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洗煤廠配煤
煉焦煤准備的工序之一。煉焦或碳化前煤料的一個重要准備過程。即為了生產符合質量要求的焦炭,把不同煤牌號的煉焦用煤按適當的比例配合起來。 煉焦用煤品種較多,應用配煤技術,不僅能保證焦炭質量,還能合理地利用煤炭資源,節約優質煉焦煤,擴大煉焦煤資源。配煤技術涉及煤的多項工藝性質、結焦特性和灰分、硫分、揮發分的配合性質和煤的成焦機理等。長期以來,配煤試驗一直是選定配煤方案、驗證焦炭質量的不可缺少的配煤技術程序。配煤方法有配煤槽配煤和露天配煤廠配煤兩種。 配煤理論簡介: 當前世界各國煉焦煤資源稀缺,高爐的大型化對焦炭質量及其穩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煉焦煤資源中強粘結性煤卻越來越少,這一矛盾在我國尤為突出。考慮到經濟效益及現實情況,國內外各焦化廠都在致力於配煤方案的研究。雖然方案千變萬化,而配煤的原理卻不外乎膠質層重疊原理、互換性原理、共炭化原理這三種。 1 膠質層重疊原理 要求配合煤中各單種煤的膠質體的軟化區間和溫度間隔能較好地搭接,這樣可使配合煤在煉焦過程中,能在較大的溫度范圍內處於塑性狀態,從而改善粘結過程,並保證焦炭的結構均勻。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術。「J法」配煤技術是一種快速、准確、簡單、經濟、隨機確定各種最佳(實用)配煤方案的新技術,以「煤的粘結能力測定法」為基礎,以煤與焦相互統一變化規律為依據,准確預測焦炭強度,按Jb-Vdaf「米」字形配煤圖及其原則進行操作,評估煤質,確定「主導煤」,辨明「添加劑煤」和「填充劑煤」,用簡易「優選法」確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2 互換性配煤原理 焦炭質量取決於煉焦煤中的活性組分、惰性組分含量及煉焦操作條件。單種煤的變質程度決定其活性組分的質量,鏡質組平均組最大反射率是反映單種煤的變質程度的最佳指標。目前應用煤岩學指導配煤,很多焦化廠都有自己的配煤方案,但一般都是鏡質組平均隨機反射率、反射率直方圖及鏡惰比三個參數作為煤岩學配煤參數。根據互換性配煤原理,當配煤有較強粘結性時,加入一定量焦粉或無煙煤有利於焦炭質量提高,回配3%~5%的焦粉代替瘦煤煉焦,技術上是可行的,但在同樣煤質情況下不添加粘結劑,要保證焦炭質量,焦粉的細度至關重要。 3 共炭化原理 煤中加入非煤粘結劑進行炭化,稱為共炭化。共炭化研究為採用低變質程度弱粘結煤煉焦時選用合適的粘結劑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加入有機渣油﹑塑料類﹑橡膠類﹑瀝青等與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並且為解決當前世界的環境污染問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國外Collin在400℃下將廢塑料與煤焦油瀝青共熱解,收集熱解油和氣體產物,反應所得的殘余物與弱粘結煤共焦化能提高其結焦性;烏克蘭的研究工作則是利用配煤同塑脂廢料共焦化,由於芳香結構的有機物對配煤的結焦性具有良好的影響,所得焦炭強度得以提高,並獲得貴重的化學產品。國內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李保慶等利用10g固定床反應器研究廢塑料與煤共焦化特性。試驗結果表明,當廢塑料添加量不超過5%時,煤氣產率增加,焦油收率提高,焦油中脂肪烴和甲基化芳香化合物明顯增加,而半焦性質基本不受影響。研究認為,廢塑料與煤共焦化技術可行。