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測定光合作用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半葉或改良半葉(金秀 謝我吧 By 少威~)
測定田光合作用速率較實用且較簡單需特殊儀器設備精確度較差光照前選取稱葉片切半稱其乾重另半葉片留植株進行光合作用經定間再切取另半相面積葉片稱其乾重單位面積單位間內乾重增加即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用乾重mg/dm2h 表示叫光合產率或凈同化率沈允鋼等經典半葉基礎加改進提改良半葉基本做同剪稱半片葉片放暗處並保持定濕度半片葉片雖能進行光合作用仍照進行呼吸作用另半留植株進行光合作用避免處理程光合產物通韌皮部向外輸送先葉柄基部用熱水(或熱石蠟液)燙傷或用呼吸抑制劑處理阻止葉片光合產物外運前兩取乾重差值(包括呼吸消耗內)即該植物葉片光合產率稱葉片用鑽孔器葉面半鑽取定面積葉片圓片兩取求其乾重差值
二、co2吸收量測定
測定植物吸收co2數量用紅外線co2析儀或ph比色由於co2紅外線較強吸收能力co2含量變化即靈敏反映檢測儀紅外線co2析儀內已產既室內用葉室進行體測定田間利用氣采器採取氣帶實驗室藉助該儀器檢測析ph比色利用甲酚紅作指示劑其原理nahco3溶液co2與密閉系統空氣co2總保持平衡狀態葉片密閉條件進行光合作用斷吸收密閉系統空氣co2使nahco2溶液co2減少ph值發改變根據溶液指示劑顏色變化即推算co2濃度變化求該葉片光合強度ph比色適合野外自條件進行測定缺點精確度較低
三、o2釋放量測定
氧電極種實驗室用測氧技術氧電極由嵌絕緣棒鉑銀所構氯化鉀電解質外覆聚乙烯薄膜兩極間加0.6~0.8v極化電壓溶氧透薄膜陰極原同極間產擴散電流電流與溶解氧濃度比電極輸記號自記錄儀記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光合速率高則放氧量溶解氧葉片光合作用放氧量作測定光合速率指標靈敏度高操作簡單並連續測定光合作用變化程用測定呼吸作用
B. 利用如圖裝置測定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
NaOH或Na2CO3可以吸收CO2,當植物呼吸作用強時,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而CO2被D吸收,所以瓶內氣壓降低,所以紅墨水滴應向左移,題目是錯的。
C. 急急急!測定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步驟、答案要簡潔
1選擇樣品
2破壞葉基韌皮部,阻斷光合產物外運
3剪下半片葉,黑暗處理,另半片葉光照處理
4比較兩半片葉單位面積的重量(光照過的會比黑暗處理的重)
信息交流:植物會對環境中的溫度、光照、濕度等作出反應
D. 如何通過實驗測得光合作用效率
通過實驗測得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特有的生理功能,是綠色植物吸收光能將CO2和H20合成為有機物質並釋放O2的過程。光合作用及其有關過程的測定是植物生理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光合作用是由原初反應、同化力形成和二氧化碳同化3個主要階段組成。原初反應包括光合色素對光能的吸收、光能的傳遞和光化學反應,主要與葉綠素和其它光合色素有關;而同化力(ATP和NADPH2)的形成主要與膜的特性有關,二氧化碳同化除受同化力供應影響外,還受與暗反應有關酶活性的影響。光合作用強弱與環境條件變化密切相關。
光合速率是植物生理性狀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估測植株光合生產能力的主要依據之一。光合速率可根據植物對CO2的吸收量,O2的釋放量或干物質(有機物質)的積累量來進行測定。隨著光合作用研究的深入,光合作用測定技術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方法和手段也越來越多。本次實驗學習光合速率測定最經典的方法之一-----改良半葉法。 [原理]植物葉片的主脈兩側對稱部分葉面積基本相等,其形態和生理功能也基本一致。用物理或化學方法處理葉柄或莖的韌皮部,保留木質部,以阻斷葉片光合產物的外運,同時保證正常水分供應。然後,將對稱葉片的一側取下置於暗中,另一側留在植株上保持光照,繼續光合作用。一定時間後,測定光下和暗中葉片的乾重差,即為光合作用的積累的干物質量。通過公式計算出光合速率。乘以系數後還可計算出C02的同化量。
[材料、儀器、葯品]
1.材料:任選戶外一種植物。
