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玫瑰茄的種植方法

玫瑰茄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3 11:47:00

A. 為什麼我種的玫瑰茄都全軍覆沒了問題出在哪裡

1. 土壤的要求

玫瑰茄是一種直根系植物,具有發達的側根,而且根扎很深,屬於耐旱不耐澇的植物,適應性比較廣泛。在中等或較低肥力的砂質壤土和pH值為6-8的土壤中生長最為適宜;在肥沃的土地種植玫瑰茄則分枝多,萼片肥厚,產量高,但容易出現傾倒的現象,會影響產量;太過瘦薄的粘性土壤不適宜玫瑰茄的生長,容易產生白化苗等生理疾病。

玫瑰茄土壤適應性強,不論是平原、丘陵、山地均可栽培,紅黃土壤、青紫泥、礫石沙子、也可以種植成功,即使用半成熟的黃土也是如此。

2. 澆水量的控制

因為玫瑰茄屬於耐旱性植物,因此我們在給玫瑰茄澆水的時候應該少澆水,可以3-5天澆水一次,即使是土壤短時間乾旱也不會影響植株的生長,在雨季時應適當將植株移至遮雨的地方,避免積水過多導致植株根部侵泡,出現根部腐爛的現象。

3. 溫度

隨著溫度的升高,種子發芽時間會相應縮短,增加植株發芽率,玫瑰茄的種子萌發的最佳溫度為20-25°C,日平均溫度開始在16°C發芽,營養生長一般控制在22°C或更高,但溫度在10°C時植株停止生長。植株的高度和莖的生長巔峰一般處於7月至8月份左右。

4. 濕度

在植物生長季時出現積水,土壤肥力高,會導致植株易患青枯病、白絹病,等增加患病率,乾旱山區,新種植的荒山,卻很少發病。

5. 光照

玫瑰茄是一種喜強光的植物,在茂密森林樹蔭下種植,種植密度一般在1×0.5m的密集種植條件下,玫瑰茄的植株高而薄,分枝少,產量低,日照時數對現蕾開花期有明顯影響。

B. 玫瑰茄是不是開了花才摘

玫瑰茄就是洛神花

是的,開花之前不採摘。11月中、下旬,葉黃籽黑時,將果枝剪下,摘取花萼連同果實。

洛神花管理技術

土壤准備:洛神花是怕澇不怕旱的植物,宜選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種植。每畝施用農家肥1000-1500公斤或有機復合肥100公斤。

播種時間:播種前浸種12小時,四月中下旬至五月初播種較為適宜,點播的每窩3—4粒;採用育苗移栽的,在個苗高15厘米時及時移栽。

種植密度:根據土地肥力,株行距:(0.6×0.8)厘米,每畝播種1300—1500株為宜。一公斤洛神花種子可以種2畝以上。

田間管理

及時防蟲害:洛神花抗蟲害比較強,一般很少有病蟲害。為了保險,可以在播種後5-7天出苗,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毫升/畝噴霧,防治害蟲。根頸腐病的防治:發生時用5%寶地寧5克、2%春雷黴素30毫升對水15千克淋根二次。噴撒農葯必須在開花前進行,開花期嚴禁噴施農葯,以免葯毒留存在花萼內,影響產品量。

適時間苗、定苗、打尖:幼苗長到10—15厘米時就要進行間苗,間出弱苗、病苗,每窩只留一株健壯的苗,其餘撥去補缺窩,間苗不能過遲,否則影響苗的生長,苗高80厘米時就要進行打尖,促使枝壯花多萼肥。

施肥與灌水:洛神花不需大水大肥,但地力太差的土地、苗長勢差的要適當追施肥料,每畝澆施復合肥20千克、尿素8千克進行提苗;開花前每畝復合肥30千克、硫酸鉀20千克,葉面噴施「沃葉離子磷酸二氫鉀」滿足開花的需要。

中耕除草、排澇:株高30厘米,結合追肥培土,適時進行中耕2~3次。夏季要進行人工拔除雜草,雨季要注意挖溝排澇,防治造成死苗、根腐病的發生。

C. 大花飛燕草、玫瑰茄的播種時間

大花飛燕草通常用播種繁殖,秋播春播均可。秋播宜在9月中旬進行。若播種早,氣溫較高,則出苗稀疏且不整齊。播種後要覆蓋保濕,以免土壤乾燥影響發芽,待出苗後逐步去掉覆蓋物。飛燕草屬直根性,須根少,小苗移植應在2片真葉時帶土球移植,否則影響成活率,初移植時盆宜小,待苗長大後再換一次盆,並施入干糞作基肥。為防止植株長得太高,可施一次5000PPM的多效唑,或者1500PPM的比久,每半月一次,直至現蕾,澆水要掌握間干間濕,花期要適當多澆水,不使土壤過干。根據生長狀況,每月施餅肥水1-3次。