該所曾對幾種瀝青與重慶焦化渣用Corbett法進行了組成分析,研究表明,減壓渣油和丙烷脫瀝青飽和烴含量較高,瀝青質很少,作為改質劑性能較差。熱裂化渣油和乙烯焦油含有相當高的芳烴與瀝青,QI少,因此作為改質劑性能較好。煤焦油瀝青具有較高的芳香性能,因此溶劑性能較好,但QI含量高,對焦油過程中間相發展不利。 焦炭質量預測 1 焦炭灰分、硫分預測 在生產狀況穩定的條件下,焦炭的灰分、硫分與配合煤的灰分、硫分存在較好的線性關系。一般預測模型為: Y=aX+b 應用數理統計中最小二乘法確定方程中的回歸系數a,b,並以此控制配合煤的灰分、硫分,以及調整單種煤使用的比例和為選擇煤源提供參考。 2 焦炭冷態強度預測 焦炭冷態強度(指M40、M10)預測所採用的指標一般為煤化度指標和粘結性指標。預測方法基本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以煤的工藝指標為參數,如Vdaf與C.I.、MF、G、y的組合,一般常用Vdaf與G的組合,因為這兩個因素對焦炭質量起決定性作用。一般Vdaf為28%~32%,G為88%~72%或y為14~18mm。配煤的揮發分升高,焦炭裂紋增多,強度下降,特別是M40,配煤揮發分每變化±1%,M40變化±2.0%,M10變化±0.2%;第二類是以煤岩指標為參數進行預測;第三類在考慮配合煤指標的同時,也考慮煉焦煤准備和煉焦工藝條件。 3 熱態性質預測法 焦炭的熱態性質通常採用焦炭的反應性指數(CRI)和反應後強度(CSR)來表示。預測方法有三種:(1)焦炭冷態指標預測法:這類方法主要基於焦炭冷態性質指標,如焦炭強度(M40、M10)、氣孔率與氣孔分布、光學組織等來預測。(2)配合煤指標預測法: 該方法依據配合煤反射率、粘結性、惰性物含量以及配合煤其他性質,如灰分、揮發分、灰組成等進行預測。多數預測模型僅限於生產實踐數據或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適用范圍也局限於各自煉焦煤種(3)單種煤性質預測法:馮安祖等從單種煤性質入手,研究了不同單種煤的煤化度指標(揮發分、鏡質組最大反射率)、粘結性指標、灰組成與其焦炭熱性質的關系。認為煤的揮發分與焦炭的反應性和反應後強度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揮發分位於22%~26%以及Rmax為1.1~1.2 左右,單種焦的熱性質最佳。單種煤的粘結指數(G)、膠質層厚度(y)、全膨脹(a+b)、基氏流動度(lgMF)與焦炭熱反應性和反應後強度之間存在基本一致的規律性。 4 人工智慧和專家系統的應用 如寶鋼配煤專家系統,該系統由煤資源信息系統、單種煤信息系統、配合煤信息系統、焦炭質量預測系統及生產控制系統構成。包括了單種煤到配合煤、由配合煤到焦炭的正向推理過程和對應的反向推理過程,每一個過程都包含確定性的關系和領域專家的經驗。該研究的專家配煤系統主要由優化控制子系統、信息管理子系統和故障診斷子系統組成。優化控制子系統主要完成焦炭質量預測、配煤比計算和專家自學習三大功能。因為混合煤的煤質特性與各組成單煤之間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而是復雜的非線性關系,所以採用了神經網路建立焦炭質量模型。計算配煤比需要應用規則模型。自學習是根據檢測到的實際值與計算出來的各種中間結果,自動地修改數學模型或形成新的規則模型。信息管理子系統包括單種煤的性質參數、配合煤及焦炭的質量目標、配煤工藝的設計參數、系統優化參數、數學模型的計算參數等;故障診斷子系統組成由鎖控制、實時監控、故障診斷與報警處理、參數調節、遠程監控五模塊構成。目標是使該系統可任意查詢、提取、組合、比較、列印各種指標,並可繪制趨勢圖,文件能區分各種許可權進行相互交流和傳遞,具備在線查詢及留有其他介面,供其他部門連接。 