2.儀器及用品:(1) 剪刀;(2) 4塊濕紗布;(3)帶蓋磁碟;(4) 30個小紙牌,去戶外之前用鉛筆編號(1~15;1~15);(5) 鑷子;(6) 打孔器;(7)鉛筆;(8)記號筆;(9) 12個稱量瓶;(10) 烘箱;(11) 分析天平;(12)乾燥器。 3.葯品:5%三氯乙酸。
[方法]
1.取樣:在戶外選擇較綠和較黃的同種植物葉片各15片,要注意葉齡、葉色、著生節位、葉脈兩側和受光條件的一致性。綠葉和黃葉分別用紙牌編號(例如綠葉為1、2、3~15,黃葉為1`、2`、3`~15`)。增加葉片的數目可提高測定的精確度。
2.處理葉柄:為阻止葉片光合作用產物的外運,可選用以下方法破壞韌皮部。
(1) 環割法:用刀片將葉柄的外層(韌皮部)環割0.5cm左右。為防止葉片折斷或改變方向,可用錫紙或塑料套管包起來保持葉柄原來的狀態。
(2) 燙傷法:用棉花球或紗布條在90℃以上的開水中浸一浸,然後在葉柄基部燙半分鍾左右,出現明顯的水浸狀就表示燙傷完全。若無水浸狀出現可重復做一次。對於韌皮部較厚的果樹葉柄,可用融熔的熱蠟燙傷一圈。
(3)抑製法:用棉花球蘸取5%三氯乙酸或0.3mol/L的丙二酸塗抹葉柄一周。本實驗統一使用三氯乙酸。注意勿使抑制液流到植株上。選用何種方法處理葉柄,視植物材料而定。一般雙子葉植物韌皮部和木質部容易分開宜採用環割法;單子葉植物如小麥和水稻韌皮部和木質部難以分開,宜使用燙傷法;而葉柄木質化程度低,易被折斷葉片採用抑製法可得到較好的效果。
3.剪取樣品:葉柄處理完畢後即可剪取樣品,並開始記錄時間,進行光合作用的測定。首先按編號次序(綠葉和黃葉交替進行)剪下葉片對稱的一半(主脈留下),並按順序夾在濕潤的紗布中(綠葉與黃葉分開保存),放入磁碟中,帶回室內存於暗處。2~3h後,再按原來的順序依次剪下葉片的另一半。按順序夾在濕潤的紗布中(綠葉與黃葉分開保存)。注意兩次剪葉速度應盡量保持一致,使各葉片經歷相同的光照時間。
4.稱乾重:取12個稱量瓶分別標上綠葉光照1、2、3,綠葉黑暗1、2、3,黃葉光照1、2、3,黃葉黑暗1、2、3,將各同號葉片照光與暗中的兩半葉疊在一起,用打孔器打取葉圓片,分別放入相應編號的稱量瓶中(即光下和暗中的葉圓片分開)。每5 個葉片打下的葉圓片放入一個稱量瓶中,做為一個重復。記錄每個稱量瓶中的小圓片數量。打孔器直徑根據葉片面積大小進行選擇,盡可能多的打取葉圓片。注意不要忘記用卡尺量打孔器的直徑。將稱量瓶中疊在一起的葉圓片分散,開蓋置於105℃烘箱中烘10min以快速殺死細胞,然後將溫度降到70~80℃,烘乾至恆重(2~4h左右)。取後取出加蓋於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用分析天平稱重。
5.結果計算: W2-W1光合速率(mgDW·m-2 s-1)= A×t 式中 W2:照光半葉的葉圓片乾重(mg);W1:暗中半葉的葉圓片乾重(mg);A:葉圓片面積(m2);t:照光時間(S)。 若將干物質重乘以系數1.5,便可得CO2的同化量,以mgC02·m -2S-1表示。
E. 測定光合作用的方法
首先 將植物置於黑暗環境一晝夜 為了將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消耗
將葉片進行部分遮光處理 置於光下10小時左右
取遮光葉片處理
碘液 實驗 這些 你應該知道吧
結果 遮光部分不變藍
結論 光合作用 產生澱粉。。。。。。。。。。。。
F. 要檢測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檢測( )。
答案A
因為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和有機物,所以檢測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檢測氧氣的釋放量。
G. 測量植物光合速率的幾種方法
1.半葉法:測光合作用有機物的生產量,即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干物質產生總量
分為經典半葉法和改良半葉法兩種。
2.氣體體積變化法:測光合作用O2產生(或CO2消耗)的體積
3.黑白瓶法:測溶氧量的變化
H. 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測什麼,麻煩說明
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測什麼
利用澱粉遇碘液變藍色的特性,我們可以通過檢測光合作用的產物(澱粉)來檢測植物是否進行光合作用.可以設置兩組對照實驗,一組實驗的變數是光,二組實驗的變數是葉綠體.在實驗前首先把葉片內原有的澱粉耗盡,然後按照實驗的變數進行設計操作,最後給葉片脫色,然後滴加碘液,看葉片是否變藍.通過此實驗證明綠葉必須在光下才能製造澱粉.植物體高度的增加是有機物長期積累的過程,無法進行檢測.二氧化碳檢測較復雜,水分也需要較長時間,不符合題意.BCD均不正確.
