:益氣解表-參蘇飲

5.陰虛感冒:滋陰解表-加減葳蕤湯

6.「寒包火」(表寒里熱):解表清里-雙解湯

二、咳嗽:

寒三熱菊燥桑杏,濕陳熱清肝火瀉,涼燥杏蘇肺陰沙

1.風寒咳嗽: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湯合止咳散

2.風熱咳嗽:疏風清熱、宣肺化痰-桑菊飲

3.風燥咳嗽:疏風清肺、潤燥止咳-桑杏湯

4.痰濕蘊肺: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

5.痰熱郁肺:清熱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湯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順氣降火-加減瀉白散合黛蛤散

7.肺陰虛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沙參麥冬湯

三、肺癰:

肺癰初起銀翹散,癰葦潰梗復清肺

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銀翹散

2.成癰期:清肺化瘀消癰-千金葦莖湯、如金解毒散

3.潰膿期:解毒排膿-加味桔梗湯

4.恢復期:益氣養陰清熱-沙參清肺湯合竹葉石膏湯

四、哮證:

哮冷射乾熱定喘,寒包青石風痰親,肺脾六君腎生地。

1.發作期

1)寒哮:溫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黃湯

2)熱哮:清熱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湯

2.緩解期

1)肺虛證:補肺固衛-玉屏風散

2)睥虛證:健脾化痰-六君子湯

3)腎虛證:補腎攝鈉-金匱腎氣丸或七味都氣丸

五、喘證:

喘寒麻黃里熱石,熱桑濁陳氣閉五,

肺虛生脈腎虛匱,氣陰兩竭生脈散。

1.實喘

1)風寒襲肺:宣肺散寒-麻黃湯

2)表寒里熱:宣肺泄熱-麻杏石甘湯

3)痰熱郁肺:清泄痰熱-桑白皮湯

4)痰濁阻肺:化痰降氣-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

5)肺氣郁痹:開郁降肺-五磨飲子

2.虛喘

1)肺虛:補肺益氣養陰-補肺湯合玉屏風散或合生脈散

2)腎虛:補腎納氣

腎陽虛-金匱腎氣丸、參蛤散

腎陰虛-七味都氣丸合生脈散

六、肺脹氣平濁蘇越,水泛真苓蒙滌痰。

1)肺腎氣虛:補肺納腎、降氣平喘-平喘固本湯、補肺湯

2)陽虛水泛:溫腎健脾、化飲利水-真武湯合五苓散

3)痰濁壅肺:滌痰瀉肺平喘-葶藶大棗瀉肺湯

4)痰熱郁肺:宣肺泄熱、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湯

5)痰蒙神竅:滌痰、開竅、熄風-滌痰湯

七、肺癆陰月火合保真造

1)肺陰虧損:滋陰潤肺-月華丸

2)陰虛火旺:滋陰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鱉甲散

3)氣陰耗傷:益氣養陰-保真湯

4)陰陽兩虛:滋陰補陽-補天大造丸

八、痰飲:

脾苓腸夏胸柴枳,脅棗絡香陰沙參,

溢支寒飲小青龍,飲退正虛腎氣丸

1.痰飲

1)脾陽虛弱:溫脾化飲-苓桂術甘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

2)飲留胃腸:攻下逐飲-甘遂半夏湯已椒藶黃丸

2.懸飲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湯

2)飲停胸脅:逐水祛飲-十棗湯控涎丹

3)絡氣不和:理氣和絡-香附旋覆花湯

4)陰虛內熱:滋陰清熱-沙參麥氣湯、瀉白散

3.溢飲 解表化飲-小青龍湯

4.支飲 溫肺化飲、下氣平喘-小青龍湯

5.飲退正虛:溫補脾腎、兼化水飲-金匱腎氣丸、苓桂術甘湯

九、自汗、盜汗:

肺屏營枝陰虛六,心血歸脾邪熱龍。

1)肺衛不固:益氣固表-玉屏風散

2)營衛不和:調和營衛-桂枝湯

3)陰虛火旺:滋陰降火-當歸六黃湯

4)邪熱鬱蒸:清肝泄熱、化濕和營-龍膽瀉肝湯

十、血證:

鼻(玉龍歸山),齒(清水),咳(百瀉桑),吐(瀉龍歸),便(黃弟歸),尿(小白要歸),紫斑(十茜歸)

1.鼻出血

1)邪熱犯肺:清熱泄肺、涼血止血-桑菊飲

2)胃熱熾盛:清胃瀉火、涼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瀉火、涼血止血-龍膽瀉肝湯

4)氣血虧虛:補氣攝血-歸脾湯

2.咳血

1)燥熱傷肺:清熱潤肺、寧絡止血-桑杏湯

2)肝火犯肺:清肝瀉肺、涼血止血-瀉白散合黛蛤散

3)陰虛肺熱:滋陰潤肺、寧絡止血-百合固金丸

3.吐血

1)胃熱壅盛:清胃瀉火、化瘀止血-瀉心湯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瀉肝清胃、涼血止血-龍膽瀉肝湯

3)氣虛血溢:益氣、健脾、攝血-歸脾湯

4.便血

1)腸道濕熱:清化濕熱、涼血止血-地榆散

2)氣虛不攝:益氣攝血-歸脾湯

3)脾胃虛寒:健脾溫中、養血止血-黃土湯

5.尿血

1)下焦熱盛: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小薊飲子

2)腎虛火旺: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知柏地黃丸

3)脾不統血:補脾攝血-歸脾湯

4)腎氣不固:補益腎氣、固攝止血-無比山葯丸

十一、心悸:

悸怯定志虛歸脾,

陰天陽桂凌苓桂,

淤桃痰火黃連溫。

1)心虛膽怯:鎮驚定志、養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補血養心、益氣安神-歸脾湯

3)心陽不振:溫補心陽、安神定悸-桂甘龍牡湯

4)水飲凌心:振奮心陽、化氣利水-苓桂術甘湯

5)陰虛火旺:滋陰清火、養心安神-天王補心丹或硃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氣通絡-桃仁紅花煎

十二、胸痹:

胸痹淤血濁括夏,寒枳滯柴氣生脈,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血府逐瘀湯

2)痰濁壅塞:通陽瀉濁、豁痰開結-瓜萎薤白半夏湯

3)陰寒凝滯:辛溫通陽、開痹散寒-瓜蔞薤白白酒湯

4)心腎陰虛:滋陰益腎、養心安神-左歸飲

5)氣陰兩虛:益氣養陰、活血通絡-生脈散合人參養營湯

6)陽氣虛哀:益氣溫陽、活血通絡-參附湯合右歸飲

十三、不寐:

不寐郁龍痰熱溫,食保虛火黃阿湯,

心腎不交六交泰,心膽安神心脾歸。

1.實證

1)肝鬱化火:清肝瀉熱、佐以安神-龍膽瀉肝湯

2)痰熱內擾:化痰清熱、和中安神-黃連溫膽湯

2.虛證

1)陰虛火旺:滋陰降火、養心安神-黃蓮阿膠湯、六味地黃丸

2)心脾兩虛:補益心脾、養心安神-歸脾湯

3)心膽氣虛:益氣鎮驚、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

十四、厥證

厥實氣五虛四物,

血實通淤虛人參,

痰厥導痰食保神。

1.氣厥

1)實證:順氣開郁-五磨飲子

2)虛證:補氣回陽-四味回陽飲

2.血厥

1)實證:活血順氣-通瘀煎

2)虛證:補養氣血-獨參湯

3.食厥 和中消導-神術散合保和丸

4.痰厥: 行氣豁痰-導痰湯

十五、郁證:

郁肝柴火丹逍遙,氣滯痰郁半夏厚,

心神失養甘麥湯,心脾歸陰火地黃

1.實證

1)肝氣郁結:疏肝解郁、理氣暢中-柴胡疏肝散

2)氣郁化火:清肝瀉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梔逍遙散

3)痰氣郁結:行氣開郁、化痰散結-半夏厚朴湯

2.虛證

1)心神惑亂:養心安神、甘潤緩急-甘麥大棗湯

2)心脾兩虛:健脾養心、益氣補血-歸脾湯

3)陰虛火旺:滋陰清熱、補益肝腎-滋水清肝飲

十六、癲狂,

癲狂結痰脾養心,火鐵陰二淤夢狂

1.癲證

1)痰氣郁結:理氣解郁、化痰開竅-順氣導痰湯

2)心脾兩虛:健脾養心、益氣安神-養心湯

2.狂證

1)痰火上擾:鎮心滌痰、瀉肝清火-生鐵落飲

2)火盛傷陰:滋陰降火、安神定志-二陰煎

十七、癇證:

風定痰滌淤通竅,心脾六歸腎左天。

1)風痰閉阻:滌痰熄風、開竅定癇-定癇丸

2)痰火內盛:清汗瀉火、化痰開竅-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

3)心腎虧虛:補益心腎、健脾化痰-大補元煎、六君子湯

十八、胃痛:

胃寒良食保滯柴,

瘀失虛寒黃建中,

濕熱清中陰虛貫。

1)寒邪客胃:溫胃散寒、理氣止痛-良附丸

2)飲食停滯:消食導滯、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氣犯胃:疏肝理氣、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肝胃郁熱:疏肝理氣、泄熱和胃-丹梔逍遙散

5)胃陰虧虛:滋養胃陰、和中止痛-一貫煎合芍葯甘草湯

6)瘀血停滯:活血化瘀、和胃理氣-失笑散合丹參飲

7)脾胃虛寒:溫中健脾、和胃止痛-黃芪建中湯

十九、噎膈

痰啟津沙淤通優,氣虛陽微補運脾。

1)痰氣交阻:開郁、化痰、潤燥-啟膈散

2)津虧熱結:滋養津液、瀉熱散結-沙參麥冬湯

3)瘀血內阻:破結行瘀、滋陰養血-通幽湯

4)氣虛陽微:溫補脾腎、益氣回陽-補氣運脾湯或右歸丸

二十、嘔吐

嘔邪藿香食保和,

痰夏肝氣四七煎,

脾香陽理胃陰麥。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濁-藿香正氣散

2)飲食停滯: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飲內阻:溫化痰飲、和胃降逆-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

4)肝氣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嘔-半夏厚朴湯合左金丸

5)脾胃虛寒:溫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6)胃陰不足:滋養胃陰、降逆止嘔-麥門冬湯

二十一、呃逆

呃寒丁火竹氣五,陽理陰虧益胃湯。

1)胃中寒冷:溫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熱和胃、降逆止呃-竹葉石膏湯

3)氣機郁滯:順氣解郁、降逆止呃-五磨飲子

4)脾胃陽虛:溫補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湯

5)胃陰不足:益氣養陰、和胃止呃-益胃湯

二十二、泄瀉:

泄寒濕藿濕熱葛,食保郁痛脾參四。

1)感受寒濕:芳香化濕、解表散寒-藿香正氣散

2)濕熱內盛:清熱利濕-葛根黃芩黃連湯

3)食滯胃腸:消食導滯-保和丸

4)肝氣乘脾:抑肝扶脾-痛瀉要方

5)脾胃虛弱:益氣健脾化濕-參苓白術散

6)腎陽虛衰:溫腎健脾、固澀止瀉-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

痢濕芍葯疫毒白,寒濕正氣噤口開,息連陰駐虛寒真。

1)濕熱痢:清熱解毒、清腸化濕、調氣行血-芍葯湯

2)疫毒痢:清熱涼血解毒-白頭翁湯

3)寒濕痢:溫中化濕、調和氣血-胃苓湯

4)虛寒痢:溫補脾腎、收澀固脫-桃花湯或合真人養臟湯

5)陰虛痢:涼血滋陰清腸-駐車丸

6)休息痢:溫中清腸、佐以調氣化滯-連理湯

二十四、腹痛.

腹痛寒良濕熱承,

臟寒小建食導滯,

滯柴血瘀少腹逐。

1)寒邪內阻:溫里散寒、理氣止痛-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

2)濕熱壅滯:通腑泄熱-大承氣湯

3)中虛臟寒:溫中補虛、緩急止痛-小建中湯

4)飲食積滯:消食導滯-枳實導滯丸

5)氣滯血瘀: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湯

二十五、便秘.