發展配煤煉焦技術的建議 (1)發展配煤煉焦技術歷來是我國合理利用煉焦煤資源和提高焦炭質量的主要措施。但是配煤技術在研究開發上沒有新的突破,特別是在生產上沒有大的進步,這是我國當前焦炭質量低的主要症結之一。發展配煤技術涉及多方面技術和需要一定的條件。當前我國各焦化廠和科研、設計院所,都不具備獨立研究開發配煤技術的能力,因此必須統一規劃、協調,聯合科研、設計、生產多方面的力量,集中一批優秀科技人員,並得到足夠的資助,經過數年努力攻關才有希望取得成功。 (2)提高焦炭質量的另一個主要措施是採用煤預處理技術。我國除寶鋼等個別企業採用配型煤工藝外,絕大多數焦化廠沒有採用煤預處理工藝,這也是我國焦炭強度普遍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種煤預處理工藝適於不同的煉焦煤和要求不同的條件,因此採用該工藝時要根據本廠煉焦煤特點和條件,通過試驗選擇適當的煤預處理工藝。大量試驗結果表明:華東、東北和華北等地區的焦化廠,可採用搗固、配型煤、煤乾燥(調濕)及風動選擇粉碎等預處理技術。這些技術在世界上都已工業化,在支持個別有條件的企業引進這些技術的同時,應組織科研、設計和生產等單位聯合消化,並進一步研究開發使之發展成為能向其它企業推廣應用的技術。 配煤工具軟體的使用: 傳統的配煤計算主要是人工進行,隨著計算機技術、軟體技術的發展,人們把固定的配煤計算方法寫入軟體,運用計算機技術輕鬆快捷實現配煤計算分析。主要目的是:1、減輕人工計算的繁雜程度;2、全配煤方案提供參考,以便優化配煤方案,拓展人工配煤思路,從而有效降低成本。 主流軟體有《勝龍配煤量化分析系統 》《勝龍配煤通》系統軟體
⑵ 配煤的基本原則是什麼,主要考慮,灰分,粘結指數,揮發份,最好舉例說明,並說出科學根據.謝謝.
客觀的說,樓主的這個問題問的太大了。
針對不同的爐型、不同的設計煤種,配煤的觀點是不同的。個人比較了解的是切圓煤粉爐。
但是基本觀點:
1、混合要均勻這點是共通的,這個我想也不用解釋太多,對於熱值不同的燃煤,配合後,如果混合不均勻,那麼在燃燒過程中出現的煤質波動,導致鍋爐的穩燃及負荷調整困難,這是應當盡量避免的。
2、配煤盡量選擇同類的煤。
我有過這樣的經驗,某小電廠,本來鍋爐燃用的是煙煤,但是由於煤質太差,高灰分,低熱值。電廠為了彌補燃煤熱值的不足,盡然在其中配燒無煙煤,結果可想而知,不僅沒有提高鍋爐的穩燃性,反而大大提高了鍋爐的飛灰和大渣含碳量。原因就是,即便將煤炭磨成煤粉,對於分子大小級別的燃燒進程來說,煤粉顆粒依然是巨大的,不同煤種的燃燒依舊獨立完成,很難做到相互促進和彌補。
3、綜合考慮經濟性及系統的承載能力。
這個問題當然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地,簡單的說,配煤是要多方因素綜合考慮,比如鍋爐的穩燃,輸灰系統能否滿足,脫硫系統的承載能力,制粉、給煤系統的出力,配煤後鍋爐效率的改變是否與經濟性匹配等等。
總的來說,對於鍋爐配煤,尚無可以完全遵循的原則,每台鍋爐有自己的特性,需要通過相當的熱力試驗來了解煤質變化後整個系統的適應性,最後做出適合系統的配煤方案。
⑶ 可以告訴我洗煤廠如何配煤嗎
你的問題過於籠統,洗煤廠可以原煤配煤,可以精煤配煤。原煤配煤可以採用受煤坑配煤、鏟車配煤、煤倉配煤等;精煤配煤可以受煤坑配煤、產品倉配煤、撞車配煤、裝倉配煤等。
⑷ 洗煤的工藝流程
煤炭加工、矸石處理、材料和設備輸送等構成了礦井地面系統。其中地面煤炭加工系統由受煤、篩分、破碎、選煤、儲存、裝車等主要環節構成。是礦井地面生產的主體。
受煤是在井口附近設有一定容量的煤倉,接受井下提升到地面的煤炭,保證井口上下均衡連續生產。
將各種原煤按一定比例,為使最終產品符合精煤客戶要求而相互摻配。
常用的配煤工具軟體有
《勝龍配煤量化分析系統》
《勝龍配煤通》
《偉天煉焦配煤軟體》。