I. 檢測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
C.糖類有機物的檢測相對比較方便。
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因為光合作用的最終產物是糖類有機物,所以光合作用強度要從其最終產生的糖類物質的多少考慮。我們看看選項:
A.氧氣的釋放量
氧氣是在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水在放氧復合體催化下,光解的產物。2H2O生成4H+和O2,同時電子進一步傳遞。水的光解只是光反應的最初階段,無法直接影響最後暗反應生成的糖類,故不選。
B.很明顯錯誤,光反應CO2不參與,暗反應階段是吸收CO2的
D.同A,水的光解是光反應的最初階段,不直接影響有機物的生成。例如夏季從清晨到中午,光照強度不斷增加,光反應增強,在外界環境不變的情況下(CO2濃度等不變),光合作用最終要達到飽和值即不管光反應怎樣增強,暗反應已經滿負荷運轉。
故選C
J. 簡要介紹測定光合速率的三種方法及原理。
一、半葉法或改良半葉法(金秀 感謝我吧 By 少威~)
此法測定大田光合作用速率較實用且較簡單,無需特殊儀器設備,但精確度較差。在光照之前,選取對稱葉片。切下一半稱得其乾重,另一半葉片留在植株上進行光合作用,經過一定時間,再切取另一半相當面積的葉片,稱其乾重。單位面積上單位時間內乾重的增加,即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用乾重mg/dm2h 表示,這叫光合生產率或凈同化率。沈允鋼等在經典半葉法基礎上加以改進,提出改良半葉法,基本做法同上。剪下對稱的半片葉片,放在暗處並保持一定濕度,這半片葉片雖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仍可照常進行呼吸作用。另一半留在植株上進行光合作用,為避免在處理過程中光合產物通過韌皮部向外輸送,可先在葉柄基部用熱水(或熱石蠟液)燙傷或用呼吸抑制劑處理,以阻止葉片光合產物外運。前後兩次取樣乾重的差值(包括呼吸消耗在內)即為該植物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也可在不對稱的葉片上,用鑽孔器在葉面的一半鑽取一定面積的葉片圓片,兩次取樣,求其乾重差值。
二、co2吸收量的測定
測定植物吸收co2的數量可用紅外線co2分析儀或ph比色法,由於co2對紅外線有較強的吸收能力,co2含量的變化即可靈敏地反映在檢測儀上。紅外線co2分析儀,國內已有生產,既可在室內用葉室進行活體測定,又可在田間利用大氣采樣器採取氣樣帶回實驗室藉助該儀器檢測分析。ph比色法是利用甲酚紅作指示劑,其原理是nahco3溶液中的co2與密閉系統中空氣的co2總是保持平衡狀態,葉片在密閉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不斷吸收密閉系統空氣中的co2,使得nahco2溶液中的co2減少,ph值發生改變,根據溶液中指示劑顏色的變化,即可推算出co2濃度的變化,從而求出該葉片的光合強度。ph比色法適合在野外自然條件下進行測定,缺點是精確度較低。
三、o2的釋放量測定
氧電極法是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測氧技術。氧電極由嵌在絕緣棒上的鉑和銀所構成,以氯化鉀為電解質,外覆聚乙烯薄膜,兩極間加0.6~0.8v的極化電壓,溶氧可透過薄膜在陰極上還原,同時在極間產生擴散電流。此電流與溶解氧濃度成正比,電極輸出的記號,可在自動記錄儀上記錄下來。葉片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如光合速率高,則放氧量多,溶解氧也多,葉片光合作用的放氧量,可以作為測定光合速率的指標。此法靈敏度高,操作簡單,並可連續測定光合作用變化過程。也可用來測定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