花後8-9月種子成熟,因其種子是先開花者先成熟,熟後骨葖果就自然裂開,所以要及時採收,以免散落。

玫瑰茄於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選雨後晴天,按株行距1米×1米開穴,寬10~15厘米,深10厘米左右,每穴點播4~5粒,播種深度3厘米,覆土0.5~1厘米,每畝播種量約0.6公斤。播後約一周出苗。苗高15厘米左右間苗,每畝穴留壯苗株。

4.田間管理

苗高15厘米,間苗和補苗。株高30厘米,結合追肥培土,適時進行中耕2~3次。

除施足基肥,還應適時追肥。第一次在苗期每畝施硫酸銨10~15公斤;第二次在現蕾前後,每畝施腐熟餅肥或過磷酸鈣50~100公斤或人糞尿1000~1500公斤,施後蓋土。當70%植株現花蕾時,及時摘頂,並疏去發育不良花蕾,以促進果實發育。

D. 玫瑰茄的生長條件

玫瑰茄(學名:Hibiscus sabdariffa Linn.)又名洛神花、洛神葵等,屬錦葵目,錦葵科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玫瑰茄的生長條件:

玫瑰茄屬熱帶、亞熱帶短日照作物,喜光,喜溫,忌早霜,在25℃~30℃條件下生長最佳。一般玫瑰茄在3-5月播種,9-11月採收,全生育期160-200天,有效積溫500-550℃左右,對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條件等有一定的要求。[4]土壤玫瑰茄屬直根系,側根發達,紮根深,耐旱不耐澇,適應性廣。在中等或中下肥力的砂質壤土和pH6-8范圍的土壤中生長良好;肥地種植分枝多,萼片肥厚,產量高,但易徒長倒伏而影響產量;過於瘦薄、粘重的土壤生長不良,易產生白化苗等生理性病害。生長期中排水不良易染根腐病,爛根死亡。收獲時如遇陰雨,花萼易霉變,直接影響產量和品質。玫瑰茄土壤適應性廣,平原、丘陵、山地栽培都可,紅黃壤、青紫泥、礫石沙土、粘塗種植均可成功,以半熟化黃泥土為好。玫瑰茄可與矮稈作物如花生、豆類等作物或未投產的果樹園等進行行間套種。同一塊土地一般連作二年為好,繼續連種易感病。[4]溫度隨溫度升高,種子發芽時間縮短,發芽率增高。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20-25℃,日平均溫16℃開始發芽,營養生長要求22℃以上,10℃生長趨於停止。株高、莖粗營養生長高峰在7-8月,此時高溫高濕達到玫瑰茄生長適宜條件。[4]濕度在生長期積水,高肥土壤,易感青枯病、白絹病,發病率高達40%以上,乾旱山地,甚至新開荒山種植,極少發病。[4]光照玫瑰茄是強光性植物,種在密林樹蔭下,種植密度1×0.5m密植條件下,植株高而桿細,分枝少,產量低,日照時數對現蕾開花期有明顯影響。附玫瑰茄鑒賞圖片:

玫瑰茄

其他可參考:http://ke..com/view/37926.htm?fr=wordsearch#4

E. 玫瑰茄種植多久才開花結果

玫瑰茄一般需要種植一個半月左右才會開花,花期在8月份。


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光照

洛神花是一種種植在陰涼條件下的植物,所以每日的光照時數會影響它的生長,日照時數對於花蕾開花期有著極為顯著的影響。

濕度

洛神花是一種比較喜歡乾燥土壤的植物,一般來說,如果將其種植在水分充足、肥料充足的環境中,極易引發疾病,種植在較為乾燥的環境中,反而生長的旺盛。

土壤

洛神花對土壤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在一般肥力的土壤中就可以生存,如果生長在肥力好的土壤中,分支會多,但是容易產生倒伏現象,如果生長在比較貧瘠的土壤中,會發生白化苗的疾病,所以洛神花最好的養殖土壤加入碧卡微生物菌劑。

溫度

洛神花種子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在20攝氏度到25攝氏度之間,每日平均溫度在16攝氏度左右就能夠發芽。