用帶孔的篩面把顆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種粒極的作業叫篩分。篩分所用的機器叫篩分機或者篩子。
在選煤廠中,篩分作業廣泛地用於原煤准備和處理上。按照篩分方式不同,分為干法篩分和濕法篩分。
把大塊物料粉碎成小顆粒的過程叫做破碎。用於破碎的機器叫做破碎機。在選煤廠中破碎作業主要有以下要求:
1)適應入選顆粒的要求;精選機械所能處理的煤炭顆粒有一定的范圍度,超過這個范圍的大塊要經過破碎才能洗選。
2)有些煤塊是煤與矸石夾雜而生的夾矸煤,為了從中選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顆粒,使煤和矸煤分離。
3)滿足用戶的顆粒要求,把選後的產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
物料粉碎主要用機械方法,有壓碎、劈碎、折斷、擊碎、磨碎等幾種主要方式。
是利用與其它物質的不同物理、物理-化學性質,在選煤廠內用機械方法去除混在原煤中的雜質,把它分成不同質量、規格的產品,以適應不同用戶的需求。
按照選煤廠的位置與煤礦的關選煤廠可以分為:礦井選煤廠、群礦選煤廠、中心選煤廠和用戶選煤廠;我國現有的洗煤廠大多是礦井洗煤廠。現代化的洗煤廠是一個由許多作業系統組成的連續機械加工系統。
跳汰選煤是指在垂直脈動的介質中按顆粒密度差別進行選煤過程。跳汰選煤的介質是水或空氣,個別的也用懸浮液。目前,選煤中以水力跳汰的最多。
跳汰機是利用跳汰分選原理將入選原料按密度大小分選為精煤、中煤和矸煤等的產品設備。
在密度大於1g/cm3的介質中,按顆粒密度的的大小差異進行選煤,叫做重介質選煤或重介選煤。選煤所用的重介質有重液和重選浮液兩類。重介選煤的主要優點是分選效率高、入選粒度范圍寬,其分選機入料粒為1000-6mm3,漩流器為80-0.15mm生產控制易於自動化。重介選煤的缺點是生產工藝復雜,生產費用高,設備磨損快,維修量大。
重介選煤一般都分級入選。分選塊煤一般在重力作用下用重介質分選機進行;分選沫煤在離心力作用下用重介質漩流器進行。
儲煤倉:為調節產、運、銷之間產生的不平衡,保證礦井和運輸部門正常和均衡生產而設定的有一定容量的煤倉,接受生產成品煤炭,保證能順利出廠,進入最後的裝車階段。
裝車:包括裝車(船)、吊車和計量。
⑸ 洗煤廠怎麼洗煤的
我國選煤廠中採用的最廣泛的選煤方法是跳汰選,其次是重介質選和浮選,其他方法均用的很少。這里介紹的是重介質淺槽分選。工作原理是將懸浮液通過兩個部位給入分選槽體內,從下部給入的為上升流,作用是保持懸浮液均勻穩定,同時有分散物料的作用。
從側面給入的為水平流,作用是保持上部的懸浮液的密度穩定,同時形成由入料端向排料端的水平介質流,對上浮煤起運輸作用。入選煤進入分選槽後,在調節擋板作用下完全浸入懸浮液中,開始分層,精煤等低密度物浮在上層,矸石等高密度物沉在底層。
在下沉過程中,與矸石混雜的低密度物由於上升流的作用而再充分分散繼續上浮。在水平流的作用下,浮在懸浮液上面的低密度物由排料口排出成為精煤產品。在刮板作用下沉到底部的高密度物由機頭溜槽排出成為矸石產品。
(5)洗煤怎麼配煤方法擴展閱讀
對煤而言,洗選方法主要有重力選煤、浮游選煤和特殊選煤。常用的方法是重力選煤,主要是依據煤和矸石的密度差異而實現煤和矸石分選的方法。煤的密度一般在1.2-1.8之間,矸石密度一般在1.8以上,在選煤機內藉助重力把不同密度的煤和矸石分離。
重力選煤又可分為跳汰選,重介質選,溜槽選,斜槽選和搖床選等。選煤廠的三個最基本工藝過程是分選前的准備作業(破碎、篩分、分級)、分選作業、選後產品的處理作業。同時重介質選煤又包括五個大的流程:煤流、介質流、循環水系統、煤泥水和清水。
⑹ 重介洗煤廠工藝流程圖
1、配煤
將各種原煤按一定比例,為使最終產品符合精煤客戶要求而相互摻配。
2、篩分