熱秘調承氣六磨,

氣黃血潤冷溫脾,

陰虛增液陽虛濟。

1)熱秘:瀉熱導滯、潤腸通便-麻子仁丸

2)氣秘:順氣導滯通便-六磨湯

3)虛秘:

氣虛:益氣潤腸-黃芪湯

血虛:養血潤燥-潤腸丸

4)冷秘:溫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黃附子湯

二十六、脅痛:

脅痛郁柴淤復元,濕龍肝陰虧一貫。

1)肝氣郁結:疏肝理氣-柴胡疏肝散

2)肝膽濕熱:清熱利濕-龍膽瀉肝湯

3)肝陰不足:養陰柔肝-一貫煎

4)瘀血停著: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血府逐瘀湯

二十七、黃疸:

黃疸濕表麻甘露,熱菌濕五膽柴胡,

寒濕術附脾建中,熱盛黃解陷犀角。

濕四脾柴淤逍遙。

1)熱重於濕:清熱利濕、佐以通腑-茵陳蒿湯

2)濕重於熱:利濕化濁、佐以清熱-茵陳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

3)陰黃:健脾和胄、溫化寒濕-茵陳術附湯

4)急黃:清熱解毒、涼營開竅-犀角散加減

二十八、積聚

積聚肝遙食六磨,氣柴虛珍淤血膈。

1)肝氣郁滯:疏肝解郁、行氣消聚-逍遙散

2)食滯痰阻:導滯通便、理氣化痰-六磨湯

3)氣滯血阻:理氣活血、通絡消積-金鈴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內結:祛瘀軟堅、兼調脾胃-膈下逐瘀湯

5)正虛瘀結:補益氣血、化瘀消積-八珍湯、化積丸

二十九、鼓脹

氣柴濕實熱中消,脾苓陰貫淤結調。

1)氣滯濕阻:疏理肝氣、除濕散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湯

2)寒濕困脾:溫中健脾、行氣利水-實脾飲

3)濕熱蘊結:清熱利濕、攻下逐水-中滿分消丸合茵陳蒿湯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氣利水-調營飲

5)脾腎陽虛:溫補脾腎、化氣行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6)肝腎陰虛:滋養肝腎、涼血化瘀-一貫煎合膈下逐瘀湯

三十、頭痛:

頭痛寒川熱芎芷,濕羌肝天腎補元,

痰濁半夏瘀通竅,氣虛補氣血虛四。

1)風寒頭痛:疏風散寒-川芎茶調散

2)風熱頭痛:疏風清熱-芎芷石膏湯

3)風濕頭痛:祛風勝濕-羌活勝濕湯

4)肝陽頭痛:平肝潛陽-天麻鉤藤飲

5)腎虛頭痛:養陰補腎-大補元煎

6)氣血虛頭痛:氣血雙補-八珍湯

7)痰濁頭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半夏白術天麻湯

8)瘀血頭痛:活血化瘀-通竅活血湯

三十一、眩暈:

眩亢麻虧歸濁夏,腎精左右淤通竅。

1)肝陽上亢:平肝潛陽、滋養肝腎-天麻鉤藤飲

2)氣血虧虛:補養氣血、健運脾胃-歸脾湯

3)腎精不足:

陰虛:補腎滋陰-左歸丸

陽虛:補腎助陽-右歸丸

4)痰濁中阻:燥濕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術湯

三十二、中風:

中風絡虛白丸子,風痰天麻肝陰鎮,

痰熱桃仁痰火林,痰濁滌痰脫參附。

風痰解語氣虛補,肝腎左歸地黃飲。

中經絡:風痰入絡:真方白丸子

風陽上擾;天麻鉤藤湯

陰虛動風:鎮肝熄風湯

中臟腑:閉證:痰熱腑實:桃仁承氣湯

痰熱瘀閉:羚羊鉤藤湯合安宮牛黃丸

痰濁瘀閉:滌痰湯合蘇合香丸

脫證:參附湯合生脈散

恢復期:風痰瘀阻:解語丹

氣虛絡瘀:補陽還五湯

三十三、痙證

痙羌邪熱甚羚羊,

陰四火營陽虛痰,

剛葛柔括蔞桂枝。

1)邪壅經絡:祛風散寒、和營燥濕-羌活勝濕湯

2)熱甚發痙:泄熱存津、養陰增液-增液承氣湯

3)陰血虧虛:滋陰養血、緩急止痙-四物湯合大定風珠

4)剛痙:解肌發汗、益陰養津-葛根湯

5)柔痙:疏風解表、和營養津-瓜蔞桂枝湯

三十四、瘧疾

正柴溫虎勞何人,寒姜冷金熱清瘴。

1)正瘧:祛邪截瘧、和解表裡-柴胡截瘧飲

2)溫瘧:清熱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湯

3)寒瘧:和解表裡,溫陽達邪-柴胡桂枝乾薑湯

4)勞瘧:益氣養血,扶正祛邪-何人飲

三十五、水腫:

水腫風水越婢術,

水浸胃皮濕滯疏,

毒麻脾實腎真桃

1)風水泛濫:疏風清熱、宣肺行水-越婢加術湯

2)濕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濕消腫-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

3)水濕浸漬:健脾化濕、通陽利水-五皮飲合胃苓湯

4)濕熱壅盛:分利濕熱-疏鑿飲子

5)脾陽虛衰:溫運脾陽、以利水濕-實脾飲

6)腎氣衰微:溫腎助陽、化氣行水-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

三十六、淋證.