防治病蟲害

洛神花的病蟲害並不多,比較常見的像:菜青蟲、蚜蟲等,病害有枯萎病、白化苗等。要注意及時防治。

F. 玫瑰茄可以扦插嗎

是可以的,在驚蟄及驚蟄後七天內,選用300毫米一 500毫米的強壯玫瑰茄枝條進行扦插,扦插時無需澆水只用雜草再次覆蓋在根部,春分前扦插完畢,春分清明及穀雨時節降雨自然灌溉。



田間管理:每月將超過250毫米高度以上的雜草留根切除,切除後的雜草再次覆蓋在植株根部及田埂間,以保持田地內的土壤全部內雜草覆蓋到;乾旱地區或特殊乾旱天氣每兩個月灌溉一次。玫瑰茄不需大水大肥,但地力太差的土地要適當追施肥料。每畝澆施采法特水溶肥,滿足開花的需要。


採收:秋分後採收成熟果實,小雪時採摘完所有果實,包括未成熟果實,以保證植株有良好養分的過冬;第二年每四個月留根切除雜草一次,切除高超過600毫米以上的雜草;特殊乾旱天氣需灌溉一次;酵素液是按照植物和水和紅糖的重量比為3.2:10:1混合,密封發酵3個月,過濾後取液體,用50倍的水稀釋獲得的液體。

G. 玫瑰茄花茶的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的環境,畏寒冷,怕早霜,怕澇,忌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宜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直播於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按行株距1m×1m開穴,每穴點播4-5顆,覆土0.5-1cm,每lhm2播種量約9kg。播後約1星期出苗。苗高15cm左右間苗,每穴留壯苗1株。育苗移栽:撒播或條播,每1hm2播種量600-750kg。苗高15-25cm時,選雨後晴天或陰天,按行株距0.8×0.8或1m×1m,每穴栽1株。
田間管理 苗高15cm時,進行拔草和缺株補苗,苗高30cm時,第1次中耕除草,結合追肥培土。苗期以氮肥為主,現蕾至花萼、果實增大期,以磷鉀肥為主。
病蟲害防治 根預腐病,播種前種子用50%多菌靈400倍液浸10min,發病期間用多菌靈800倍液、退菌特500-600倍液混合噴霧,7-10dl次,連續2-3次。蟒螬、地老虎、螻蛄嚙食種芽,咬斷嫩莖,咀食幼根。蚜蟲、卷葉蟲、紅蜘蛛為害莖、葉、花,防治方法參見人參、紅花、地黃等有關蟲害防治。

H. 洛神花的播種季節是什麼時候

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

洛神花又名玫瑰茄,是錦葵科木槿屬植物。一年生直立草本,高達2米,莖淡紫色,無毛。葉異型,下部的葉卵形,不分裂,上部的葉掌狀3深裂,裂片披針形。花期夏秋間。

原產東半球熱帶地,全世界熱帶地區均有栽培。中國台灣、福建、廣東和雲南南部等地引入栽培。喜溫暖,畏寒冷,怕早霜。生長在北緯30°以南,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與平地。

(8)玫瑰茄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洛神花茶的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蛋白質0.3%、醣類0.15%、脂肪0.1%、維他命A、C、 鐵、鈉、蘋果酸。洛神花具有解熱、抗高血壓、有補血,治療肝病、平衡身體內的酸鹼值的效果。

可消除疲勞及便秘,並具有利尿、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清熱解渴,清心降火、止咳、降血壓、消除疲勞。富含維生素C,可改善體質。解毒、利尿、去浮腫,促進膽汁分泌來分解體內多餘脂肪。

去子實後新鮮的果萼還含有蘋果酸,可以作為果醬、果汁、果凍、茶包、蜜餞及清涼飲料,加糖發酵可以釀酒。未熟的果萼可以作為醋的原料或當蔬菜,嫩葉生食或熟食都可以;干莖有纖維可作為紡織和造紙的用途。腌漬過的洛神花可當蜜餞,對女性亦有補血效果。

I. 有誰知道玫瑰茄的生長季節嗎越詳越好!先謝了!

玫瑰茄為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葉、花萼入葯。廣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有栽培。味酸、性寒。有降壓、利尿、止咳、解毒、促進膽汁分泌等功效。國外用於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和神經性病等。花萼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是葯用、飲料和食品的原料。