用帶孔的篩面把顆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種粒級的作業叫篩分。篩分所用的機器叫篩分機或者篩子。在選煤廠中,篩分作業廣泛地用於原煤准備和處理上。按照篩分方式不同,分為干法篩分和濕法篩分。
3、破碎
把大塊物料粉碎成小顆粒的過程叫做破碎。用於破碎的機器叫做破碎機。在選煤廠中破碎作業主要有以下要求:
(1)適應入選顆粒的要求;精選機械所能處理的煤炭顆粒有一定的范圍度,超過這個范圍的大塊要經過破碎才能洗選。
(2)有些煤塊是煤與矸石夾雜而生的夾矸煤,為了從中選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顆粒,使煤和矸煤分離。
(3)滿足用戶的顆粒要求,把選後的產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物料粉碎主要用機械方法,有壓碎、劈碎、折斷、擊碎、磨碎等幾種主要方式。
(6)洗煤怎麼配煤方法擴展閱讀:
洗煤意義
1、提高煤炭質量,減少燃煤污染物排放、
煤炭洗選可脫除煤中50%-80%的灰分、30%-40%的全硫(或60%~80%的無機硫),燃用洗選煤可有效減少煙塵、SO2和NOx的排放,入洗1億t動力煤一般可減排60~70萬tSO2,去除矸石16Mt。
2、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節約能源
煤炭質量提高,將顯著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一些研究表明:煉焦煤的灰分降低1%,煉鐵的焦炭耗量降低2.66%,煉鐵高爐的利用系數可提高3.99%。
合成氨生產使用洗選的無煙煤可節煤20%;發電用煤灰分每增加1%,發熱量下降200~360J/g,每度電的標准煤耗增加2~5g;工業鍋爐和窯爐燃用洗選煤,熱效率可提高3%~8%;
3、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競爭能力
發展煤炭洗選有利於煤炭產品由單結構、低質量向多品種、高質量轉變,實現產品的優質化。我國煤炭消費的用戶多,對煤炭質量和品種的要求不斷提高。有些城市,要求煤炭硫分小於0.5%,灰分小於10%,若不發展選煤便無法滿足市場要求。
4、減少運力浪費
由於我國的產煤區多遠離用煤多的經濟發達地區,煤炭的運量大,運距長,平均煤炭運距約為600公里,煤炭經過洗選,可去除大量雜質,每入洗100Mt原煤,可節省運力9600Mt-km。
⑺ 洗煤廠配煤如何確定配比
很簡單,把所有入洗原料煤的工分分析數據用電子表格加權平均後,按客戶需求調整各煤種的比例就好了呀!當然理論計算和實際有一定差距,一般把理論數據乘以0.8就可以輕松達到你要的數據了
⑻ 精煤的煤炭洗選
煤炭洗選是利用煤和雜質(矸石)的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通過物理、化學或微生物分選的方法使煤和雜質有效分離,並加工成質量均勻、用途不同的煤炭產品的一種加工技術。按選煤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物理選煤、物理化學選煤、化學選煤及微生物選煤等。
物理選煤是根據煤炭和雜質物理性質(如粒度、密度、硬度、磁性及電性等)上的差異進行分選,主要的物理分選方法有①重力選煤,包括跳汰選煤、重介質選煤、斜槽選煤、搖床選煤、風力選煤等。②電磁選,利用煤和雜質的電磁性能差異進行分選,這種方法在選煤實際生產中沒有應用。
物理化學選煤—浮游選煤(簡稱浮選),是依據礦物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別進行分選,目前使用的浮選設備很多,主要包括機械攪拌式浮選和無機械攪拌式浮選兩種。