淋熱八石葦勞比,沉䃼薊柏膏清淋。

1)熱淋:清熱利濕通淋-八正散

2)血淋:

實證:清熱通淋、涼血止血-小薊飲子

虛證:滋陰清熱、補虛止血-知柏地黃丸

3)石淋:清熱利濕、通淋排石-石韋散

4)氣淋:

實證:利氣宣導-沉香散

虛證:補中益氣-補中益氣湯

5)勞淋:健脾益腎-無比山葯丸

6)膏淋:

實證:清熱利濕、分清泄濁-程氏萆解分清飲

虛證:補虛固澀-膏淋湯

三十七、癃閉:

癃濕正肺熱清肺,滯沉阻擋脾中腎。

1)膀胱濕熱:清熱利濕、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熱壅盛:清肺熱、利水道-清肺飲

3)肝鬱氣滯:疏調氣機、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結、通利水道-代抵擋丸

5)中氣不足:升清降濁、化氣利尿-補中益氣湯合春澤湯

6)腎陽衰憊:溫補腎陽、化氣利尿-濟生腎氣丸

三十八、腰痛:

寒姜濕熱四,淤身腎虛左右歸

1)寒濕腰痛:散寒行濕、溫經通絡-甘姜苓術湯

2)濕熱腰痛:清熱利濕、舒筋活絡-加味二妙散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氣止痛-身痛逐瘀湯

4)腎虛腰痛:

偏陽虛:溫補腎陽-右歸丸

偏陰虛:滋補腎陰-左歸丸

三十九、消渴:

上消渴中玉術,下消六味腎氣丸

1)上消(肺熱津傷):清熱潤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胃熱熾盛):清胃瀉火、養陰增液-玉女煎

3)下消:

腎陰虧虛:滋陰固腎-六味地黃丸

陰陽兩虛:溫陽滋腎固攝-金匱腎氣丸

四十、痹證:

行防寒烏著苡湯,

熱虎痰合虛榮筋,

陽虛真武陰虛六

1)行痹:祛風通絡、散寒除濕-防風湯

2)痛痹: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烏頭湯

3)著痹:除濕通絡、祛風散寒-薏苡仁湯

4)風濕熱痹:清熱通絡、祛風除濕-白虎桂枝湯

四十一、痿證

痿肺清燥濕二妙,脾參腎虎淤聖俞

1)肺熱津傷:清熱潤燥、養肺生津-清燥救肺湯

2)濕熱浸淫:清熱利濕、通利筋脈-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虧虛:補脾益氣、健運升清-參苓白術散

4)肝腎虧損:補益肝腎、滋陰清熱-虎潛丸

四十二、內傷發熱:

氣郁丹梔淤血府,

血歸陰清氣補中,

陽虛金匱痰連中

1)肝鬱發熱:疏肝解郁、清肝瀉熱-丹桅逍遙散

2)瘀血發熱: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湯

3)血虛發熱:益氣養血-歸脾湯

4)陰虛發熱:滋陰清熱-清骨散

5)氣虛發熱:益氣健脾、甘溫除熱-補中益氣湯

四十三、虛勞

氣,肺福四元,血,心血,陰虛,

沙天胃肝歸,陽,保父歸。

1.氣虛

1)肺氣虛-補肺湯

2)脾氣虛-加味四君子湯

3)腎氣虛-大補元煎

2.血虛

1)心血虛-養心湯

2)肝血虛-四物湯

3.陰虛

1)肺陰虛-沙參麥門冬湯

2)心陰虛-天王補心丹

3)脾胃陰虛-益胃湯

4)肝陰虛-補肝湯

5)腎陰虛-左歸丸

4.陽虛

1)心陽虛-拯陽理勞湯

2)脾陽虛-附子理中丸

3)腎陽虛-右歸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展開剩餘內容
打開APP閱讀全文並永久保存
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葯食兩用食物性味歸經與功效
中醫內科筆記
中醫辯證治療簡解
中醫內科學-本科教材簡單整理
不扯了,貼貼一個老中醫收集並自己編的中醫歌決,有用的自己看. - 新奇軍
中醫內科核心筆記總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搜索
中醫內科分證論治歌訣中醫病名及證型表匯總中醫證型及診斷要點中醫病名證型速記中醫內科看病用葯口訣中醫疾病辨證口訣中醫內科學病證歌訣黃帝內經180個內科病症中醫辨證治療處方口訣中醫內科證型背誦口訣
首頁萬象文化人生生活健康
教育職場理財娛樂藝術上網
留言交流回頂部
聯系我們
觸屏版| 下載APP

京ICP證090625號      京ICP備05038915號

京網文[2022]3822-110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0377號

關注公眾號
保存36
生成長圖
分享

『柒』 煲什麼湯養胃護胃

煲什麼湯養胃護胃

煲什麼湯養胃護胃,不管是自身可控還是不可控的我們都需要提前的保護它,受過胃病折磨的人應該都知道是非常難受的一件事情,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食補來保健,以下分享煲什麼湯養胃護胃

煲什麼湯養胃護胃1

1、寒邪客胃

寒邪可從飲食中來,即指吃了寒涼食物,比如西瓜。也可能是因為呼吸寒冷空氣而凍傷了胃。

這種胃痛,若是長時間不理睬,會累及多個臟腑,引發吐血、便血、嘔吐等症狀。

針對於此,胡世雲醫生為大家介紹的湯品是:暖胃豬肚湯。

暖胃豬肚湯

【材料】豬肚150g,胡椒3g,桂圓15g,紫蘇葉10g,大棗3顆,生薑5片,蔥、蒜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入煲中,用文火煲1個小時。如果你覺得材料不太充分,還可以將雞肉去皮,加入一起煮。

【作用】如它本身,就是起著暖胃的功效。

2、飲食傷胃

很好理解,就是吃了不該吃的食物,或者吃錯了方法,導致腸胃不適、食慾不振。

如果是中醫給診斷,往往會發現有大便不暢、舌淡紅、苔白膩、脈滑等症狀。

針對於此,胡世雲醫生推薦的食療方是:雞內金小米粥。

雞內金小米粥

【材料】小米100g,雞內金15g,山楂10g,白蘿卜籽10gl。

【做法】小米炒熟,其他材料洗干凈,然後放入煲中,加入水,用文火煲煮,沸騰後加入鹽,便可以開始吃了。

【作用】是一款不失營養又能養胃的粥品。

3、肝氣犯胃

一般情況下,肝與脾胃是相互依賴、相互協調的。但如果肝的疏泄功能產生問題,就會影響到脾胃的正常工作。用中醫的話來講,就是「肝失疏泄,橫逆犯胃」。

除去胃部存在不適、疼痛感,伴隨有煩躁易怒、口乾口苦、舌紅苔黃的症狀。平時本就性情急躁、憂思多慮的人,更容易出現這種胃痛。

胡蘿卜佛手湯

【材料】瘦肉150g,胡蘿卜250g,佛手10g,芹菜適量。

【做法】將瘦肉、胡蘿卜、佛手、芹菜清理完畢,切好,加水煮湯即可。

【作用】疏肝理氣,清熱解毒。

4、脾胃虛弱

這一類胃痛的含義就比較籠統了,比如脾氣虛、脾陽虛、胃陽虛、胃氣虛等等算入此類。

造成脾胃虛弱的原因也多種多樣,像開篇提及到的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憂思日久等,都會導致脾胃失調,變得虛弱。