一、植物形態特徵

株高1.5~2米。莖淡紫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2~8厘米,托葉線形,增疏被長柔毛;莖下部地卵形而不分裂,裂片披針形,長2~8厘米,寬5~15毫米,先端印或漸尖,基部圓形至寬楔表,邊緣具鋸齒,兩面均無毛,主脈3~5條,下面肋具腺。花單生葉腋,近無梗;小苞片8~12,紅色,肉質,披針形,疏被長硬毛,近端具刺狀附屬物,基部與萼合生;花萼杯狀,紫紅色,疏生粗毛及刺,5裂,裂片三角狀,長1~2厘米,花瓣5,黃色,基部與雄蕊柱合生,內面基部深紅色,直徑6~7厘米;雄蕊多數,花絲連合成柱;子房5室,花柱5。蒴果卵球形,直徑1.5厘米,密被粗毛,果瓣5。種子多數,腎形無毛。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喜溫暖,畏寒冷,怕早霜。生長在北緯30度以南,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與平地。寒冷高山地區不宜栽培。喜陽光充足,為短日照植物。在長日照條件下喜陽光充足,只生長不能孕蕾開花結果。

三、栽培技術

1.品種類型

根據收獲期可分為二個類型:

①早熟型。植株較矮,高1.0~1.5米。分枝能力強,分枝部位低。枝條細軟,株型鬆散,不宜密植。花萼紅色,萼片較薄,果略小,單株結果數130個以上。抗寒力較強,需肥量大,耐旱力較差。適宜初霜早的地地區栽培。

②晚熟型。株高2.0厘米左右,以一次性分枝為主,枝條較粗硬,株型緊湊,適宜密植。

花萼深紫紅色,萼片厚,果實較大,單株結果數120個左右。根系發達,抗旱耐薄,抗寒力較弱,適宜山地種植。

2.選地與整地

宜選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每畝施腐熟廄肥或堆肥2000公斤作基肥,施後翻耕,耙細整平。

3.繁殖

用種子繁殖。

於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選雨後晴天,按株行距1米×1米開穴,寬10~15厘米,深10厘米左右,每穴點播4~5粒,播種深度3厘米,覆土0.5~1厘米,每畝播種量約0.6公斤。播後約一周出苗。苗高15厘米左右間苗,每畝穴留壯苗株。

4.田間管理

苗高15厘米,間苗和補苗。株高30厘米,結合追肥培土,適時進行中耕2~3次。

除施足基肥,還應適時追肥。第一次在苗期每畝施硫酸銨10~15公斤;第二次在現蕾前後,每畝施腐熟餅肥或過磷酸鈣50~100公斤或人糞尿1000~1500公斤,施後蓋土。當70%植株現花蕾時,及時摘頂,並疏去發育不良花蕾,以促進果實發育。

5.病蟲害防治

根頸腐病 病部呈現黃褐色凹陷病斑,病斑擴展後導致根莖部腐爛,外皮縱裂,內部纖維外露,縊縮變細,全株枯萎。防治方法:播種前種子用50%多菌靈400倍液浸10分鍾;發病期間用多菌靈800倍液、退菌特500~600倍液混合噴霧7~10天一次,連續2~3次。

四、採收與加工

11月中下旬,葉黃籽黑時將果枝剪下,摘去花萼連同果實,先曬一天,待縮水後脫去花萼。花萼要保持完整,不能分掰剝下,然後置於干凈草席或竹籮上曬干,或經40℃烘乾,萼片色澤好,內含物損失少。折干率為10.5∶1。一般畝產干萼片50~100公斤。

所脫出的果實經日曬,外皮自然開裂,籽粒散出。種子曬干,貯於通風燥處。

閱讀全文

與玫瑰茄的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二等水準測量計算方法觀測高差 瀏覽:166
鏡子的製作方法怎麼折 瀏覽:299
護士溝通能力的培養方法和技巧 瀏覽:627
統計的數學方法有哪些 瀏覽:997
研究方法和研究計劃怎麼寫 瀏覽:466
懶人快速背書訓練方法 瀏覽:550
面部肌肉痙攣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289
shimovpn使用方法 瀏覽:885
鋼筋籠用什麼方法檢測 瀏覽:51
烤全羊方法與配方視頻 瀏覽:505
剛生出來的鴿子吃什麼最簡單方法 瀏覽:245
怎麼洗墨水的衣服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97
啟發性教學是教學方法 瀏覽:764
公務員濃度問題解決方法 瀏覽:396
吉他調音扳手使用方法 瀏覽:665
如何快速計算房貸方法 瀏覽:774
腦血管堵塞最簡單方法 瀏覽:708
電腦潮自拍使用方法 瀏覽:50
增加水的含氧量簡單方法 瀏覽:446
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方法有哪些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