化學選煤是藉助化學反應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雜質和有害成分的工藝過程。目前在實驗室常用化學的方法脫硫。根據常用的化學葯劑種類和反應原理的不同,可分為鹼處理、氧化法和溶劑萃取等。
微生物選煤是用某些自養性和異養性微生物,直接或間接地利用其代謝產物從煤中溶浸硫,達到脫硫的目的。
物理選煤和物理化學選煤技術是實際選煤生產中常用的技術,一般可有效脫除煤中無機硫(黃鐵礦硫),化學選煤和微生物選煤還可脫除煤中的有機硫。目前工業化生產中常用的選煤方法為跳汰、重介、浮選等選煤方法,此外干法選煤近幾年發展也很快。 坑口煤的洗選,直接破碎後入洗煤機即可;但很多時候,為達到客戶要求的精煤指標成分要求,煤廠要將原煤進行混配後,再進入洗煤機洗選。混配煤的過程稱為配煤,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各種原煤配在一起,以使生產出的精煤成分達標。
常用的配煤計算軟體有《勝龍配煤通》《勝龍配煤量化分析軟體》。 (1)提高煤炭質量,減少燃煤污染物排放
煤炭洗選可脫除煤中50%~80%的灰分、30%~40%的全硫(或60%~80%的無機硫),燃用洗選煤可有效減少煙塵、SO2和NOx的排放,入洗1億t動力煤一般可減排60~70萬tSO2,去除矸石16Mt。
(2)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節約能源
煤炭質量提高,將顯著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一些研究表明:煉焦煤的灰分降低1%,煉鐵的焦炭耗量降低2.66%,煉鐵高爐的利用系數可提高3.99%;合成氨生產使用洗選的無煙煤可節煤20%;發電用煤灰分每增加1%,發熱量下降200~360J/g,每度電的標准煤耗增加2~5g;工業鍋爐和窯爐燃用洗選煤,熱效率可提高3%~8%;
(3)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競爭能力
發展煤炭洗選有利於煤炭產品由單結構、低質量向多品種、高質量轉變,實現產品的優質化。我國煤炭消費的用戶多,對煤炭質量和品種的要求不斷提高。有些城市,要求煤炭硫分小於0.5%,灰分小於10%,若不發展選煤便無法滿足市場要求。
(4)減少運力浪費
由於我國的產煤區多遠離用煤多的經濟發達地區,煤炭的運量大,運距長,平均煤炭運距約為600公里,煤炭經過洗選,可去除大量雜質,每入洗100Mt原煤,可節省運力9600Mt/km。
洗選方式一般有跳汰工藝、重介工藝、風力選煤等
⑼ 洗煤廠的配煤有固定公式嗎
煉焦配煤比的最新計算公式,按照YB9069-96《煉焦工藝設計技術規定》中的規定,搗固焦爐煉焦對配合煤的質量要求如下:水分(Mt)10%~12%,粘結指數G=55~65。
旋流器溢流經過礦漿准備器進行礦漿預處理後進入浮選機進行煤泥浮選,浮選精礦進入浮選精礦池,經泵打到壓濾機,壓濾後得到浮選精煤,其與精煤脫水篩篩上物以及高頻篩回收的粗精煤一起由皮帶運至精煤堆場。濾液作為循環不。浮選尾礦井入濃縮機進行煤泥濃縮。
選後產品的處理作業:
(1)產品脫水、脫介精煤經脫介篩脫介、脫水後進入離心機進行二次脫水後入精煤帶式輸送機。中煤、矸石合用一台雙通道脫介篩,篩面中間隔板將中煤和矸石分隔。篩上中煤和矸石分別經帶式輸送機運到中煤、矸石卸載點外運。
(2)介質循環回收精煤、中煤、矸石弧形篩和脫介篩一段進入合格介質桶再用。精煤、中煤、矸石脫介篩二段篩下物為稀介質;精煤稀介自流到精煤稀介桶後打到磁選機,中煤、矸石稀介自流到中、矸稀介桶打到中、矸磁選機,以上磁選精礦流入合格介質桶循環再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洗煤廠