針對於此,胡世雲醫生給出的食療方有2款:滋陰益胃湯和溫胃魚肚湯。

滋陰益胃湯

【材料】花旗參、石斛、沙參、玉竹各15g,猴頭菇適量,瘦肉或去皮雞肉。

【做法】將它們洗凈、泡發,加入水一起煮湯。

溫胃魚肚湯

【材料】魚肚(花膠)、蟲草花、花菇適量,胡椒3g,生薑5片,大棗3顆。

【做法】同樣是將它們洗凈,該泡的泡發,然後主料加入煮湯,等到快好之時加入調味品即可。

【作用】以上兩款湯都有利於養陰益胃,口乾咽燥、飢不欲食的人群適宜食用。

養胃是個漫長的過程,大家除了要做好葯物治療與飲食調護,平時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心平靜氣地過好每一天。

煲什麼湯養胃護胃2

1、桂圓紅棗山葯湯

材料:12顆紅棗、300克山葯、兩大匙桂圓肉和適量砂糖等。

做法:首先把山葯的皮去除,然後洗凈將其切成丁,接著將山葯、紅棗一起放進煲中加水煮,一直煮至軟熟,再將桂圓肉和砂糖放入,等桂圓煮至散開之後即可。

功效:山葯有補脾胃的功效,而紅棗和桂圓能補血益氣,同時也可以健脾胃。

2、人參豬肚湯

材料:豬肚500克,人參5克,黃連5克,甘草6克,棗(干)5克,乾薑15克,黃芩9克,半夏9克,大蔥10克,姜10克,鹽6克

做法:將人參、黃連、炙乾草、大棗、乾薑、黃芩、半夏洗凈後裝入紗布袋內;生薑切成片,蔥切成段;豬肚反復搓洗干凈;凈紗布袋納入豬肚內,用繩扎緊口放入燉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及生薑、蔥、料酒,燒沸,再文火燉50分鍾,加鹽攪勻;將豬肚撈起,去葯包,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的長條,放入鍋內燒沸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補脾胃、益氣血、消癌腫之功效,對治療幽門癌症效果尤佳。

3、七物雞湯

材料:黨參15克、制半夏10克、生薑10克、黃連5克、乾薑10克、甘草5克、大棗10克、雞肉500克、料酒10克、蔥15克、胡椒粉3克、鹽6克、雞精6克。

做法:把以上7味葯物洗凈,放入盆內;雞肉洗凈,切成4厘米的`塊;蔥切成段。將7味葯物用紗布袋裝好,扎緊口與雞肉同放燉鍋內,加水適量,放入料酒、蔥、胡椒粉,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0分鍾,加入鹽攪勻即成。

功效:健脾胃,益氣血。適宜胃酸過多、胃功能減退患者。

4、番茄疙瘩湯

材料:番茄兩個,雞蛋1個,麵粉200克,番茄醬適量,香蔥、食鹽、食用油、水適量。

做法:麵粉加120克水,用筷子和成麵疙瘩,去蒂洗凈切成小塊,雞蛋打散,蔥洗凈切碎備用;鍋中下油,將番茄翻炒幾下,倒入兩勺番茄醬,繼續翻炒直到炒出紅汁,成泥狀,倒入800克水,煮開;將麵疙瘩撥入鍋中,不時用筷子攪開,以免粘在一起,倒入雞蛋液,稍待片刻,再攪開,便會形成蛋花,加少許鹽調味,起鍋前撒蔥花,攪拌均勻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麵食養胃,番茄也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加上口味清爽,能夠良好調整大魚大肉後不堪重負的腸胃。

煲什麼湯養胃護胃3

1、夏季煲湯食譜大全

(1)雞腳栗子百合湯

原料:新鮮雞腳10隻,豬手1隻,百合50克(1兩),鮮栗子肉250克(半斤),湘蓮子50克(1兩)

製做:

1、剝去雞腳附著之黃衣,斬去趾骨,洗凈,斬開兩段,放落滾水中煮5分鍾,取出過冷河。

2、燒凈豬手上之餘毛,洗刮凈,斬件,放落滾水中煮5分鍾,取出過冷河。

3、栗子肉用滾水燙過,去衣;洗凈蓮子,百合。

4、把適量清水煲滾,放入雞腳、豬手、栗子肉、蓮子煲2小時,加入百合再煲半小時,下鹽調味。

(2)鴨梨南北杏瘦肉湯

原料:新鮮鴨嘴梨三個、瘦肉十兩約四百克、南北杏共一兩約四十克、花生油、鹽各少許、清水十二碗;

做法:

1、鴨嘴梨洗凈,去皮除心南北杏洗凈,瘦肉原塊洗凈備用;

2、燒滾清水,下豬肉、梨和杏仁,旺火燒至大滾,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約二小時即成。

功效:本湯可加油,鹽調味,也可淡飲,清爽潤喉。

(3)羅漢果瘦肉湯

原料:大羅漢果四分之一個、豬腿精肉八兩約三百二十克、陳皮一小塊、清水十碗;

製作:

1、陳皮浸透洗凈,豬肉原塊洗凈;

2、把清水,羅漢果和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然後下豬肉,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兩小時即可。

tips:買羅漢果,要以顏色黑褐,有光澤,搖時不響者為佳;

功效:這個湯適合哮喘患者,因羅漢果有解熱消暑,治咳化痰,促進腸胃機能和抑制哮喘的功能。

(4)茵陳健膚湯

原料:豬瘦肉200克,片糖一塊,苦參50克,茵陳40克,地膚子15克,生地20克

製作:

1、瘦肉原件洗凈;

2、豬瘦肉與其他用料同時入煲,倒入適量清水,煲4小時,去渣飲湯;

功效:適用於汗多濕重,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皮膚炎,皮膚濕疹等,也適用於皮膚痕癢症。

(5)藕節燉排骨

原料:排骨350克,鮮藕300克,姜絲、紹酒適量。

製作:

1、排骨切小塊,水後盛入燉器。

2、鮮藕剝皮切條塊,與姜絲一起放在排骨上面

3、放入800毫升清湯,加鹽、味精、紹酒調好味,灌入排骨里,上籠蒸30分鍾即可。

功效: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6)雞片蘑菇湯

原料:雞脯肉250克,鮮蘑菇300克,番茄100克,雞蛋1個,紹酒、姜、蔥段各適量。

製作:

1、鮮蘑菇切片燒水,番茄切三角塊,雞脯肉洗凈,切片;雞蛋取清;姜切絲。

2、雞脯肉加鹽、味精、蛋清、干澱粉攪勻,放入沸水鍋舀一下,撈起待用。

3、將鍋置於旺火上,油爆姜絲、蔥段,放入蘑菇炒,加入適量清湯,再加鹽、雞精,待湯沸後加雞片、番茄、味精、紹酒、麻油即成。

功效:補中益氣,安神健體。

(7)青紅蘿卜豬肉湯

原料:青蘿卜一斤約六百四十克,紅蘿卜四兩約一百六十克,蜜棗四個,豬腿精肉十兩約四百克,陳皮一小塊,清水適量

做法:

1、把蘿卜去皮,切角塊豬肉原塊洗凈陳皮浸軟,洗凈;

2、把清水與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下全部原料,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三小時即可。

tips:購買煲湯蘿卜,以粗壯身重,上圓下尖為好

功效:這個湯有治肺燥,喉干,眼澀等食療功能

(8)節瓜雞腳湯

原料:眉豆100克,節瓜600克,陳皮1塊,雞腳10隻

製作:

1、眉豆浸透,洗凈;節瓜去皮,洗凈,切大塊;陳皮浸透洗凈;雞腳斬去爪尖,洗凈

2、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雞爪燙約2分鍾,撈起瀝干水

3、瓦煲內加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燒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用料,待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2.5小時,以精鹽調味,即可以佐膳飲用。

功效:清熱消暑,健脾開胃。

2、夏季防暑注意事項

1、不要過量喝冷飲。冷飲過量,尤其在繁重的體力勞動或大運動量鍛煉之後,一下子喝太多冷飲,會刺激胃黏膜,影響胃液分泌,易引起消化不良,有時還會引起胃痛或腹瀉。所以,應以少量多次飲用為好。

2、不要吃不潔飲食。夏季食品極易污染各種病菌,稍不注意衛生,食後就會得病。所以,切記不要直接食用從市場買回的熟食品,買回的熟食品一定要加熱消毒後再吃。

3、不要飯後馬上游泳。因為飯後馬上游泳,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同時,人體浸泡在水裡,胃部血管受冷刺激引起收縮,容易發生胃痙攣、嘔吐和消化不良等。因此,應至少在飯後半小時之後才能下水游泳。

4、不要在烈日下曝曬。特別是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鍾的陽光最為強烈,人們在這一時間段內最好不在日光下活動。外出旅遊和在陽光下勞作者,應打傘、戴寬沿帽、穿長褲和長袖襯衣,也可以在暴露的皮膚上塗抹防曬霜。

5、不要拒絕「心靜自然涼」。情緒安然,熱環境中求自靜,避免吵鬧,少進行劇烈運動及其他高消耗的活動,同樣也能起到以靜抗高溫酷暑的作用。

6、不要長時間用冷濕毛巾敷頭。這種做法雖然讓人暫時感到舒服,但冷刺激會使頭部肌肉收縮、血管直徑變小、大腦血流量降低,可造成暫時性腦缺血,使人更加頭昏腦脹。大腦受冷刺激後會感到所謂清醒,但這種「清醒」興奮點不集中,不能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7、不要在磚石、水泥地上睡覺或在外露宿。因磚石、水泥地陰冷潮濕,透濕性和聚濕性很強,容易使人受寒受潮,誘發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風濕性疾病。在外露宿,容易感受風寒,使身體免疫功能下降,易誘發感冒、病毒性腸胃炎等疾病。

『捌』 肝火胃火旺怎麼調理最快的方法是什麼

肝火旺盛怎麼調理比較好

肝火旺盛的引起原因其實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人可能是因為現在的生活壓力過大,有的則是因為自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嘴,在煙酒上不能很好的控制好,另外有的的話可能是在平常的生活飲食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可能吃得太過辛辣了,這也會造成一定得問題,而且還有一個極容易引起現在當代青年人肝火旺盛的一個原因就是熬夜,大家都知道,長期熬夜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有的人可能會因此而發胖,脫發等等,這都是對身體很不好的。那麼如果肝火過盛的情況下,應該如何控制調理好自己的身體呢?

首先,既然解鈴還須系鈴人的話,那肯定要先從自己的嘴上下功夫,要盡量吃一些清涼的食物,不要吃太乾燥的的,這都對於肝臟下火有很好的幫助,然後就是對於煙酒這些對身體有害的東西,一定要控制好量,千萬不要過度使用,一定要適量的控制好,這樣子才能長久的做到下火甚至可以更好的避免以後上火的情況出現。當然,熬夜的話那就更需要控制住了,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有的是因為工作需要,有的則是因為娛樂,都會經常熬夜,都變成了夜貓子,這就是需要改善的地方,這都是非常重要的改善肝上火的方法。當然,如果是對於那些很嚴重的情況,還是盡快去醫院就診的最好,一定要聽醫生的建議,按照正確的治療方法來控制肝臟上火。

肝火旺盛得調理方法基本上都是要求要從自己的生活習慣上來進行改善的,一定要保持平衡的飲食習慣和良好的煙酒控制,當然,還是要避免熬夜的,熬夜帶來的危害可不僅僅是上火這么簡單,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

『玖』 中醫實踐技能第一站丸劑怎麼寫

中醫執業醫師
首頁 > 中醫執業醫師 > 輔導精華 > 正文
中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一站完美總結
醫學教育網2019-05-12
大號

中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臨近,醫學教育網小編為廣大考生整理了「中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第一站完美總結」,供廣大考生參考復習!

一、感冒

1.風寒束表:辛溫解表——荊防敗毒散或荊防達表湯

2.風熱犯表:辛涼解表——銀翹散或蔥豉(chǐ)桔梗湯

3.暑濕傷表:清暑祛濕解表——新加香薷飲

4.氣虛感冒:益氣解表參蘇飲

5.陰虛感冒:滋陰解表——加減葳蕤(wēirúi)湯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1.風寒襲肺: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湯合止咳散

2.風熱犯肺: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桑菊飲

3.風燥傷肺:疏風清肺,潤肺止咳—桑杏湯

(二)內傷咳嗽

1.痰濕蘊肺:燥濕化痰,理氣止咳——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

2.痰熱郁肺:清熱肅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湯

3.肝火犯肺:清肺瀉肝,順氣降火——黛蛤(gé)散合加減瀉白散

4.肺陰虧耗:滋陰潤肺,化痰止咳——沙參麥冬湯

三、哮病

(一)發作期

1.冷哮:溫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黃湯或小青龍湯

2.熱哮:清熱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湯或越婢加半夏湯

3.寒包熱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熱—小青龍加石膏湯或厚朴麻黃湯

4.風痰哮證:祛風滌痰,降氣平喘——三子養親湯

5.虛哮證:補肺納腎,降氣化痰——平喘固本湯

附:喘脫危證:補肺納腎,扶正固脫——回陽急救湯合生脈飲

(二)緩解期

1.肺睥氣虛:健脾益氣,補土生金——六君子湯

2.肺腎兩虛:補肺益腎——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證

(一)實喘

1.風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黃湯合華蓋散

2.表寒肺熱: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湯

3.痰熱郁肺:清熱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湯

4.痰濁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

5.肺氣郁痹:開郁降氣平喘——五磨飲子

(二)虛喘

1.肺氣虛耗:補肺益氣養陰——生脈散合補肺湯

2.腎虛不納:補腎納氣——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3.正虛喘脫:扶陽固脫,鎮攝腎氣——參附湯送服黑錫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癆

1.肺陰虧損:滋陰潤肺——月華丸

2.虛火灼肺:滋陰降火——百合固金湯合秦艽鱉甲散

3.氣陰耗傷:益氣養陰——保真湯或參苓白術散

4.陰陽兩虛:滋陰補陽——補天大造丸

六、心悸

1.心虛膽怯:鎮驚定志,養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補血養心,益氣安神—歸脾湯

3.陰虛火旺:滋陰清火,養心安神——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

4.心陽不振:溫補心陽,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龍骨牡蠣(múlì)湯合參附湯

5.水飲凌心:振奮心陽,化氣行水,寧心安神——苓桂術甘湯

6.瘀阻心脈:活血化瘀,理氣通絡——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7.痰火擾心:清熱化痰,寧心安神——黃連溫膽湯

七、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血府逐瘀湯

2.氣滯心胸:疏肝理氣,活血通絡——柴胡疏肝散

3.痰濁閉阻:通陽泄濁,豁痰宣痹——栝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

4.寒凝心脈:辛溫散寒,宣通心陽——枳實薤(xiè)白桂枝湯合當歸四逆湯

5.氣陰兩虛:益氣養陰,活血通脈——生脈散合人參養榮湯

6.心腎陰虛:滋陰清火,養心和絡——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

7.心腎陽虛:溫補陽氣,振奮心陽——參附湯合右歸飲

八、不寐

1.肝火擾心:疏肝瀉火,鎮心安神——龍膽瀉肝湯

2.痰熱內擾:化痰清熱,和中安神——黃連溫膽湯

3.心脾兩虛:補養心脾,養血安神——歸脾湯

4.心腎不交:滋陰降火,交通心腎——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

5.心膽氣虛:益氣鎮驚,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

九、癇病

1.風痰閉阻證:滌痰息風,開竅定癇——定癇丸

2.痰火擾神證:清熱瀉火,化痰開竅——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

3.瘀阻腦絡證:活血化瘀,息風通絡——通竅活血湯

4.心脾兩虛證:補益氣血,健脾寧心——六君子湯合歸脾湯

5.心腎虧虛證:補益心腎,潛陽安神——左歸丸合天王補心丹

十、胃痛

1.寒邪客胃:溫胃散寒,行氣止痛——香蘇散合良附丸

2.飲食傷胃:消食導滯,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氣犯胃:疏肝解郁,理氣止痛——柴胡疏肝散

4.濕熱中阻:清化濕熱,理氣和胃——清中湯

5.瘀血停胃:化瘀通絡,理氣和胃——失笑散合丹參飲

6.胃陰虧耗:養陰益胃,和中止痛——一貫煎合芍葯甘草湯

7.脾胃虛寒:溫中健脾,和胃止痛——黃芪建中湯

十一、嘔吐

(一)實證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濁和中——藿香正氣散

2.飲食停滯: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飲內阻:溫化痰飲,和胃降逆——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

4.肝氣犯胃: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四七湯

(二)虛證

1.脾胃氣虛:健脾益氣,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湯

2.脾胃陽虛:溫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湯

3.胃陰不足:滋養胃陰,降逆止嘔——麥門冬湯

十二、腹痛

1.寒邪內阻:溫里散寒,理氣止痛——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

2.濕熱壅滯:通腑泄熱,行氣導滯——大承氣湯

3.飲食積滯:消食導滯,理氣止痛——枳實導滯丸

4.肝鬱氣滯:疏肝解郁,理氣止痛——柴胡疏肝散

5.瘀血內停:活血化瘀,和絡止痛——少府逐瘀湯

6.中虛臟寒:溫中補虛,緩急止痛——小建中湯

十三、泄瀉

(一)暴泄

1.寒濕內盛:芳香化濕,解表散寒——藿香正氣散

2.濕熱傷中:清熱燥濕,分利止瀉——葛根黃芩黃連湯

3.食滯胃腸:消食導滯,和中止瀉—保和丸

(二)久泄

1.脾胃虛弱:健脾益氣,化濕止瀉——參苓白術散

2.肝氣乘脾:抑肝扶脾——痛瀉要方

3.腎陽虛衰:溫腎健脾,固澀止瀉—四神丸

十四、痢疾

1.濕熱痢:清腸化濕,調氣和血——芍葯湯加銀花

2.疫毒痢:清熱解毒,涼血除積——白頭翁湯合芍葯湯

3.寒濕痢:溫中燥濕調氣和血—不換金正氣散

4.陰虛痢:養陰和營,清腸化濕—黃連阿膠湯合駐車丸

5.虛寒痢:溫補脾腎,收澀固脫——桃花湯合真人養臟湯

6.休息痢:溫中清腸,調氣化滯——連理湯

十五、便秘

(一)實秘

1.熱秘:瀉熱導滯,潤腸通便——麻子仁丸

2.氣秘:順氣導滯——六磨湯

3.冷秘:溫里散寒,通便止痛——溫脾湯合半硫丸

(二)虛秘

1.氣虛秘:益氣潤腸黃芪湯

2.血虛秘:養血潤燥潤腸丸

3.陰虛秘:滋陰通便增液湯

4.陽虛秘:溫陽通便濟川煎

十六、脅痛

1.肝鬱氣滯:疏肝理氣——柴胡疏肝散

2.肝膽濕熱:清熱利濕——龍膽瀉肝湯

3.瘀血阻絡:祛瘀通絡——血府逐瘀湯或復元活血湯

4.肝絡失養:養陰柔肝——一貫煎

十七、黃疸

(一)陽黃

1.熱重於濕:清熱通腑,利濕退黃——茵陳蒿湯

2.濕重於熱:利濕化濁運脾,佐以清熱——茵陳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膽腑郁熱:疏肝泄熱,利膽退黃——大柴胡湯

4.疫毒熾盛(急黃):清熱解毒,涼血開竅——千金犀角散

(二)陰黃

1.寒濕阻遏:健脾和胃,溫中化濕——茵陳術附湯

2.脾虛濕滯:健脾養血,利濕退黃——黃芪建中湯

(三)黃疸消退後的調治

1.濕熱留戀:清熱利濕——茵陳四苓散

2.肝脾不調:調和肝脾,理氣助運——柴胡疏肝散或歸芍六君子湯

3.氣滯血瘀: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逍遙散合鱉甲煎丸

十八、頭痛

(一)外感頭痛

1.風寒頭痛:疏風散寒止痛——川芎茶調散

2.風熱頭痛:疏風清熱和絡——芎芷石膏湯

3.風濕頭痛:祛風勝濕通竅——羌活勝濕湯

(二)內傷頭痛1.肝陽頭痛:平肝潛陽息風——天麻鉤藤飲2.腎虛頭痛:養陰補腎,填精生髓——大補元煎3.血虛頭痛:養血滋陰,和絡止痛—加味四物湯4.痰濁頭痛:健脾燥濕,化痰降逆——半夏白術天麻湯5.瘀血頭痛:活血化瘀,通竅止痛——通竅活血湯

十九、眩暈

1.肝陽上亢:平肝潛陽,清火熄風—天麻鉤藤飲

2.氣血虧虛:補益氣血,調養心脾——歸脾湯

3.腎精不足:滋養肝腎,益精填髓——左歸丸

4.痰濕中阻:化痰祛濕,健脾和胃——半夏白術天麻湯

5.瘀血阻竅:祛瘀生新,活血通竅——通竅活血湯

二十、中風

(一)中經絡

1.風痰入絡:祛風化痰通絡——真方白丸子

2.風陽上擾:平肝潛陽,活血通絡——天麻鉤藤飲

3.陰虛風動:滋陰潛陽,熄風通絡——鎮肝熄風湯

(二)中臟腑

1.閉證

1)痰熱腑實:通腑瀉熱,熄風化痰——桃仁承氣湯

2)痰火瘀閉:熄風清火,豁痰開竅——羚角鉤藤湯

3)痰濁瘀閉:化痰熄風,宣郁開竅—滌痰湯

2.脫證(陰竭陽亡):回陽救陰,益氣固脫——參附湯合生脈散

(三)恢復期

1.風痰瘀閉:搜風化痰,行瘀通絡——解語丹

2.氣虛瘀絡:益氣養血,化瘀通絡—補陽還五湯

3.肝腎虧虛:滋養肝腎——左歸丸合地黃飲子

『拾』 肝氣犯胃

脹氣可能是胃、腸道出毛病的一個症狀,張開嘴巴咀嚼、邊吃邊說話、狼吞虎咽(同時吃進許多空氣)、邊吃飯邊喝湯(將胃中的消化酶沖下消化道)等,都容易造成消化問題帶來脹氣。消化不良、胃病也會伴隨脹氣;食物過敏也可能是造成原因,它使食物在結腸發酵,產生氫氣及二氧化碳;糖類食品含有細菌,是產生脹氣的主要來源。你需找出自己無法消化的食物,進而避開這些食物。生活壓力、情緒緊張、缺乏消化酶等,均可能引起脹氣。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精神要開朗,睡眠要充足,有可能使胃腸功能性紊亂逐漸好轉。在飲食方面,一日三餐要合理分配,飢飽均勻,一般吃八分飽,勿過食,以適應胃腸的消化能力,吃得太多易發生消化不良和脹氣。酸牛奶,特別是含雙歧桿菌的酸牛奶,能增加腸道中的有益細菌,抑制腸道中腐敗細菌的繁殖和生長,對維持腸道內正常細菌的平衡有益,故適當飲用酸牛奶利於腸道內正常功能的恢復,葯物方面斯達舒可以標本兼治,改善症狀的同時從根本上起到治療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肝氣犯胃的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列舉論文研究的方法 瀏覽:218
計算題50種檢測方法 瀏覽:1
判斷蛋白質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9
酒精燈測量水溫的方法 瀏覽:21
鑒別酒精性肝炎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5
快速彈奏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296
碧歐泉精華露的使用方法 瀏覽:121
能讓自己快速近視的方法 瀏覽:625
輸送線翻箱安裝方法 瀏覽:57
繪制組合體三視圖的步驟方法 瀏覽:261
產後紗布腹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99
三角梅如何嫁接方法視頻 瀏覽:372
壓線器的連接方法 瀏覽:550
古時人們常用的計時方法有 瀏覽:290
妊娠紋產品使用方法 瀏覽:778
定陶辣椒種植方法 瀏覽:578
產品計算方法有哪些 瀏覽:442
vivo手機鎖屏壁紙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16
e8耳機連接手機方法 瀏覽:12
輔助教學方法研究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